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笑之缘起华山
繁体版

第二十四章 凤岭隐士

    张抚念喝了一杯酒,缓缓的将酒杯放下。

    心中的思绪却如泉涌,听谭玄起这一席话,竟教他触动不小。

    回想他自己的过往,上一世得活三十多载,为了生活匆匆茫茫不知疲倦。

    这一世也已过了十多年,虽然自小就被亲人遗弃,身份来历一无所知。

    但幸运的是遇上了施戴子,这些年来活的也够潇洒。

    直到最近华山派被迫卷入江湖纷争,才打破了这份宁静,已有数十条人命葬送在了自己手中,虽说是为了自保,可毕竟是血债。

    说不得某天便会偿还回去,赔上自己的性命。

    如此想来,人的一生却是如谭玄起所说那般。

    人生几何?去日苦多啊!

    不过他终究是豁达之人,并非是自怨自艾,待天施舍之辈。

    再说了,天下万民无有长存,人生有死,物应有败,日出则没,月满则缺,从古至今又有谁能长存?

    他能够做到的也只有珍惜现在,善待生命,自强不息。

    站起身来,向谭玄起做了一揖,说道:“听先生一席话,小子胜读十年书,肉身可灭,精神不灭,人生当不断追求,不断奋斗!”

    谭玄起连忙站起身来,还礼作揖道:“小哥客气了!在下山野乡人何德何能,敢有如此称赞。”

    张抚念严肃道:“非先生莫属!”

    谭玄起见张抚念真诚,无奈一笑,便也不再与此事纠缠,示意他不必多礼,二人又重新落座斟酒互敬。

    张抚念年纪虽小,但毕竟两世为人,且随着自身修为日深,言谈举止中自有一番气度,深得谭玄起的欣赏。

    二人一边饮酒一边交谈,虽说年龄差异较大,但是彼此之间并无隔阂,一番交谈自是不亦乐乎。

    欣然之间,已不觉时日,天上的大雨渐渐的停了下来。

    谭玄起举起酒杯和张抚念对饮而干,随后站起身来对着张抚念说道:“此番承蒙小哥仗义相待,在下不胜感激,此时天已放晴,在下也该告辞了!”

    张抚念连忙起身,抱拳道:“先生既对华山如此痴迷,何不前往华山?听说那山上有人建宗立派,以先生之才能,必受上宾之待。”

    谭玄起摇了摇头,笑道:“华山之魂已深深的刻在在下胸中,此等伟观只观一次便足矣。再说那华山派乃是江湖势力,人人练武,在下可不敢造次。”

    他说完伸手入怀中拿出一个乳白色的小瓷瓶,将其递向张抚念。

    张抚念疑惑的看向他,不知道是何意?

    只听谭玄起道:“在下山野乡夫,不足以用金银之资答谢小哥相待之情,何况那等俗物不免有辱小哥,唯有此物赠与小哥了。”

    张抚念伸手将小瓶接到手中。

    他虽然不知道这瓶中所装的是什么东西,但是谭玄起既然拿出来送予自己,当也是不俗之物。

    说不定以后会用得着,故此也就不再推辞了。

    再者说来,出门在外行走江湖,相得一知己朋友实在是不容易。

    张抚念和谭玄起在舟中一番交谈后,心中已然被谭玄起的学识修养所折服,已渐渐忘却他是一个樵夫了,已然将谭玄起当做长者。

    俗话说长者赐不可辞,他自然是不好拂了谭玄起一番心意。

    只是他瞧着这个白色的小瓶甚为好奇,索性便将瓶塞扒开,但见瓶中装的是一颗药丸。

    细看之下才发觉此药丸与平常疗伤的药丸有所不同,通体呈暗红色,圆润光滑,隐约间有流光溢彩闪过。

    张抚念左眼微微一跳,他初看到此药丸的时候以为这就是普通疗伤药丸,并未觉的怎样,但仔细看清楚之后却是吃了一惊。

    这药丸竟是一颗丹药。

    他指着小瓶向谭玄起问道:“先生,我要是没看错的话,这应该是传说中的丹药吧?”

    谭玄起听张抚念说出丹药二字,心中着实震惊不已,没想到眼前这少年小小年纪,不仅学识渊博,其见识竟也不凡。

    微微一笑,说道:“小哥当真是见多识广,居然连丹药都晓得,真是叫在下佩服啊!”

    张抚念听他如此说,已知这定是丹药了。

    九阴真经中记载,江湖中有一种古老的秘术,称之为炼丹术。

    此秘术根据阴阳之变,五行之理,采用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之法,结合中药植物,混于五金,三黄,乒石之中,于炉鼎中以火煅烧。

    凡草木烧之即烬,但其精华之物不去,而五金等物炼之成砂。

    此二者积变成粘合之物,再以有型之具铸其形,便可结炉成丹。

    按其药理之别,可列为上,中,下三品。。

    不同的等阶其功能自是不同,传说中最为玄妙的便是九转金丹,服之可让凡人羽化成仙,只是得道成仙之事从未有人见过,不知是真是假?

    但是炼丹之说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可惜的是九阴真经中并未记载炼丹的具体方法。

    想不到今日自己居然在一个樵夫的手中得到了一颗,品阶虽然不如自己的五行渡厄丹,却也是实实在的丹药,

    张抚念此时手攥药瓶,瞧向谭玄起的目光由先前的尊敬变为敬佩。

    怪不得他一个樵夫能有如此典雅飘逸之风,原来真是隐士高人。

    同时心中也有些惶恐,他二人本是萍水相逢,但谭玄起却送他如此贵重之物,教他心中好生的过意不去。

    谭玄起似是瞧出张抚念心中之事,笑道:“小哥与萍水相逢之人,能有恻隐怜爱之心,足见是位心胸宽广之人,而行事磊落又不做作,更显真诚,绝非伪善之辈。

    “如此少年岂是在下这一颗小小的丹药可比?”

    顿了顿又道:“自宋朝起炼丹之术失传之后,后人便再也无法炼出丹药,我这也是在无意间得到一本炼丹古书,经过六七年的仔细钻研,这才小有所成。

    “小哥手中这枚丹药唤作龟蛇丹,乃是下品丹药,服用后可解各种虎豹豺狼,虫蚁蛇鼠之毒,但却万万碰不得水。

    “此丹遇水则化,化而成毒,还望小哥谨记。”

    张抚念闻言更是惊讶,这丹竟然是他自己炼的。

    如此说来自己此次还真是走了大运,心中意动:“要是能将此人收入华山就好了!”只是不知道他既然身怀如此绝艺,却又为何落到这般地步呢?

    也不怪张抚念好奇,这林谭玄起早年因为数次科举不第,便对仕途渐渐灰心。

    最后一次科考落榜之后失落返乡,穿过秦岭时,无意间得到一本古书,初时并未在意,后来细读之下才发觉此书所记载的内容乃是道家的炼丹秘术。

    这一发现使他对道家学说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炼丹和药理之术甚是痴迷。

    他生平喜爱美景,曾游历到凤岭,只觉此处坐落在万山之中,又有清流激湍,茂林休竹之盛,汲泉扫石,尽堪自娱,实乃是修道的绝佳之地。

    因此便在此处隐居了下来,终日炼丹修道,撩以打柴为生,虽然说日子过的有些清苦但也是怡然自得。

    谭玄起瞧着张抚念,似是看穿了他心中所想,笑道:“尘世多烦恼,林间自悠然,此中存真意,道无富与贫!”

    张抚念听他如此说,便也释然,知道此人不易招揽。

    看了看手中的丹药,对谭玄起点了点头,说道:“多谢先生厚赐。”

    谭玄起微微一笑,抱拳道:“既然如此,那在下便告辞了,望小哥多多保重!“

    他走出船舱将蓑衣,尖担,板斧等物一一收拾托当。

    见张抚念也跟了出来,顿了顿脚步又对张抚念道:“在下于此处向西三十里外的凤岭中居住,他日小哥若有为难之事,只要是力所能及,在下定不推辞。”

    说完也不待张抚念答话,转身跳上岸去由芦苇荡中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