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我知后世六百年
繁体版

第36章 刘基致仕

    “伯温。”

    “刘中丞。”

    众人相互打了个招呼,刘基便笑着道:“几位等久了吧?”

    该说的早就都已经说过了,他本以为和朱元璋打个招呼就能走了,哪知朱元璋在丞相的问题上又与他聊了大半天。

    一来二去的,耽误了不少时间。

    “也不算太久。”

    “常茂说你去与上位拜别得些时间,我等也是刚来没多久。”

    宋濂一早就安顿好了大本堂的课准备过来了,但常茂信誓旦旦的非说刘基没那么快完事,非要迟过来些时间不可。

    现在看来,常茂猜的还挺准。

    常茂这后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看不透了。

    瞅着刘基瞥来探究的眼神,常茂赶紧道:“刘中丞被上位比作张良,现在刘中丞马上就要走了,上位可不得和刘中丞多说说话嘛。”

    这么如此迫不及待的解释,倒显得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可若说常茂知道朱元璋留下他要说什么,这又怎么可能呢?

    朱元璋猜忌之心越来越重,除了太子朱标和马皇后之外,他几乎谁都不信任。

    常茂连朱都不姓,又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子,怎会被朱元璋列入同朱标和马皇后同等地位,去告诉他如此私密之事呢。

    可若不是朱元璋告诉的,那常茂这种揣测人心的本事可就太可怕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

    常茂这个带着些不同气息之人,或许是那个最有可能成为改变大明命数之人。

    别看刘基能做《烧饼歌》预知后世之事,但他深知凭他区区一介凡人是很难改变其中的天数的。

    但或许,常茂就是那个另类。

    “常伴读,你来一下。”

    刘基把常茂拉到一边,沉吟道:“你是当前唯一一个让老夫看不透之人,大明所要面临的困局还很多。”

    “要想大明今日的成果能够更大更长久,还有很多事要去做。”

    “你看的比老夫明白,别的老夫就不多说了。”

    上次,刘基就说他越来越让他参不透了,今日这番话显然又是话里有话。

    这也幸好就是他提前在朱元璋面前编了个理由,不然要被刘基发现了什么他再想解释那可就被动了。

    “小子不明白...”

    他的那些事情知道的人还是越少越好,朱元璋估计估计也不想让他那些事情公之于众。

    “听得明白希望你就想想老夫说的,若是听不明白那就当老夫没说。”

    这些本就属于你懂我懂的事情,又怎么可能堂而皇之的掰扯清楚。

    正当刘基准备抬脚离开,一道声音远远响起。

    “伯温,老夫没来迟吧。”

    众人一扭头,李善长慢慢地走来。

    在他身后还跟着大理寺少卿胡惟庸,从他们的方向正好能看到刘基和常茂头对头的凑在一起。

    就连来送别的宋濂章溢包括朱棣都被赶到了不远处,一看就不知在说什么悄悄话。

    连他们都不能参与,那得多私密呢?

    听到声音,刘基这才和常茂分开迎上了李善长,道:“李相政务繁忙还来相送,草民实在受之有愧。”

    李善长怕刘基抢了他的位置,而刘基至始至终都在避着李善长的锋芒,从来不会主动与他硬碰硬。

    “我们俩同僚一场,这不应该的嘛。”

    李善长瞥了一眼常茂这个淮西集团的所谓叛徒,这才带着胡惟庸上前作揖和刘基寒暄了下来。

    被挤到后面的常茂,和朱棣凑到了一块。

    “我怎么感觉李善长看你的眼神不对呢?”

    朱棣都看出来了,他又岂能看不出。

    反正他又不攀附他,什么眼神对不对,那都不重要的。

    “也许人家看谁都那样呢。”

    “不说这了,今晚去我家喝酒吧。”

    酒桌上也是拉近关系的一种方式,和朱棣搞好关系这些人搞好关系,还怕他区区李善长眼神对不对。

    “好啊,我今晚就住你家了。”

    这几天,朱棣与宋濂请教后若是太晚,也会直接在常茂家里留宿的。

    不知李善长和刘基说了什么,反正就在常茂和朱棣叽叽咕咕闲聊的之际,李善长特意绕了一个大圈从他们身边走过。

    当常茂感觉有人过来时,李善长已经近在眼前了。

    “李相!”

    李善长看他的眼神再不好,他也都还不到和李善长撕破脸的时候。

    对他,表面礼节还得有。

    “常家小子啊,用不用搭老夫的车回去?”

    李善长老奸巨猾比狐狸都狡猾,哪会那么好心过来专门让他搭便车。

    他要真坐了他的车,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刘基致仕了,他又转过头去巴结他了呢。

    殊不知,他爹战功赫赫,在大明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用得着去干这些溜须拍马的事情吗?

    “不了,谢李相。”

    “小子溜达着走回去就行。”

    常茂已经明确拒绝了,李善长强求也没用。

    与众人又打了声招呼,很快便与胡惟庸上了马车。

    之后,在送走了刘基后,常茂便和朱棣一起回了大本堂。

    今日能溜出来送刘基,宋濂已算是格外开恩了。

    别看宋濂刚刚还笑容可掬的和他们一块喝茶,倘若他们下午上课耽误了时辰,那戒尺可会毫不留情的招呼到他们身上去的。

    朱棣他是个天潢贵胄又如何,该挨揍的时候不还得挨揍。

    在宋濂跟前,他们可一点儿不敢懈怠。

    等他们回宫吃了午饭,正准备去大本堂上课之际,天空黑压压的竟大有大雨倾盆之势。

    久旱无雨喜迎甘露本是个好事,但恰赶在刘基致仕的当天那就显得非常微妙了。

    这或许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巧合,但在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眼中那问题就大了。

    刘基刚刚致仕大雨就到了,那还不是他坚持杀李彬触怒了上天吗?

    更或者说,刘基自己本身就有问题,正是有他身在庙堂才致使老天久久不下雨的。

    总之,天刚阴下来,各种神乎其神的流言便铺天盖地而来了。

    每一句,都像是要让刘基这辈子都做不了官做准备。

    等大本堂下了课,雨已经下的很大了。

    朱棣那些人身边的内伺,早带了油纸伞等着了。

    “殿下,今天的酒怕是喝不成了。”

    他自己回去都不方便,又怎能带着朱棣一块。

    “那就下次吧。”

    朱棣找内伺拿了伞,道:“这伞你拿着。”

    出了宫门就好了,他娘应也派人来了。

    “好,谢殿下。”

    常茂刚刚撑了伞还没走呢,二虎便又神出鬼没的出现了。

    “常伴读,上位有请。”

    还不等常茂多说,二虎便撑起伞等着他了。

    对这,常茂哪能拒绝。

    和朱棣打了声招呼,便直奔乾清宫而去。

    反正,他与朱元璋已经那么熟了,什么时候找他不过也就那样了。

    只要把他当成普通人,他不过也就是个邻家大叔而已。

    第一次见都走过来了,更何况是现在了,更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要是太晚了,还能留在他那儿吃顿饭,也省得他这么大的雨还要自己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