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我知后世六百年
繁体版

第22章 咱要去汴梁

    之后的几日,常茂便开始了按部就班的学习。

    每天,大本堂的课业结束后,便会跑到宋濂家中去请教。

    时间太晚了,还会在宋濂家中留宿。

    这天,大本堂下课后,常茂和朱棣朱棡正要跟着宋濂回家,二虎不知从哪钻出来拦在了他们面前。

    “常伴读,上位请。”

    朱元璋这段时间不知在忙什么,有段日子没来过大本堂了。

    听到这,常茂先回想了一下他近期做过的事儿,想来想去好像也没有什么惹朱元璋不高兴的。

    “那先生,学生先去一趟。”

    旁边的朱棣深怕常茂找机会偷懒,比宋濂管的还要宽。

    在宋濂应下后,又很快补充道:“你见了父皇可要马上过来,你要被我超了可就没意思了。”

    朱棣一直把常茂当成了目标,有常茂在他才有学习的动力。

    “知道,知道...”

    和朱棣混熟了后,常茂也不客气了。

    到了乾清宫,朱标也在了。

    “伯父。”

    “殿下。”

    常茂行了礼后,便有人搬来了凳子。

    在朱标身边坐下,朱元璋便道:“大本堂近日的学风不错,听标儿说有你一份功劳。”

    即便真是这样,他也不能随便应。

    “哪儿是侄儿的功。”

    “是二殿下和四殿下,他们自己想要找宋先生学习,侄儿也是向他们学习的。”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章,瞥了常茂一眼后,起身在他身旁坐下。

    没好气,道:“别和那些文臣待久了就学他们那一套,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咱还不知道。”

    “别和咱来那套虚的,你也学不来那些东西。”

    这人真是的。

    不是说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嘛,他谦虚一下又怎么了。

    “咱问你个话。”

    “咱要去巡视汴梁,你以为如何?”

    朝中大臣那么多,如何不如何的早就有人给分析过了,朱元璋这么问不过就是想知道他走了之后发生了什么。

    常茂微微一笑,道:“侄儿才疏学浅...”

    话还没说完,朱元璋就撸袖子了。

    “屁的才疏学浅。”

    “给咱好好说话,别逼咱揍你。”

    “你知道咱说的是什么。”

    这不是开个玩笑嘛,至于这么大的火气吗?

    常茂悄悄往远拉了拉凳子,笑着道:“侄儿这不是客气一下嘛。”

    随后,一本正经道:“侄儿以为可去。”

    “伯父既知后来发生之事还执意要去汴梁,那就说明伯父去汴梁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后世历史所记载的那些。”

    朱元璋去汴梁是为迁都做考察的,但地位虽然适中却四面受敌,形势上比应天府还不如。

    后来,为转运粮饷平定北方方便,只能以应天府为南*京,把汴梁充成了北*京。

    “汴梁的攻克也算是进一步收复北方奠定了基础,父皇此去汴梁也是对外面浴血奋战将士们的勉励。”

    “军士们征战了这么多年,也需要找个机会鼓舞一下士气。”

    这些事情,朱元璋估计早就和朱标商议过了。

    在常茂给出回答了,朱标便很快解释了一嘴。

    “伯父是可以去汴梁。”

    “不过在伯父离京之际京中发生了一件事情,最后倒也算是顺利解决了,于大明整体上也没造成太大影响。”

    “伯父是现在知道,还是等回来再说?”

    后面的那些历史任凭自由发展,不需要常茂时时刻刻告知,这也是朱元璋自己当初的决定。

    所以,什么时候知道他走之后发生的这个事情还得由朱元璋自行选择。

    朱元璋看了眼常茂,酝酿半晌后最终并没再问。

    正如常茂所说,他身边的那些人到底是人是鬼,也可以通过处理这些未知的事情筛选出来。

    即便常茂通过他在未来对这些人的处置告诉他最终结果,在还没有经历过的时候,他也不见得就能够相信了。

    况且,他若提前知道做了预防,只会让那些人隐藏的更深。

    毕竟,是鬼的永远都是鬼。

    他们不会因为他的提前预知,就从而回归到人的行列当中的。

    “这次,你留于京师。”

    “有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马上给咱报信。”

    在朱元璋离京期间,早把检校布就好了。

    他这信送不送的,其实都并不重要。

    “放心吧,伯父!”

    要真碰到什么大事,那肯定得告诉朱元璋。

    只不过,大明现在的基本盘可都是由朱元璋组建起来的,李善长在淮西集团的威望再大,也很难比得上朱元璋。

    同样都是开国功臣,给朱元璋当臣子也是当,为何要去抱李善长他的大腿。

    若是李善长都翻不起浪,剩下的人更不用说了。

    之后,常茂又被朱元璋留下吃了饭。

    既然朱元璋看得起,常茂也就没再客气。

    等吃完饭时间也不早了,他也没再往宋濂那儿跑。

    反正去不去宋濂家,他每天的学习计划都不会中断。

    次日,常茂早早就去了大本堂。

    这段时间他也习惯了早起,每日总是能第一个到,先看看书准备一下今天要学的内容。

    翻书的功夫,朱棣便到了。

    他先在屋里扫了一眼,然后直奔常茂身边而来。

    “你昨天为何没去宋先生那儿?”

    对这一质问,常茂正要解释两句。

    国琦三人便寻了过来,先与朱棣行了个礼。

    随后,又道:“四殿下这几日也要治经了,臣三个昨天去书坊的时候碰到了本讲《尚书》的孤本,四殿下可以先拿去看看。”

    朱棣吃穿用度都不缺,他们想要和朱棣攀关系,只能用这种笨办法了。

    毕竟,这几日的朱棣突然酷爱读书。

    只是没想到的是,朱棣对他们鸟都不鸟。

    一巴掌拍掉了国琦手里的书,骂道:“滚一边去!”

    “我和你们说话了吗?”

    国琦这些人心中都很自傲,尽管只是在大本堂做伴读,但就连朱标对他们都很尊重。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被朱棣如此对待,三人的脸顿觉火辣辣的疼。

    他们虽想和朱棣搞好关系,却又不想承认他们是在攀附朱棣这些天潢贵胄。

    张杰低着头捡起地上的书随手拿给国琦,三人在瞥到常茂身上时的眼神都变了。

    都怪他!

    在常茂没来的时候,他们是受人尊重的伴读。

    就连宋濂那些先生都在号召朱棣那些天潢贵胄向他们学习。

    但自从常茂来了,就什么都变了。

    他抢走了属于他们伴读的风光,就连朱棣那些天潢贵胄也和他们打成了一片。

    常茂他明明是个武将子弟,他爹又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功臣。

    他干嘛不去军中累积功勋,偏偏要来大本堂砸他们的饭碗。

    人的妒忌心有时候有时候是很奇妙,一旦生起这个东西三观再正的人也会被毁了。

    对这,常茂一点儿不在乎。

    区区几个伴读,还不值得让他放在眼里。

    “昨天在和上位吃了饭太晚了,我这不就没过去了嘛。”

    “太子来了,你们不信去问太子去。”

    他真是太晚了才没去,又不是在信口胡诌。

    恰逢朱标进门,笑着问道:“要问孤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