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笑之缘起华山
繁体版

第十四章 李万芝

    李守富的儿子叫李万芝。

    这是一个相貌敦厚的青年,二十四五岁年纪。

    张抚念见到他的时候,人还在迷迷糊糊的发着高烧。

    守在身边侍候的祖母王氏,拿着手巾不断的在他的额头和脸颊上拂拭。

    仿佛这样便能缓解孙儿的痛苦。

    李万芝一时唤着:“娘,娘!”一时又叫:“晓茜,晓茜!”

    李守富喟然叹息,此时心里什么味全有,一股似酸似涩的苦水涌上喉头。

    哽咽道:“晓茜是他婆姨。”

    张抚念点了点头。

    心中却在思量,既然系统给到的奖励是葵花宝典,而此时恰巧又遇上了断了根的李万芝。

    如此缘分,何不让他修炼一番,说不定能为华山派培养出一个高手。

    当下取出一小瓶五行渡厄丹,交给李守富。

    嘱咐道:“这是我师门自制的伤药,你将药丸分一半给令公子内服,剩余的研磨成粉敷在伤口上,不出三日,应该会有所好转。”

    李守富听了这话,心中说不出的悲伤和感激。

    立刻对着张抚念拜倒于地,说道:“恩公,您就是我李家的再生父母,骨肉爹娘!李守富今世难报,来生结草衔环必酬大恩!”

    那老妪也忙几步过来,双膝跪地,哀哀啼泣道:“恩公,求恩公赐下姓名,俺一家给您立长生牌位!”

    张抚念赶紧将二人扶起来,不觉凄然心酸,说道:“自古哪有长生的?你们这感恩的话我当不起。”

    转头看着床上躺着的李万芝,又对李守富母子说道:“阿婆,李老板,你们且定心,事已至此,也莫要太过悲伤。

    “在下一向救人救彻,等公子身体好转了,请你转告他,他若是有心振作,那便到华山来找我。

    “我叫张抚念!”

    说罢便转身而去。

    李守富母子追到大门外,一直目送到他消失在街口才回屋里。

    张抚念看了看天色,红日逐渐西沉。

    心想:“得赶紧回山了,要不然让师父知道我私自下山来,指不定要怎样呢!”

    自己已有灭祖的前科,要是再公然欺师的话,属实难以交代。

    到骡马市场买了匹青马,直奔华山脚下。

    一路登山而上,直到戌时末,总算是回到了山上。

    趁着暮色的掩护,张抚念来到正气堂,四下里静悄悄的,也不见张灯。

    蹑手蹑脚的来到左边厢房的窗前,隐隐见到床上端坐着一条人影。

    原来施戴子还在打坐练功。

    暗暗叹了口气,华山派的复兴之路当真是荆棘遍布,坎坷艰辛如注啊。

    在窗外呆立了半晌,转到正厅轻轻的推开侧门走了进去。

    将复刻下来的五岳剑法攻略放到照壁下的条案上,转身迅速离去。

    他很想亲手将这本秘籍交到施戴子的手中,盼望师父能得一刻轻松。

    只是担心无法说清楚剑谱的来历,只能如此了事。

    匆匆的往思过崖而去,走到半路时和陶剑遇了个正着。

    陶剑送饭上崖,半晌不见张抚念的人影,正自纳闷他去了哪里。

    此时见面,不由得疑惑:“你怎么下崖去了?师父原谅你了?我还给你送着饭呢,没听说啊!”

    张抚念尴尬的说道:“别猜了,我今天偷偷溜下山去耍了一遭。”

    陶剑一惊,瞪眼骂道:“好小子,真是狗胆包天!”

    张抚念道:“七哥莫惊,小弟下山是有正经事情去办,你可不能向师父告状,否则我便不认你做兄弟!”

    不等陶剑说话,又道:“对了,这段时间要是有一个叫李万芝的人上山来,七哥记得告知我一声。”

    说罢,便扬长而去,只把个陶剑气的上蹿下跳,咒骂不已。

    次日开始,张抚念专心致志的学练易筋锻骨篇。

    这一次有了药浴的辅助,总算是没再出什么乱子。

    此日之后,练功愈发勤快了起来。

    除了枯坐息思参悟无极神功外,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修炼易筋锻骨篇。

    如此过了半个多月,勤修不辍。

    终是在修炼成易筋锻骨篇第二重的情况下,将无极神功第三卷修炼圆满。

    倒是颇为不易。

    不过他也渐渐明悟,越是艰苦的修炼,得到的力量才越可靠。

    这也是系统不给他直接灌输,修成九阴真经圆满的原因。

    修炼一途,本就是逆天之举!

    道阻且长!

    任你天赋绝佳,才情超世,亦不过浮游天地,沧海一粟罢了。

    可是你若想要扶摇而上,便须得谨记:重为轻根,躁为静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常怀坚韧不拔之心方才是正道。

    无极神功第三卷修炼圆满,让张抚念心中畅快了不少。

    躺在地上,双眼盯着石室顶壁发呆。

    突然间,他又坐了起来,手中拿过无极秘录第七卷。

    将书打开后,快速翻动,数息后,停止翻动,定格在一张书有‘螺旋九影’的纸页上,这是一套集身法、步法、罡气于一体功夫。

    纸页不多,记录的文字倒是不少,张抚念仔细观瞧。

    只见文中言道:

    总纲:动则生阳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根,果然识得怀中趣,辗转随意见天真;阴阳无始又无终,来往屈伸寓化工,连环阖辟赖撕提,杨陵膝下一寸徙。

    要领:以意运动,开阖虚实;呼吸自然,轻灵圆转,中气贯足;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着着贯穿,势势相承。

    他自从学习了无极秘录的总纲经文后,感官灵敏,记忆力越发的强悍起来,加之从小就聪明颖悟,这些文墨上的功夫对于他来说,倒是容易了很多。

    只看了一遍,便已将内容牢牢记在心中,径自在心中默默揣摩。

    片刻后,似有所悟,又继续朝后翻看。

    从此页开始,每一页上都有一个男子画像,或正或斜,忽见前胸,又见后背,人像面容惟妙惟肖,喜怒哀乐各不相一。

    图像共有二十八幅,每幅像上均有红色的细线和蓝色圆点,在其旁边有无数小字注明着其穴道部位。

    张抚念已非吴下阿蒙,这些经脉穴位图,此刻在他眼中已没有多少稀奇,看着图谱自然便与自身一一对应了起来。

    看得片刻,内息翻涌,不由自主的拔足便奔。

    他绕了两个圈子,又去看书,书页最后却是绘着密密麻麻的足印。

    但并不凌乱,在其旁边注明“角”、“斗”、“奎”等等字样,尽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四象方位。

    内息推动,不由自主的又奔跑起来。

    只这一次结合自身经脉穴位,与书中所绘图像之上经脉穴位,一一印证,且书中既绘明步法,又详细注明二十八星宿的方位。

    奔跑起来便不像第一次那样足步踉跄,姿势拙劣,且奔跑速度甚为迅捷。

    转眼间便绕过了七八个圈子。

    练得半刻,方知书中所绘步法甚是玄奥古怪。

    步法格局虽不出二十八星宿之范围,但往往上一步与下一步之间并不连贯,要接到下一步,需得跃前窜后,左纵右闪,有时更得凭空转身,方才能够自然巧妙的接上。

    如此也不知过去了几个时辰,书中的步法已尽数学会。

    这让他心中欢悦,不禁觉得:“这武学之道,实是奥妙无常,用玄之又玄来形容也不足为过,其中的乐趣与读书相比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

    再次走了几遍,了然于胸。

    就在这时,忽听得远远有人走上崖来,听脚步声,其中一个是七师兄陶剑。

    另一人步履拖沓,武功一般。

    他奔出洞去查看,果见陶剑领着一个青年往崖上走来。

    仔细一看,那青年竟然是李万芝。

    猛然想起,自己是要把葵花宝典传授于他的,这二十多日来,沉迷于修炼,一时竟忘记了。

    陶剑眼尖,已经看到了他,高声叫道:“小九,快来瞧瞧,这是不是你要等的李万芝?”

    张抚念应道:“正是,七哥辛苦了!”说着飞身纵出。

    声落,人已到了二人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