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兴衰录
繁体版

第18.3章 太史慈义救孔融,公孙瓒污杀刘虞

    话说公孙瓒与袁绍罢兵,青州百废待兴,民生凋零。平原相刘备外御盗寇、内丰财施、勤政爱民、大得人心,士人都争相归附,平原国的境况一天比一天好转。

    赵云的兄长去世,回家奔丧,遂向刘备告辞。刘备与关羽、张飞一直送了赵云三十里,赵云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三位请回吧!”刘备握着赵云的手道:“将军乃世之虎将,我看你这一去不会再回来了,说不定今天就是永别,我不忍啊,就让我多送将军一程吧。”刘备又送赵云二十里,赵云道:“前方就是袁绍地界,刘使君请回吧。”刘备取出一行囊赠与赵云道:“令兄去世,我本当前往祭拜,可惜军务在身,不能前往,在此深表歉意。我们相交甚欢,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将军收下。”赵云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金银财宝,赵云拒绝道:“如此厚礼我不能收!”刘备道:“我身在军中用不着这些,将军带上吧,您是个孝顺之人,为兄长打理后事,孝敬父母都用得着。将军如果认为现在用不着,也可用于不时之需,也可送与需要帮助的人。我不在将军身边,您的事我就帮不上忙了,只能略表心意,将军就不要推辞了。”赵云道:“赵云承蒙将军厚爱,决不会忘记将军的恩德,决不做有违德操的事!”说完眼圈一红,扭转马头策马离去。

    平原国有一豪强名叫刘平,看不起刘备,以居刘备之下为耻,派一门客行刺刘备。刺客来到官衙寻找刘备,刘备见其一表人才,身材魁梧,以为刺客投奔自己,于是拉着他的手问寒问暖,极尽关爱之情,刺客不忍下手。刘备又宴请刺客,与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待他甚厚。刺客认定刘备是个好人,不想好人死于自己剑下,于是对刘备实言相告,把佩剑解下送给刘备,飘然而去。

    当初董卓欲置孔融于死地,把孔融派到青州北海国任国相,北海乱成一团,朝不保夕。孔融是品德高尚、才智超群的文人,到任后修复城池,推崇教育,设立学校,提拔贤才,彰显儒士,以儒家的理念治理北海,干了不少好事。

    一日,孔融问说手下道:“我们这里有什么特殊的人才值得褒奖?”手下回禀道:“非大儒郑玄郑康成莫属。”孔融大喜道:“真没想到郑公是这里人。”于是亲自到高密拜访郑玄,以很高的规格对他褒奖,上奏朝廷在高密县特别设立一个“郑公乡”。另一手下道:“现在是乱世,当褒奖太史慈这样的义士,可他并非本国人。”孔融道:“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太史慈,不知道他有什么地方值得褒奖?”于是手下人就给孔融讲起太史慈的义举: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弓马熟练,箭法精良,有万夫不挡之勇,具有大将之才。太史慈自幼好学,长大后在东莱郡担任奏曹史。当时东莱郡与本州之间有嫌隙纠纷,是非曲直朝廷不能分辨,而结案的判决多以先让朝廷有司知道事情的一方较有利。此时本州的奏章已先派人送去,东莱太守担心落后不利,于是命年仅二十一岁的太史慈为使,要太史慈务必赶在青州的奏章到达朝廷有司以前将奏章送达。太史慈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到洛阳,刚到公车门前,恰好遇见本州官吏正在通报,等待上交奏章,太史慈上前问道:“你是前来通章的吗?”那人答道:“是的。”太史慈又问道:“奏章在哪里?”州吏道:“在车上。”太史慈问道:“奏章的签署之处有无不对的地方吗?能否拿来看一下。”州吏以为太史慈是公车府的办事人员,于是便从车上取出奏章拿给他看。谁知太史慈拿过奏章,转身从怀中取出小刀,“唰唰唰”几刀就把奏章就给毁了。州吏大声高呼道:“有人毁坏我的奏章!”太史慈上前用手捂住他的口鼻,将其塞入车里,轻声地对他说道:“假使你没有取出奏章给我,我也不能将它损坏,我有罪,你一样也有罪。与其坐而待毙,不如我们马上逃亡,至少可以保住性命,不会遭受刑罚。”州吏疑惑地问道:“你是何人?为何要毁坏我的奏章?”太史慈道:“我乃东莱人。”州吏这才如梦方醒,道:“你为本郡毁坏我的奏章,已经成功了,怎么也要逃亡?”太史慈答道:“我受本郡所遣,只是负责将我郡的奏章先行送到,再来监视你们的州章是否已经到了。但我所做的事却太过激烈,虽然对本郡有利。如今即使回去,恐怕亦会因此受谴责刑罚,不如一起逃走。”州吏信以为真,于是两人马上逃出洛阳城。不久,太史慈又偷偷返回洛阳,交了郡里奏章,完成使命。

    孔融听到这里,实在忍不住,好奇地问道:“后来呢?”手下接着说道:“后来本州刺史知道这件事,再遣另一官吏前往洛阳通章,有司认为事先已经得了郡章,朝廷已经作出决定,现在的奏章内容与以前作出的决定有矛盾,不再受理,于是本州刺史吃亏,太史慈由此知名。但他为本州刺史所忌恨,为免受无妄之灾,太史慈避居辽东。”孔融听了哈哈大笑道:“真是奇人,真是义士啊!”于是多次派人送去粮食和礼品慰问太史慈的母亲,对太史慈家人特别关照。

    管亥率黄巾军侵扰北海,孔融出兵驻守都昌县,不想却被管亥所围。太史慈刚从辽东回来,母亲对他道:“你与孔北海从未见过面,孔北海对我一直体恤殷勤,胜过故交老友。如今他受贼兵围困,你应当去救助他。”太史慈独自一人步行来到都昌,见黄巾军的包围圈还不是很严密,于是伺机在夜里摸黑进城。太史慈拜见孔融,对孔融道:“在下东莱太史慈,使君对我家有恩,今奉母亲之命前来报效使君,现在城外黄巾不多,请使君将军队交给我,我愿率军破敌。”孔融不听,对太史慈道:“现在城里士兵不多,我应该等待外援来救。”孔融左盼右盼,外面的救兵一个也没有来,城外的黄巾却军一日比一日多,外面的包围也一日比一日紧,孔融就此失去破敌良机。

    孔融想向平原相刘备求救,城里人都说没有办法冲出去,太史慈主动请命,孔融道:“如今贼兵包围很紧密,大家都说出不去,难道出城实际上并不是很难吗?”太史慈答道:“过去您尽心赡待我母亲,她感激您的恩遇,让我前来解决您的困难。我母亲认为我有可取的地方,对您一定会有所帮助。现在大家都说出不去,如果我也出不去,这难道不是违背府君爱护照顾我家的本义吗?不是违背我老母亲让我前来的本意吗?现在事情已经十分急迫了,希望您不要再犹豫!”孔融这才同意他的请求。

    天亮时分,太史慈命人把城门打开,背着弓带上箭囊骑马径直出城,身后两个骑兵各背着一箭靶跟着。城外的黄巾军见状,连忙派步骑远远地跟着。太史慈策马来到城下的壕沟,插好两个靶子,然后跃出壕沟射靶,射完后径直回城。第二日又是这样,城外的黄巾军有的站了起来,有的照常躺着睡觉。太史慈策再插好靶,射完后又径直回城。到了第三日早晨,太史慈又出城,这时所有的黄巾军都躺着,没有人站起来了。于是太史慈策马加鞭,冲向包围圈。等到黄巾军明白过来,太史慈已经突围而出。黄巾骑兵连忙追赶,太史慈弯弓搭箭,左右开弓,黄巾军无不应弦而倒,太史慈连续射杀十多人,黄巾军胆战心惊,不敢再追,调头而回。

    太史慈拜见平原相刘备,游说道:“我太史慈是东莱粗鄙之人,与孔北海没有骨肉之亲,也不是同乡,只是因为相互仰慕,志趣相投而友好,有分灾共患之情义。如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使君有仁义之名,能够救人于危难之中,孔北海极为仰慕,正伸长脖子仰望着您,命我冒着白刃之险突出重围,从万死之中将自己托付给您,只有您才能救他活命。”刘备正色地回答道:“孔北海知道这世间还有我刘备啊!”当即率精兵三千跟随太史慈救援孔融,黄巾军见救兵来了,便撤围而去。孔融请刘备入城,设宴感谢刘备一行,孔融与刘备相谈甚欢,此后两人交好。于是孔融更加尊重太史慈,说道:“你就是我的年少朋友!”事情结束后,太史慈回家禀告母亲,母亲道:“我很高兴你能以这样的方式报答孔北海。”

    再说公孙瓒与袁绍罢兵,自己率军回到蓟县,从此不敢再与袁绍争夺冀州。公孙瓒与刘虞同处一城,双方相互戒备。于是公孙瓒在城池东南另筑小城自守。

    刘虞怕公孙瓒不好控制,稍稍削减他的物资供应。公孙瓒大怒,屡次违反命令,抢劫百姓。刘虞准备赏赐给游牧民族的物品,多次被公孙瓒抢夺。刘虞是文官,根本不能制住公孙瓒,于是上报朝廷诉说公孙瓒强暴掠夺的罪行。公孙瓒也上表告发刘虞克扣他的钱粮,二人的奏书不断送往朝廷,互相诋毁,朝廷只能和稀泥,根本无力处理。

    刘虞几次邀请公孙瓒议事,公孙瓒都称病推托,于是刘虞密谋征讨。刘虞把想法告诉东曹掾魏攸,魏攸道:“如今天下人都伸着脖子把您当作希望,谋臣武士总不能没有吧?公孙瓒的文武才干足堪使用,虽有小过,理应容忍。”刘虞这才作罢。后来魏攸去世,于是刘虞又想攻打公孙瓒。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冬,刘虞亲率大军三万人攻打公孙瓒。从事程绪摘掉头盔上前劝阻道:“公孙瓒虽有罪过,但罪名不明确。明公不先告诫使他改正而动兵,不利于国家。再说胜败难料,不如把军队驻扎下来,向他显示武力,公孙瓒必定会悔过而来谢罪,这才是所谓不战而使人屈服的办法啊!”刘虞认为程绪临战阻碍他的计划,便把他杀了,刘虞告诫手下道:“你们不要伤害别人,只杀一个公孙瓒就可以了。”刘虞的从事公孙纪因与公孙瓒同姓,公孙瓒对他特别好。公孙纪得知刘虞的计划,连夜报告公孙瓒,公孙瓒的军队都分散在外头,慌乱之间怕自己不能幸免,于是下令挖开东城打算逃走。

    刘虞率军攻进公孙瓒小城,公孙瓒的军队列阵抵抗,刘虞的军队根本没有统一的指挥,不会打仗,进攻良久毫无进展。刘虞的手下建议道:“现在风向对我军有利,君侯可放火烧房,公孙瓒的军队必然败退。”刘虞爱民如子,又爱惜民房,对手下道:“把房子烧了,百姓无处安身,我不忍心啊。”严令不得点火烧房。公孙瓒见部下扛住刘虞的进攻,大喜,马上招募手下精锐敢死勇士数百人反击。公孙瓒见风突变,对自己有利,马上下令趁风放火,大火烧向刘虞的军队,公孙瓒趁机率军径直冲杀,刘虞抵挡不住,大败而逃。刘虞与部下向北逃到居庸县,公孙瓒率军将城池包围,仅仅三日就攻破县城,将刘虞和他老婆孩子抓回蓟县,把州里官员和贤士杀个精光。

    这时天子派使者段训前来宣旨,命刘虞督率六州事务,给刘虞增加封邑;拜公孙瓒为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率幽、并、青、冀四州。公孙瓒诬陷刘虞打算称帝,胁迫段训在街市上斩了刘虞,上表段训为幽州刺史。刘虞很得人心,恩义遍布北部州郡,无论是本地人还是迁移来的百姓,无不为他痛哭流涕。

    公孙瓒之事我们暂且不表,单表退居淮南的袁术,那么袁术在淮南究竟又会经历什么事呢?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