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至圣
繁体版

第61章 小惊一场,再论《八观》

    沈诸梁与薳启疆交谈之际,无咎和无酒兄弟二人已如疾风般迅速地展开了与刺客的激烈对决。

    只见无咎身形灵动,如鬼魅般穿梭在刺客之间。

    他的剑法犹如疾风骤雨,每一拳都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让刺客们难以抵挡。

    而无酒则以敏捷的身手和灵活的招式应对敌人。

    他的腿法犹如旋风,踢腿速度极快,让刺客们防不胜防。

    刺客们也不甘示弱,他们手持利刃,招式狠辣,试图寻找无咎和无酒的破绽。

    无咎侧身闪过一名刺客的猛刺,顺势一掌击中对方的胸口,那刺客顿时口吐鲜血,倒在地上。

    无酒则一个回旋踢,将一名试图从背后偷袭的刺客踢飞数米远。

    无咎和无酒的配合天衣无缝,他们相互协作,彼此呼应。

    一人进攻,一人防守,让刺客们无法集中攻击。

    在激烈的交战中,无咎和无酒展现出了超凡的战斗技艺,他们的眼神坚定与不屑,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

    一番激战下来,无咎和无酒成功地将刺客们全部制服。

    “两位,如何?”薳启疆结束了谈话注视着两人问道。

    沈诸梁也是惊叹于这两人武技学的似乎挺杂,就像那什么门派都要学习一点的江湖游侠一样,不过他们兄弟却是要精通一些。

    “太宰,小先生,这些人已全部解决,周边理应没有其他威胁了。”无咎回应道。

    “不过,这群人应当是一群死士。在意识到自己即将被擒获时,便有几人直接自杀身亡。好在有两个人被及时阻止,所以还有活口。”无酒也作了一番补充。

    “杀了吧!”薳启疆没有继续追问,而是果断地下达了命令。

    “为什么?这群可恶的家伙险些害了祖父您还有兄长,怎能如此轻易对待他们?我们不应找出背后的幕后黑手吗?我严重怀疑这是薳旭那家伙所为,从在章华台开始,这小子就行为异常!”薳战愤愤不平地说道。

    薳启疆狠狠地瞪了一眼自己的孙子,薳战见状便不敢再说话,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沈诸梁。

    “太宰,这杀人之事……”

    “杀了吧!就当作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即便你能保得住他们的性命,等他们回去之后恐怕也得面对未知的怒火,所以同样难保性命。当然,就算不杀他们,也并不代表他们就不会杀你。这萍水相逢的不杀之恩,却也会为你埋下死亡的祸根。”薳启疆的语气坚定而冷静。

    沈诸梁沉默片刻,他心中明白薳启疆所言不无道理。

    这些刺客身份不明,背后的势力或许极为复杂。

    若留下他们的性命,恐怕会引来更多的麻烦。

    就算最后确定是薳旭干的,自己总不能出手把薳旭给干掉吧!

    不过现在纠结的还不是自己,比自己更纠结的也是自己刚刚结拜不久的老二。

    此时,薳战的脸上写满了矛盾与不甘。

    他紧握着拳头,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焰。

    刺杀自己祖父!刺杀自己兄长!

    这两点让他这个官二代什么不爽。

    他虽然不知道这些人是什么人,但是心里就是不甘心就这样放过这些险些伤害到祖父和兄长的敌人,尤其是背后之人。

    “祖父,难道我们就这样让他们轻易死去?他们背后的主谋岂不是逍遥法外?”薳战忍不住再次开口。

    薳启疆微微叹了口气,他深知孙子的性格刚烈,但此时的决定却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战儿,你莫要冲动。我们此去鲁国路途遥远,途中难免会遭遇各种危险。若因这几个刺客而惹上更大的麻烦,岂非得不偿失?”薳启疆语重心长地说道,并未说及此次刺杀之事。

    薳战咬了咬嘴唇,他也知道祖父的话有他的道理,但心中的愤怒却难以平息。

    沈诸梁看着薳战,他能理解薳战的心情。

    对于薳启疆为什么要杀掉这活着的人,他大概是知晓的,起点也是为了自己好,不知道这些人的身份本身,说明后面的人暂时不是自己能够得罪的。

    “薳兄,太宰所言甚是。我们此刻应以大局为重,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沈诸梁轻声说道。

    薳战沉默了下来,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这一决定。

    尽管心中不甘,但他也明白大局的重要性。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

    杀人的事情,无咎和无酒干过不是一次两次,所以他们很是熟练地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一切结束之后,沈诸梁虽然有一丝愧疚,却也想通了,倒是薳战还在骂骂咧咧。

    薳启疆见状,没有理会自己孙子,而是邀请沈诸梁共乘马车,说是想听听关于《八观》的文章。

    沈诸梁上了薳启疆的马车,坐稳后,他看到马车中有空白竹简还有刻刀,虽然不知道薳启疆要做什么,他自己倒是直接拿起了刻刀与竹简,开始刻起了管仲《八观》。

    他的笔触轻盈而坚定,每一刀都犹如舞者的轻盈舞步,在竹简上留下精致的痕迹。

    “小子,别光刻,顺便讲讲,老夫眯一会儿,你讲你的就行。”

    薳启疆说着就闭上了眼睛。

    沈诸梁见状,不由一笑,他一边刻一边说道:“观民则知其德,观国则知其政。一个国家的民众的品德和行为,能够反映出该国的治理状况。”

    薳启疆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接着,沈诸梁又刻下一段:“观朝则知其兴,观衢则知其富。朝廷的运作和决策,直接影响国家的兴衰;而城市的繁荣与街道的热闹程度,则展示出国家的富庶程度。”

    薳启疆思考片刻,问道:“那么,如何从这些观察中得出有效的结论呢?”

    沈诸梁微笑着回答:“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分析,当然主要的还是要亲身感受,这才能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这对于治理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在这小小的马车空间里,薳启疆对于沈诸梁的讲解还是非常满意的,看来那篇还未传播开来的《八观》的确是这小子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