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诡大明:灵能飞升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 凡日月所照,皆为臣妾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喜得一良将!”田义笑着拱手拜道。

    朱翊钧缓缓摇头:“是贤是良,还得观望一二。”

    “若是此人得志便猖狂,那不用也罢。”

    就看经过这一遭后,是初心不改,还是拜倒在权势之下。

    田义有些不理解,作为内书堂打小培养的文官。

    忠君体国的思想钢印,几乎已经铭刻到骨血里。

    效忠皇帝,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皇帝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怪的想法。

    田义忍不住说道:“作为明人臣服于陛下,此乃天理。这九州万方,自西向东,自南向北,无思不服,皇王蒸哉。”

    朱翊钧笑道:“即使是海外之国的番人、夷丁,也能纳头便拜吗?”

    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田义顿时不能言语。

    “准备明日接见众国使臣的礼服吧。”朱翊钧轻轻一笑,不再追问。

    这种愚忠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

    但相比较于全面反对皇帝,追求所谓的自由。

    那么朱翊钧宁愿将这个位置坐的更安稳些。

    大部分普通百姓心中只有耕作之事。

    衣食尚不能果腹取暖防寒。

    所以将思想的权力拱手让人。

    那么朱翊钧只能代替他们思考。

    避免他们在混乱的思想潮流中,互相敌对。

    将真正的救赎置之门外。

    而就在文华殿对面,身处内阁的三人正在为明日的大朝会做准备。

    世风日下。

    好容易新皇即位,一场盛大的庆典,足以将这几年的浮躁气象安定下来。

    大明需要一场体面的仪式。

    为这个暮气沉沉的世界献上一点祝福。

    哪怕是自欺欺人呢。

    翌日的晨钟声唤醒了沉睡的世界。

    “太阳升兮照万方,开阊阖兮临玉堂,俨冕旒兮垂衣裳,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德合天兮礼神遍,灵芝生兮庆云见...”市井之间,众人放声而歌。

    乾清宫内。

    朱翊钧身着皮弁服,佩玉圭,身着绛纱袍。

    红裳如冕服内裳制,中单以素纱为之。

    蔽膝随裳色,玉佩、大带、大绶、袜俱如冕服内制。

    冯保举着铜镜,朱翊钧整肃冠帽后,按着腰间的玉带说道:“起驾吧,去见一见朕的臣民。”

    “皇爷乃圣人降世,仙人之姿,先生们想必期待多时了。”冯保笑的十分和善。

    古人重仪态。

    他们相信。

    相貌不凡者,往往能做出非凡之事。

    “起!”田义侍奉在朱翊钧身侧,一甩佛尘,吆喝道。

    朱翊钧搭乘六十四抬龙撵,跨过金水河,登朝坐殿。

    数次修缮而愈发宏大的皇极殿内。

    每一寸墙壁都浸透着大魔的骨血。

    上面高悬着混一宇内的匾额。

    画阁朱楼,明窗净几。

    蟠龙大柱,琳琅满目。

    壁画上则用金沙翠玉描绘着大明的表里山河。

    飘扬的锦缎仿佛照映着鲜血,因为大明没有一天停止过战争。

    高大的金甲武士手持长戈,肃立玉阶两侧。

    “宣各蕃国使节觐见!”

    “宣蕃国使节觐见...”

    朝班两侧的大汉将军们逐一传唱。

    左右两侧的文武百官和红盔将军神情肃穆。

    殿下旌旗飘展,鼓声号角声黄钟声齐鸣。

    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使节。

    皆身着大明衣冠,拾级而上。

    走在最前面的就是朝鲜使臣,作为来往最为亲密热切的蕃国,这已经是轻车熟路。

    此人啪的一声趴在金砖上,行大礼参拜。

    “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五拜三叩首,俯首帖耳,尽显恭顺。

    第二位是身着蟒袍的顺义王,周围的人不禁纷纷远离这个怪物。

    来自暹罗、安南、满刺加、锡兰的使臣纷纷登堂入室。

    朱翊钧在龙椅上不动如山,接受众人的崇拜。

    这是理所应当之事。

    因为追随于他的人,也在追随着宿命。

    他身上拥有大明周遭蕃国的帝冠,故各国使臣皆称他为天子。

    各蕃国只有王,受大明金印册封的王。

    “众卿平身。”朱翊钧缓缓挥袖,在身前一扫。

    仿若清风拂面,一股无形的力道将众人拉起。

    “谢陛下!”众人这才齐刷刷的起身。

    朝鲜使节一脸傲然的离开朝贡队伍。

    又毫无违和感的融入到大明的朝班之中。

    看到这种景象,朱翊钧就觉得实在有趣。

    这些小国。

    用大明的衣冠利益,风俗文化。

    甚至还深入的学习大明官话,模仿大明的体制。

    几乎和大明没什么区别了。

    而顺义王上次将自己的怯薛禁卫交给皇帝之后,获得了大明地区的通行权。

    朱翊钧面无表情的问道:“顺义王,朕听说你打算在河套铸城?可有此事?”

    还想着模仿元大都,建设八座城楼和琉璃金银的雄伟城池。

    其志不在小啊。

    顺义王双蹄一软,当即就跪了下来:“陛下明鉴,若无陛下应允,臣岂敢大兴土木?”

    小王就是想一想,你别较真啊。

    朱翊钧也不着急让他平身:“莫怕,朕亦有此想。河套乃塞上江南,大好土地怎可任其荒芜?”

    “届时自会有人协理此事。土默特部的子民,和大明的百姓,朕皆一视同仁。”

    朕不仅仅要帮你,还要加大力度。

    用你的人,造大明的城。

    顺义王当即感动不已,他还只是稍微发动禁卫,就被皇帝察觉。

    敢动吗?

    不敢动啊。

    顺义王脚下的金砖已经被崩裂。

    工部的官员看的咬牙切齿。

    这玩意多贵,你不知道吗?

    “陛下天恩浩荡!微臣感激涕淋,愿为陛下再献怯薛禁卫千人,以壮声势!”顺义王只能迎着皇帝的注视说道。

    没办法,不拿出点东西,怎么证明忠心?

    而怯薛禁卫,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朱翊钧微微点头,顺义王这才松了口气。

    其余诸国一一见礼,毫无新意。

    主要是见一见新皇帝。

    众人则将精力汇聚于锡兰和暹罗。

    锡兰的使节,是个姿容艳丽的魅魔。

    身上的布料遮挡的严严实实。

    但反倒更加引得其他人浮想联翩。

    她掏出来的东西同样让人惊讶。

    “圣天子万万年,大明万万年!”

    “此物我国祭祀所得,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四夷服、单于降、于天无极、万寿无疆。”

    “日月并明,万国仰大明天子。愿献于陛下,以做庆贺!”

    众人哗然。

    张居正也不禁看向那薄薄的玉片。

    预言?

    但这种预言实在是令人振奋。

    高拱、杨博、葛守礼、海瑞一同望去。

    这种预言非常有即视感。

    “卿所为何来?”朱翊钧当即让人收下,这份礼物他很喜欢。

    只听那魅魔一脸委屈的跪倒在地:“佛郎机人屡次侵犯我国边境。”

    “求陛下为锡兰做主,出兵伐之,锡兰愿尊奉陛下为主!”

    众人当场侧目。

    王崇古也实在想要吐槽。

    一个祥瑞而已,就想要大明出兵?

    “大明将会在必要之时提供支持。”朱翊钧面不改色。

    这一定是奸奇的阴谋!

    这个祥瑞很好,但是你们的请求未免太过离谱。

    你让朕跨越几千里,去攻打一个国家?

    路费都比军费贵!

    只得一个名头?

    当然了大明将提供支持以外的一切支持。

    比如说——观望。

    锡兰的使者当即退下,第一次嘛,总是会失败的。

    但是皇帝既然收下了礼物,她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反正到时候就是扯大明的虎皮,为自己张目。

    只有暹罗的使节,最为格格不入,其身着素服,在队伍的末尾苦苦等待。

    “求陛下做主!东吁无故宣战,侵我国土,掠我子民,我王战死!”

    “东吁王妄用天子鸾舆,供奉邪神淫祀。”

    “混沌大魔已鸠占鹊巢,化为魔窟,一场大祸,就在眼前。”

    “天下苍生危在旦夕,请天子怜悯!”

    本来那东吁王朝本无所谓,不过一两个小国互相攻伐。

    暹罗这个小老弟,实在是没什么分寸感。

    但是当此事牵涉到混沌时。

    众人再也忍不住了。

    沸腾的朝堂让空旷的皇极殿也显得有几分拥挤。

    暹罗或许居心不良,但是混沌绝对不是好东西。

    王业不偏安。

    哪里有混沌,哪里就有大明天兵!

    “大明与混沌势不两立!”

    “臣有奏,东吁不臣,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请发六师移之!”

    “请发六师移之!”

    甚至于还有人比皇帝还要积极。

    内阁诸位则没有动作。

    这次东吁肯定有事。

    暹罗的王也确实有可能死了。

    但是情况不可能像暹罗说的那般紧急。

    朱翊钧头顶着冠冕缓缓起身,右手缓缓一扬。

    众人的视线随之转移。

    朝堂上被按下了静音。

    朱翊钧看向暹罗使臣:“我泱泱大国,万万之众,自有体统,岂能因怒而兴师。”

    张居正原本已经跨出的步子又收了回来。

    “钦天监何在。”朱翊钧再发令。

    朝班中特立独行的一队白袍修士越众而出。

    一入钦天监,便无定品,只因事领职,用毕即罢。

    故特用白袍。

    “臣在!”钦天监监正朗声说道。

    朱翊钧按剑而立,缓缓说道:“点起星炬,勾连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