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兴衰录
繁体版

第18.1章 马日磾调解诸侯,曹孟德大破袁术

    且说吕布带着数百人逃出长安,经武关来到南阳投奔袁术。吕布向袁术献上董卓的首级,袁术大喜,马上设下祭坛,用董卓首级祭祀死亡的族人。袁术待吕布为上宾。

    自从孙坚死后,刘表与袁术交恶,两家征战不断。荆州沃野千里,兵源充足,粮草丰富,刘表很快恢复了实力,在与袁术的争斗中逐渐占据上风。袁术在南阳挥霍无度,不事生产,粮食供应出了问题。

    袁术的粮草不能满足吕布。吕布仗着自己杀了董卓,对袁氏有恩,十分骄恣,放纵部下抄掠。袁术大怒,对吕布的态度大变,认为吕布是个祸害,不肯接纳,吕布只得投奔河内太守张扬。

    再说公孙瓒的使者来到南阳,要求袁术一起攻打袁绍,袁术与刘表作战已处下风,没有能力帮助公孙瓒,于是对使者道:“这样吧,我让陶谦出兵攻打袁绍。”于是袁术写信给陶谦,陶谦见曹操正与青州黄巾军鏖战,兖州空虚,收信后进兵兖州,屯兵发干,与公孙瓒联合。公孙瓒见来了帮手,命田楷驻守青州,命刘备屯兵高唐接应,自己起兵三万,率兖州刺史单经、勃海太守公孙范、大将范方从兖州向冀州进发,与袁绍大军在龙凑激战,双方杀得难解难分。

    太傅马日磾持节到南阳来见袁术,宣扬天子的恩德,拜袁术为左将军、封阳翟侯,要求袁术与刘表息兵,并到朝廷进贡,袁术同意与刘表停战。于是袁术、刘表双方撤军。马日磾非常高兴,回到洛阳。

    话说曹操收服百万青州黄巾,袁绍大喜,马上命令曹操进攻陶谦,曹操率领军队和百万青州黄巾向西来到发干攻打陶谦,陶谦不敌,马上逃走。曹操准备攻打公孙瓒,公孙瓒得到消息大惊,连忙下令撤退。袁绍下令全军进攻,在龙凑大胜公孙瓒,斩杀单经、范方。袁军乘胜追击,与公孙瓒、田楷、刘备在青州争斗。

    治中从事毛玠对曹操道:“现今国家分裂,君主流离,民众失业,饥饿流亡,公家没有能维持一年的储备,百姓没有安定的心思,这种状况难于持久。袁绍、刘表虽然兵民众多,力量强盛,却都没有长远的考虑,没有树立基础、建设根本。用兵之事合乎正义的才能取胜,保守权位需要财力。眼下应当拥戴天子号令那些不肯臣服的人,致力于农耕,积蓄军用物资,这样霸王之业可成。”曹操大喜道:“我现在收服这么多黄巾军,现在正好安排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粮食,增加收入,此乃根本。”曹操采纳了毛玠的意见,转任他为幕府功曹。

    曹操收留百万青州降军,为养活他们伤透脑筋。曹操来找陈留太守张邈,对张邈道:“青州黄巾已被我降服,我要养活他们,请使君助我。”张邈道:“你让我怎么助你?我们兖州每二三个人就要多养一个人,我们粮食也不多,前段时间李傕、郭汜劫掠陈留。我损失很大,哪有这个能力啊。”曹操道:“你向来喜欢接济需要帮助的人。”张邈道:“我的确乐于助人,但我助的都是名士,至少也得是安分守已之人。可他们是黄巾军,是盗贼,是杀人不眨眼的魔鬼,恕我爱莫能助。”曹操道:“他们也是人,只是不慎误入岐途,我们应有仁爱之心,要给他们一条活路,让他们重新做人。”张邈道:“他们还把鲍信杀了,鲍信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听说你当时信誓旦旦,立志要为鲍信报仇,难道你忘记了吗。”曹操道:“鲍信之仇我不敢忘。如今我已降服百万黄巾,善待鲍信家人,足以告慰鲍信在天之灵。”张邈道:“您最爱法治,我大汉有律法、律令,当按律法、律令处理,该怎么样就得怎么样。”曹操道:“法律是和平时用的,现在社会动乱,应另当别论。我要的是社会长治久安,让他们以后再也不会造反!”张邈道:“你既然到我这里,你是否还有什么别的想法?”曹操道:“李傕、郭汜劫掠陈留,有大量的土地没人耕种,我想分给他们屯田,想向你借粮,帮助他们渡过这个冬天,等有收成,我再还你,以后他们生活安定,让他们交赋税。如此才是万全之策。”张邈不高兴,说道:“黄巾军没有掠夺我们的土地财产,我们却将土地奉送给他们,请问曹兖州,这与向黄巾军投降有何两样?”曹操反问道:“请问你有什么办法?”张邈说不出话,曹操生气道:“既然这样,就听我的,我俩不要再争了!”

    曹操把青州黄巾的精锐收编为一支军队,这就是历史是赫赫有名的“青州兵”,再把余下的百万青州降军强行安置到兖州各郡县,强迫为青州降军提供所需一切,各郡县官员和百姓苦不堪言。曹操设置专门的机构管理降军,为他们提供粮食、农具、种子、各种用品,让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兴修水利、修筑城墙。青州黄巾军终于长舒一口气,从此踏上新的人生历程。

    陈留名士边让,字文礼,才华横溢,博学善辩,文采飞扬,蔡邕极为推崇,官至九江太守,见天下战乱不止,遂弃官回乡。边让轻视曹操,对曹操为政之道不屑一顾,见曹操如此对待官吏和百姓,如此对待黄巾军,更是大放阙词,引经据典,写文章指责曹操严刑峻法,表面上推崇儒家,实则行法家之道,有违常理,不得人心。曹操非常恼怒,边让的同乡向曹操诬陷边让,曹操将边让投入大牢,其他反对者无一幸免,不久曹操将边让全家处死。

    袁术与刘表争斗失利,不能向荆州方向发展,如今双方罢兵,于是有心到中原争雄。袁术听说陶谦败走,公孙瓒在龙凑败于袁绍,马上召集手下商议,袁术道:“公孙伯圭败于袁绍,陶恭祖败于曹操,如果我不出兵相助,他们就死定了,不知各位有何见教?”纪灵道:“我们与刘表打了这么久,急需休整。如果我们出兵,刘表必会趁虚而入。”袁术道:“我们已与刘表罢战,你大可放心。”张勋道:“公孙瓒、陶谦败局已定,眼下不宜出兵。”袁术见手下纷纷反对,顿时没了主意。兖州刺史金尚建议道:“他们说的都不对,明公完全可以出兵。袁绍在远方与公孙瓒相争,分身无术,明公一旦出兵,袁绍必然腹背受敌,首尾不能皆顾,此乃其一。在下得到情报,冀州牧壶寿已经联合魏郡官吏和军队准备反叛袁绍,壶寿得到公孙瓒支持,到时侯冀州一定内乱不止,此乃其二。现在曹操将百万青州黄巾安置在郡县,兖州上下怨声载道,苦不堪言,他们已有背叛之意,只要您出兵相助,登高一乎,兖州郡县一定纷纷响应,此乃其三。请问明公您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袁术当即决定出兵攻打袁绍、曹操。金尚,字元休,京兆人。刘岱死后,朝廷任命金尚担任兖州刺史,金尚到了兖州,发现曹操早已担任兖州牧入主兖州,于是向曹操说明来意,要求曹操让位,曹操不肯,把金尚赶跑。金尚不能上任,长安朝廷又混乱不堪,官员自身难保,金尚不愿回去复命,于是到南阳投奔袁术,请求袁术帮忙,一心想要夺回兖州。

    马日磾听说袁绍、曹操联盟与公孙瓒争夺冀州大打出手,派遣赵岐为两人调解。初平四年(公元193)初,袁绍、曹操听说赵岐来了,亲自率兵到在百里外迎接,赵岐入住袁绍大营,宣扬天子的恩德,让袁绍与公孙瓒和解罢兵。袁绍连年征战,将士疲惫,粮草不足,也有罢兵之意,于是应允。

    赵歧马上写信给公孙瓒,说明利害得失,公孙瓒在与袁绍的争斗中明显处于下风,收信后非常高兴,连忙给袁绍回信道:“赵太仆具有周公、邵公那样的德望,奉王命来征求我们意见,宣扬朝廷的恩典,要我们和睦相处,真是拨云见日啊,有什么比这更令人高兴的呢?我只是边远鄙陋之人,能够与将军共结友好,这诚然使将军感到羞辱但却是我的心愿。”于是袁绍与公孙瓒双方各自撤兵,赵歧与袁绍相约到洛阳共迎天子。

    曹操辞别赵岐、袁绍,返回兖州,早有曹仁率一千兵马前来投奔,曹操大喜,握着曹仁的手道:“子孝啊,我一直盼着你早日能来,你现在来了,实在是太好了!”曹操当即命曹仁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曹仁,字子孝,乃曹操的从弟,好弓马打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仁集结上千青年,周旋于淮、泗之间,所向无敌。曹操设宴为曹仁接风洗尘,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忽有斥候来报,袁术起兵五万,直奔陈留,曹操连忙遣使向袁绍求助。袁绍怒道:“公路不是刘表对手,竟敢问鼎中原,我一定要好好教训他。”于是马上派遣使者出使襄阳,命刘表进攻袁术。

    袁术领兵进入陈留,命刘详为前部屯兵匡亭,自率主力屯兵封丘,互为犄角之势。袁术一边联系张燕的黑山军和匈奴于扶罗等前来助战,一边催促陶谦共同进兵兖州。金尚派遣使者联络兖州郡县共同举事,顿时兖州震动。

    曹操大怒,命夏侯惇、荀彧镇守兖州,以夏侯渊、乐进、李乾、曹仁为将军,起兵五万来战袁术。曹操率军在匡亭猛攻刘详,原来安置在这一带的青州黄巾闻风而动,趁机与曹操联合,袁绍又派精兵一万来助曹操,刘详支撑不住,袁术连忙率军救援。早有青州黄巾密探报于曹操,曹操命曹仁留在匡亭,自率大军在半路设伏,袁术大军刚进入伏击圈,只听一通鼓响,曹军蜂拥而出,前有曹操、乐进挡住去路,左有夏侯渊、右有李乾杀出,一下子把袁术打得大败而逃,袁术退守封丘。曹军马上追到封丘城下,伺机攻城。刘详闻知袁术大军已败,只得率部突围,曹仁一路追杀,将刘详斩于马下。

    再说刘表与袁术罢战,撤军回到襄阳休整。袁绍的使者到了襄阳,要求刘表进攻袁术,刘表本来有意夺回南阳,见袁术大军进入兖州,于是欣然同意。刘表率军趁虚突袭南阳,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一直打到了宛城,将宛城包围,切断袁术的粮道。

    袁术闻讯大惊失色,趁曹操在封丘城下的包围圈还没有合拢,连忙弃城逃出回救南阳。袁术刚到襄邑,听说南阳全郡百姓响应刘表,宛城已破,袁术无处可去,只好据城固守。这时曹操率军追到太寿,命人挖开河渠,引水灌城,袁术无可奈何,慌忙率军逃往宁陵。曹操不依不饶地紧追上来,袁术无心恋战,一直逃到九江。

    袁术的事暂且不表(详见第十九章第一回),那么与袁术处于敌对阵营的袁绍情况又是怎么样呢?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