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战国当国君
繁体版

第124章 驷迅请郑骀以孔伋为师

    乙未,晋国行商吕豹再次来到了西周国都城河南邑,吕豹一进城便直奔东宫而去。

    大子灶热情的接待了吕豹,但吕豹满脸愁容,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大子灶见状便询问到:“吕子因何事而愁?”

    吕豹悲痛的说到:“不瞒大子,小女薇不能归于大子矣!”

    大子灶闻言大惊,赶紧追问到:“姜薇出了何事?”

    “小女薇被韩氏司马韩备强抢为妾矣!”吕豹哭诉到。

    大子灶闻言虽怒不可遏,然而他清楚的知道此事只能作罢。西周国的军事实力和韩氏相差太多,用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大子灶也不希望将此事宣扬出去,因为那样丢脸的只会是他。

    大子灶此时也没有心情接待吕豹了,于是便下了逐客令,吕豹也识趣的退下了。

    丁酉,北东胡大首领纥骨勒亲帅六万大军西征匈奴。

    两日后,南东胡大首领纥骨索亲帅八万大军一路北上。

    庚子,得知纥骨索北伐消息的纥骨勒不得不放弃攻打匈奴。纥骨勒随即率军调转马头快马加鞭的往北东胡赶去。

    当纥骨勒率军返回北东胡时,纥骨索已经攻陷了北东胡王庭。还不等纥骨勒召集诸部,纥骨索便率军杀到了眼前,纥骨勒不得不与纥骨索展开决战。

    纥骨勒部连日奔波,将士早已疲惫不堪,而纥骨索部以逸待劳,且将士士气正盛,最终纥骨勒部大败。

    纥骨勒见大势已去,便率本部慌忙而逃,但却被南东胡柯拔部拦截。

    纥骨勒很快便被柯拔部首领柯拔冲带到了纥骨索面前,纥骨索自不会心慈手软,留下纥骨勒这个祸患。纥骨索命柯拔冲杀了纥骨勒,并将其弃尸荒野。

    纥骨索随后便开始招降北东胡诸部,北东胡诸部得知纥骨勒已死,便纷纷投靠了纥骨索。

    太洛稽邕本也打算率部投靠纥骨索,但因柯拔部与太洛稽部有仇,柯拔冲便向纥骨索进谗言称太洛稽部与纥骨勒关系太密切,留着是个祸患。

    纥骨索听信了柯拔冲的谗言,派柯拔冲率军铲除太洛稽部。柯拔冲便率军对太洛稽部展开了屠杀,只有太洛稽邕次子太洛稽康趁乱逃了出去,太洛稽部其余族人,不论男女老幼,全部被杀。

    太洛稽康骑马向南狂奔,一路上他根本不敢过多的停留,直到进入了燕国国境才敢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觉。

    太洛稽康进入燕国后便丢弃了坐骑,并且换上了燕国服饰。太洛稽康知道纥骨索与燕国已经交好,所以他不敢留在燕国,于是他又向西南而行,准备前往晋国。

    纥骨索统一东胡后,又将王庭迁回了句骊水冲积平原中部。

    六月,丁未,郑骀乘龙船至汜水中游然后反航回到了郑邑。

    庚戌,郑幽公下葬。

    乙卯,驷迅启程前往楚国为郑骀纳采。

    庚申,太洛稽康进入了晋国赵氏领地。

    此时太洛稽康身上已经没有多少钱财了,所以他不得不为生计发愁。太洛稽康从小生活在草原,最为熟悉的就是马和弓。太洛稽康便准备先帮人养马,待有些积蓄后便开始自己制作强弓售卖。

    制作强弓破费时间,以太洛稽康目前的经济状况肯定是不能指望靠这个谋生。太洛稽康怎么说以前也算是东胡贵族,自然也不愿意一直帮人养马。

    晋国赵氏的畜牧业还是比较昌盛,太洛稽康很快便找到了一个养马的牧场。太洛稽康凭借胡人的身份,成功进入牧场开始了养马的工作。

    郑国游氏都邑雍梁邑游府内,游异专门设宴款待了陈椿,因为这段时间陈椿为游异经商出谋划策,让游异狠狠赚了一笔。

    游异收陈椿为门客本是为收钱氏四兄弟而附带收的,他没有想到陈椿本身就是一块宝。

    自此游异对陈椿颇为器重,对其他门客自然就有些冷落了。游异有一门客名叫李谷,以前游异对李谷很是器重,李谷因此而心生怨恨。

    这日,李谷在雍梁邑内的一家食肆借酒消愁,突然,身后传来一声喊叫:“丰良子。”

    丰良是李谷的字,李谷闻声扭头看去,只见其故友柴志坐在邻座看着他。

    “意宏子,许久未见,汝可安好。”李谷随即起身向柴志行礼问到。

    柴志也赶紧起身回礼答到:“余躬甚安,丰良子可安好?”

    李谷苦笑着说到:“余躬亦甚安。”

    柴志随即和李谷相对而坐,二人一边饮酒一边叙旧。二人闲聊了一会儿后,柴志突然问到:“适才余观丰良子面带愁容,不知因何事而忧?”

    李谷或许是有些醉了,或者是确实想与人倾述,于是便将心中的怨恨全部告诉给了柴志。

    柴志听李谷讲完后,摸着下巴说到:“陈椿及钱氏兄弟颇为可疑。”

    “有何可疑?”李谷闻言眉毛一挑,赶紧追问到。

    柴志说到:“近年余从未听闻雍梁邑附近有盗匪出没,游君子遇盗匪之事实在蹊跷,且陈椿及钱氏兄弟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在那个时候出现,实在惹人怀疑。”

    李谷想了想,觉得柴志说的非常有道理。李谷随即兴奋不已,准备回游府将柴志的猜想告诉给游异。

    柴志见状连忙拦下李谷,说到:“丰良子且慢。”

    李谷疑惑的看着柴志,柴志便说到:“若丰良子将余之猜想告知游君子,游君子定不会信丰良子之言,游君子会认为丰良子因妒忌而诬陷陈椿。”

    李谷得言一时不知所措,柴志便又说到:“丰良子且安坐,余有一计。”

    李谷闻言惊喜不已,赶紧坐了下来,拱手说到:“请意宏子赐教。”

    柴志回礼后便说到:“丰良子乃余之挚友,丰良子之事便为余之事。丰良子可将余荐入游府,由余旁敲侧击将陈椿等人之事告知游君子,待诸事既定,余再告知游君子此事乃丰良子之功。”

    李谷思虑再三,觉得柴志的办法可行,于是便同意了柴志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