日月所至,皆为大明
繁体版

第49章:新官上任三把火(下)

    沐晟心中浮现出了一个很可怕的想法,但是当他看向朱瞻墡的时候却又什么都看不出来。

    一时之间,就连沐晟都觉得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毕竟,一个十六……哦不,现在应该说是十七岁的少年,很少有能在这个年纪心狠至此的。

    “黔国公,有难处吗?”面对沐晟的目光,朱瞻墡丝毫不以为意,仿佛什么都没看得出来似的。

    “下官自是没有什么难处的。”沐晟闻言回过神来,微微摇头。

    “相比之下,下官只不过是听命行事罢了,而殿下您的想法虽然是合情合理,但毕竟涉及重大,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我大明边陲的安定,所以下官觉得……”

    沐晟的话没有说完,但朱瞻墡也能猜到他的意思。

    动兵,这是大事儿,按理来说朱瞻墡手中的金牌信符虽然只是茶马互市的凭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朱棣这个皇帝,所以有些事情是可以做的。

    但是,动兵显然不在此范围之内。

    “这个就不需要黔国公担心了,我敢这么做,自然是有原因的。”婉拒了沐晟的好意,朱瞻墡接着说道。

    “现在,我们来说一说第三件事吧。”

    “这第三件事很简单,就是希望黔国公能将云南境内的所有商贾,尤其是和茶叶、丝绸等我大明特色货物相关的商贾召集起来。”

    “日后,云南这部分的商业,我会派人接管。”

    ……

    沐晟闻言心中一紧。

    他早就知道能让朱瞻墡放在最后的事情不会是什么简单的事情,但没想到竟然会这么重要。

    其实很少有人知道,云南是一个商业重地,当然了,这只是相对来说的,毕竟在大明初期,重农抑商是国策,以至于商业一直不是很发达。

    最起码,没有宋朝发达。

    而云南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商业重地,是源自于它独特的地理环境。

    很多人都知道西汉张骞开辟出来的丝绸之路,那是一条有重大意义的商路,是中原首次沟通外面的世界。

    也有很多人知道海上丝绸之路,毕竟郑和下西洋可以说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但极少有人知道在古代还有一条西南丝绸之路,这条路一样是沟通中原和中亚乃至欧洲的交通要道。

    甚至,这条路的出现还要早于西域的丝绸之路。

    历史上,公元前112年,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在向汉武帝禀告西域的情况时也说出了一件让他惊讶的事情。

    在大夏(啊富汉北部),张骞发现了蜀布、邛竹杖等中原特产的货物,经过询问张骞才得知这是大夏商人和中原商人交换而来的。

    然而在西汉之前,无论是史书还是其他相关史籍方面从未有过这样的通商记录,经过了解后张骞才知道,原来在中原的西南边陲还有这样一条商路。

    这条商路名为蜀身(yuān)毒道,起始于巴蜀,经云南的大理、保山、德宏进入翡翠产地,然后再通往白象国,最终抵达中亚地区。

    经过千年,蜀身毒道在影响力上并没有超过丝绸之路,哪怕是在丝绸之路几度废弃之下也是如此,但蜀身毒道却从未废弃过。

    一直以来,蜀身毒道依旧是商道,直至大明仍旧在沿用。

    云南是大明重要的产茶区之一,虽然绝大部分的茶园都被收归于官方,但仍有不少的茶园归私人所有,而这些茶叶几乎不会出现在大明境内,而是通过蜀身毒道被送往西方,卖出高价。

    如今朱瞻墡这么做,显然是打算垄断云南的茶叶交易,甚至是打算垄断蜀身毒道。

    ……

    “殿下,这……”虽然不想违逆朱瞻墡的想法,但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沐晟还是打算实话实说。

    “恐怕是有些难度的。”

    “我知道。”出乎沐晟意料的是,朱瞻墡似乎并没有打算为难他。

    “与民争利,这不是什么好名声,不过黔国公你误会了,我并没有与民争利的打算,而是要给百姓谋利。”

    “啊?”沐晟闻言讶然。

    在他的印象中,朱瞻墡虽然是个皇孙,但也是个商人,而他对商人没什么好印象,重利忘义已经是沐晟对商人的刻板印象了。

    但他不知道的是,商业对于朱瞻墡只是兴趣,只是前进的基石,他从来都没打算在商业上一条路走到黑。

    “有些话我可以告诉黔国公你,但你不要说出去。”

    朱瞻墡笑着开口,而沐晟身边的沐昂闻言却动了动,似乎是想要出去。

    “无妨。”见到沐昂的动作,朱瞻墡摆了摆手。

    “沐都督是黔国公的左膀右臂,在黔国公为大明出征交趾时,沐都督一力扛起了云南的事务,无需避讳。”

    “多谢殿下夸奖。”沐昂闻言躬身见礼。

    “说正事儿。”朱瞻墡摆了摆手,将话题拉了回来。

    “黔国公应该知道,蒙元盛极一时的时候,曾经分成了四大汗国,后来随着成吉思汗攻灭窝阔台汗国后,剩下的两个汗国也安分了下来。”

    “如今到我大明的时代,西方的亦力把里,也就是东察合台汗国,以及更西边的钦察汗国和帖木儿汗国,都是曾经的蒙元后裔。”

    “去年皇爷爷御驾亲征,鞑靼覆灭,兀良哈三卫名存实亡,只留一个瓦剌还在苟延残喘。”

    “瓦剌是我大明必然要根除的隐患,但如若是被其逃走,投奔其他三个汗国,则有可能放虎归山。”

    “之所以让黔国公召集所有相关商人,一是因为我打算利用蜀身毒道,为我们大明探取西方的情报,避免到时候我们如无头苍蝇一般乱转。”

    “二来是如果有了统一的规划,就能够避免他国商人压低价格,避免我大明商人损失。”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监视和控制这些商人,避免我大明的消息被敌人所掌控。”

    “另外……”

    说到这里,朱瞻墡停顿了一下,对着身边的朱平朱安示意了一下,在二人走到门口将大门关上之后才继续说道。

    “此前我曾经派过商队两次过西域进入西方,得知西方的帖木儿汗国曾有意东征我们大明,甚至将我们大明的皇帝说是契丹国的野猪皇帝。”

    “这件事,我不知道二位是怎么想的,反正我是无法忍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