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汉遗章
繁体版

0004 变革第一卷《农耕卷》

    终于前期的准备工作基本算是确定下来了。这一夜杨固安心的睡了一个好觉,不过连他自己都不曾想到,这将是他睡的最后一个安稳觉了。

    清晨如约到来,杨固穿上新朝服,盯着面前的铜镜看了许久。贤才阁的小厮给他端来了洗面水,上下打量了许久:“大人真是一表人才,久后必定飞黄腾达。”

    “你倒是会说话,那你觉得我怎么个飞黄腾达法?”杨固开玩笑地问。

    “嘿嘿大人一定不信我说的,但是我在这贤才阁许久,识人的本事还是有的,我说大人能飞黄腾达那就一定能。”

    杨固白了一眼小厮:“你这小厮满嘴胡话,这贤才阁荒废都有百年时间了,你又见过几个人,怎敢乱说。”

    小厮听完略显尴尬的挠了挠头发:“好吧,我是胡说的,可是我就感觉大人一定能身居高位,不会比黄大人差!”

    杨固哈哈大笑:“你可知道黄大人是何官位,我一介白身,哪能身居那等高位。”

    “那我与大人打个赌,若日后大人身居高位了能否修缮一下这贤才阁?”

    “好,我与你赌了。”杨固爽快的答应了,然后收拾停当准备出门。

    “那就这么说定了,君子一诺!”小厮跟在身后大声喊着。

    “千金不换!”杨固挥手离开。

    冬日的清晨显得格外冷清,大街上基本看不到几个人,前两日的一场大雪更是将许多人留在了家里。

    杨固大踏步朝着宫门而去,谢化中早已站在门口等了许久,看杨固到来,急忙迎了上去:“杨大人可算等到你了,冻死下臣了。”

    “大人恕罪,我近来一直未曾睡过安稳觉,昨日与陛下相谈甚欢,算是了了许多心事,所以回去一觉睡到了现在。”

    两人急匆匆地走入宫门。

    “杨大人,陛下在上书苑等你,我还有另外的事情,你直接进去吧。”

    杨固应了一声,跨进上书苑的大门,看到桓冀趴在案几上正聚精会神的翻阅着书籍,便站在一边静静候着。

    约莫过了半刻钟,桓冀才伸了个懒腰,收起书籍,这才注意到杨固。

    “卿何时来的?”

    “臣刚进来,看陛下神情专注,便没打搅陛下。”

    “你来看看,”桓冀将案几上的册子递给杨固,“这是朕精心为你准备的督察司的任命名单,具是中间派或是各州府衙举荐上来时间较短的官员名单,你看一下还有需要调整吗?”

    杨固接过来一看,只见册子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名,下面备注着籍贯及任职记录。杨固的心里有些感动的同时也有些害怕,感动的是天子为了变法一夜之间就将督察司所能用的官员名单给列了出来,害怕的是这册子上许多官员并不是在皇城任职的,可是其大小事务皆有记录,那就说明这些官员身边必然有皇帝的人。

    想到此,杨固不免有许多疑问,既然各州府衙都有天子的人,为何还有那么多的贪官污吏?为什么交州叛乱之时天子没有得到消息?

    桓冀似乎看出了杨固心中的疑问:“朕没有安排任何人,这些人只是朕在吏部官员记录中找到的,你也知道吏部基本上属于黄公辅,黄公辅这个人有点顽固,但是对朕还算忠心,他的门生大多也是如此,这帮人贪权,但为官处事上倒看得过去。但是朕不能往督察司放这些人。”

    “陛下督察司不用这么多人,只需要一些能手即可。如今局势略显纷乱,臣早说过只要法治得当,以法约束天下人,天下就可安定。”

    “朕全力支持卿,卿可放开手脚,其余诸事朕去处理。”

    恰在此时,谢化中回来了:“陛下,督察司的地方已收拾妥当。”

    “好,你带着杨卿去看一下,需要什么就直接来找朕,朕会给你置办齐的。”

    杨固与谢化中离开上书苑,向东南侧前行,一处独立出来的房屋矗立着,鲜红的琉璃瓦在太阳下闪闪发光,门楣上烫金的匾额书着“督察司”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

    步入其中,两侧排布着十二张红色实木桌椅,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一应物什,青石板的地面闪闪发光。抬头望去,梁椽错落有致,一应皆用红漆染色。

    屋中早有人等在那里,见杨固和谢化中走进来,那人赶忙起身上前:“下官古漾见过二位大人。”

    杨固上下打量一番古漾,只见得此人约莫二十三四岁的样子,身材欣长,看起来有些瘦弱,活脱脱一个书生模样,一身蓝色长衫,并未着官服。五官精致,唇红齿白,颇像一个女儿家,尤其是那双手白皙如豆腐,细嫩无比。他说话的声音也不太像男人的声音,但是按照赵国律例女子不能入朝为官,这人自然不太可能是女子了。

    “这是杨固杨大人,督察司的主事,”谢化中向古漾介绍了一番杨固,又指着古漾说,“杨大人,这是古漾,现为督察司文书,也是顺州人士,说来与杨大人还算同乡呢。”

    杨固点了点头,古漾的文书职位与他的上卿差不多,只是临时为天子打工的,并没有什么实权。

    “文书与上卿算是同类了哈哈,好,日后起草编纂之事就交给古大人了。”

    古漾莞尔一笑:“杨大人之名我在顺州时候就听说了,今日得见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谢化中看两人已经认识,便离开前去复命去了。

    “杨大人这是陛下差人送来的各州府衙今年秋的赋税记录及各地官员名册。”

    “先将赋税记录放在案几上吧。”

    杨固接过官员名册,翻开细细看过去,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本以为朝廷官员冗余最多就是一个官职上有两个人,没想到事实是一个官职上虽然只有一个人,但是各种不曾听说过的官名、闲职占了好大一部分,甚至超过了一半,这般情形也难怪朝廷每年开支极大,不说供养军队,就单给各级官员发俸禄就得好大一笔银子才行。

    古漾看着杨固皱起的眉头,问:“大人怎么了?可有什么问题?”

    “你看看,这就是国库亏空的一大原因,咱们就先从削减官吏开始吧。”

    古漾似乎对这情形早已知晓,并没有表现出惊讶的神情。

    “大人,依我之见,咱们还是先从其余的开始吧,比如丈量耕地开始,毕竟这削减官吏一事牵扯很大,这里面的官员十有六七都有一些说不明道不清的关系,咱们刚开始就下猛药,后面只怕不易行事。”

    杨固拍了拍额头:“我糊涂了!你说得对,只是咱们两人只怕难以行事。”

    “陛下早有安排,已经下诏传至各州府衙,限期丈量完成耕地。”

    “只怕让各州府衙主导此事又会出现欺瞒,报来的数字又得少许多。”

    “大人放心,陛下早有考量,现今督察司之所以只有我们两人,是因为陛下让其他人持诏书前往各州府衙督促丈量耕地一事了。”

    “陛下行事真是令人钦佩。帮我研墨吧,正好趁此时机,先将变法第一卷写出来。”

    古漾跪坐一侧看着杨固在纸上写下:

    《农耕卷》农耕之事,在于人、在于地、在于器,故土地当为耕者所有,耕者,百姓也,然今耕者未有其田,不耕者家有良田万亩,赋税收于人而非田,故无田者纳税几多?有田者纳税几多?有田者屯田致富,越加屯田,穷者贩卖田地方可幸存,是故穷者愈穷,富者更富。此之一弊也。

    欲解此弊,当禁以田亩为货私贩,赋税由人转为田……

    古漾看着这百十来个字,心中大为震撼,此时正如《农耕卷》所言,朝廷收取赋税是按照人头数来收的,而越穷的人家人口反而更多,只为了增加所谓的劳动力,这也导致富人可以随便缴,穷人却因为没田,没有粮食缴纳,只能变为流民,当然这也是赵国律例中的一个弊病:流民可不缴税!这就导致如交州叛乱一般,起初规模并不大,后面吸收了许多流民这才发展成了现在的模样。

    就在杨固《农耕卷》完成时,前去督促丈量土地的官员也陆续回来了,一个个满面灰尘,肤色黢黑,但个个精气神却是极好,一直有说有笑,直到走进督察司才停下。

    “看来诸位心情不错。”

    “见过杨大人。我等此番前往各州,耕田基本已丈量完毕,特来复命。”

    “好,给我吧。”杨固伸手接过厚厚的几本册子,里面除了交州、并州外,其余地方全部在册。

    “此番前去必然困难重重吧?”杨固一边翻着册子一边问道。

    “是啊,”主簿司马佩长叹一口气,“大人不知,就连一个小小的县令居然也那么嚣张,其府上的管家更是狗仗人势,俨然不把我等放在眼里,要不是怀中揣着诏书,恐怕这一趟都不会有任何结果。”

    “那是自然了,这帮人觉得山高皇帝远,根本不怕我等,有人甚至都准备召人将我等打出去呢,好在身边跟着陛下的内卫司。”其余人都七嘴八舌地说着。

    这一切杨固都能想象的到,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朝廷突然丈量耕地必然是要在耕地上下工夫了,谁也不可能将“自己”的土地平白无故交出去。

    看众人渐渐消停下来,杨固开始分发任务:“正好趁着诸位已经熟识各州府县,接下来就准备将这第一卷《农耕卷》传示下去吧,陛下已批示。”

    众人听得这话顿时叫苦不迭:“大人,我等刚回来,稍微缓口气吧。”

    “此时正式隆冬时节,这《农耕卷》传示天下,正好赶上来年春种,你等切莫怠惰。另外,你等传示下去后先别着急回来,驻守各地等彻底完成后再回来!”

    众人虽有些抱怨但还是纷纷领上盖了金印的告示离开了。杨固望向一旁的古漾:“你说这《农耕卷》能顺利流传下去吗?”

    “我看比较难,圈地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我们想让他们一下子将手里的地交出来,可无异于杀他们父母了。”

    是啊,赵国传了两百多年,北方除了云罗人偶尔捣捣乱,别的基本没有什么外患,所以各级官吏都养成“向钱看”的习惯,尤其是代宗乾武年间,各地圈地异常严重,官家与商人联手进行圈地,商家借重官家的权利,官家借重商家的钱财,两者勾结便从老百姓手中开始强买强卖土地,一度严重到了全国有地的只占到总人口的千分之一都不到。

    杨固抚着案几,心中也是颇为无奈,自己已经入朝两个多月了,天子再未召见过自己,到现在还是一个上卿的职位,上卿连朝臣们都不怎么承认,更别说已百年没听过这个名字的百姓了,没办法杨固只得已朝廷督察司的名义向各州府县传示了《农耕卷》

    天色渐暗,北风吹得门框“咣咣”作响,古漾拿来烛台点着,他已经习惯了陪杨固办公到深夜。杨固对古漾这个小弟也是喜欢的紧,他总能给自己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而且他的眼光独到,能看到杨固注意不到的事情。

    “好了,今日就这样吧,外面好像下雪了,我们出去走走吧。”

    两人走出大门,鹅毛般的雪花从黑沉沉的天空中飘下。杨固拢了拢大氅的领子,弯腰抓起一把雪,看着雪花在手心里慢慢融化。古漾像一个孩子一样在雪地里跑过来跑过去的玩,时不时发出一阵轻灵的笑声。

    “走,小弟,我请你去上虞茶楼坐坐!”

    今夜的上虞茶楼很是热闹,年关将近,许多达官贵人相聚此地高谈阔论,聊着这一年以来的所见所闻,这里的人很少有知道交州、并州发生叛乱的事,因为这是皇城,天子脚下,这里还是一片祥和。

    杨固和古漾上了三楼,坐在原来坐的位置上,这个位置极好,可以俯瞰大半条街道。

    “我就是在这个位置面见的陛下,”杨固轻酌一口香茗,“小弟,你为何要来督察司啊?”

    古漾一愣,旋即说道:“我刚为官还在家中等候朝廷任命呢,结果就稀里糊涂的来了,来了之后才从陛下的近臣谢大人那里知道是要干什么。”

    “那你可后悔?”

    “不曾后悔,我在家乡的时候就见到太多官吏欺民之事,所以立志要做一个大官,然后去收拾这帮狗官!如今大人不就正在做这件事么,我就一心跟着大人学习。”

    杨固点头看向窗外,街上到处是卖花灯的小贩。以往这青龙街是不许小贩摆摊的,只有年关前十天朝廷才会允许他们到这里摆摊。

    雪花在花灯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漂亮,纷纷扬扬像在跳舞一般落到地上。

    “你读过古史吗?”

    “读过。”

    “那你可知道我等这样的人未来的结局如何?”

    古漾愣住了,史书上记载的凡变法者似乎没几个善终的,要么亡于自己人之手,要么亡于外敌之手。

    “大人何必悲观,陛下乃圣明之君,必不会有任何问题。”古漾说着突然闭口不言,这话连他自己都不怎么相信,就算如今的天子是圣明之君,可未来的储君呢?未来的储君才十五六岁,杨固和储君只有一面之缘,而古漾到现在都没有见过储君长什么样子。

    杨固合上眼睛,周围似乎一下子变得安静了下来,早在很久前他就已经想过了,他以身入朝廷,不管怎样都要拼一把,所以才与齐晟相见时让其举荐自己入朝为官。可是古漾没这个必要,这个年轻人虽年纪尚小,但眼光独到,颇有谋略,是未来的栋梁之才。

    “小弟,日后你便离开督察司吧,我会向陛下举荐你去别的地方为官。”

    “大人,你以身入局不怕任何事情,难道我怕吗!”

    “小弟,且听我的,你若认我这个兄长就听我的话,你是赵国未来的栋梁,不能折损,而且你年纪尚轻,多学本事才是正途,我会让人将我所有变法内容编纂成书,日后交到你手中。”

    古漾双眼朦胧,跪地叩首:“好,我听兄长之言离开督察司。”

    说完古漾起身离去。杨固望着他的背影许久才离开上虞茶楼回贤才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