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真的只想作死
繁体版

第十四章 太子发飙

    朱元璋笑吟吟白了好大儿一眼,这孩子仁慈,可就是没有权谋机变。

    但也就在此时,朱元璋突然想起了一个令他不安的可能。

    杨帆那种敢跟皇帝玩命的臣子,他这个好大儿能驾驭得住吗?

    “咱打天下的君王都压制不住这种人,太子太过于仁慈,他能压得住这种人?”朱元璋心中陡然发紧。

    这一刻,他前所未有地对杨帆起了杀心。

    在他看来,这大明不就是他老朱家的院子吗,在他老朱家的院子里,他居然不能轻松愉快地耍?

    二他儿子继承这么大的一片家业,还有可能被杨帆这种敢挑老朱家毛病的臣子限制?

    必须杀了他!

    然而,当他正要坚定决心的时候,又看到汪广洋老态龙钟、老奸巨猾,而胡惟庸这些年轻的权臣、奉天门外那些骄兵悍将们又各怀心思,朱元璋脑子里不由又糊涂了。

    “敢跟咱较量的悍臣,要是用对了,那就是对这些开国功臣和骄兵悍将们的一把利剑,比起顶撞咱的小官员,还是这些开国功臣们更需要尽快解决!”朱元璋心思转了个弯,突然就对杨帆有了新的想法。

    就在他心思诡异多变的时候,朱标已经让大臣们就杨帆上书忤逆皇帝的事情展开了讨论。

    御史台那边自从刘基离开之后,大部分御史都看着胡惟庸的脸色行事,而且汪广洋这个右丞相不说话,胡惟庸明确透露出无论怎么样他都赢麻了的态度,御史们岂能败兴。

    三省六部就更别说了,不少人看着胡惟庸的脸色行事,而且此事无论怎么讨论,都要看朱元璋自己的考虑,那谁还会认真讨论?

    朱标对这些人的反应看在眼里,怒在心里。

    但正是因为这些人要么不作为,要么一心只想着讨好上司甚至皇帝,他越发对杨帆万分满意。

    冲撞了皇帝,或者对我这个太子不客气有什么不好?

    圣人的门徒,本就该为天下言利弊,岂能没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这个杨帆,至少比这里的大臣们有风骨!”朱标心想,“如此臣子,我岂能不重用?”

    心中拿定了主意,朱标便不动声色让别人尽管说。

    尤其这个胡惟庸!

    你无论如何都赢麻了?

    孤让你两面都得罪!

    于是,在御史台形成“奉诏讨论杨帆上书忤逆”一事的“百官讨论结果”后,朱标第一次,甚至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地霸道地站出来。

    他站在丹陛之上,就站在朱元璋的面前,犹如一堵墙一般挡住了百官和皇帝的视线交流,然后道:“诸位大臣们的讨论,尤其胡惟庸的想法,孤都知道了,然而,卿等有负众望,讨论的结果不必说了!”

    大臣们愕然,朱元璋狂喜。

    太子温文尔雅,从来不霸道地决定一件事,就算是对东宫的奴仆,他从来也不说一句重话,那可真是个圣人门徒一般的太子。

    为此,百官们早已都熟悉了,可朱元璋愁的睡不着觉。

    咱的好大儿,你不能没点君王的脾气。

    今天好,这孩子如此霸道地挡在了老子和百官的中间,这是个好苗头啊!

    朱元璋摸了摸胡子,是不是得考虑提前退位了?

    就因为这个,朱元璋心想:“这个杨帆要重用,嗯,最起码要给他高官厚禄,他是个咱的大恩人呐!”

    这就……

    朱标挡住了百官进谏,震慑着御史台不敢继续启奏,自己回头严肃地道:“陛下,臣听闻,文死谏,武死战,社稷之幸也!吏科给事中杨帆上书力陈《祖训录》之弊端,岂非是忠贞之臣?”

    朱元璋憋着笑,示意好大儿继续说。

    在百官面前你越霸道,你老子越高兴。

    朱标没看出来,他只是觉着不能让有骨气的大臣吃亏。

    于是朱标高声说道:“父皇以言治罪言官,而百官汹涌欲置之于死地,臣以为,这并非为国家之公心!”

    朱元璋一声大喝:“好——大胆!”

    太子敢指责他处置大臣有私心,朱元璋不惊喜,这忤逆的小子一直这么干。

    可太子能指责百官各怀私心,这可太让他惊喜了啊。

    朱标对他的欲喜还怒不予理睬,继续说道:“因此,既非公心之言,岂能当做直言?”

    说完朱标走下丹陛跪在地上,叩首请求:“陛下,杨帆风骨嶙峋,不应当治罪,更不应当处死,儿臣恳请父皇,若是杨帆不适合为言官,可放逐于东宫之内,儿臣愿与之为友。”

    朱元璋不置可否。

    胡惟庸一看,这是一定要处死扬帆啊。

    于是他立马亲自下场,也走到丹陛回下跪下,启奏道:“太子殿下维护臣子,拳拳之心微臣感激涕零,想必杨帆也必定愿意以死报效。”

    “啊呸!”朱元璋心里冷笑道,“这厮哪里会感激太子救命之恩,他一定会想,你老子昏聩要处死咱这么好的一个大臣,你当太子的救咱,那不是天经地义吗?这厮,哼,这死磕不懂感恩。”

    于是他嘴里颇为阴阳怪气道:“啊对对对,杨帆必定感激太子。”

    朱标再一次无语,他哪里听不出皇帝这是在揶揄他。

    这时,胡惟庸质问:“然而,杨帆之死罪,并不只在上书言事,微臣听说,他居然敢对燕王殿下动手,如此狂妄之人,竟然将皇室视若无物一般,岂能不惩罚?”

    为此,胡惟庸自认为打在了朱元璋的逆鳞上,他理直气壮地责问:“太子殿下若不对此贼予以惩罚,何以安燕王殿下之心、何以全诸皇子团结友爱之义?故此,臣以为,杨帆该杀,当腰斩!”

    朱标勃然大怒,厉声喝道:“胡惟庸!圣天子以武力平定天下,自洪武元年以后,各类酷刑无不逐渐予以废除,你居然蛊惑皇帝重开酷刑威吓天下,你想让我大明二世而亡么?”

    胡惟庸抬起头就要抗争。

    可朱元璋老怀大慰再也没法更满意了。

    好,好啊,好大儿能当众斥责胡惟庸这个权臣,咱就不用担心他被大臣们欺负了。

    这一次,他再三感谢:“杨帆,咱感谢你,你小子是个福将啊。”

    他觉着,就凭这个他就不能杀了杨帆,万一这小子哪天让太子更霸道,甚至敢举兵造反呢?

    可更令他惊喜的还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