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辅佐刘备从徐州开始
繁体版

第十三章 兖州谋【4】

    公元194年四月中下旬,比历史上提前了将近一个月的兖州之乱爆发了。

    虽然这场叛乱,没有历史上准备的充分,但叛乱的势头跟历史上不遑多让。

    从陈留伊始,济阴叛了,山阳叛了,任城叛了,东平叛了,济北叛了,乃至于曹操的起家之地,真正的核心之所都叛了。

    就像多米诺骨牌般,碰倒了刚开始的牌,其余的牌也会接着应声倒下。

    就算其余的郡县没有参与讨论叛乱,但长久积压的不满,怨恨,使得兖州的许多郡县颇有默契的共同举起反叛的大旗。

    虽然荀彧通过流言嗅到了危机,也做了一些后手。

    但曹操信任的心腹陈宫与他一项要好的朋友张邈的背叛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张邈在陈留打开陈留各县城池,迎接吕布进入东郡,进攻东郡最重要的城池,也是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濮阳。

    此时的濮阳因为荀彧的后手,没有向历史上那样早早的失陷。

    但兖州兵力的捉襟见肘,最终还是向历史那般剩下鄄城,东阿,范三城,例外再加上濮阳。

    这已经是荀彧能做到的最大的极限了,剩下的只能暗暗祈祷曹操能够早日归来了。

    那边的曹操自从收到了兖州境内的流言信后。

    凭借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军事天赋,最终无奈的在心中做出判断,兖州将出现叛乱,而且规模不太小。而且前几日细作发现有小股军队行军的痕迹。

    曹操的头突突的疼了起来。

    营帐的门帘被拉开,一位身材消瘦,面色苍白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一看见中年男子进来,曹操放下揉自己头的手,“志才,你看一下,这两份信。”

    被曹操喊为志才的中年男人,叫戏忠字志才,现为曹操的筹画士,为第一谋士,“明公,该退兵了。”

    而后又斩荆截铁的说,“陈宫必然已反。”

    “公台乃我心腹,也是力主我进兖州的第一人,多次为我筹划,又怎会背叛于我。”曹操还是不愿意相信陈宫会背叛自己。

    “整个兖州只有陈宫陈公台有如此能力让流言传播的如此的迅速。”

    “此事不还有陶谦的影子...”

    戏志才毫不留情的戳穿了曹操的幻想,“陶谦没有这么大能力让流言在短时间内传播的如此迅速。”

    “何况明公杀了边让,这在兖州士人心里是一个过不去的梗。”

    “作为兖州士人领袖外加上边让好友的陈宫又怎么会无动于衷呢。”

    最终,曹操只能颓然道,“公台罔顾我的信任啊。”

    “明公,既然陶谦插手里面,此次大军回撤必然要好生谋划一番才行。”

    “陶谦已无胆,与我对决之人我看到是有点像那刘备刘玄德。”

    戏志才对于曹操说出这个名字颇感意外,“志才,你不要小觑了他啊,我与他于讨董之时相识,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人物。”

    戏志才对这个名字稍稍提上了心里,也明白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明公,此时应当一举攻破襄贲,给陶谦以震慑,顺带筹措粮草,以维持大军供需。”

    “还须立马派上一队人马,充作先锋,为我大军的回撤做先行探路。”

    “是得震慑住龟缩在郯县的陶谦。”曹操点了点头。

    “来人,传令,今日攻下城池后允一刻钟不封刀,所掠钱财皆归己所有。”

    “唯。”传令兵接到曹操的命令就出去传令了。

    呐喊声,哭叫声,已然攻破一次的城门,显然再也经受不住再一次的进攻了。

    抢修好的城门再一次变得摇摇欲坠,冲车撞击声,兵戈打击声,战马马蹄声,在一阵阵的呼号中,进城了。

    曹操看着面前血色的城池面无表情,“告诉他们迅速搜刮粮食,而后面向东南郯城方向做一座京观。”

    而后毫不犹豫的转头而去,“告诉曹仁,我会再给他留一部分人马,等搜刮完粮食,由他这一队人马殿后。”

    “志才,我们该走了。”

    戏志才犹豫了一下,还是做出了规劝,“明公,如此屠杀是不是有伤天和。”

    “志才啊,这就是战争啊,如果不给敌人以严重威慑,不然面临绝境的将会是我们啊。”

    戏志才默然,没有再说话,毕竟他也不是一个心慈手软之辈,只是作为谋士的本分让他忍不住规劝了一句。

    ...

    在高平县附近的一座山上。

    徐盛比较好奇的问糜良,“兄弟,你说曹操真的会从这走吗?”

    “五成机率吧。就算曹操不从这里走,这里在豫兖边境上,地形复杂,也便于接应玄德公。”

    “你说,这关校尉为何时刻都揣着一卷春秋呢?行军途中也不例外。”

    “...”

    “徐大哥,我觉得你以后想要成为名将,那就得多读书啊。”

    “免了吧,这些经书看的我头疼。我还是巡回营去吧。”

    话说,为什么徐盛会在关羽的营中。

    一是因为徐盛随着糜良第一次见刘备,本身也有好感。

    再加上与关羽,张飞隔三差五的比武,一来二去也混熟了。

    二是因为糜良的推荐,再加上每次的比武刘备都看在眼里,对徐盛的武力有了一个初步的估计,顿时也起了爱才之心。

    在刘备亲自的邀请下,在关羽手下做了一个司马,这次也随关羽出征了。

    过了数日。

    有探子报有大约三千人马的兵力往高平而来。

    关羽抚摸着他那标志性的长髯,赞道,“看来子能猜测的不错,曹军果然从这经过了。”

    “校尉,这应该是曹军的先锋才对。”一旁的徐盛开口道。

    关羽点了点头,而后对一旁势立的糜良颇有些无语的道。

    “子能,在我面前不必如此小心。”

    关羽每次看到糜良那崇敬的眼神,孤傲的人设瞬间就有些蚌埠住了。

    “是。”尽管在行军路上朝夕相处已有数日了,但每次对上关羽的眼神,糜良还是忍不住的紧张。

    “哎,随你吧。”不注意看都不会发现,关羽的嘴角因为糜良的反应抽了抽,随即迅速恢复正常,叹了一口气道。

    “是。”

    糜良做足了心里建设道,“校尉,曹军,先锋,我建议先放过去。”

    “三千余人,放过去的话,对兄长会有不小的压力吧。”关羽一脸担忧的看着远方。

    “我们应该相信玄德公,毕竟玄德公也经历了一场场的沙场厮杀。”

    关羽默然。

    ...

    “将军,前方就是高平了,到了兖州地界了,我们要不在高平歇一晚。”一骑士趁着歇息的空挡向为首的将军道。

    那为首的将军是叫夏侯渊,是曹操的嫡系将领,是沛谯武士集团的领军人物之一。

    “也好,今日就在这高平城歇息,另外,派人打探一下兖州情况。”

    “诺。”

    ...

    “徐司马,这曹军怎么停了?”

    徐盛拍了拍亲卫的脑袋,“笨蛋,曹军这应该是要在高平城内歇息。”

    “走,回去告诉校尉,曹军今日在高平城休息。”

    关羽收到消息后也在考虑如何解决这股军队。

    这股军队的存在每停留一刻都会陡然增加他们被发现的机率。

    拿起地图思考了半响,关羽最终还是决定联合高平大姓冯家夜袭高平,以高平为基阻止曹操大军。

    但糜良却有不同的想法,因为关羽这股军队原本就是起接引作用,没不要跟曹操大军死扛,他们存在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曹操添麻烦,而不是来打杀的。

    但糜良的劝谏确激起了关羽的傲气,“沙场征战,当堂堂正正,何必蝇营狗苟,况且我得为我大哥堂堂正正的赢一阵,而不是靠着阴谋取胜。”

    “今日这股敌军将是关某的扬名之战,也是大哥的扬名之战。”

    “子能,我虽不知你为何对我如此崇敬,但你对关某的态度关某看在眼里,若是寻常的膏粱子弟,关某必不会多看一眼。”

    “但你如此恭敬待我,关某的心毕竟也是肉长的,不可能熟视无睹,我在心里已经视你为子侄,今日关某便教你一个道理。”

    “以阴谋者必以阴谋死。”

    “再多的道理都不如堂堂正正的赢一场。”

    糜良沉默了,他毕竟是后世而来,什么事都会衡量利弊,总想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殊不知有些道理是根本无法被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