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繁体版

第三百八十八章这坑人的土方子害死人了

    梅姨一直都想让大女儿再找一个正经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工资,还是为了让王霞从婚姻失败的阴影当中走出来。

    她不出去工作整天想着和穆远那点儿事儿怎么可能忘了他?

    她不出去工作又怎么能认识其他的男人?

    可是。

    王霞挑挑拣拣,一直高不成低不就,饭店、裁缝铺这些单位都不去,想要重新到医院当护士却又不可能。

    最后。

    也是没办法了,梅姨就去找了居委会和街道办。

    居委会的确是负责给辖区内青年男女找工作的,她们有这个义务。

    居委会的大妈也不知道王霞和穆远究竟是个怎么回事儿。

    还以为是前夫穆远出了医疗事故,王霞担心见景生情怕触动伤心之事不想在医院里继续待下去了,根本就不知道她是受了卫生部的处罚不能继续在医院做下去了。

    扎钢厂未必肯要她的。

    将来若是家里人到京城大学医院或者是六院看病的时候用的着她们。

    她的工作就是和其他几个人一起对每天进入扎钢厂的各种物资进行统计。

    可现在。

    还有人统计从热轧车间出来的各种成品钢材的去处,有多少是进了钳工车间,有多少是卖到了别处等等。

    就连一直规规矩矩在药房工作的妹妹都不如,工资没有王沁高。

    王霞自然知道。

    从小到大她都没有办法和哥哥王丰年相比。

    就连食堂甚至是苏国小食堂的进出物资也是有人进行统计的。

    她引以为傲的知识以及在六院工作过的履历根本就没用。

    “你们家那孩子我是知道的,她上过护校有学问,想找个工作还不容易?”居委会大妈开口说道:“你们要是不嫌弃,我就到扎钢厂那边说说,你放心,王霞有学问不会让她下车间做苦力活儿的!”

    当然。

    将来哥哥要是毕业了,成家了。

    扎钢厂那边对王霞很是满意,直接就答应让她过去工作了,还说可以让她到厂办工作。

    居委会大妈对梅姨更加满意,不愧是在大医院工作的,待人接物的手段就是高明,和她打交道,就仿佛是如沐春风一般,梅姨实在是平易近人。

    这个时候她是不会说女儿一句坏话的,非常谦虚的说道:“麻烦您了!”

    王霞几乎是从新开始了,每月工资十八块,别说她在六院的时候偶尔还能拿点儿补助,学会了操作人工心肺机之后那段时间收入更是高的可怕。

    这是她们几个的任务。

    王霞也很满意,她认为到厂办工作肯定是坐办公室的,不但轻松还很有面子。

    王淼也说道:“你可要想清楚了,要不然,再过两年你哥哥就毕业了,到时候我和你妈肯定要下大功夫忙你哥哥的事情,我们可没心思再管你!”

    王霞又不满意了。

    其实。

    在扎钢厂工作了几天之后王霞终于意识到自己就是个跑腿的。

    她到扎钢厂的时候才发现并不是和自己想象的那样。

    梅姨很高兴。

    她和梅姨商量的时候梅姨顿时恼怒了,说道:“我低声下气,好不容易让居委会的大妈帮着给你找了个工作,而且也不是太累,就是跑跑腿而已,你又不想做这个工作了?我可告诉你,我和你爸就这点儿能耐了,扎钢厂的工作你不做,我们就不会再管你,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到哪里工作就到哪里工作!”

    居委会大妈喜气洋洋的离开了,回去就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梅姨母女。

    她能不能在家里待着都两说。

    也幸亏是扎钢厂这边不关心她在六院的工作情况,要是到六院调档案或者是询问一下,她的那点儿事情肯定就曝光了。

    她主要是学习护理技术,在医院的时候当不好护士,做其他工作就能干好吗?梅姨有些怀疑。

    梅姨脸色一红。

    居委会大妈和王霞只是点头之交,最多是见面的时候相互问候一声,王霞的具体情况她怎么可能清楚?

    的确,她是被分配到了厂办,也没让她下车间干活儿,但也不是天天坐办公室。

    她这么说无非就是卖王家一个面子。

    她这个大女儿有什么学问?

    小学毕业上了护校而已。

    不过。

    只是。

    居委会大妈到扎钢厂说了这件事情,对王霞一顿猛夸,说她学问好,人也麻利,干起工作来绝对是一把好手。

    居委会大妈这么夸奖王霞她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比如说从石景山钢铁厂运过来多少钢锭,送到热轧车间多少,还剩下多少等等。

    现在也只能一边在扎钢厂工作一遍等待更好的机会了。

    怎么说扎钢厂也是万人大厂,但愿有高升的机会吧!

    虽然不是很甘心,王霞最终还是到扎钢厂工作了。

    到药房工作的时候王沁将这件事情告诉了秦淮茹。

    秦淮茹微笑着点点头没说什么。

    对她来说王霞只是自己生命当中的一个过客而已。

    离开了就离开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

    现在。

    秦淮茹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尽快怀孕,给丈夫再生个孩子。

    晚上回家的时候夫妻两人天天缠绵,正好儿子李业一直跟着徐氏,她们到是可以放开了折腾。

    公私合营落下帷幕。

    相关制度也确定下来。

    尘埃落定。

    赵婉蓉父母在食品厂里的地位也得到了巩固。

    赵家人虽然不能和以前一样直接在厂里拿东西,但是买一些方便面、辣条还是可以的。

    厂里的员工买东西都有优惠,更别说是私方经理了。

    父母经常在食品厂买一些方便面给赵婉蓉。

    有时候她会带到丈夫家。

    有时候也会带到医院给同事们分一下。

    刚开始的时候李平安确实是吃了不少方便面,不过后来却是不怎么吃了。

    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家属院小院儿开火,就算是晚上李平安肚子饿了秦淮茹也会给她做饭,有时候是下面条,有时候就是荷包蛋。

    赵婉蓉给了李平安一箱方便面,还给了一些辣条。

    李平安都收下了。

    此外。

    小露和刘雨婷各自得了半箱方便面,其他同事都是几包不等。

    赵婉蓉特意选择了一个吴泽手术组几人都不在的时候分方便面,吴泽等人过来的时候她手里已经没有任何东西了。

    在赵婉蓉看来王春燕就是个白眼狼,喂不熟的。

    她不但对李平安这组人有敌意,就算是对六院也没什么归属感,经常想着要将六院的病人介绍给自己公公。

    她算什么玩意儿。

    赵婉蓉怎么可能将东西分给这种人?

    吴泽这组人从门诊室里出来,得知赵婉蓉给外科的医务人员都分了好吃的就是没她们的份儿,王春燕勃然大怒。

    但最终却没敢说什么。

    王春燕目光看过来的时候赵婉蓉的目光也迎了过去。

    丝毫不惧。

    方便面是她们家花钱买的。

    自己想给谁就给谁。

    王春燕就算是不满意又如何?

    她能拿自己怎样?

    “可恶!”王春燕心中想道:“要不是我公公现在没什么势力,我肯定会求着他将我和吴泽调到积水潭医院的,怎么可能一直待在六院外科看李平安这些人的脸色?”

    她果然对六院没什么归属感!

    下班以后李平安和秦淮茹商量了一下,将方便面和辣条都带回四合院儿想让儿子吃了。

    这样。

    很长一段时间内徐氏就不用给小家伙儿买零食吃了。

    夫妻两个到中院儿的时候又被贾张氏婆媳两个看到了。

    刘悦就嚷嚷着让贾东旭也给自己和儿子买一箱方便面,还要给他们买老母鸡吃。

    贾东旭苦涩的笑了笑,终究还是答应了。

    回到家里。

    秦淮茹将方便给了徐氏,说是等到孩子闹腾的时候再给她。

    徐氏点头答应。

    方便面可不便宜,要是让孙子天天吃这东西可不行,价格昂贵不说还没什么好处。

    方便面也是粮食做的。

    按说也应该要粮票的。

    不过却是没有要,只是比原来贵上不少而已。

    方便面都是按照计划生产的。

    生产多少,在哪个地区投放多少都是有计划的。

    想要无限制的购买代替粮食不可能。

    贾东旭还真的买了一箱方便面、一只母鸡送到家里。

    母鸡立即就被杀吃了。

    刘悦母子两个每天都要吃一包方便面,有时候也会给贾张氏泡一包。

    贾张氏得意洋洋的到处串门和邻居们说起这件事情,还说儿媳妇懂事儿了,知道孝顺她了。

    积水潭医院师资力量相当的雄厚。

    各种各样的先进设备就不说了。

    协和医院、京城大学医院、医大医院很多研究生都在这边工作,三所学校的教授也经常过来。

    虽然重点儿是中医,但是在西医方面的实力也很强。

    三所大学不少医院的教授经常过来。

    医院还有些医学科学院院的院士。

    刘御医虽然是中医方面的翘楚,但医学科学院依托于协和大学,主要是在西医方面进行研究。

    刘御医看的很开。

    他不但没做科学院院士,连中医学会也没有加入。

    用他的话说就是自己的时间怕是不会太多了,应该将有限的精力用在自己喜欢的研究上。

    刘御医看的很开,但是吴父、吴母就没有这么洒脱了。

    机会近在眼前他们却抓不住。

    心里能不懊恼吗?

    两人心中暗恨。

    可惜了。

    他们都是中医,如果是西医没准儿就能加入医学科学院成为院士,甚至能和林巧稚一样以此为跳板成为学部委员,真正的学科带头人,医学泰斗一般的存在。

    接触的能人多了。

    眼界开阔了。

    吴父、吴母就不再满足于当一个有名无实的神医了。

    他们想出名。

    想进步了。

    以前吴父不过是靠着一个家传秘方而已。

    现在秘方也交出去了,想要再进一步谈何容易?

    夫妻两个也商量过了。

    想要进步就只有两个方法,要么是给位高权重的人看病,将人家治好以后就能一步登天,名声在外,要么就是通过治愈疑难杂症彰显自己的高明医术。

    只是。

    这两种情况都是可遇不可求。

    吴父、吴母都有点儿不耐烦,都有些眼高手低甚至是毛手毛脚。

    吴家从三院这边搬走以后原来的老邻居就得不到好处了。

    到三院以后没了吴家的照顾,他们只能老老实实的按照规章制度看病。

    该排队的排队。

    该出多少医药费就出多少医药费,没有特殊的照顾了。

    很多邻居都开始怀念以前到三院看病所能得到的好处了。

    不管吴家两人是真心对他们好还是向他们显摆自己在三院的地位,总之他们是得到好处了。

    王春燕所在的大杂院儿有一个姓卫的老者。

    卫老头六十多岁了。

    他感冒发烧,到三院儿,拿了两副药以后并没有治好,反而咳嗽的更厉害了。

    他就想着吴父治疗咳嗽可是一绝,别说自己这种小病,就算是更严重的疾病,甚至是哮喘都能控制住。

    卫老头就想着去找一找王春燕,让她带着自己去找吴父,没准儿吴父能更用心的给自己看病,药费还能少要一点儿。

    等他到了六院发现吴泽正在门诊室,王春燕也在。

    如果他直接找吴泽治病也许就治愈了,可是卫老头鬼迷心窍就是认定吴父的医术好,根本就没将吴泽看在眼里,将王春燕叫到外面说了自己的情况,想让王春燕带着他一起去积水潭医院。

    毕竟是住在一个大院儿的老邻居,卫老头还是长者,王春燕不好拒绝,回到门诊室和吴泽说了一声就带卫老头过去了。

    又不是在做手术,即便是她不在其他两个护士也能应付。

    王春燕甚至没有和护士长请假就离开了。

    两人到了积水潭医院,正好吴父、吴母也在门诊室,王春燕就带着卫老头过去了。

    将卫老头交给公公婆婆以后她就离开了。

    通过把脉和问诊,吴父认为卫老头多半就是普通的伤风感冒。

    吴父给老头儿开了荆防败毒散和小柴胡汤。

    刚要将药方交给卫老头就听到他咳嗽起来,一阵一阵的,相当的严重。

    吴父本来想着再开一副治疗咳嗽的药,但是想到卫老头家里也不是很有钱。

    自己在积水潭医院可没站稳脚跟,根本就不会让他便宜多少钱。

    要是最后药费太贵卫老头未必愿意在积水潭药房抓药,没准还会到邻居那里埋汰自己。

    虎死不倒架。

    他并不想让老邻居们知道自己大不如前甚至是落魄的一面。

    吴父思索着说道可以到药房买一些枇杷叶煮水喝。

    枇杷叶煮水是一个偏方,确实是治疗咳嗽的。

    卫老头答应了。

    等到了药房以后当然是先买荆防败毒散和小柴胡汤。

    开了三副药。

    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优惠。

    卫老头身上的钱不够就没有买枇杷叶。

    回到家以后先是熬了一副药吃了。

    之后又到中药市场买枇杷叶。

    中药市场距离三院并不近。

    不过卫老头不怕路远,只是想省一点儿钱而已。

    春天正是枇杷叶采摘的时候。

    中药市场到处都是刚刚从南方收来的枇杷叶。

    绿油油的在各个药铺面前晒着。

    卫老头经过一家药铺面前的时候听见药铺的人说枇杷叶要晒一下才能进行炮制。

    他知道药铺外面到处都是枇杷叶了。

    走到一个偏僻的地方。

    卫老头估摸着药铺的工作人员看不到自己了,就用随身携带着的网兜装了很扎实的一网兜,鬼鬼祟祟的避开各个药铺的人回家了。

    枇杷叶的炮制方法很简单。

    《肘后备急方》中提及枇杷叶的炮制方法为“拭去毛”。

    将枇杷叶除去绒毛,用水喷润,切丝,干燥;

    蜜枇杷叶的炮制方法,《圣济总录》记载“拭去毛,蜜涂,炙”。

    具体制法为取枇杷叶丝,将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放入锅中(枇杷叶与炼蜜比例为5∶1),待***烧沸后投入枇杷叶拌炒均匀,炒至液干,呈深黄色而疏松不粘手为度,取出摊凉,制为蜜枇杷叶。

    枇杷叶可以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枇杷叶味苦能降,性寒能清,所以能清降肺气,止咳平喘,常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等症。

    此外,还能清胃热,对胃热呕吐也有疗效。

    枇杷叶煮水确实是有止咳的功效。

    这一点儿毋庸置疑。

    不过。

    需要注意的是枇杷叶病不能直接入药,所有的枇杷叶都是要经过炮制才能入药,否则是要出大事儿的。

    卫老头哪里知道这些?

    从中药市场回来以后就开始煮水喝了。

    反正枇杷叶是“捡”来的,也没有出钱,卫老头也不心疼,煮水的时候放了很多。

    喝起来更是不心疼,一天喝三次。

    事与愿违。

    卫老头的病根本就没有好起来。

    咳嗽的更厉害了。

    依旧是发烧。

    连小柴胡汤都没有控制住卫老头的体温。

    儿子卫民有些担心的让他再换一家医院看看,可别出什么事儿。

    卫老头还挺倔,说是吴父的水平他能不知道?

    大院儿里的人让吴父看了几十年的病,只要是咳嗽、气喘之类的疾病就没有看不好的。

    卫民不再多言。

    可他没有想道的是几天之后父亲就出了大事儿了。

    除了发烧、咳嗽,卫老头还出现了拉黑便的情况。

    可他依旧是没有重视起来。

    仅仅是六七天之后他就昏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