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奸臣,吾乃万古一帝!
繁体版

第103章 冷笑

    秦政听到华阳夫人的话,感到不可思议,望着对方那真挚的眼神,心中升起满满的愧疚感。

    原来此前真是误会她了!

    华阳夫人难怪能够得到‘便宜父亲’的专宠,原来她竟是如赵飞燕一般的贤惠女子,一直在默默替自己着想。

    他感动地望着她,只觉得伟大,一时间忘了言语:“母后……”

    华阳夫人绽开笑容,眼角含笑,宽慰道:“天儿,如果你没有异议的话,那立后之事便这么决定了吧!”

    “嗯,儿臣惭愧不已,之前竟妄自揣测母后为那种女子……”秦政不住摇头。

    华阳夫人轻轻摸着他的头,如慈爱的美妇人一般,母性泛滥,将之揽入怀中,柔声道:“不怪天儿,只是母后没有第一时间将事情讲清楚,这才引起了你我的误会。”

    秦政心中感动的同时,也觉得这种姿势有些“怪异”,当下略微拘谨的从她怀中悄然挣脱开来,开口说道:“立后之事便全凭母后做主了!”

    华阳夫人笑着点头,拉着他又说了许多家常话,极力地拉进与他的感情,而且还说了不少她过去的一些事情。

    秦政有时觉得,自己是不是被华阳夫人当做了某个人的替代品,她说这么多就是为了宣泄一下心中的苦闷,而自己刚好就是那个倾诉对象。

    ……

    回到宫中、

    秦政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通知大臣们商议论功行赏之事,太监们很快便去召集群臣太和殿集合。

    乘坐车辇期间,他问向中车府令赵高:“寡人离京期间,王城内可有什么乱子发生么?”

    自从他御驾亲征,再到现在回来,已经过去差不多大半个月了,宫中、城中的事情他完全不知晓,不知道会不会有某些不法分子会乱京城。

    “回禀大王,宫中一切安好,并没有太大的事情发生,只不过……”赵高欲言又止。

    “只不过什么??”

    赵高低声回复道:“只不过华阳夫人不知为何,特将香妃娘娘收做了义女,这件事奴才猜大王或许会关心。”

    作为一名随身跟着伺候大王、负责大王出行的中车府令官,赵高自然知道大王去的最多的中宫,香妃娘娘必然会是大王特殊关照对象,这才将之特意说了出来,

    秦政心中一定,华阳夫人果然没说假话:“嗯,这事母后已经跟我讲过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大事情发生么,比如城内的,应该没有发生乱子吧?”

    “大事情??”赵高疑惑了一会回答,“启禀大王,自大王离京之后,蒙毅、章邯将军派兵严守城中、宫中的每一个角落,如今城中一切安好,并没什么乱子发生。”

    “那就好!”秦政松了一口气,自己的“老巢”总算是没有出问题。

    他就怕秦裹儿的余孽会趁着他不再京城的时候做出什么混乱之事,如今总算是安心了。

    “对了,”秦政接着询问道,“寡人此前安排你组建罗网之事,进展如何了?”

    赵高见谈到了自己,连忙躬身回答道:“罗网的雏形的已经组建完毕,奴才从死牢犯中发掘出了六名人才,或许可以一用!”

    “哦?死牢犯?”

    “是的!”赵高解释道,“寻常的高手一般都不愿意为朝廷效力,而这些已经身犯是最佳的人选,他们已经没了未来,更没有生命,只要我大秦许诺给他们一个新身份,他们就甘愿为朝廷效力!”

    “嗯,你竟将注意打在了这些囚徒的头上,就不怕他们反噬?”秦政诧异的望着他。

    原本以为赵高会借着‘招贤令’的发布,从中选拔一批优秀的高手来组建的罗网的,却没想到他来的更猛,直接从天牢入手挑选人才。

    赵高低垂着头,嘴角弯出一个弧度:“大王放心,奴才既然敢用他们,必然就有制衡他们的手段,如果他们有二心的话,下场会比死亡更加凄惨!”

    见其如此自信,秦政也不多问,每个人必然有自己的行事准则,只要没有触犯他的核心利益,那也没必要深究。

    秦政接着说道:“尽快将罗网发展起来,如今边境开始不太平了,等再过一段时间,寡人必然会让邱月国和赵阳国好看,到时候,你的罗网就要配合大军一起行动,快速歼灭它们!”

    “是,奴才遵旨!”

    两人说着说着,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太和殿。

    太和殿依旧如以往那般,恢弘巍峨,一副皇家的气派,深长悠远,仿佛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能影响到它一般。

    秦政从殿后如朝,朝中已经站满了各类官员,有新有旧,较之以往,却多了许多年轻的面孔!

    “臣等拜见大王!”

    群臣行过大礼,大行人陈广伟出列,上奏说对北国匈奴人的正式国书已然起草完毕,请皇上过目。

    如若可以,便派遣使者携国书去匈奴大草原,商议两国议和之事。

    秦政打开一览,见国书辞藻华丽,骈四骊六,文采斐然,一字一珠,端的好一篇锦绣文章。

    大体意思是希望两国修好,不要再互相侵犯,战争会劳财伤命,于你于我都不好,不如各自退下一步,永结“秦晋之好”。

    然而在秦政这个来自21世纪的人眼里看起来却觉得别有意味,他大致浏览过一遍,心下暗暗发怒,本要他们写得不卑不亢,他们却写得明显色厉内荏,这些人敢情叫匈奴人打怕了,竟写出一篇软骨头文章来。

    他一甩臂,狠狠把国书扔了回去,怒道:“重新起草!一篇这样的国书要是递到匈奴人那里,他们知道我们害怕打仗,更要发兵来攻!”

    “让那些负责文书的官员,都给寡人挺直了脊梁骨再写!要写得我们大秦什么都怕,但就是不怕打仗,他们要打我们随时奉陪……

    嗯,你们不妨把寡人描绘成好大喜功之君,为了彻底打败敌国,不惜打得本国户口减半也要打到底。让匈奴人有胆就来试试看,试试我如今的大秦是不是个软柿子……他们若是还敢来犯,就如这次俘虏一般,全部都将之留下来!”

    陈广伟战战兢兢拣起国书,慌不迭应是,尔后转身退回文臣行列。

    朝中一群大臣心思各异,老一辈的官员似乎已经见怪不怪,知道大王是强横之人;其他年轻一辈的官员却都是面红,有这等君主在,他们才会看到北秦崛起的希望,才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若是朝中都是一些唯唯诺诺、死气沉沉的暮气,那他们才会感到失望不已,年轻人呢就是有斗志!

    之后,大臣们一一将一些重要的事情说出来。

    九门提督把京城保卫战时,城卫军立功将士名单呈上,给秦政过目,里面还附带了一份当日自愿上城墙杀敌的城中百姓名单,共有一万余人。

    秦政大致瞄了一眼,道:“城卫军将士的封赏,由众卿讨论拟定,明日呈报上来;至于城中自愿上城墙杀敌的热血青壮么,把这份名单分分类,当日作战分外积极的,每人赏银二十两,一般的人每人十两。发放赏银时每个人问问,他们当中要是有谁愿意加入禁军,赏银便翻倍。

    这些城中青壮既然有保家卫国的热情,那么将他们吸收进军队,当是个不错的主意,故而,秦政适时的加以物质刺激。

    话音落处,众臣当中一阵嗡嗡的交头接耳之声,皇帝定的赏银额显然比他们意料中的要高,但他们无人出声反对,只因这次北击匈奴缴获了好几百万的金银财宝。

    如今的国库丝毫不虚,完全可以‘大放血’一次。

    ……

    接着章邯、蒙毅纷纷出列,将城中禁卫军、还有城外虎豹营的召集名单递了上去。

    章邯解释道:“启禀大王,这是王城保卫战里的战士名单。”

    “这是虎豹营重新整顿后的人员人员名单。”蒙毅也开口解释。

    两份大长的折子递了上去,上面有十分详尽的统计数字。

    秦政随意看了几眼,大致想起了这份名单的含义,当日虎豹营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遭到匈奴人夜袭,大乱之中,未能组织起什么抵抗便被击溃,总共伤亡一千余人,其中大部分是黑夜混乱中自相践踏死伤,直接死于匈奴人刀下的反倒不多。

    剩下的士兵全部溃散四方,在蒙毅这些天的筹备下,经过十多日派人四处招集,好不容易才重新收拢起了两千多人。

    之后城中的士兵也是不堪,很多禁卫军居然在匈奴人攻城时候闻风而逃,甚至将领都跑了,更是看不到大将军肖铭的人毛!这次总算是要和他算一算总账了!

    他在下方的人群中找了找,果然看到了肖铭老家伙的身影了,这个时候倒是出现了,在需要他坐镇京城的时候确实连毛都看不到!

    只不过,肖铭较之以往要低调地多,就连站位都站在了后方几个位置,一直低着头,丝毫不敢抬头仰望圣尊。

    秦政心中冷笑,等会看看你还能找出什么理由!

    蒙毅将名单交上去之后,接着洪声问道:“大王,那些临阵脱逃的溃兵该怎么惩罚?”

    大王无力的摇了摇头,“其罪在领兵将领,不在他们,士兵一律免罪。”

    有道是兵败如山倒,一旦发生大崩溃的情形,兵圣再世都制止不了,争相逃命是人的天性,要是因此而降罪所有人,未免太过不近人情。

    听到能够免罪,大将军肖铭心头一松,忐忑的神色有所缓和,本以为大王会不再计较了的,下一秒便说指明他了。

    “肖大将军,你是不是该说点什么?”高座上的秦政目光悠悠,深邃地锁定在了他身上。

    肖铭浑身一颤,心道还是无法避免了,当下犹犹豫豫地站了出来,口呼拜见大王、

    秦政冷笑:“肖将军……匈奴人攻城那天,你人又去哪里了?”

    之前在和秦裹儿的宫廷之争的时候,他也是没有出现,那个时候秦政虽然给他记了一笔,但也没有心生责怪之意,可不久前的匈奴攻城,他作为守城将领,居然整个军团都直接消失不见,这还能有借口不成?

    肖铭神情惶恐,支支吾吾道:“卑职那日生病在家,并没有在军中……”

    秦政冷哼一声:“且算你是生病在家,那为何你的军团在匈奴人攻打王城的时候全都散了?!”

    他此时生气极了,匈奴人当初都打到家门口了,这些当兵的居然一哄而散,最可恶的还是将领,居然都看不到人,此时劈头盖脸的一番询问:“如果寡人当日没有亲自上城楼守城,大门被匈奴人攻破了,那你又该找什么理由?!”

    肖铭惶恐的跪下,不住磕头:“大王请明鉴,卑职那天确实是生病了,所发生的的一切都不知道……”

    “混账!”

    秦政怒不可遏,这家伙就连找理由都是找一样的,真是可笑至极:“寡人和匈奴的拉锯战打了一天,城中更是混乱莫名,你身为禁卫大将军居然能这么久都不知道?!我看你是在这个位置上当久了,就连自己姓什么,职责是什么的都忘了!”

    “大王……”肖铭这是第二次将大王这么生气了,当即低下头不敢言语。

    众臣也是纷纷静默不敢言语,上一次大王这么生气的时候还是匈奴使者在大殿上出言不逊的时候。

    他们有些人看着肖铭有些幸灾乐祸,特别是文官那一批人,他们早就对朝中的庸碌无为的武官不满了,如今有这么好的机会,没有上去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而武官的那一批人,其中更多人是战战兢兢地,要知道,大王在责骂肖铭的话里面,正好包含了他们。

    秦政喝问道;“丞相,将领临阵脱逃该治什么罪?”

    老丞相李三思本来低着头,像个不老翁似的,听到这里,睁开了浑浊的双眼,有些犹豫,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李爱卿,临阵脱逃该治什么罪?”秦政再次追问道。

    李三思站了出来,躬身行礼:“回禀大王,若是平时擅离职守,该是罚俸禄、降官职……若是战时临阵脱逃,根据严重程度,处以革职、监押、流放、死刑等不同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