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所至,皆为大明
繁体版

第98章:均衡之道

    “哈哈哈……咳咳咳……”

    听着朱瞻墡的话,朱棣突然笑了起来,但没笑几声,又开始剧烈的咳嗽。

    “小鼻涕!小鼻涕!?”

    朱瞻墡见状赶忙起身,给老爷子梳理着后背,同时对着门口大喊了起来。

    听到朱瞻墡的喊声,小鼻涕匆匆忙忙地冲了进来,当他看到正在剧烈咳嗽的朱棣时顿时就明白了朱瞻墡叫他的原因,赶忙从一旁的桌上拿来了一个小瓶子,从里面倒出来了一枚药丸,服侍着朱棣服下。

    “呃……”咳嗽停下来的朱棣长舒一口气,然后对着总管太监摆了摆手。

    “朕没事儿,你退下吧。”

    “是……”总管太监闻言躬身,但在离开之前将那瓶药丸交到了朱瞻墡的手里。

    朱瞻墡看了看手中的小瓶子,从里面倒出来了一枚药丸,放到鼻端嗅了嗅。

    “别闻了。”朱棣见状笑道。

    “太医做的药丸子,就是止咳平喘的,不是治病的,你爹也让人验过了,没有被下毒。”

    “孙儿就是好奇。”朱瞻墡笑了笑,把药丸放回了瓶子内。

    这倒是没说谎。

    朱瞻墡并不担心如今还有人给老爷子下毒,经过上一次的事情,老爷子的衣食住行肯定都是经过严密检查的,如果这都查不出来的话,朱瞻墡觉得自己也查不出什么来。

    他之所以闻了闻那药丸的味道,实际上是想看看能不能通过药丸判断一下老爷子到底是病了还是怎么了。

    “行了,不说这个。”朱棣摆了摆手,把药瓶从朱瞻墡手中拿了过来,放到了桌上。

    “你这个小崽子啊,爷爷本来是想告诫你一番,结果倒成了你给爷爷上课了。”

    “不过想来也是,你小子,无论是看人还是看事儿,都有自己独特的角度。”

    “黄沙掩千古,功过后人说……”

    “好,好,好,说得好啊……”

    朱棣连道三声好,可见这话说进了他的心坎里。

    他的一生,看似风光无限,战功赫赫,但实际上却是如履薄冰,时时刻刻都在小心翼翼。

    他担心那些文臣仍旧念着建文,担心天下人对他口诛笔伐,担心死后没脸去见太祖高皇帝……

    如今朱瞻墡的一句话,不说彻底解开了他的心结,但也让他的心里舒服了不少。

    是啊,黄沙掩千古,功过后人说……

    后人……难道就是傻子吗?

    ……

    看着面前虽然感慨不已,但明显舒心了不少的老爷子,朱瞻墡会意一笑。

    刚才的话,他是故意说给老爷子听的。

    老爷子的一生并不是完美的,有功也有过,或许功过不能相抵,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老爷子的功劳肯定比过错多。

    如果没有老爷子穷极一生六飞五渡,或许颠覆大明的就不是建奴,而是草原的卷土重来了。

    同样的,修编《永乐大典》和下西洋也都是伟业,只不过后代没有保管好《永乐大典》,也没有把下西洋的伟业坚持下去罢了。

    可谁的一生能够做到不犯错呢?

    就好比自己,或许在自己死后,也会有人说自己在草原滥杀无辜,在交趾穷凶极恶,但那又如何呢?

    只要能够确定自己还走在通往正确终点的路上就好了,无论这条路是对还是错,只要结果是好的就好了。

    ……

    “想什么呢?”见自己这个孙子出了神,朱棣笑着叩了叩桌子。

    “没什么……”朱瞻墡闻言惊醒,随后笑着摇了摇头。

    “嗯……”看着面前的孙子,朱棣觉得他似乎有话想说,但见孙子不说,他倒也没有逼迫。

    “爷爷给你指婚的事情,你知道了吧?”

    “嗯,知道了。”朱瞻墡点了点头。

    虽然直到刚才之前老爷子都没有告诉他这件事,但朱瞻墡却并没有隐瞒,而是选择了干脆利落的承认。

    “不怪爷爷吗?”朱棣追问道。

    “不怪。”没有让人心生疏远的客套话,朱瞻墡直接摇头说道。

    “其实很早以前,孙儿就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不由自己做主的,所以孙儿才会行商,倒不是想要摆脱,只是想让自己以后过得舒心一点。”

    “对于孙儿来说,正妃是谁无所谓,长得丑与美也无所谓,只要她能够恪守妇道,为孙儿安好内部就行了。”

    “这可不够。”朱棣笑着点了点这个孙子的额头。

    “还得给你生个大胖小子,没有后人可不行。”

    “爷爷说的是。”朱瞻墡闻言也笑了起来。

    “行了……”两人笑了一会儿,朱棣摆了摆手。

    “那是你的事情,爷爷能做的就是催你,然后帮帮你。”

    说着,朱棣从一旁拿过来了一封条陈,推到了朱瞻墡的面前。

    “今年过年也有不少从属国的使臣前来朝贡,其中像朝鲜、倭国等国都送来了贡女。”

    “爷爷自己做了主,给这些贡女分了一下,这些是给你的。”

    ……

    朱瞻墡很是无语地拿过了那封条陈翻看了起来。

    虽然说这件事是情理之中的,但朱瞻墡没想到老爷子的帮是这个帮法。

    这能这么帮吗?

    跟他国女子有子嗣也就算了,但现在讨论的是继承人,也就是嫡长子的事情。

    这要是让他国女子生的子嗣成了嫡长子,那还得了?

    “人现在让你娘管着呢,姿色你是不用担心的。”看着孙子翻看着那封条陈,朱棣的语气中带上了几分揶揄。

    “爷爷给你挑了四个,都是朝鲜的贡女,而且都是世家之女,无论是姿色、才学还是女德都是极好的。”

    “哪里是这个问题啊?”朱瞻墡闻言哭笑不得。

    “您还真敢啊,孙儿这还没成婚呢,您就往孙儿的后院儿里塞他国的贡女,您就不怕孙儿管不住裤裆,最后搞个庶长子,而且还是带有他国世家血脉的庶长子?”

    “怕什么?”朱棣闻言瞪了瞪眼珠子。

    “这些你娘都会教给她们的,作为侧室,最起码的规矩她们得懂。”

    “再说了,你要是连裤裆都管不住,那只能证明爷爷高看你了。”

    “算了,先留在京中,让我娘好好教导她们吧。”朱瞻墡闻言泄了气。

    “反正我爹也没登基呢,我也只是皇孙,按照规矩来说我还没到封地就藩的地步,留在宫中也是正常的。”

    “这可不行。”朱棣闻言摆了摆手,驳回了孙子的想法。

    “这看似是你给挑选侧室,但实际上却是大明的国事。”

    “在国事上,要注重均衡,你现在虽然名声不是很好,但仅限于表面上,实际上大明的百姓都对你称赞有加。”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次爷爷才会给你挑选贡女的。”

    “你若是将她们留在宫中,自己到处乱窜,传到人家耳朵里的话就不好听了,容易让人家误会咱们就是敷衍了事。”

    “毕竟,只有你让这些贡女有了子嗣,无论是儿还是女,才会让他们安心。”

    “不过你也注意分寸,不用让她们都怀上,有一个两个的安抚他们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