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从学渣到学霸
繁体版

第二百二十九章 这个不能抄,败人品

    纪中书是个老音乐人了,早年弄过乐队,但是一直不温不火,后来转行做了录音师,自己借钱弄了个音乐工作室。

    没想到生意倒是不错,渐渐的在蓉城音乐圈里有了点名气。

    听到王晨拍着胸脯说能写歌,心里老大的不痛快。

    当写歌是像吃饭喝水那么简单吗?

    是个人都能写?

    要是那样,自己玩了几十年的音乐还不是玩到狗身上去了?

    不过看陈季夏和杨真真那笃定的样子,他也不打算戳破。

    陈季夏无所谓,但是杨真真他可是要估计一点的,毕竟人家算是他的大客户。

    他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坐等王晨出糗。

    不过下一刻,他就差点把嘴里的茶水喷出来。

    就听王晨问陈季夏,“姐,你这专辑是什么风格的?”

    “还能选啊?”

    陈季夏是知道王晨的本事的,不说前面的几首歌,就凭陶教授收王晨做亲传弟子这一项她就不怀疑王晨的能力。

    杨真真也只是听陈季夏说过王晨会写歌,而且像红山果这些歌的版权人都明明白白的写着王晨的名字,由不得她不相信王晨的能力。

    但哪怕就算是这样,她还是有点怀疑王晨的能力。

    所以一听王晨说还能选,马上忍不住开口问道。

    问完了,马上就就得自己这话有点没礼貌。

    “不好意思,王总,我不是质疑你的能力,只是一听说还能选,有点······”

    王晨不以为意,“没事,谁让咱一身才华呢?你说是不是?”

    陈季夏给了王晨一巴掌,“行了,不要皮,你就说说你有什么作品吧!”

    王晨摸着下巴想了想,他前世听歌是个随缘的人,不一定是热门的歌曲他就听,或者喜欢听。

    他也没有追星的爱好,所有听过的歌曲要是觉得喜欢就收藏,从来没有特定的方向。

    所以他脑子里的音乐很多,也很杂。

    比如猪之歌是流行歌曲,红山果带有很明显的民歌风,丁香花和嘟嘟歌则是民谣。

    “要不来首国风的?”

    无论是做演员还是歌手,最怕的就是固定了形象。

    就像某个演员,一直演坏人,就会形成一种刻板的映像,观众就认为他只会演坏人。

    歌手也是一样,但是这种东西也靠天份,有的人不一定适合别的风格。

    但王晨想来,陈季夏是专业学音乐出身的,应该可以驾驭很多种风格才对。

    陈季夏问:“什么叫国风?”

    “就是中国风,就像东风破一样的那种。”

    “东风破?古曲?”

    王晨一下语塞了,如果没有记错,东风破应该是周天王零三年七月发布的单曲,由方文山填词,周天王谱曲和演唱。

    王晨有点挠头,陈季夏明显被勾起了兴趣,自己要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估计就要被当场揪耳朵了。

    但不行啊,这首不能抄,人家的单曲估计都已经制作完成了,弄出来就是抄袭了。

    而且就算抄袭了,制作,上架,也赶不上了。

    何况到时候自己怎么解释?

    总不可能说自己认识周天王吧?

    何况这个也太败人品了一点吧!

    王晨摇了摇头,这个肯定不能抄,必须换一首。

    于是王晨低着头想了想,“类似而已,就是在歌曲里面加入古代的典故作为创作背景,用现代的音乐唱出古典的味道,配乐里面加入大量的东方乐器,比如古筝,箫,琵琶之类的。”

    杨真真是专业的经纪人,对于音乐懂一些,但是及不上陈季夏和纪中书懂。

    陈季夏皱着眉头想了想,虽然明白王晨说的意思,但是她真的记不起市场上有哪首歌曲是这样的风格。

    而纪中书则忍不住笑了,这小屁孩儿,说大话真不怕把腰闪了。

    真要是这样的音乐被王晨写出来了,说不定就是开创一个流派的事情了。

    陈季夏拉过一把椅子坐下,“你好好说说看。”

    纪中书也远远的支起了耳朵。

    王晨想了一下,中国风的歌曲在现在还声名不显,差的就是一首扛鼎之作。

    而东风破的出现就起了这个作用,再之后,千里之外出世,彻底巩固了中国风歌曲在话语乐坛的地位。

    而到二十年之后,中国风的歌曲可谓是遍地开花。

    这东西让他说还真没有办法说,于是找纪中书拿了一张纸和笔,开始在桌子上写起来。

    纪中书拿了纸笔也不再离开了,而是站在王晨的背后伸着脖子看王晨写的什么。

    “梨花树下卷丝轮,随风纷纷。

    谁栽杜鹃一缕魂,落别村······”

    王晨按着记忆将歌词一字一字的写了下来,而旁边的陈季夏和纪中书嘴却越长越大。

    陈季夏是家学渊源,她母亲是作家,从小她就接触过很多的国学。

    风筝误原词是清代名家李渔创作的戏曲,写的是书生韩世勋才学出众,由其父好友戚天衮扶养成人。

    戚的好友詹列侯有二女,长女爱娟貌丑才劣,次女淑娟才貌双全。

    清明时节,韩世勋和戚子在城楼上放风筝,世勋题词的风筝落入了詹家,又淑娟捡到并和诗一首,引来一段风筝传情。

    后来又被爱娟捡到,引起了一场误会的故事。

    而其中的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又是出自红楼梦宝黛二人的名字出处。

    王晨写完,揉了揉手腕。

    这一大偏写下来,手腕还是有点酸的。

    陈季夏迫不及待的拿过写满了歌曲的纸张,仔细的看了起来。

    纪中书想抢的,但是想着自己先前的态度,又有点不好意思,只有伸长了脖子眼巴巴的看着。

    等陈季夏看完,纸又传到了杨真真手里,但她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只是大略的看了一下,就准备把词递给一直眼巴巴的纪中书。

    但递了^_^一眼,问王晨:“你这个版权注册了没有?”

    纪中书尴尬的伸着手,听到杨真真的话脸一下就黑了。

    咋的?

    觉得我会抄袭?

    王晨笑着摇头,“刚写的,怎么可能注册版权?”

    虽然现在内的的版权不尽人意,但注册还是要注册的,到了十几年之后,版权市场正规起来的时候,还是一笔收入。

    听到没有注册版权,杨真真就更不可能给纪中书看了,就要把纸收进了自己包里。

    搞得纪中书心里像是猫抓一样的。

    陈季夏也注意到纪中书尴尬的表情,但她不准备帮纪中书说话。

    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王晨的事就是她的事,不得不防啊。

    王晨却毫不在意,拿过纸张递给纪中书,“纪老师,您是行家,您看看我这词写的怎么样?”

    纪中书一脸感激的接过来,看了看,最后长叹一口气。

    “好词,好句,但是要制作出来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陈季夏也点了点头。

    王晨笑着道:“你忘了,陈老师可是益音的高材生,她背后可是整个益音学院,这点还是不难的。”

    纪中书才想起来,陈季夏出身益音,更没有了抄袭的心思。

    用手弹了弹纸页,“歌是好歌,但是配乐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王晨想了下,原版里面用到的乐器有几样他是记得的,“箫,古筝,琵琶。”

    陈季夏和纪中书都想了一下,最后点头。

    陈季夏问道:“你这首歌又是怎么想出来的?”

    王晨嘿嘿笑道:“我奶奶喜欢听戏啊!”

    陈季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