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散文集
繁体版

战国七雄(二):楚国历史820年

    楚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七雄之一,其建立可上溯至公元前1042年。据说,熊绎作为周文王的鬻熊侍从曾经有过出色的贡献,获得了周成王的分封,并建立了楚国。自此,楚国开始迅速发展,扩大疆土,向南方荆山开辟新地。

    熊艾继位后,周昭王曾经两次率军攻打楚国,但均以失败告终,标志着楚国开始在南方产生强大的影响力,逐渐崛起。

    熊䵣继位后,楚国的历史比较黯淡,除了熊胜之外,历任国君的生平均无详细记载。熊胜在位期间由于没有子嗣,被其弟熊杨继位统治。在熊杨时代,楚国的主要活动范围仍局限于荆山及古沮、漳河上游地区。

    直到熊渠的时代,楚国才真正快速发展,从周王朝开始的南蛮小部落,转变成为了与周朝抗衡的重要势力。在中原动乱的时期,熊渠开始着手开疆拓土,攻打了庸国、扬越、鄂国等周边国家,并将其领土扩大到江汉平原。在占据鄂地之后,熊渠感到极为得意,因为鄂地铜矿资源十分丰富,熊渠的征服行动使得楚国未来几个世纪都能够依靠这些资源保持实力。此时的熊渠已经不满足于子爵的爵位,他曾向周天子请封失败后,宣布“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熊渠效仿周天子的做法,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封为王,并让长子熊康成为句亶王、次子熊挚成为鄂王、三子熊延成为越章王。但是在周厉王继位后,熊渠害怕受到周朝特别关注,因此取消了儿子们的王位。

    熊渠去世后,由熊挚继位,但被熊渠的三子熊延发动政变,弑杀兄长后自行继承。

    熊延统治下,楚国继续扩张领土,并未停止向外扩张的步伐。熊勇继位后,其生平不详,其弟熊严接任。尽管很少有记载,但楚国的发展依然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