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繁体版

第三百三十五章能翻上亿倍的投资

    不算少数民族那些药材,医书上记载的药材大概两千余种,其中《本草纲目》当中记载了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草药,算是最全了,其中常见药材五百来种,六院药房还是比较齐全的,虽然常用药物很少,药房还是有好几百种药材。

    有些不常用药材一两年都不会进一次货,但是缺少了还不行,差不多用完的时候秦淮茹就会立即上报让惠仁堂往这边送。

    所以。

    刘洪往六院药房来的次数还是很频繁的。

    当然。

    绝大多数时间刘洪可不是只过来送一两种稀有药材,还要搭配其他药材,甚至有时候是给其他医院、诊所送药材的时候顺便给六院药房送一两种稀有药材。

    刘洪让李平安到琉璃厂寻找齐老画作的时候李平安忍不住看了他一眼,没有想到一个送药材的伙计还有这般见识,微笑着说道:“这确实是一个办法,改天我到琉璃厂去碰碰运气!”

    王沁、陈霜等几个小姑娘见刘洪一个送药材的居然和李平安高谈阔论起来,忍不住都将目光集中到他的身上。

    刘洪脸色一红,拿了秦淮茹签的收据以后离开药房了。

    “下周末吧,下周末的时候我到琉璃厂碰碰运气,没准儿真能像刘洪所说的那样买到几副齐老的画作呢!”李平安说道。

    不过。

    许家两个工人。

    可他死了才多长时间了,贾家就沦落到这个地步了?

    十块钱不少了。

    父亲何大清别的不会就会做饭,八成是和白寡妇一起开了个饭馆儿,现在饭馆儿生意好了,手里有钱了,多给他们兄妹两个邮了点儿钱。

    他们的生活已经不错了。

    何家两个人拿工资,夫妻两个还能整天在食堂吃饭,顺便还能给家里两个小丫头带点儿吃的。

    刘海中家孩子虽多但人家工资比她儿子贾东旭高啊,大儿子刘光齐每月还有补助拿。

    别说是他自己,就算是兄妹两个当零花钱都够了。

    至少在贾张氏眼里已经很好了。

    何雨柱一个学徒,他也没有什么奖金,每月二十二块钱的固定工资,柳眉和他说好了,每次领过工资以后就必须将钱交给她,否则就不让他上床。

    几个丫头都高兴起来。

    四合院儿唯一一个没有营生的就是聋老太太了。

    他们贾家妥妥的是除了聋老太太四合院儿人均收入最少的人家!

    前院儿阎埠贵家也是两个工人,三大妈织毛巾、袜子还能换一点儿钱。

    秦淮茹高兴的说道:“行,我和平安回来的时候给你们带一点儿好吃的!”

    他将工资交给柳眉以后柳眉自然是要负责家里开资的,这十块钱就是何雨柱的小金库。

    有时候周末到外面给人家做饭的时候主家偶尔会给他一两包烟抽,何雨柱也不抽烟,以前都是将烟白给其他认识的人了,现在却是不行,柳眉让他将人家给的烟酒都拿出去换成钱给她。

    易中海工资又高家里人又少。

    王沁也说道:“就是,我们几个看着没问题的!”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可是聋老太太底子厚啊!

    没见她换了那么多新币吗?

    家里还有黄金。

    现在他们贾家连何雨柱家都比不上了。

    谁知道她家里还有多少老底儿?

    贾家能比的起吗?

    贾张氏越想越不好受。

    甚至。

    现在。

    李平安盘算着,他们手里又积攒了一些新币,不用让秦淮茹到银行取钱了。

    李家就不说了。

    秦淮茹也想和丈夫一起过去,不过她还是忍住没说什么,周末的时候她还要加班,总不能让几个小姑娘加班自己和丈夫到琉璃厂买东西吧!

    陈霜看了欲言又止的秦淮茹一眼说道:“淮茹姐姐,到时候你和李医生一起去吧,药房有我们几个看着就行,没事儿的!”

    儿媳妇刘悦还没有口粮!

    何雨柱满口答应,他也不心慌。

    贾张氏看着何雨柱和柳眉每天都往家里带盒饭,嫉妒的要命。

    柳眉和何雨柱成亲以后对这家伙非常严苛,嘱咐他尽量在扎钢厂食堂吃饭,回家的时候还要给何雨水、孔灵带一点儿饭菜,喝酒什么的不良嗜好也要改了。

    何雨水手里的钱她却始终没要过来。

    凡是何雨柱手里的钱她都要一点儿一点儿的夺过来,榨干他的剩余价值为止。

    可能是良心发现了,新币发行以后何大清居然给他们兄妹汇了十块钱。

    他每个月都要到邮局拿这笔钱。

    何雨柱心里盘算着。

    将来她女儿孔灵看病、做手术的时候可是很需要钱的,不一点儿点儿的积攒怎么行?

    总之。

    大概是何雨柱也知道钱是何大清给妹妹的,他一个做哥哥的要妹妹的钱有点儿不好意思。

    老贾没死之前也不觉得有什么。

    贾张氏羡慕何家也没办法。

    人家都说了,盒饭是给两个小丫头带的,贾张氏还能和小姑娘抢不成?

    转眼间又到了周末。

    李平安和秦淮茹拿了一千多块钱就去了琉璃厂。

    琉璃厂大街位于和平门外,是一条著名的文化街。

    它起源于清代,当时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因此在这里出售书籍和笔墨纸砚的店铺较多,形成了较浓的文化氛围,慢慢的形成了贩卖古玩的市场。

    琉璃厂历史起源远在辽代,当时这里并不是城里,而是郊区,当时叫“海王村”。

    后来,元朝在此处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琉璃厂的名头就是来源于此。

    琉璃厂距离四合院儿二十来里,李平安骑车带着秦淮茹花了半个多小时才到。

    期间。

    秦淮茹几次说要骑车带着丈夫都被拒绝了。

    等到了琉璃厂,问过几间贩卖字画的铺子以后夫妻两个都傻眼了。

    这里到处都是齐白石的画作,价格也和齐老开出来的价格相似,都是画作上每增加一个物事就要多十块钱。

    不过。

    李平安看的出来。

    这里面肯定是有真的,但大部分可能都是假的,齐老的画要是泛滥成灾,后世也不会那么值钱,还有就是,他们卖这么便宜,难道不赚钱吗?

    对于字画,李平安没有任何的鉴别能力,秦淮茹更是不懂。

    两人不敢随便出手了。

    要是买错了,花钱买几副赝品回去就不值得了,要知道,一张画一百块钱左右的价格可不便宜!

    就在两人在街道上转悠,秦淮茹提议要不要先回去的时候碰到了两个熟人——张老板和李成。

    张家、李家富贵了不止一代了,解方前家里就有钱,到琉璃厂淘换一些自己喜欢的物事是很正常的事情。

    街上的行人并不多。

    张老板两人远远的就看到李平安了,他们急忙走了过来。

    李成忙问李平安到这边来做什么。

    李平安就说自己想要齐老的画,几次过去拜访都没有见到他本人,来琉璃厂碰碰运气却找不到门路的情况,他又开口说道:“说实话,我对画作是一点儿鉴赏能力都没有,不敢轻易出手啊!”

    张老板两人相互看了一眼说道:“原来是这样,市场上确实是有很多伪作,有的连齐老爷子自己都认不出来,更别说是咱们了,不过,我倒是知道有一家铺子不卖假货,我们带你们过去吧!”

    琉璃厂上有一家叫做荣宝斋的铺子,已经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了,这家铺子专门贩卖文房四宝。

    只要是有心人就能在这里买到和齐老所用笔墨纸砚一模一样的东西,再去刻意模仿,伪造印章,除非是齐老最近的画作,要不然说是他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是更早的作品,真的就是连齐老自己都不一定能辨别出来。

    不过。

    荣宝斋早在建国第二年就公私合营了,现在做生意还是很正规的,他们已经不卖做旧的纸张了,仿照齐老的伪作已经大大减少。

    张老板两人将李平安夫妻带到了一个叫“君玉堂”的小铺子,听名字就知道这家店铺是主营玉器、石材生意的,不过偶尔也做一些字画等其他生意。

    君玉堂的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李成帮着介绍之后李平安才知道店主叫袁九,说是在古玩鉴赏方面有些能力,张家、李家和他是多少年的交情了。

    袁九得知李平安是想要齐老的画作,也不推辞就给李平安拿来五六副,说是他的店铺里只剩下这么多了,让李平安挑选一两幅。

    在他看来。

    李平安只是一个医生而已,买一两副带回家去欣赏欣赏就得了,他将李平安看成一个附庸风雅的人了,想着这位李医生肯定是想买副齐白石的画挂在家里充门面的。

    李平安一副一副的看过,又问了一下价格,他觉得有些奇怪。

    这些画作和齐老的画作价格对不上,也是有些便宜了。

    他也不矫情,将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了。

    袁九微笑着说道:“李医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几副画差不多是齐老各个时期的作品,有的都几十年了,我收过来的时候没花多少钱,其中有一半儿是我们店铺很早以前给齐老求的,根本没有花多少钱,张老板和李老板是我们店铺的老顾客了,他们介绍的客人总要给一些面子的,还有就是,您是第一次来小店儿,我也不打算赚您多少钱!”

    原来是这样。

    李平安不再怀疑,将六副画全部都要了。

    六副画只要了四百块钱。

    袁九还解释了一下。

    其中一副画上的大虾有些特殊。

    齐老画的大虾都是活灵活现的,但是这副画中的两三只大虾就像是死了一般,他也不敢要高价,算是半卖半送了。

    袁九说他敢保证,无论是哪副画都是齐老画的,一点儿含蓄都没有。

    李平安点了点头。

    他一点儿都没有瞧不起那副画了“死虾”的画作。

    书画这种东西就是物以稀为贵。

    别的画都是画的活虾,这副上面却是死虾,将来的价值也许会更高的!

    仅仅是花了四百块钱,李平安手里还有八百来块呢,他对袁九说自己还想买一点儿别的画,齐老的画自然是要珍藏起来的,他还想要一点儿其他的画挂在家里,或者是送给朋友也成。

    说白了。

    他就是想要一些便宜点儿的,想要捡漏了。

    还别说。

    真的让李平安捡漏成功了。

    当袁九给李平安推荐了几副近代的画作之后,他给李平安介绍了黄宾虹的画作。

    十几副黄宾虹的山水画。

    黄宾虹年纪和齐白石差不多。

    他的画基本上都是送人的,因为没人买他的画。

    前两年的时候一副画一万元也就是相当于新币一块钱都没人要。

    今年三月份的时候黄宾虹去世,他的画才涨了一点儿,不过也是三五块钱一副。

    原本贺老头就收藏有一副黄宾虹的画,徐和生为了讨好徐慧真又送给她一副,徐慧真也没有太高兴,只是说等价交换,免徐和生一个月的酒钱而已。

    按照新币计算。

    小酒馆好一点儿的酒才一毛一两,就算是徐和生一个月来十次,再加上一点儿下酒菜不过是几块钱而已。

    当时黄宾虹的画就是这个价。

    但是。

    半个世纪以后他的画是按照“平尺”来卖的。

    其中的佼佼者,一副画能卖几千万甚至是上亿。

    虽然是时间有点儿长,但是这个投资却是值得的,投资他的画可以翻一亿倍!

    李平安乐呵呵的将十几副画都买下了,只花了不到五十块钱而已。

    他并没有见好就收,说是没有地方放这些画,想要一个柜子什么的。

    李平安的心情袁九是理解的,来他这里买东西的人都这样,一旦客人们觉得自己买到了货真价实的东西就会认为自己家里其他的东西就不配套了、没品味了,恨不得将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换掉。

    看来。

    这个李医生也落了俗套。

    袁九带着李平安到一家专门经营旧家具的铺子里买了一个明代红木柜子、四把椅子、还有一个茶几一样的东西。

    红木柜子花了八十块。

    无论是官帽椅还是圈椅都是四十一把。

    茶几要了五十。

    一共花了二百九十块钱。

    手里还剩下几百块钱,不过李平安不想继续买了。

    袁九也豪爽,说是可以让他们店铺的伙计骑着三轮车帮着李平安将家具和画送到家里。

    李平安连连感谢。

    这次多亏了张老板和李成帮忙,本来李平安是想请他们和袁九吃顿饭的,可是袁九着急让伙计跟着李平安送货也就没请成。

    二十来副画和家具都被搬到了三轮车上。

    李平安告诉伙计六院家属院位置,伙计骑着三轮车在前面走,李平安夫妻两个在后面跟着,生怕车上有什么东西掉下来。

    回去的时候竟然比来的时候多用了一倍的时间。

    伙计帮着将他们买的东西运到小院儿,从三轮车上将字画、家具都拿下来的时候已经有些疲惫了。

    李平安特意和他说了声“谢谢”,给了他两块钱让他去吃顿饭。

    两块钱已经不少了。

    伙计离开的时候连连感谢。

    李平安和秦淮茹将家具放好,又将刚刚买来的画都放进了柜子里。

    秦淮茹在屋子里扫地,整理家具的时候李平安特意去了杂物房,将那个卷轴之中藏有珠子的画从随身空间里拿了出来,说是从地下室拿出来的。

    李平安想明白了。

    随身空间里是没有时间流逝的,食物在随身空间里放着不会变质,这些古玩若是放进去怕是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如果将东西藏在随身空间,将来若是从里面拿出来要卖的时候做一下c14或其他鉴定发现少几十年的时间。

    没这几十年的沉淀,即便是真的齐白石、黄宾虹的画作也成假的了。

    好在藏珠子那副画没有放进随身空间多久,影响不大。

    虽然决定放在家里。

    李平安也不敢马虎,他决定让秦淮茹做一些画套、家具罩将那些东西都保护起来,开口说道:“下午我到陈雪茹那里看看有碎布没有,或者一般的粗布就行,你尽快将家具罩、画套都做出来吧!”

    “我知道了!”秦淮茹说道:“这些东西都很贵重吗?”

    “当然了!”李平安说道:“就说那些画吧,无论是齐白石的还是黄宾虹的,几十年以后可能一巴掌大的价格就能比的上咱们半辈子甚至是一辈子的工资了!”

    “这些东西竟然这么值钱?”秦淮茹说道:“下午我到药房加班,晚上回来我就将活儿做了,影响不了什么的!”

    李平安点点头说道:“嗯,我知道了!”

    两人骑着自行车一起到四合院儿吃饭。

    徐氏是知道两人要到琉璃厂那边去的,不过想着他们可能不会再那边待太久,依旧是给儿子、儿媳做饭了。

    李林也从轧钢厂医务室加班回来了。

    一家人开始吃饭。

    徐氏做的是汤面条,吃饭的时候她还要喂孙子吃饭,也不嫌李业闹腾,一口一口的将这小子喂饱之后她才开始吃饭。

    吃过饭以后李林就又去加班了。

    秦淮茹帮着徐氏收拾碗筷的时候和她说了上午发生的事情。

    徐氏乐呵呵的听着。

    儿子、儿媳的事情她向来是不管的,无论李平安是花了几百还是几千买古玩字画她都不参合,不做任何评价。

    不过。

    荣宝斋早在建国第二年就公私合营了,现在做生意还是很正规的,他们已经不卖做旧的纸张了,仿照齐老的伪作已经大大减少。

    张老板两人将李平安夫妻带到了一个叫“君玉堂”的小铺子,听名字就知道这家店铺是主营玉器、石材生意的,不过偶尔也做一些字画等其他生意。

    君玉堂的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李成帮着介绍之后李平安才知道店主叫袁九,说是在古玩鉴赏方面有些能力,张家、李家和他是多少年的交情了。

    袁九得知李平安是想要齐老的画作,也不推辞就给李平安拿来五六副,说是他的店铺里只剩下这么多了,让李平安挑选一两幅。

    在他看来。

    李平安只是一个医生而已,买一两副带回家去欣赏欣赏就得了,他将李平安看成一个附庸风雅的人了,想着这位李医生肯定是想买副齐白石的画挂在家里充门面的。

    李平安一副一副的看过,又问了一下价格,他觉得有些奇怪。

    这些画作和齐老的画作价格对不上,也是有些便宜了。

    他也不矫情,将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了。

    袁九微笑着说道:“李医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几副画差不多是齐老各个时期的作品,有的都几十年了,我收过来的时候没花多少钱,其中有一半儿是我们店铺很早以前给齐老求的,根本没有花多少钱,张老板和李老板是我们店铺的老顾客了,他们介绍的客人总要给一些面子的,还有就是,您是第一次来小店儿,我也不打算赚您多少钱!”

    原来是这样。

    李平安不再怀疑,将六副画全部都要了。

    六副画只要了四百块钱。

    袁九还解释了一下。

    其中一副画上的大虾有些特殊。

    齐老画的大虾都是活灵活现的,但是这副画中的两三只大虾就像是死了一般,他也不敢要高价,算是半卖半送了。

    袁九说他敢保证,无论是哪副画都是齐老画的,一点儿含蓄都没有。

    李平安点了点头。

    他一点儿都没有瞧不起那副画了“死虾”的画作。

    书画这种东西就是物以稀为贵。

    别的画都是画的活虾,这副上面却是死虾,将来的价值也许会更高的!

    仅仅是花了四百块钱,李平安手里还有八百来块呢,他对袁九说自己还想买一点儿别的画,齐老的画自然是要珍藏起来的,他还想要一点儿其他的画挂在家里,或者是送给朋友也成。

    说白了。

    他就是想要一些便宜点儿的,想要捡漏了。

    还别说。

    真的让李平安捡漏成功了。

    当袁九给李平安推荐了几副近代的画作之后,他给李平安介绍了黄宾虹的画作。

    十几副黄宾虹的山水画。

    黄宾虹年纪和齐白石差不多。

    他的画基本上都是送人的,因为没人买他的画。

    前两年的时候一副画一万元也就是相当于新币一块钱都没人要。

    今年三月份的时候黄宾虹去世,他的画才涨了一点儿,不过也是三五块钱一副。

    原本贺老头就收藏有一副黄宾虹的画,徐和生为了讨好徐慧真又送给她一副,徐慧真也没有太高兴,只是说等价交换,免徐和生一个月的酒钱而已。

    按照新币计算。

    小酒馆好一点儿的酒才一毛一两,就算是徐和生一个月来十次,再加上一点儿下酒菜不过是几块钱而已。

    当时黄宾虹的画就是这个价。

    但是。

    半个世纪以后他的画是按照“平尺”来卖的。

    其中的佼佼者,一副画能卖几千万甚至是上亿。

    虽然是时间有点儿长,但是这个投资却是值得的,投资他的画可以翻一亿倍!

    李平安乐呵呵的将十几副画都买下了,只花了不到五十块钱而已。

    他并没有见好就收,说是没有地方放这些画,想要一个柜子什么的。

    李平安的心情袁九是理解的,来他这里买东西的人都这样,一旦客人们觉得自己买到了货真价实的东西就会认为自己家里其他的东西就不配套了、没品味了,恨不得将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换掉。

    看来。

    这个李医生也落了俗套。

    袁九带着李平安到一家专门经营旧家具的铺子里买了一个明代红木柜子、四把椅子、还有一个茶几一样的东西。

    红木柜子花了八十块。

    无论是官帽椅还是圈椅都是四十一把。

    茶几要了五十。

    一共花了二百九十块钱。

    手里还剩下几百块钱,不过李平安不想继续买了。

    袁九也豪爽,说是可以让他们店铺的伙计骑着三轮车帮着李平安将家具和画送到家里。

    李平安连连感谢。

    这次多亏了张老板和李成帮忙,本来李平安是想请他们和袁九吃顿饭的,可是袁九着急让伙计跟着李平安送货也就没请成。

    二十来副画和家具都被搬到了三轮车上。

    李平安告诉伙计六院家属院位置,伙计骑着三轮车在前面走,李平安夫妻两个在后面跟着,生怕车上有什么东西掉下来。

    回去的时候竟然比来的时候多用了一倍的时间。

    伙计帮着将他们买的东西运到小院儿,从三轮车上将字画、家具都拿下来的时候已经有些疲惫了。

    李平安特意和他说了声“谢谢”,给了他两块钱让他去吃顿饭。

    两块钱已经不少了。

    伙计离开的时候连连感谢。

    李平安和秦淮茹将家具放好,又将刚刚买来的画都放进了柜子里。

    秦淮茹在屋子里扫地,整理家具的时候李平安特意去了杂物房,将那个卷轴之中藏有珠子的画从随身空间里拿了出来,说是从地下室拿出来的。

    李平安想明白了。

    随身空间里是没有时间流逝的,食物在随身空间里放着不会变质,这些古玩若是放进去怕是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如果将东西藏在随身空间,将来若是从里面拿出来要卖的时候做一下c14或其他鉴定发现少几十年的时间。

    没这几十年的沉淀,即便是真的齐白石、黄宾虹的画作也成假的了。

    好在藏珠子那副画没有放进随身空间多久,影响不大。

    虽然决定放在家里。

    李平安也不敢马虎,他决定让秦淮茹做一些画套、家具罩将那些东西都保护起来,开口说道:“下午我到陈雪茹那里看看有碎布没有,或者一般的粗布就行,你尽快将家具罩、画套都做出来吧!”

    “我知道了!”秦淮茹说道:“这些东西都很贵重吗?”

    “当然了!”李平安说道:“就说那些画吧,无论是齐白石的还是黄宾虹的,几十年以后可能一巴掌大的价格就能比的上咱们半辈子甚至是一辈子的工资了!”

    “这些东西竟然这么值钱?”秦淮茹说道:“下午我到药房加班,晚上回来我就将活儿做了,影响不了什么的!”

    李平安点点头说道:“嗯,我知道了!”

    两人骑着自行车一起到四合院儿吃饭。

    徐氏是知道两人要到琉璃厂那边去的,不过想着他们可能不会再那边待太久,依旧是给儿子、儿媳做饭了。

    李林也从轧钢厂医务室加班回来了。

    一家人开始吃饭。

    徐氏做的是汤面条,吃饭的时候她还要喂孙子吃饭,也不嫌李业闹腾,一口一口的将这小子喂饱之后她才开始吃饭。

    吃过饭以后李林就又去加班了。

    秦淮茹帮着徐氏收拾碗筷的时候和她说了上午发生的事情。

    徐氏乐呵呵的听着。

    儿子、儿媳的事情她向来是不管的,无论李平安是花了几百还是几千买古玩字画她都不参合,不做任何评价。

    不过。

    荣宝斋早在建国第二年就公私合营了,现在做生意还是很正规的,他们已经不卖做旧的纸张了,仿照齐老的伪作已经大大减少。

    张老板两人将李平安夫妻带到了一个叫“君玉堂”的小铺子,听名字就知道这家店铺是主营玉器、石材生意的,不过偶尔也做一些字画等其他生意。

    君玉堂的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李成帮着介绍之后李平安才知道店主叫袁九,说是在古玩鉴赏方面有些能力,张家、李家和他是多少年的交情了。

    袁九得知李平安是想要齐老的画作,也不推辞就给李平安拿来五六副,说是他的店铺里只剩下这么多了,让李平安挑选一两幅。

    在他看来。

    李平安只是一个医生而已,买一两副带回家去欣赏欣赏就得了,他将李平安看成一个附庸风雅的人了,想着这位李医生肯定是想买副齐白石的画挂在家里充门面的。

    李平安一副一副的看过,又问了一下价格,他觉得有些奇怪。

    这些画作和齐老的画作价格对不上,也是有些便宜了。

    他也不矫情,将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了。

    袁九微笑着说道:“李医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几副画差不多是齐老各个时期的作品,有的都几十年了,我收过来的时候没花多少钱,其中有一半儿是我们店铺很早以前给齐老求的,根本没有花多少钱,张老板和李老板是我们店铺的老顾客了,他们介绍的客人总要给一些面子的,还有就是,您是第一次来小店儿,我也不打算赚您多少钱!”

    原来是这样。

    李平安不再怀疑,将六副画全部都要了。

    六副画只要了四百块钱。

    袁九还解释了一下。

    其中一副画上的大虾有些特殊。

    齐老画的大虾都是活灵活现的,但是这副画中的两三只大虾就像是死了一般,他也不敢要高价,算是半卖半送了。

    袁九说他敢保证,无论是哪副画都是齐老画的,一点儿含蓄都没有。

    李平安点了点头。

    他一点儿都没有瞧不起那副画了“死虾”的画作。

    书画这种东西就是物以稀为贵。

    别的画都是画的活虾,这副上面却是死虾,将来的价值也许会更高的!

    仅仅是花了四百块钱,李平安手里还有八百来块呢,他对袁九说自己还想买一点儿别的画,齐老的画自然是要珍藏起来的,他还想要一点儿其他的画挂在家里,或者是送给朋友也成。

    说白了。

    他就是想要一些便宜点儿的,想要捡漏了。

    还别说。

    真的让李平安捡漏成功了。

    当袁九给李平安推荐了几副近代的画作之后,他给李平安介绍了黄宾虹的画作。

    十几副黄宾虹的山水画。

    黄宾虹年纪和齐白石差不多。

    他的画基本上都是送人的,因为没人买他的画。

    前两年的时候一副画一万元也就是相当于新币一块钱都没人要。

    今年三月份的时候黄宾虹去世,他的画才涨了一点儿,不过也是三五块钱一副。

    原本贺老头就收藏有一副黄宾虹的画,徐和生为了讨好徐慧真又送给她一副,徐慧真也没有太高兴,只是说等价交换,免徐和生一个月的酒钱而已。

    按照新币计算。

    小酒馆好一点儿的酒才一毛一两,就算是徐和生一个月来十次,再加上一点儿下酒菜不过是几块钱而已。

    当时黄宾虹的画就是这个价。

    但是。

    半个世纪以后他的画是按照“平尺”来卖的。

    其中的佼佼者,一副画能卖几千万甚至是上亿。

    虽然是时间有点儿长,但是这个投资却是值得的,投资他的画可以翻一亿倍!

    李平安乐呵呵的将十几副画都买下了,只花了不到五十块钱而已。

    他并没有见好就收,说是没有地方放这些画,想要一个柜子什么的。

    李平安的心情袁九是理解的,来他这里买东西的人都这样,一旦客人们觉得自己买到了货真价实的东西就会认为自己家里其他的东西就不配套了、没品味了,恨不得将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换掉。

    看来。

    这个李医生也落了俗套。

    袁九带着李平安到一家专门经营旧家具的铺子里买了一个明代红木柜子、四把椅子、还有一个茶几一样的东西。

    红木柜子花了八十块。

    无论是官帽椅还是圈椅都是四十一把。

    茶几要了五十。

    一共花了二百九十块钱。

    手里还剩下几百块钱,不过李平安不想继续买了。

    袁九也豪爽,说是可以让他们店铺的伙计骑着三轮车帮着李平安将家具和画送到家里。

    李平安连连感谢。

    这次多亏了张老板和李成帮忙,本来李平安是想请他们和袁九吃顿饭的,可是袁九着急让伙计跟着李平安送货也就没请成。

    二十来副画和家具都被搬到了三轮车上。

    李平安告诉伙计六院家属院位置,伙计骑着三轮车在前面走,李平安夫妻两个在后面跟着,生怕车上有什么东西掉下来。

    回去的时候竟然比来的时候多用了一倍的时间。

    伙计帮着将他们买的东西运到小院儿,从三轮车上将字画、家具都拿下来的时候已经有些疲惫了。

    李平安特意和他说了声“谢谢”,给了他两块钱让他去吃顿饭。

    两块钱已经不少了。

    伙计离开的时候连连感谢。

    李平安和秦淮茹将家具放好,又将刚刚买来的画都放进了柜子里。

    秦淮茹在屋子里扫地,整理家具的时候李平安特意去了杂物房,将那个卷轴之中藏有珠子的画从随身空间里拿了出来,说是从地下室拿出来的。

    李平安想明白了。

    随身空间里是没有时间流逝的,食物在随身空间里放着不会变质,这些古玩若是放进去怕是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如果将东西藏在随身空间,将来若是从里面拿出来要卖的时候做一下c14或其他鉴定发现少几十年的时间。

    没这几十年的沉淀,即便是真的齐白石、黄宾虹的画作也成假的了。

    好在藏珠子那副画没有放进随身空间多久,影响不大。

    虽然决定放在家里。

    李平安也不敢马虎,他决定让秦淮茹做一些画套、家具罩将那些东西都保护起来,开口说道:“下午我到陈雪茹那里看看有碎布没有,或者一般的粗布就行,你尽快将家具罩、画套都做出来吧!”

    “我知道了!”秦淮茹说道:“这些东西都很贵重吗?”

    “当然了!”李平安说道:“就说那些画吧,无论是齐白石的还是黄宾虹的,几十年以后可能一巴掌大的价格就能比的上咱们半辈子甚至是一辈子的工资了!”

    “这些东西竟然这么值钱?”秦淮茹说道:“下午我到药房加班,晚上回来我就将活儿做了,影响不了什么的!”

    李平安点点头说道:“嗯,我知道了!”

    两人骑着自行车一起到四合院儿吃饭。

    徐氏是知道两人要到琉璃厂那边去的,不过想着他们可能不会再那边待太久,依旧是给儿子、儿媳做饭了。

    李林也从轧钢厂医务室加班回来了。

    一家人开始吃饭。

    徐氏做的是汤面条,吃饭的时候她还要喂孙子吃饭,也不嫌李业闹腾,一口一口的将这小子喂饱之后她才开始吃饭。

    吃过饭以后李林就又去加班了。

    秦淮茹帮着徐氏收拾碗筷的时候和她说了上午发生的事情。

    徐氏乐呵呵的听着。

    儿子、儿媳的事情她向来是不管的,无论李平安是花了几百还是几千买古玩字画她都不参合,不做任何评价。

    不过。

    荣宝斋早在建国第二年就公私合营了,现在做生意还是很正规的,他们已经不卖做旧的纸张了,仿照齐老的伪作已经大大减少。

    张老板两人将李平安夫妻带到了一个叫“君玉堂”的小铺子,听名字就知道这家店铺是主营玉器、石材生意的,不过偶尔也做一些字画等其他生意。

    君玉堂的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李成帮着介绍之后李平安才知道店主叫袁九,说是在古玩鉴赏方面有些能力,张家、李家和他是多少年的交情了。

    袁九得知李平安是想要齐老的画作,也不推辞就给李平安拿来五六副,说是他的店铺里只剩下这么多了,让李平安挑选一两幅。

    在他看来。

    李平安只是一个医生而已,买一两副带回家去欣赏欣赏就得了,他将李平安看成一个附庸风雅的人了,想着这位李医生肯定是想买副齐白石的画挂在家里充门面的。

    李平安一副一副的看过,又问了一下价格,他觉得有些奇怪。

    这些画作和齐老的画作价格对不上,也是有些便宜了。

    他也不矫情,将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了。

    袁九微笑着说道:“李医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几副画差不多是齐老各个时期的作品,有的都几十年了,我收过来的时候没花多少钱,其中有一半儿是我们店铺很早以前给齐老求的,根本没有花多少钱,张老板和李老板是我们店铺的老顾客了,他们介绍的客人总要给一些面子的,还有就是,您是第一次来小店儿,我也不打算赚您多少钱!”

    原来是这样。

    李平安不再怀疑,将六副画全部都要了。

    六副画只要了四百块钱。

    袁九还解释了一下。

    其中一副画上的大虾有些特殊。

    齐老画的大虾都是活灵活现的,但是这副画中的两三只大虾就像是死了一般,他也不敢要高价,算是半卖半送了。

    袁九说他敢保证,无论是哪副画都是齐老画的,一点儿含蓄都没有。

    李平安点了点头。

    他一点儿都没有瞧不起那副画了“死虾”的画作。

    书画这种东西就是物以稀为贵。

    别的画都是画的活虾,这副上面却是死虾,将来的价值也许会更高的!

    仅仅是花了四百块钱,李平安手里还有八百来块呢,他对袁九说自己还想买一点儿别的画,齐老的画自然是要珍藏起来的,他还想要一点儿其他的画挂在家里,或者是送给朋友也成。

    说白了。

    他就是想要一些便宜点儿的,想要捡漏了。

    还别说。

    真的让李平安捡漏成功了。

    当袁九给李平安推荐了几副近代的画作之后,他给李平安介绍了黄宾虹的画作。

    十几副黄宾虹的山水画。

    黄宾虹年纪和齐白石差不多。

    他的画基本上都是送人的,因为没人买他的画。

    前两年的时候一副画一万元也就是相当于新币一块钱都没人要。

    今年三月份的时候黄宾虹去世,他的画才涨了一点儿,不过也是三五块钱一副。

    原本贺老头就收藏有一副黄宾虹的画,徐和生为了讨好徐慧真又送给她一副,徐慧真也没有太高兴,只是说等价交换,免徐和生一个月的酒钱而已。

    按照新币计算。

    小酒馆好一点儿的酒才一毛一两,就算是徐和生一个月来十次,再加上一点儿下酒菜不过是几块钱而已。

    当时黄宾虹的画就是这个价。

    但是。

    半个世纪以后他的画是按照“平尺”来卖的。

    其中的佼佼者,一副画能卖几千万甚至是上亿。

    虽然是时间有点儿长,但是这个投资却是值得的,投资他的画可以翻一亿倍!

    李平安乐呵呵的将十几副画都买下了,只花了不到五十块钱而已。

    他并没有见好就收,说是没有地方放这些画,想要一个柜子什么的。

    李平安的心情袁九是理解的,来他这里买东西的人都这样,一旦客人们觉得自己买到了货真价实的东西就会认为自己家里其他的东西就不配套了、没品味了,恨不得将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换掉。

    看来。

    这个李医生也落了俗套。

    袁九带着李平安到一家专门经营旧家具的铺子里买了一个明代红木柜子、四把椅子、还有一个茶几一样的东西。

    红木柜子花了八十块。

    无论是官帽椅还是圈椅都是四十一把。

    茶几要了五十。

    一共花了二百九十块钱。

    手里还剩下几百块钱,不过李平安不想继续买了。

    袁九也豪爽,说是可以让他们店铺的伙计骑着三轮车帮着李平安将家具和画送到家里。

    李平安连连感谢。

    这次多亏了张老板和李成帮忙,本来李平安是想请他们和袁九吃顿饭的,可是袁九着急让伙计跟着李平安送货也就没请成。

    二十来副画和家具都被搬到了三轮车上。

    李平安告诉伙计六院家属院位置,伙计骑着三轮车在前面走,李平安夫妻两个在后面跟着,生怕车上有什么东西掉下来。

    回去的时候竟然比来的时候多用了一倍的时间。

    伙计帮着将他们买的东西运到小院儿,从三轮车上将字画、家具都拿下来的时候已经有些疲惫了。

    李平安特意和他说了声“谢谢”,给了他两块钱让他去吃顿饭。

    两块钱已经不少了。

    伙计离开的时候连连感谢。

    李平安和秦淮茹将家具放好,又将刚刚买来的画都放进了柜子里。

    秦淮茹在屋子里扫地,整理家具的时候李平安特意去了杂物房,将那个卷轴之中藏有珠子的画从随身空间里拿了出来,说是从地下室拿出来的。

    李平安想明白了。

    随身空间里是没有时间流逝的,食物在随身空间里放着不会变质,这些古玩若是放进去怕是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如果将东西藏在随身空间,将来若是从里面拿出来要卖的时候做一下c14或其他鉴定发现少几十年的时间。

    没这几十年的沉淀,即便是真的齐白石、黄宾虹的画作也成假的了。

    好在藏珠子那副画没有放进随身空间多久,影响不大。

    虽然决定放在家里。

    李平安也不敢马虎,他决定让秦淮茹做一些画套、家具罩将那些东西都保护起来,开口说道:“下午我到陈雪茹那里看看有碎布没有,或者一般的粗布就行,你尽快将家具罩、画套都做出来吧!”

    “我知道了!”秦淮茹说道:“这些东西都很贵重吗?”

    “当然了!”李平安说道:“就说那些画吧,无论是齐白石的还是黄宾虹的,几十年以后可能一巴掌大的价格就能比的上咱们半辈子甚至是一辈子的工资了!”

    “这些东西竟然这么值钱?”秦淮茹说道:“下午我到药房加班,晚上回来我就将活儿做了,影响不了什么的!”

    李平安点点头说道:“嗯,我知道了!”

    两人骑着自行车一起到四合院儿吃饭。

    徐氏是知道两人要到琉璃厂那边去的,不过想着他们可能不会再那边待太久,依旧是给儿子、儿媳做饭了。

    李林也从轧钢厂医务室加班回来了。

    一家人开始吃饭。

    徐氏做的是汤面条,吃饭的时候她还要喂孙子吃饭,也不嫌李业闹腾,一口一口的将这小子喂饱之后她才开始吃饭。

    吃过饭以后李林就又去加班了。

    秦淮茹帮着徐氏收拾碗筷的时候和她说了上午发生的事情。

    徐氏乐呵呵的听着。

    儿子、儿媳的事情她向来是不管的,无论李平安是花了几百还是几千买古玩字画她都不参合,不做任何评价。

    不过。

    荣宝斋早在建国第二年就公私合营了,现在做生意还是很正规的,他们已经不卖做旧的纸张了,仿照齐老的伪作已经大大减少。

    张老板两人将李平安夫妻带到了一个叫“君玉堂”的小铺子,听名字就知道这家店铺是主营玉器、石材生意的,不过偶尔也做一些字画等其他生意。

    君玉堂的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李成帮着介绍之后李平安才知道店主叫袁九,说是在古玩鉴赏方面有些能力,张家、李家和他是多少年的交情了。

    袁九得知李平安是想要齐老的画作,也不推辞就给李平安拿来五六副,说是他的店铺里只剩下这么多了,让李平安挑选一两幅。

    在他看来。

    李平安只是一个医生而已,买一两副带回家去欣赏欣赏就得了,他将李平安看成一个附庸风雅的人了,想着这位李医生肯定是想买副齐白石的画挂在家里充门面的。

    李平安一副一副的看过,又问了一下价格,他觉得有些奇怪。

    这些画作和齐老的画作价格对不上,也是有些便宜了。

    他也不矫情,将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了。

    袁九微笑着说道:“李医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几副画差不多是齐老各个时期的作品,有的都几十年了,我收过来的时候没花多少钱,其中有一半儿是我们店铺很早以前给齐老求的,根本没有花多少钱,张老板和李老板是我们店铺的老顾客了,他们介绍的客人总要给一些面子的,还有就是,您是第一次来小店儿,我也不打算赚您多少钱!”

    原来是这样。

    李平安不再怀疑,将六副画全部都要了。

    六副画只要了四百块钱。

    袁九还解释了一下。

    其中一副画上的大虾有些特殊。

    齐老画的大虾都是活灵活现的,但是这副画中的两三只大虾就像是死了一般,他也不敢要高价,算是半卖半送了。

    袁九说他敢保证,无论是哪副画都是齐老画的,一点儿含蓄都没有。

    李平安点了点头。

    他一点儿都没有瞧不起那副画了“死虾”的画作。

    书画这种东西就是物以稀为贵。

    别的画都是画的活虾,这副上面却是死虾,将来的价值也许会更高的!

    仅仅是花了四百块钱,李平安手里还有八百来块呢,他对袁九说自己还想买一点儿别的画,齐老的画自然是要珍藏起来的,他还想要一点儿其他的画挂在家里,或者是送给朋友也成。

    说白了。

    他就是想要一些便宜点儿的,想要捡漏了。

    还别说。

    真的让李平安捡漏成功了。

    当袁九给李平安推荐了几副近代的画作之后,他给李平安介绍了黄宾虹的画作。

    十几副黄宾虹的山水画。

    黄宾虹年纪和齐白石差不多。

    他的画基本上都是送人的,因为没人买他的画。

    前两年的时候一副画一万元也就是相当于新币一块钱都没人要。

    今年三月份的时候黄宾虹去世,他的画才涨了一点儿,不过也是三五块钱一副。

    原本贺老头就收藏有一副黄宾虹的画,徐和生为了讨好徐慧真又送给她一副,徐慧真也没有太高兴,只是说等价交换,免徐和生一个月的酒钱而已。

    按照新币计算。

    小酒馆好一点儿的酒才一毛一两,就算是徐和生一个月来十次,再加上一点儿下酒菜不过是几块钱而已。

    当时黄宾虹的画就是这个价。

    但是。

    半个世纪以后他的画是按照“平尺”来卖的。

    其中的佼佼者,一副画能卖几千万甚至是上亿。

    虽然是时间有点儿长,但是这个投资却是值得的,投资他的画可以翻一亿倍!

    李平安乐呵呵的将十几副画都买下了,只花了不到五十块钱而已。

    他并没有见好就收,说是没有地方放这些画,想要一个柜子什么的。

    李平安的心情袁九是理解的,来他这里买东西的人都这样,一旦客人们觉得自己买到了货真价实的东西就会认为自己家里其他的东西就不配套了、没品味了,恨不得将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换掉。

    看来。

    这个李医生也落了俗套。

    袁九带着李平安到一家专门经营旧家具的铺子里买了一个明代红木柜子、四把椅子、还有一个茶几一样的东西。

    红木柜子花了八十块。

    无论是官帽椅还是圈椅都是四十一把。

    茶几要了五十。

    一共花了二百九十块钱。

    手里还剩下几百块钱,不过李平安不想继续买了。

    袁九也豪爽,说是可以让他们店铺的伙计骑着三轮车帮着李平安将家具和画送到家里。

    李平安连连感谢。

    这次多亏了张老板和李成帮忙,本来李平安是想请他们和袁九吃顿饭的,可是袁九着急让伙计跟着李平安送货也就没请成。

    二十来副画和家具都被搬到了三轮车上。

    李平安告诉伙计六院家属院位置,伙计骑着三轮车在前面走,李平安夫妻两个在后面跟着,生怕车上有什么东西掉下来。

    回去的时候竟然比来的时候多用了一倍的时间。

    伙计帮着将他们买的东西运到小院儿,从三轮车上将字画、家具都拿下来的时候已经有些疲惫了。

    李平安特意和他说了声“谢谢”,给了他两块钱让他去吃顿饭。

    两块钱已经不少了。

    伙计离开的时候连连感谢。

    李平安和秦淮茹将家具放好,又将刚刚买来的画都放进了柜子里。

    秦淮茹在屋子里扫地,整理家具的时候李平安特意去了杂物房,将那个卷轴之中藏有珠子的画从随身空间里拿了出来,说是从地下室拿出来的。

    李平安想明白了。

    随身空间里是没有时间流逝的,食物在随身空间里放着不会变质,这些古玩若是放进去怕是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如果将东西藏在随身空间,将来若是从里面拿出来要卖的时候做一下c14或其他鉴定发现少几十年的时间。

    没这几十年的沉淀,即便是真的齐白石、黄宾虹的画作也成假的了。

    好在藏珠子那副画没有放进随身空间多久,影响不大。

    虽然决定放在家里。

    李平安也不敢马虎,他决定让秦淮茹做一些画套、家具罩将那些东西都保护起来,开口说道:“下午我到陈雪茹那里看看有碎布没有,或者一般的粗布就行,你尽快将家具罩、画套都做出来吧!”

    “我知道了!”秦淮茹说道:“这些东西都很贵重吗?”

    “当然了!”李平安说道:“就说那些画吧,无论是齐白石的还是黄宾虹的,几十年以后可能一巴掌大的价格就能比的上咱们半辈子甚至是一辈子的工资了!”

    “这些东西竟然这么值钱?”秦淮茹说道:“下午我到药房加班,晚上回来我就将活儿做了,影响不了什么的!”

    李平安点点头说道:“嗯,我知道了!”

    两人骑着自行车一起到四合院儿吃饭。

    徐氏是知道两人要到琉璃厂那边去的,不过想着他们可能不会再那边待太久,依旧是给儿子、儿媳做饭了。

    李林也从轧钢厂医务室加班回来了。

    一家人开始吃饭。

    徐氏做的是汤面条,吃饭的时候她还要喂孙子吃饭,也不嫌李业闹腾,一口一口的将这小子喂饱之后她才开始吃饭。

    吃过饭以后李林就又去加班了。

    秦淮茹帮着徐氏收拾碗筷的时候和她说了上午发生的事情。

    徐氏乐呵呵的听着。

    儿子、儿媳的事情她向来是不管的,无论李平安是花了几百还是几千买古玩字画她都不参合,不做任何评价。

    不过。

    荣宝斋早在建国第二年就公私合营了,现在做生意还是很正规的,他们已经不卖做旧的纸张了,仿照齐老的伪作已经大大减少。

    张老板两人将李平安夫妻带到了一个叫“君玉堂”的小铺子,听名字就知道这家店铺是主营玉器、石材生意的,不过偶尔也做一些字画等其他生意。

    君玉堂的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李成帮着介绍之后李平安才知道店主叫袁九,说是在古玩鉴赏方面有些能力,张家、李家和他是多少年的交情了。

    袁九得知李平安是想要齐老的画作,也不推辞就给李平安拿来五六副,说是他的店铺里只剩下这么多了,让李平安挑选一两幅。

    在他看来。

    李平安只是一个医生而已,买一两副带回家去欣赏欣赏就得了,他将李平安看成一个附庸风雅的人了,想着这位李医生肯定是想买副齐白石的画挂在家里充门面的。

    李平安一副一副的看过,又问了一下价格,他觉得有些奇怪。

    这些画作和齐老的画作价格对不上,也是有些便宜了。

    他也不矫情,将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了。

    袁九微笑着说道:“李医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几副画差不多是齐老各个时期的作品,有的都几十年了,我收过来的时候没花多少钱,其中有一半儿是我们店铺很早以前给齐老求的,根本没有花多少钱,张老板和李老板是我们店铺的老顾客了,他们介绍的客人总要给一些面子的,还有就是,您是第一次来小店儿,我也不打算赚您多少钱!”

    原来是这样。

    李平安不再怀疑,将六副画全部都要了。

    六副画只要了四百块钱。

    袁九还解释了一下。

    其中一副画上的大虾有些特殊。

    齐老画的大虾都是活灵活现的,但是这副画中的两三只大虾就像是死了一般,他也不敢要高价,算是半卖半送了。

    袁九说他敢保证,无论是哪副画都是齐老画的,一点儿含蓄都没有。

    李平安点了点头。

    他一点儿都没有瞧不起那副画了“死虾”的画作。

    书画这种东西就是物以稀为贵。

    别的画都是画的活虾,这副上面却是死虾,将来的价值也许会更高的!

    仅仅是花了四百块钱,李平安手里还有八百来块呢,他对袁九说自己还想买一点儿别的画,齐老的画自然是要珍藏起来的,他还想要一点儿其他的画挂在家里,或者是送给朋友也成。

    说白了。

    他就是想要一些便宜点儿的,想要捡漏了。

    还别说。

    真的让李平安捡漏成功了。

    当袁九给李平安推荐了几副近代的画作之后,他给李平安介绍了黄宾虹的画作。

    十几副黄宾虹的山水画。

    黄宾虹年纪和齐白石差不多。

    他的画基本上都是送人的,因为没人买他的画。

    前两年的时候一副画一万元也就是相当于新币一块钱都没人要。

    今年三月份的时候黄宾虹去世,他的画才涨了一点儿,不过也是三五块钱一副。

    原本贺老头就收藏有一副黄宾虹的画,徐和生为了讨好徐慧真又送给她一副,徐慧真也没有太高兴,只是说等价交换,免徐和生一个月的酒钱而已。

    按照新币计算。

    小酒馆好一点儿的酒才一毛一两,就算是徐和生一个月来十次,再加上一点儿下酒菜不过是几块钱而已。

    当时黄宾虹的画就是这个价。

    但是。

    半个世纪以后他的画是按照“平尺”来卖的。

    其中的佼佼者,一副画能卖几千万甚至是上亿。

    虽然是时间有点儿长,但是这个投资却是值得的,投资他的画可以翻一亿倍!

    李平安乐呵呵的将十几副画都买下了,只花了不到五十块钱而已。

    他并没有见好就收,说是没有地方放这些画,想要一个柜子什么的。

    李平安的心情袁九是理解的,来他这里买东西的人都这样,一旦客人们觉得自己买到了货真价实的东西就会认为自己家里其他的东西就不配套了、没品味了,恨不得将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换掉。

    看来。

    这个李医生也落了俗套。

    袁九带着李平安到一家专门经营旧家具的铺子里买了一个明代红木柜子、四把椅子、还有一个茶几一样的东西。

    红木柜子花了八十块。

    无论是官帽椅还是圈椅都是四十一把。

    茶几要了五十。

    一共花了二百九十块钱。

    手里还剩下几百块钱,不过李平安不想继续买了。

    袁九也豪爽,说是可以让他们店铺的伙计骑着三轮车帮着李平安将家具和画送到家里。

    李平安连连感谢。

    这次多亏了张老板和李成帮忙,本来李平安是想请他们和袁九吃顿饭的,可是袁九着急让伙计跟着李平安送货也就没请成。

    二十来副画和家具都被搬到了三轮车上。

    李平安告诉伙计六院家属院位置,伙计骑着三轮车在前面走,李平安夫妻两个在后面跟着,生怕车上有什么东西掉下来。

    回去的时候竟然比来的时候多用了一倍的时间。

    伙计帮着将他们买的东西运到小院儿,从三轮车上将字画、家具都拿下来的时候已经有些疲惫了。

    李平安特意和他说了声“谢谢”,给了他两块钱让他去吃顿饭。

    两块钱已经不少了。

    伙计离开的时候连连感谢。

    李平安和秦淮茹将家具放好,又将刚刚买来的画都放进了柜子里。

    秦淮茹在屋子里扫地,整理家具的时候李平安特意去了杂物房,将那个卷轴之中藏有珠子的画从随身空间里拿了出来,说是从地下室拿出来的。

    李平安想明白了。

    随身空间里是没有时间流逝的,食物在随身空间里放着不会变质,这些古玩若是放进去怕是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如果将东西藏在随身空间,将来若是从里面拿出来要卖的时候做一下c14或其他鉴定发现少几十年的时间。

    没这几十年的沉淀,即便是真的齐白石、黄宾虹的画作也成假的了。

    好在藏珠子那副画没有放进随身空间多久,影响不大。

    虽然决定放在家里。

    李平安也不敢马虎,他决定让秦淮茹做一些画套、家具罩将那些东西都保护起来,开口说道:“下午我到陈雪茹那里看看有碎布没有,或者一般的粗布就行,你尽快将家具罩、画套都做出来吧!”

    “我知道了!”秦淮茹说道:“这些东西都很贵重吗?”

    “当然了!”李平安说道:“就说那些画吧,无论是齐白石的还是黄宾虹的,几十年以后可能一巴掌大的价格就能比的上咱们半辈子甚至是一辈子的工资了!”

    “这些东西竟然这么值钱?”秦淮茹说道:“下午我到药房加班,晚上回来我就将活儿做了,影响不了什么的!”

    李平安点点头说道:“嗯,我知道了!”

    两人骑着自行车一起到四合院儿吃饭。

    徐氏是知道两人要到琉璃厂那边去的,不过想着他们可能不会再那边待太久,依旧是给儿子、儿媳做饭了。

    李林也从轧钢厂医务室加班回来了。

    一家人开始吃饭。

    徐氏做的是汤面条,吃饭的时候她还要喂孙子吃饭,也不嫌李业闹腾,一口一口的将这小子喂饱之后她才开始吃饭。

    吃过饭以后李林就又去加班了。

    秦淮茹帮着徐氏收拾碗筷的时候和她说了上午发生的事情。

    徐氏乐呵呵的听着。

    儿子、儿媳的事情她向来是不管的,无论李平安是花了几百还是几千买古玩字画她都不参合,不做任何评价。

    不过。

    荣宝斋早在建国第二年就公私合营了,现在做生意还是很正规的,他们已经不卖做旧的纸张了,仿照齐老的伪作已经大大减少。

    张老板两人将李平安夫妻带到了一个叫“君玉堂”的小铺子,听名字就知道这家店铺是主营玉器、石材生意的,不过偶尔也做一些字画等其他生意。

    君玉堂的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李成帮着介绍之后李平安才知道店主叫袁九,说是在古玩鉴赏方面有些能力,张家、李家和他是多少年的交情了。

    袁九得知李平安是想要齐老的画作,也不推辞就给李平安拿来五六副,说是他的店铺里只剩下这么多了,让李平安挑选一两幅。

    在他看来。

    李平安只是一个医生而已,买一两副带回家去欣赏欣赏就得了,他将李平安看成一个附庸风雅的人了,想着这位李医生肯定是想买副齐白石的画挂在家里充门面的。

    李平安一副一副的看过,又问了一下价格,他觉得有些奇怪。

    这些画作和齐老的画作价格对不上,也是有些便宜了。

    他也不矫情,将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了。

    袁九微笑着说道:“李医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几副画差不多是齐老各个时期的作品,有的都几十年了,我收过来的时候没花多少钱,其中有一半儿是我们店铺很早以前给齐老求的,根本没有花多少钱,张老板和李老板是我们店铺的老顾客了,他们介绍的客人总要给一些面子的,还有就是,您是第一次来小店儿,我也不打算赚您多少钱!”

    原来是这样。

    李平安不再怀疑,将六副画全部都要了。

    六副画只要了四百块钱。

    袁九还解释了一下。

    其中一副画上的大虾有些特殊。

    齐老画的大虾都是活灵活现的,但是这副画中的两三只大虾就像是死了一般,他也不敢要高价,算是半卖半送了。

    袁九说他敢保证,无论是哪副画都是齐老画的,一点儿含蓄都没有。

    李平安点了点头。

    他一点儿都没有瞧不起那副画了“死虾”的画作。

    书画这种东西就是物以稀为贵。

    别的画都是画的活虾,这副上面却是死虾,将来的价值也许会更高的!

    仅仅是花了四百块钱,李平安手里还有八百来块呢,他对袁九说自己还想买一点儿别的画,齐老的画自然是要珍藏起来的,他还想要一点儿其他的画挂在家里,或者是送给朋友也成。

    说白了。

    他就是想要一些便宜点儿的,想要捡漏了。

    还别说。

    真的让李平安捡漏成功了。

    当袁九给李平安推荐了几副近代的画作之后,他给李平安介绍了黄宾虹的画作。

    十几副黄宾虹的山水画。

    黄宾虹年纪和齐白石差不多。

    他的画基本上都是送人的,因为没人买他的画。

    前两年的时候一副画一万元也就是相当于新币一块钱都没人要。

    今年三月份的时候黄宾虹去世,他的画才涨了一点儿,不过也是三五块钱一副。

    原本贺老头就收藏有一副黄宾虹的画,徐和生为了讨好徐慧真又送给她一副,徐慧真也没有太高兴,只是说等价交换,免徐和生一个月的酒钱而已。

    按照新币计算。

    小酒馆好一点儿的酒才一毛一两,就算是徐和生一个月来十次,再加上一点儿下酒菜不过是几块钱而已。

    当时黄宾虹的画就是这个价。

    但是。

    半个世纪以后他的画是按照“平尺”来卖的。

    其中的佼佼者,一副画能卖几千万甚至是上亿。

    虽然是时间有点儿长,但是这个投资却是值得的,投资他的画可以翻一亿倍!

    李平安乐呵呵的将十几副画都买下了,只花了不到五十块钱而已。

    他并没有见好就收,说是没有地方放这些画,想要一个柜子什么的。

    李平安的心情袁九是理解的,来他这里买东西的人都这样,一旦客人们觉得自己买到了货真价实的东西就会认为自己家里其他的东西就不配套了、没品味了,恨不得将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换掉。

    看来。

    这个李医生也落了俗套。

    袁九带着李平安到一家专门经营旧家具的铺子里买了一个明代红木柜子、四把椅子、还有一个茶几一样的东西。

    红木柜子花了八十块。

    无论是官帽椅还是圈椅都是四十一把。

    茶几要了五十。

    一共花了二百九十块钱。

    手里还剩下几百块钱,不过李平安不想继续买了。

    袁九也豪爽,说是可以让他们店铺的伙计骑着三轮车帮着李平安将家具和画送到家里。

    李平安连连感谢。

    这次多亏了张老板和李成帮忙,本来李平安是想请他们和袁九吃顿饭的,可是袁九着急让伙计跟着李平安送货也就没请成。

    二十来副画和家具都被搬到了三轮车上。

    李平安告诉伙计六院家属院位置,伙计骑着三轮车在前面走,李平安夫妻两个在后面跟着,生怕车上有什么东西掉下来。

    回去的时候竟然比来的时候多用了一倍的时间。

    伙计帮着将他们买的东西运到小院儿,从三轮车上将字画、家具都拿下来的时候已经有些疲惫了。

    李平安特意和他说了声“谢谢”,给了他两块钱让他去吃顿饭。

    两块钱已经不少了。

    伙计离开的时候连连感谢。

    李平安和秦淮茹将家具放好,又将刚刚买来的画都放进了柜子里。

    秦淮茹在屋子里扫地,整理家具的时候李平安特意去了杂物房,将那个卷轴之中藏有珠子的画从随身空间里拿了出来,说是从地下室拿出来的。

    李平安想明白了。

    随身空间里是没有时间流逝的,食物在随身空间里放着不会变质,这些古玩若是放进去怕是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如果将东西藏在随身空间,将来若是从里面拿出来要卖的时候做一下c14或其他鉴定发现少几十年的时间。

    没这几十年的沉淀,即便是真的齐白石、黄宾虹的画作也成假的了。

    好在藏珠子那副画没有放进随身空间多久,影响不大。

    虽然决定放在家里。

    李平安也不敢马虎,他决定让秦淮茹做一些画套、家具罩将那些东西都保护起来,开口说道:“下午我到陈雪茹那里看看有碎布没有,或者一般的粗布就行,你尽快将家具罩、画套都做出来吧!”

    “我知道了!”秦淮茹说道:“这些东西都很贵重吗?”

    “当然了!”李平安说道:“就说那些画吧,无论是齐白石的还是黄宾虹的,几十年以后可能一巴掌大的价格就能比的上咱们半辈子甚至是一辈子的工资了!”

    “这些东西竟然这么值钱?”秦淮茹说道:“下午我到药房加班,晚上回来我就将活儿做了,影响不了什么的!”

    李平安点点头说道:“嗯,我知道了!”

    两人骑着自行车一起到四合院儿吃饭。

    徐氏是知道两人要到琉璃厂那边去的,不过想着他们可能不会再那边待太久,依旧是给儿子、儿媳做饭了。

    李林也从轧钢厂医务室加班回来了。

    一家人开始吃饭。

    徐氏做的是汤面条,吃饭的时候她还要喂孙子吃饭,也不嫌李业闹腾,一口一口的将这小子喂饱之后她才开始吃饭。

    吃过饭以后李林就又去加班了。

    秦淮茹帮着徐氏收拾碗筷的时候和她说了上午发生的事情。

    徐氏乐呵呵的听着。

    儿子、儿媳的事情她向来是不管的,无论李平安是花了几百还是几千买古玩字画她都不参合,不做任何评价。

    不过。

    荣宝斋早在建国第二年就公私合营了,现在做生意还是很正规的,他们已经不卖做旧的纸张了,仿照齐老的伪作已经大大减少。

    张老板两人将李平安夫妻带到了一个叫“君玉堂”的小铺子,听名字就知道这家店铺是主营玉器、石材生意的,不过偶尔也做一些字画等其他生意。

    君玉堂的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李成帮着介绍之后李平安才知道店主叫袁九,说是在古玩鉴赏方面有些能力,张家、李家和他是多少年的交情了。

    袁九得知李平安是想要齐老的画作,也不推辞就给李平安拿来五六副,说是他的店铺里只剩下这么多了,让李平安挑选一两幅。

    在他看来。

    李平安只是一个医生而已,买一两副带回家去欣赏欣赏就得了,他将李平安看成一个附庸风雅的人了,想着这位李医生肯定是想买副齐白石的画挂在家里充门面的。

    李平安一副一副的看过,又问了一下价格,他觉得有些奇怪。

    这些画作和齐老的画作价格对不上,也是有些便宜了。

    他也不矫情,将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了。

    袁九微笑着说道:“李医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几副画差不多是齐老各个时期的作品,有的都几十年了,我收过来的时候没花多少钱,其中有一半儿是我们店铺很早以前给齐老求的,根本没有花多少钱,张老板和李老板是我们店铺的老顾客了,他们介绍的客人总要给一些面子的,还有就是,您是第一次来小店儿,我也不打算赚您多少钱!”

    原来是这样。

    李平安不再怀疑,将六副画全部都要了。

    六副画只要了四百块钱。

    袁九还解释了一下。

    其中一副画上的大虾有些特殊。

    齐老画的大虾都是活灵活现的,但是这副画中的两三只大虾就像是死了一般,他也不敢要高价,算是半卖半送了。

    袁九说他敢保证,无论是哪副画都是齐老画的,一点儿含蓄都没有。

    李平安点了点头。

    他一点儿都没有瞧不起那副画了“死虾”的画作。

    书画这种东西就是物以稀为贵。

    别的画都是画的活虾,这副上面却是死虾,将来的价值也许会更高的!

    仅仅是花了四百块钱,李平安手里还有八百来块呢,他对袁九说自己还想买一点儿别的画,齐老的画自然是要珍藏起来的,他还想要一点儿其他的画挂在家里,或者是送给朋友也成。

    说白了。

    他就是想要一些便宜点儿的,想要捡漏了。

    还别说。

    真的让李平安捡漏成功了。

    当袁九给李平安推荐了几副近代的画作之后,他给李平安介绍了黄宾虹的画作。

    十几副黄宾虹的山水画。

    黄宾虹年纪和齐白石差不多。

    他的画基本上都是送人的,因为没人买他的画。

    前两年的时候一副画一万元也就是相当于新币一块钱都没人要。

    今年三月份的时候黄宾虹去世,他的画才涨了一点儿,不过也是三五块钱一副。

    原本贺老头就收藏有一副黄宾虹的画,徐和生为了讨好徐慧真又送给她一副,徐慧真也没有太高兴,只是说等价交换,免徐和生一个月的酒钱而已。

    按照新币计算。

    小酒馆好一点儿的酒才一毛一两,就算是徐和生一个月来十次,再加上一点儿下酒菜不过是几块钱而已。

    当时黄宾虹的画就是这个价。

    但是。

    半个世纪以后他的画是按照“平尺”来卖的。

    其中的佼佼者,一副画能卖几千万甚至是上亿。

    虽然是时间有点儿长,但是这个投资却是值得的,投资他的画可以翻一亿倍!

    李平安乐呵呵的将十几副画都买下了,只花了不到五十块钱而已。

    他并没有见好就收,说是没有地方放这些画,想要一个柜子什么的。

    李平安的心情袁九是理解的,来他这里买东西的人都这样,一旦客人们觉得自己买到了货真价实的东西就会认为自己家里其他的东西就不配套了、没品味了,恨不得将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换掉。

    看来。

    这个李医生也落了俗套。

    袁九带着李平安到一家专门经营旧家具的铺子里买了一个明代红木柜子、四把椅子、还有一个茶几一样的东西。

    红木柜子花了八十块。

    无论是官帽椅还是圈椅都是四十一把。

    茶几要了五十。

    一共花了二百九十块钱。

    手里还剩下几百块钱,不过李平安不想继续买了。

    袁九也豪爽,说是可以让他们店铺的伙计骑着三轮车帮着李平安将家具和画送到家里。

    李平安连连感谢。

    这次多亏了张老板和李成帮忙,本来李平安是想请他们和袁九吃顿饭的,可是袁九着急让伙计跟着李平安送货也就没请成。

    二十来副画和家具都被搬到了三轮车上。

    李平安告诉伙计六院家属院位置,伙计骑着三轮车在前面走,李平安夫妻两个在后面跟着,生怕车上有什么东西掉下来。

    回去的时候竟然比来的时候多用了一倍的时间。

    伙计帮着将他们买的东西运到小院儿,从三轮车上将字画、家具都拿下来的时候已经有些疲惫了。

    李平安特意和他说了声“谢谢”,给了他两块钱让他去吃顿饭。

    两块钱已经不少了。

    伙计离开的时候连连感谢。

    李平安和秦淮茹将家具放好,又将刚刚买来的画都放进了柜子里。

    秦淮茹在屋子里扫地,整理家具的时候李平安特意去了杂物房,将那个卷轴之中藏有珠子的画从随身空间里拿了出来,说是从地下室拿出来的。

    李平安想明白了。

    随身空间里是没有时间流逝的,食物在随身空间里放着不会变质,这些古玩若是放进去怕是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如果将东西藏在随身空间,将来若是从里面拿出来要卖的时候做一下c14或其他鉴定发现少几十年的时间。

    没这几十年的沉淀,即便是真的齐白石、黄宾虹的画作也成假的了。

    好在藏珠子那副画没有放进随身空间多久,影响不大。

    虽然决定放在家里。

    李平安也不敢马虎,他决定让秦淮茹做一些画套、家具罩将那些东西都保护起来,开口说道:“下午我到陈雪茹那里看看有碎布没有,或者一般的粗布就行,你尽快将家具罩、画套都做出来吧!”

    “我知道了!”秦淮茹说道:“这些东西都很贵重吗?”

    “当然了!”李平安说道:“就说那些画吧,无论是齐白石的还是黄宾虹的,几十年以后可能一巴掌大的价格就能比的上咱们半辈子甚至是一辈子的工资了!”

    “这些东西竟然这么值钱?”秦淮茹说道:“下午我到药房加班,晚上回来我就将活儿做了,影响不了什么的!”

    李平安点点头说道:“嗯,我知道了!”

    两人骑着自行车一起到四合院儿吃饭。

    徐氏是知道两人要到琉璃厂那边去的,不过想着他们可能不会再那边待太久,依旧是给儿子、儿媳做饭了。

    李林也从轧钢厂医务室加班回来了。

    一家人开始吃饭。

    徐氏做的是汤面条,吃饭的时候她还要喂孙子吃饭,也不嫌李业闹腾,一口一口的将这小子喂饱之后她才开始吃饭。

    吃过饭以后李林就又去加班了。

    秦淮茹帮着徐氏收拾碗筷的时候和她说了上午发生的事情。

    徐氏乐呵呵的听着。

    儿子、儿媳的事情她向来是不管的,无论李平安是花了几百还是几千买古玩字画她都不参合,不做任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