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繁体版

第二百九十六章创新,手术成功了

    这台手术持续了五个多小时才完成,从上午九点多一直做到下午两点多。

    只是。

    即便是手术做了,期间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失误,也没有造成任何事故。

    不过。

    李平安、加里宁等参与手术的医生并不敢大意。

    因为使用的是全麻手术,列夫意识还没有清醒,手术还不算是完全成功。

    就算是清醒了,因为使用了体外循环的缘故,还要面临震颤、心率不齐等诸多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麻醉师、人工心肺机管理人员、小露等大部分护士都离开了。

    手术室里只剩下李平安等四个医生还有苏国红十字会医院的一组辅助护士。

    李平安看的出来,加里宁紧张的同时内心中也有隐隐的期待,似乎还有一些激动。

    不仅是他。

    加里宁等人呼吸沉重起来。

    李平安和加里宁等人商量了一下售后治疗的方案。

    甚至。

    可是加里宁等人尤其是他本人就不同了。

    紧张是肯定的。

    心脏支架有流血少和伤口恢复快的优点,但如果不规律服药也有可能会造成急性血栓或支架内再狭窄。

    术后治疗方案商量好以后,李平安就和安德烈离开了。

    如果列夫能够顺利清醒过来,这台手术应该成功了一半甚至可以说是一大半了。

    列夫被送到病房。

    还有就是使用对抗血栓的形成,手术中已经用了大量的肝素,还可以使用阿司匹林。

    这台手术要是失败了,将严重打击他的信心,他在心脏手术方面的所有研究成果将会遭到自己的全盘否定。

    当然。

    七点多。

    加里宁的这种复杂情绪李平安是可以理解的。

    若是列夫清醒不过来,不仅是这台手术失败了,也代表着他们使用搭桥手术治疗严重冠心病患者的尝试失败了。

    这种失败对李平安来说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他知道后面还有很多危险的关卡要过,还有就是他对这种手术并不是很陌生,后世的他参与过这种手术,塔桥手术、支架都参与过,他并没有如何的惊奇。

    阿司匹林有解热镇痛,抗血小板凝聚等作用。

    相比之下。

    他研究了这么多年的心外手术,终于找到了一种看起来可以挽救病人的治疗方法,如果能使用这种手术技术挽救冠心病病人的生命,无疑是医学历史上的一大创举,做为参与者尤其是主刀之一,他能不兴奋、激动吗?

    他以后的科研生涯将会寸步难行,年龄不小了,也许终生都不会再有任何研究成果。

    若是成功了。

    但心脏搭桥也有桥血管闭塞的风险,在这个年代,如果让李平安选择一种治疗冠心病方法的话他宁愿给病人做支架,毕竟风险小的多,不过,因为技术条件不允许,只能给列夫做搭桥手术。

    夜幕降临。

    李平安却显得平静多了。

    大家都是忧心忡忡,彼此之间并没有进行交流。

    还要检测血糖、血脂的情况,如果有需要及时用药物进行调整、控制。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两个小时。

    这台手术将在两人的履历当中增添一笔浓墨重彩。

    就在大家忧心忡忡的时候。

    心脏支架是微创手术。一般是手腕或大腿根部部位穿刺动脉,在碘化造影剂的指示之下支架沿治疗导丝送达冠状动脉狭窄处释放安置,解除冠状动脉的狭窄,局部麻醉,对患者损伤很小。

    李平安、加里宁等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手术后四个小时,也就是下午六点多的时候列夫意识才恢复清醒。

    就是尼基塔和安德烈两人目光中也有很大的期待。

    主要是使用抗生素进行消炎,使用青霉素、链霉素进行救治。

    一个小时。

    他不承担责任,而且他知道搭桥手术是可行的,影响不了他做手术的信心。

    加里宁或许不会再想到其他的手术方案治疗冠心病。

    手术成功与否,患者能不能清醒过来至关重要。

    天已经黑了。

    苏国红十字医院将李平安送到六院大门口的时候却看到秦淮茹和冉倩都在等着。

    他和安德烈说了几句话就从车上下来了。

    司机带着安德烈离开去轧钢厂。

    秦淮茹急忙问道:“你回来了?”

    李平安点点头说道:“回来了,你吃过饭了吗?”

    “没有呢!”秦淮茹急忙说道:“中午到四合院儿吃饭的时候和咱妈说过了,我要等你回来之后再过去吃饭呢!”

    李平安点点头。

    他刚要再说什么却听冉倩说道:“平安,手术怎么样了,成功了吗?”

    “手术当中没有发生意外,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成功苏醒了过来,至于说是不是会彻底的成功,成功之后能不能将患者彻底的治愈。”李平安说道:“那还要看今后的发展!”

    冉倩思索着点点头,她看了一眼有些疲惫的李平安说道:“今天太晚了,就这样吧,明天你到办公室的时候再和我详细的说一说手术步骤!”

    李平安夫妻两个和冉倩分开,他骑着自行车带着秦淮茹离开。

    回到四合院儿的时候发现李林和徐氏夫妻两个正着急呢。

    徐氏说李平安要是再不回来他就要到医院找秦淮茹商量着两人一起到苏国红十字医院去了。

    李林夫妻两个也还没有吃晚饭呢,徐氏都将饭热了两三次了。

    李平安简单的解释了几句,说是在苏国红十字医院做了一台大手术,手术完成从手术室里出来的时候已经六七点了。

    徐氏等人也没再多问。

    一家人开始吃饭。

    他们正吃饭的时候贾张氏居然过来串门了,看见李家人现在才吃饭询问怎么这个时候才吃饭。

    徐氏一边吃饭一边说是李平安下午做手术回来的太晚,一旦上了手术台哪里还顾的上吃饭的事情,自然是全心全意做手术要紧。

    贾张氏拉家常一般和徐氏透露了一个消息,说是中院儿的傻柱正在到处借布票呢,不知道找没找徐氏。

    “没有!”徐氏开口说道:“我们家的布票自己还不够用呢,怎么可能借给他?”

    贾张氏明显松了一口气,说道:“这样就好,只要邻居们都不将布票借给傻柱,到时候他就只能管我们贾家借了,刘悦说了,我可以趁机提要求,让他拿粮本上的粮食指标给我们还布票,到时候他得到了布票,贾家也有口粮了,多好?”

    秦淮茹和徐氏都没有说什么。

    贾家和何家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她们也懒得管。

    而且李家的布票确实是不能借给何雨柱。

    给孩子买衣服甚至是做尿布都要用到布票去买布。

    况且。

    在他们心里,布票这种东西当然是存的越多越好。

    吃完饭以后李平安夫妻两个带着孩子回医院家属院小院儿了。

    等到秦淮茹将孩子哄睡,李平安坐在桌子前面回想着今天给做列夫的那台手术。

    从开始手术到患者清醒过来差不多经历了十个小时。

    无论是做主刀的李平安、加里宁还是做助手的安德烈、尼基塔都是身心疲惫。

    可是。

    仔细回想起整个手术过程李平安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重大的纰漏。

    列夫清醒过来了。

    若是后续的治疗工作做的好,没准儿还真能成为这个世界第一例成功的冠心病搭桥手术。

    他是参与者,也是最主要的主刀,想起这件事情李平安也有一些小激动。

    秦淮茹轻轻的走了过来,她向李平安询问今天做的究竟是一台什么样的手术,虽然她不懂,但是看的出来这台手术非同小可,丈夫也很重视。

    李平安详细的给秦淮茹介绍了自己和列夫的交往,也说了他的病和今天的手术过程。

    秦淮茹仔细聆听着,说道:“平安,你说的我还是有些不明白,不过,这个手术也用到了人工心肺机,这个叫加里宁的主刀医生应该水平不错吧,他有没有可能给柳眉的那个女儿叫什么孔灵的做手术?”

    李平安虽然说了整个手术过程,但也没提手术关键的后半部分其实是自己主刀。

    秦淮茹当然认为手术完全都是加里宁做的。

    加里宁有水平,苏国红十字医院有人工心肺机,孔灵的手术未必就不能做。

    “没那么简单,这段时间加里宁的注意力怕是要放在列夫身上,人家是苏国访问团的健康专家,访问团离开的时候加里宁或许也要跟着走,哪有时间给孔灵做手术?”李平安摇摇头说道。

    他对柳眉的印象并不好。

    柳眉可是帮过特务孙贺年、孙涛叔侄两个的。

    虽然经过研究后派出所的同志认为柳眉两个是被胁迫的甚至有些可怜将她们释放了,但这也改变不了柳眉帮过特务的事实。

    对于给孔灵看病这件事情李平安和安德烈都不是很上心,在苏国红十字医院待了那么多天,和加里宁接触过不知道多少次,两人都没有提起过要给孔灵做手术这件事情。

    李平安是不想管闲事。

    安德烈可能是认为没有做手术的必要,毕竟孔灵还没有到非做这台手术不可的时候,不值得去做风险太大的手术,能不冒险自然还是不冒险的好。

    李平安也没有想到秦淮茹会问起给孔灵做手术的事情,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一下妻子,不能什么事情都管。

    李平安将自己在柳眉租的小院子里发现疑点进而牵出孙贺年、孙涛叔侄两个的事情说了出来。

    秦淮茹失神了。

    柳眉丈夫是特务,现在还在帮着特务做事,她和特务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啊!

    秦淮茹哪能不明白丈夫的意思?

    她立即说道:“原来是这样啊,我明白了,往后她们的事情我再也不会管了,想都不会想,遇到她们我就绕道走,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秦淮茹只想和丈夫安稳的过日子,至于其他人,若是遇到了帮下忙还是可以的。

    不过若是自己的好心可能给她和李平安惹来麻烦,那还是算了!

    到六院上班的时候冉倩在办公室里公开询问李平安参与的冠心病搭桥手术的具体情形。

    她这么做也是为了给大家一个学习机会而已。

    李平安也不矫情,将手术具体步骤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当然。

    他也是只说自己是助手,手术关键部分都是苏国人加里宁做的。

    即便是这样。

    大家也都是很羡慕李平安。

    能参加这样的大型手术,而且几乎可以确定是成功的。

    李平安太幸运了。

    无论是手术技能还是资历怕是都要提升不少。

    小露、赵婉蓉、刘雨婷三个李平安手术组的护士也是笑颜如花。

    她们也参与了这样的大型手术,以后评护士长的时候还不是水到渠成?

    尤其是小露。

    她隐隐觉得这台手术并不是那么简单,影响肯定也是很深远的,说不定还要上报纸,到时候她们尤其是李平安得到的好处更多!

    曾嘉、冯雯雯也在为李平安几人高兴。

    吴泽、王春燕、王霞等人却不怎么高兴了。

    李平安的资历越来越好,技术越来越高,他这才参加工作多久啊?两年多一点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就,时间长了,六院外科还不是他说了算,哪有自己的立锥之地啊!

    吴泽心情越发的沉重。

    三个月的时间到了,他也恢复了手术资格,可是,几天过去了,冉倩将一台手术都没有交给他。

    即便是当初李平安将自己几划中的手术都让了出来,冉倩都是自己做,没有留给吴泽一台。

    领导不信任自己甚至是有些排斥自己,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王春燕看看丈夫又看了看李平安。

    吴泽是京城医大毕业,应该比李平安高吧,这才多久啊,李平安就一步一步的凌驾到丈夫头上。

    和李平安相比,丈夫什么都不是。

    她弄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啊!

    王霞也很不是滋味。

    母亲被医院领导从药房甚至是六院赶出来了,秦淮茹做了药房主管,她丈夫李平安也是越来越好。

    她心里有些委屈,单纯的替母亲有些不值,早知道是这样,让母亲早点儿弄点儿中成药到集市上卖不就行了吗?

    没准儿王家早就发了!

    她也不想想,当初是谁害的梅姨出了差错,梅姨手中的中成药制造方法是谁给的,又是谁让梅姨的摊子红火起来的!

    对于离开六院这件事情,连梅姨都放下了,她还耿耿于怀的对李平安有一丝不敢袒露的敌意,她还有良心吗?当初是谁帮她进了护校,让她到手术组实习的?

    手术过后李平安不再需要每天都到苏国红十字医院,不过列夫的情况那边医院还是会随时通知他的。

    体外循环的确是可以引发多种副作用,不过列夫身上并没有出现太过严重的情况,顺利的渡过危险期。

    七八天后引流出来的胸腔积液大幅度减少,做x光检查时发现胸腔内明显没有大面积的积液。

    将引流出来的积液拿到化验科进行检查,发现里面包含的常见细菌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当天就将列夫身上的引流管拔出了。

    列夫的身体恢复的很快。

    不过。

    苏国访问团回国的时候他的病还没有完全好,自然是要申请留下来进行治疗的。

    加里宁对列夫的身体状况特别是恢复情况很是重视,他也申请留下来看护列夫,同时还能收取第一手的科研资料。

    列夫手术前是什么情况。

    手术中遇到了什么难题,究竟是怎么解决的。

    术后治疗都进行了哪些,如何对应心脏的突发病变,这些都是需要进行记录的,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以及意义。

    上级自然是同意了。

    加里宁继续待在苏国红十字医院帮助其他医生对列夫进行看护和继续治疗。

    《健康报》和《中华医学杂志》都用大量的篇幅报道了这台手术,特别是《中华医学杂志》,趁着加里宁和列夫还在国内,记者到苏国红十字医院对他们进行了采访,希望能了解更多的手术细节。

    加里宁也没有隐瞒,直言李平安参与了手术关键部分,甚至是他挽救了整个手术,当时要不是李平安在关键时候站了出来,手术不可能圆满的完成既定的手术方案。

    加里宁还说李平安体质好,手术技术也是一流,很显然也是对这台手术做过功课的。

    早知道是这样。

    他就应该早点儿将主刀交给年轻人让李平安去做这台手术。

    加里宁要的并不是主刀并完成这台手术,他要的是试验数据,是整个手术的具体步骤以及这种手术的可行性,成功手术以后对患者有什么影响,能不能改善患者的身体,术后患者能够存活多久等等,这些才是他更加关注的。

    手术成功了。

    列夫也在一天一天的恢复。

    他觉得心脏搭桥手术很有科研价值,将来,回国以后他就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将这种手术推广开,为更多的冠心病患者争取继续活下来的机会。

    两家报纸都是很有影响力的。

    消息刊登出去以后,很多人都知道了这台手术,也认识了唯一一个参与这台手术的国内医生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