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散文集
繁体版

第9章 福建美景(五)

    (1)土楼公主—振福楼。振福楼,位于FJ省南靖县湖坑镇下南溪,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圆形土楼,也是土楼群中的佼佼者。它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共有三个厅堂,近百个房间。楼内用了许多石料和砖料,雕刻精细,也是一座外土内洋、中西合壁的土楼,被称为振成楼的“姐妹楼”。

    振福楼的建造者苏振泰,出身贫苦。读过几年私塾,先学刨烟,后学卖烟,在广东、上海等地经营烟丝生意发财,选择了这片风水宝地,用几万大洋建起了振福楼。苏振泰的子孙很多,在海外的后裔就有上百人,不少是专家、学者。

    振福楼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采用了八卦布局设计。进入楼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圆形大厅,四周布满了各式各样的房间,每个房间都有独特的风格和内饰。在振福楼里,每一道门、每一扇窗、每一块墙体,都刻有巧妙的图案和精美的浮雕,这些图案和浮雕不但增加了楼内的美观程度,更是传达着主人家的文化底蕴和风水信仰。

    振福楼的主人家苏振泰是一个非常有远见和勇气的人。他不但创造了自己的财富,还将这些财富用于建造这座土楼,并且采纳了当地居民的建筑风格和风水信仰,将建筑与信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土楼的建筑和文化更加丰富和深刻。

    振福楼也有一个传说,它是土楼中的“公主楼”。相传,苏振泰建造振福楼是为了迎娶心仪的女子。这个女子出身名门望族,家里有一座华丽的楼阁,据说是当时最美的土楼之一,被称为“公主楼”。苏振泰为了迎娶这个女子,不惜花费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在湖坑镇下南溪修建了一个比“公主楼”更加壮观和华丽的土楼,也就是今天的振福楼。

    虽然这个故事未必是真实的,但是它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建筑不仅是一种物质和文化的体现,更是人们对于情感和愿望的追求。振福楼虽然建造的初衷是为了追求爱情和婚姻,但它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却远远超越了这个初衷。

    振福楼的建造者苏振泰虽然已经逝世了,但他留下的这座土楼和他的故事,却一直在世世代代传承着。在振福楼里,可以看到苏振泰和他的子孙的肖像和家谱,这些肖像和家谱是苏振泰的子孙们对于祖先的怀念和尊重,更是对于传统文化和家族荣誉的坚守。

    振福楼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特点,它的内外环境是完全不同的。外面是山川风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而楼内则是阴暗、密闭的独立空间,外界的声音和时间仿佛与楼内完全脱离。这种完全不同的环境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感,更是让人体验到了土楼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深度和广度。

    在振福楼里,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生命力,可以感受到人类的历史和未来。它是福建土楼群中的璀璨明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珍贵财富。走近它,不仅可以看到土楼的建筑风格和艺术魅力,更可以感受到人类对于生命和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以及对于传统价值和文化精神的坚守和传承。

    (2)土楼王子—振成楼。振成楼,位于FJ省南靖县湖坑镇洪坑村,是世界上最大的土楼之一,也被誉为“土楼王子”。

    振成楼是一座悬山顶抬梁式构架的高大建筑,分内外两圈,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格局。前门是“巽卦”,而后门为“乾卦”,展现了土楼文化中五行学说和易经哲学的深厚底蕴。外楼圈分四层,每层四十八间,每卦六间,每卦设一楼梯,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以拱门相通,楼内有一厅、二井、三门和八个单元。其中,二井暗合“八卦”中阴阳两极;三门,即正大门和两头边门,意合“八卦”中天、地、人三才。卦与卦之间是隔火墙,一卦失火也不会殃及全楼;卦与卦之间还设卦门,关上后自成一方,开启后各方都可以相通。这样的设计让振成楼在古代就具有了防火、防盗的功能。

    振成楼的建筑内部典雅精致,其中祖堂就像一个舞台,台前立有四根大石柱,舞台两侧上下两层三十个房圈成一个内圈,二层廊道精致的铸铁花格栏杆是从上海运到此楼嵌制的。大厅及门楣上有民国初年黎元洪大总统的“里堂观型“、“义声载道“等题字,楼内还有永久性楹联及题词二十余幅,充分展示了土楼文化的内涵。在振成楼里,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给人带来新奇的感受。

    振成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土楼文化的代表。它的建造融入了古代中国文化和宗教哲学的精髓,而且其建筑模型已经成为了“东方建筑明珠”。振成楼之所以能够保持如此完整的状态,除了其自身设计的特点外,还得益于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现在,振成楼已经成为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景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也使土楼文化得到了更好的展示和传承。

    振成楼是土楼文化、福建建筑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建筑风格兼容并蓄,别具风格。它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创意,也向我们证明了古代中国的建筑技术和文化底蕴的卓越。振成楼的存在也提醒我们要珍惜传统文化,传承优秀的文化基因,让更多的人了解、感受和喜爱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