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我知后世六百年
繁体版

第43章 等着你

    没用多久,那些太医便被召了过来。

    号脉开方除了师父传授外,大多也需要经验的累积。

    因而,凡有些名气者必都上了年纪。

    就像现在面前站的这些人,大多都是胡子白花花年纪一大把。

    朱元璋想储备这些人以备马皇后的不时之需,这些人还不知道有没有马皇后活的时间久呢。

    “找你们来的意思,你们可都知道?”

    孙守真作为太医院院使,最先出面做了讲话。

    自从这些人来了便流言迭起说什么的都有,最为接近实际的一个那便是说要给皇后治病。

    若真是那样的话,至少得找他们问病吧。

    可他们来了这么久每天除了睡就是吃,什么事情都没让他们干过。

    众人摇摇头,疑惑更甚了。

    孙守真很快接着,又道:“陛下下旨要增扩太医院便利军民百姓,从民间选入郎中编入太医院,然后经由太医院委派去往各行省各军种。”

    “换句话说,往后你们该怎么诊治就怎么治,只不过多了一个官身,每月由太医院支付月钱,这于你们也算是有了个保证。”

    “当然,太医院也会综合各个方面定期对你们予以考核,优秀者可调入京中,要是太差的话直接剔除太医院,再差的话也要予以做出处罚。”

    现在不过还只是大致的章程,具体情况还有详细的规划。

    能吃上皇粮肯定是绝大部分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即便是郎中也有进入太医院的梦想啊。

    听了孙守真的话,众人窃窃私语起来。

    旁边的葛景山则很快出面补充,道:“孙院使只说了其中之一,想进入太医院也是有严格要求的。”

    “你们这些人别看已经站在了这儿,却也不是人人都能进入太医院的。”

    “想要进入之人,还要虚心应对下面的考核。”

    要是个人都能进入,那太医院规格不也低了。

    能被检校挑选上来,至少在当地也都小有名气。

    对葛景山这个补充,这些人不仅没有失落,反而都有些跃跃欲试起来。

    把五百个人都考察一遍,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更何况,外面还有不少病患等着呢。

    “你们先把这表都填了。”

    这几日,孙守真和葛景山就常茂所说的那些事情也多次交换了意见。

    这个表就是他们二人商量出来的。

    名字籍贯,包括他们擅长哪门病症,行医多少年,大致救治过多少病患,乡中是否有自己的医馆。

    这些也算他们的档案了,将来分配他们的时候,这也是一个很清晰的依据。

    就在这些郎中填表之际,已有人领着病患进来了。

    大概有五十几个人,就算是这次的考题。

    这些病患能被选中也算幸运儿了,那么多优秀郎中轮流问诊,开又有太医院免费提供汤药。

    即便是殷实人家,也没办法聚起这么多郎中。

    表格填完后,便是抓阄了。

    病患编号扔进一个箱子中,然后由参加考核的郎中轮流去抓,抓到哪个编号就去给谁问诊。

    五十几个的病患,五百多个郎中。

    差不多每十个郎中负责一个病患,相互之间不得有任何交流,违者立马开除考核资格。

    问诊之类的事情常茂并不清楚,对此他也就不参与了,端了杯茶翘着二郎腿坐在屋檐之下乘凉。

    倒是早就忍不住的朱橚,早就钻进了人郎中当中。

    不仅学着人家号脉,还凑在跟前问这问那。

    他身上穿着蟒袍,谁也没人得罪他。

    即便再为难,也不得不应上两句。

    本来好好的一个考核,都快成他的传习大会了。

    “五殿下,来!”

    常茂招了招手,把朱橚喊过去。

    “先别打扰他们。”

    “等他们开了方子,殿下可以亲自去试试脉象。”

    朱橚既有这方面的天赋,着重培养一下也挺好。

    说不准,他能有一比上一世还出色的成就。

    “这行。”

    朱橚早就想亲自试试了,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谢了,老常!”

    这五十几人都是非常典型的病症,有几个还有药石无医的不治之症。

    十几个人轮流诊治一个病患,数次号脉数次斟酌,大概半个多时辰过去,仍只有寥寥几人开出了方子。

    医者要的就是一个谨慎,不管只追求于快不顾实际效果。

    因而,对这些人也没规定时间。

    总的来说,他们哪怕弃权都行,但既开了必须得稳妥。

    大概又是半个时辰后,这些人才陆陆续续开出了方子。

    孙葛二人充当评判外,还有两个叫陆惟山和杜天僖的太医。

    五十几个病患的症状他们都已经大致掌握了,只是看方子也能知晓质量到底如何了。

    在四个评判斟酌方子之际,朱橚终于自己接触到了那些病患。

    三根手指病患胳膊处自己感受了半天后,还又虚心的向周围的郎中请教了许久。

    什么浮脉,什么沉脉。

    朱橚听完之后,还要自己感受。

    都快把五十几个病患都号了一遍了,这才飞奔着跑到常茂跟前,道:“老常,我给你摸摸脉。”

    朱橚有那个心思,常茂也没拒绝。

    他伸出胳膊,任由朱橚去诊。

    大半天后,这才道:“老常,你肾有些不好。”

    丫的。

    他这么健康,肾怎么不好了?

    “你别不信啊,真的!”

    说着,又招呼来个郎中,道:“你来诊诊,是不这样。”

    见常茂没说话,那人才走上了前。

    手搭在常茂腕上半晌,朱橚便迫不及待地问道:“是不是肾有些不太好?”

    那人看了看常茂,又看了看朱橚。

    这才,道:“手腕尺侧脉象有些细弱虚浮,脉搏细数,但并无其他症状伴随,多是因休息不足劳累过度引起,只要适当休息补足睡眠就行,并不需药物辅助治疗。”

    这话也算是证明了常茂的清白。

    常茂在朱橚肩膀上拍了拍,道:“年轻人,还得努力啊!”

    转而,冲那郎中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于家庆。”

    常茂笑了笑,道:“好,我记住你了。”

    尽管常茂不是太医院的人,但却多少有些话语权,能入了常茂的眼也算是个机会。

    与之同时,李善长从太医院路过。

    至于是否是恰巧,那就不得而知了。

    从门口走过时,还特意知足了片刻。

    太医院的事情他也知道了,这几日沸沸扬扬的他想不知道都难。

    但太医院由皇帝直辖,并不用通过中书省。

    从检校找人过来到现在对这些人的考核,压根就没有一个知会过他这个左相。

    听说,这些人选拔后还要再被派去地方军中,服务下面的军民百姓。

    他堂堂一个左相,还要听别人去说。

    跟在朱元璋身边这么多年,他竟不如一个毛头小子了。

    为了这,他这几日腮帮子都肿了。

    哼!

    想要养活这五百多个郎中,不经过中书省看你这钱从哪儿出。

    对于外面的事,常茂自是一无所知。

    他现在已经在听孙守真等人,对这些郎中最后的评价了。

    毕竟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本身能力上肯定没什么问题。

    唯一的毛病便是,他们是否敢用药了。

    有的人知晓这场考核的重要性为了求稳用药非常的保守,也有的人为了能最后被留下来,一味都用了些虎狼之药。

    不管保守还是激进,都得结合具体情况。

    过猛过守,这都不利于病患。

    经过一番仔细推销后,不仅给出了这些人评分,还就他们反而药方给出了最后的评价。

    无论这些人是否能被选入太医院,要能改掉他们自身的缺点,将来也才更有利于病患。

    最后,经由孙守真这些人定了最后方子,并安排了人给那些病患们抓药。

    凡需要再继续用药者,可在需要抓药时直接来太医院。

    这也是他们这次充当考题,太医院给他们的补偿了。

    之后,很快开始了下一环节。

    按常茂给出的那几道考题,由他们给出自己的解释来。

    每道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完全按照他们的意思来。

    在这种科举都被规定在条条框框的时代中,这样的题目除了新奇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有人确实需要考虑身处其中该怎么办,有人则要考虑考官想要的答案是什么。

    总之,这些人都迟迟没动笔。

    不过区区五道题目,回答最快之人也花了一个多时辰,最慢的人竟然用了两个时辰,这比刚才诊断那些病患用的时间都久。

    倒是朱橚,用了仅半个时辰便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