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辅佐刘备从徐州开始
繁体版

第十七章 回徐州的刘备

    曹操大军的撤回彻底使刘备失去了在兖州待下去的欲望。

    而且他彻底成为了曹吕争斗的背景板,对战场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这种情况下,刘备思归了。

    况且这次的救援徐州以及他为解徐州之围冒险亲赴兖州,这一系列行为已经让他捞够了名望,彻底将他刘备的名气打了出去。

    离开徐州仅仅才将近三个月,刘备就仿佛感觉过了好久。

    原本是盛夏的季节,已经接近深秋了,空气中都能感觉到丝丝缕缕的凉意。

    从告知吕布他将要离去始,他就在准备离去的事宜。

    跟田豫商量了离开的路线,从离狐,走陈留,避开曹操与吕布的战场,而后过睢阳,到达小沛。

    其中刘备询问了昌邑六家的幸存人员,他们表示愿意跟随着刘备离开。

    昌邑六家这次可是损失惨重,夏侯渊攻破昌邑,第一时间就屠了这昌邑六家,逃出来的人寥寥无几。

    刘备将这六家的嫡子充作亲卫,说是亲卫,倒也不拘禁他们,他们自由度很高,而且可以帮助刘备处理政务,算是对于他们的特殊照顾。

    这三个月来随着曹操大军得以回到兖州,吕曹二人在濮阳展开了拉锯战。

    先是濮阳田氏表示愿为内应,诓骗曹操进城,而后趁机反水,联合吕布对曹操进行绞杀。

    要不是陈留人典韦,奋力冲杀,恐怕曹操就交代在濮阳了。

    吕布胜了一阵。

    然而曹操并不甘心,整军再战濮阳。

    濮阳拉锯战,也是东汉末年两位顶尖谋士陈宫和戏志才的对抗。

    期间,先是陈宫趁戏志才不在,胜了一阵,使得曹操险些在濮阳丧命。

    等到戏志才赶上曹操,到达曹操军营后,两人围绕濮阳各出计谋,互有胜负,谁也奈何不了谁。

    最终,戏志才凭借着吕布军粮少的弱点,设计,最终,在这年九月份将吕布军逼退出了濮阳。

    谁知,陈宫在吕布军临撤走前,同样v摆了曹操一道。

    现在曹操也缺粮了。

    内外交困下,曹操甚至动过直接投降袁绍的念头。

    但终究被众谋士劝下来了。

    也正是因为曹操的这样困境,让戏志才身心俱疲,日夜操劳下,耗干了他原本所存不多的元气。

    走上了他历史上的老路,历史上的他在曹操把吕布赶出兖州后就病逝了。

    甚至现在他身体情况比历史上更加来的透支,因为这次从进兖州开始他就为曹操尽心谋划,没一日不停歇。

    吕布九月退出濮阳,转而转道乘氏,向乘氏李家借粮不成,攻而不取,随即退到昌邑,占领山阳,以山阳昌邑这个原兖州州刺府为核心,占据兖州南部,而曹操则是以鄄城为核心,占领兖州北部。

    当然,这些消息是刘备到了小沛之后才知晓的。

    刘备他们到达小沛已经临近初冬了,整个路程走走停停,花了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

    到达小沛后的刘备,安顿好昌邑六家幸存的成员,就骑马去了郯城。

    郯城现在的政治气氛诡谲异常。

    陶谦自曹操退兵之后,本就年迈的身体在高压下骤然放松下来,再加上天气的变化,病了一场。

    这一病,反反复复,始终不见好。

    年前的一场大病,再加上这次的病,直接使得原本苍老的身躯变得愈发衰败。

    陶谦自己都能感受到生机每日的流逝。

    或许是感觉到自己的命不久矣,他将权势抓的愈发紧,性情也变得喜怒无常起来,常常因为一件小事就苛责下人,稍有不如自己意者,就随意打骂自己手下的官吏。

    打骂也就罢了,陶谦敢杀人,仅仅有士子因为诋毁了几句陶谦,陶谦听到后就将那名士子当街杖杀。

    陶谦手下的官吏愈发的谨言慎行,不敢出一丝差错。

    就在这种政治环境下,刘备来到了郯城。

    徐州牧伯府。

    刘备望着主位上卧着的形容枯槁,头发花白的老人,不由想起去岁跟着青州刺史田楷田使君第一次看见陶谦的形象,那时的陶谦眼角虽有忧虑,但仍然生机勃勃,不似现在,仅仅才过去一年有余,一个人能够衰败成这样,一副行将就木的模样,刘备不由感慨道。

    “玄德,你依然健硕啊,我却老了。”陶谦这句感慨中,暗含着羡慕,羡慕中又有着妒忌。

    “...”

    这句话问得刘备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好在陶谦没有纠结在这个话题,转而问道,“玄德啊,你此来救了徐州,于我徐州有大恩啊!”

    “徐州百姓更是视你为再生父母啊!”

    这句话,说的刘备冷汗连连,“备惶恐。”

    “玄德啊,老夫将不久矣,可惜我二子年少,少不经事,不足以安徐州,玄德本是汉室苗裔,又对我徐州有大恩,还望接受徐州牧之印,以安徐州之民。”

    陶谦看似貌不经心,诚恳的话语却让刘备大惊失色,“使君何以如此看轻我刘备,我本就是为义而来,行的是仁义之事,使君不必如此轻贱于我,使君之印恕备难以接受。”

    陶谦笑了笑,安抚了一下刘备,“是谦之过。”

    “但玄德却是对我徐州有大恩,保我汉家城池不受外贼所侵,此是大功,我当上表天子,表玄德为豫州刺史,玄德,你看如何?”

    听着陶谦不容置疑的语句,刘备知道自己已不能拒绝,也不想拒绝,“备谢过使君。”

    “好了,玄德,老夫累了,你也舟车劳顿,就回去歇息吧。”

    “备,告退。”

    等刘备走后,从屏帘后走出一人,为许耽。

    陶谦问他,“元新啊,我看这刘备也不是图我徐州之人,你是不是多虑了?”

    “但愿是耽多虑了,但使君,刘备在我徐州现在威望颇深,这一点不可不防啊。”

    “无妨,只要将刘备远离郯城,前往豫州,定然影响不到我徐州事宜,徐州还是我丹阳人的徐州。”

    陶谦说了这么多话,有些累了,但还是询问了许耽他很是放在心上的一件事,“陈家,答应了吗?”

    许耽沉默,“陈家,还在推搡。”

    听到这话,陶谦不可抑制的涌出愤怒之色,“怎么,我儿就配不上他陈家的女子?”

    这话许耽不好答,只能沉默应对。

    “咳,咳,咳。”

    陶谦拿出帕子,捂住嘴,等咳嗽停下,又悄然放进怀里。

    但许耽在陶谦松开帕子的一刹那,虽然很快就被陶谦卷了回去,但他分明看见了血迹。

    许耽只得低下头,不敢多望,也不敢多想。

    陶谦精神终是熬不住了,“通知陈家,给他定个期限,我想要一个满意的结果。而且必须是他陈家嫡系女子。”

    说完这话,就让许耽退下了。

    临走前,陶谦又呢喃了一句,“元新,替我看住曹豹啊。”

    许耽怕听错了,想要再仔细听一遍,耳朵里只传来呼噜声。

    许耽恭敬的行了一礼,便退下了。

    另一边,回到家的刘备感觉到后背一阵冰冷,连忙吩咐人传唤热水,泡了个热水澡。

    待刘备沐浴完,穿戴整齐后,忙派人去糜府和陈府请糜良和陈群。

    下人回来报,糜良与陈群皆不在家。

    二人皆留下了信件,说若有一个姓刘的将军来寻,就言去了城外郑玄处。

    既然知道二人所在,刘备就不急了。

    但有一点颇让刘备意外,郑玄既然在徐州,虽然刘备是救援徐州而来,但在徐州待的时间并不久,于是这个徐州半公开的秘密刘备自然不知晓了。

    故而刘备只能等到明日备齐厚礼,再上山。

    因是郑玄与卢植是师兄弟,都在关西大儒马融处求过学。而刘备又学于卢植处,是卢植的学生。

    换算下来,刘备是郑玄的师侄。

    所以他得准备好礼品才能登门造访。

    但没想到的是,夜晚,糜竺与陈登齐秧来拜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