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古籍之刺客信条
繁体版

总005/刺韩疑案04:求冰

    车夫立即催动马匹,驶往郑会家中。

    道路中尘土立即飞扬起来,把围观,甚至追赶马车看热闹的人民群众淹没其间。

    郑会,魏国名士,善辞辩,为人豪爽。因为得罪了魏国国君,家产被罚没不说,若不是及时逃走,身命也是不保。

    到韩国之后,他受到韩国国君的赏识,授以大夫之职。官位虽并不高,而且毕竟是外来之人,但他并不介意。每日里欣然与各官员交往,他声名逐渐显著。

    郑会既有名士风范,结交又广。许多行走于魏、赵、韩等国的商贾,都仰慕其大名,对他尽心捐资支持。

    他再以钱帛、麦粟慷慨资助士庶,很受阳翟人的喜爱、倾慕。

    此时大夫严仲子中暑车中,郑会正巧遇见,立即就施以援手。

    马车到了郑会宅邸外,他直接指挥车夫从后门进入院内。

    把车停在榆树荫下,郑会急忙命仆役把严仲子抬入宽敞的堂屋内。

    把他放在细软竹蔑席上,郑会解开他的衣袍,亲自用布巾蘸水擦拭他的胸膛后背。

    见严仲子双眼紧闭,郑会再急命人拿上黄金一镒,去找太医来。

    严仲子神思游荡太虚,只想尽快回到二十一世纪去。但是神魂找来找去,找不到回家的路,好像只是转圈子、绕弯弯。

    尽管如此,他不再想回到“现实”来,苦恼太多。

    郑会见严仲子不为真情及施救所动,急得也是大汗淋漓。

    太医匆匆赶来,号脉看舌苔拨眼皮地折腾一番之后,摇摇头说:“没得救了,可惜严大夫为人忠耿豪气。”

    郑会怒喝一声:“家资不计!严大夫国之栋梁,士之领袖!一定要把他救活!”

    太医感动不已,含泪施礼:“宫中冰窖里有冬日存冰,外敷内服,严大夫或可得救。只不过,需要快些才好……”

    郑会听罢脸色发白,身子颤栗。

    存冰不易,宫中冰窖之事皆由相国兼内服令的韩傀掌管。

    韩傀是当今国君的叔父,为人骄横、贪酷。对于丝毫权利,皆欲全力争夺。

    严仲子时常与国君进言治国理政之策,国君很是认同。

    韩傀见严仲子有受宠的可能,担心被分权。她就因此利用各样大小事务,与严仲子不断抵牾,冲突不断。

    此时要去向韩傀求冰救严仲子,无异于天方夜谭。韩傀巴不得严仲子立即玩完才对,肯定不会伸出援手的。

    郑会想到这里,再看看躺在榻上奄奄一息的严仲子,急得嘴上立即冒出火泡来。

    太医和仆役们刚要解劝,郑会大叫一声:“来人!”说着,他立即命人把马车装满黄金、绢帛。

    摒去车夫,他亲自驾车,赶往韩傀府第。

    一路烟尘在阳翟城中掀起,路人纷纷躲避,更还诧异地看着马车上的这个“车夫”。

    烈日下,站立在马车上挥鞭赶马快行的郑会,衣衫凌乱飘摆。

    不仅须发皆张,他俊朗的面庞上不复温文尔雅,已是怒目圆睁。一边催赶着马匹,他一边大声吆喝行人规避。

    路上执勤以及巡逻的兵士见到,刚要阻拦,就被郑会喝开:“相国召唤,谁敢拦阻!”

    赶到韩傀府外,郑会匆忙跳下车来,脚下不稳,几乎跌倒在地。

    韩傀府第宽阔的大门外的绿树下,两列着甲持戈的士兵禁卫警戒。

    见有人慌张冲来,兵士立即横戈挡住。郑会双手捧出十两黄金:“求见相国!”

    有人暗地里接过去,跑进府中通报。

    郑会站在烈日下,心中如火焚。

    许久,通报的人转来答“相国此时有客,命你可进府中侧院等候。”郑会听了,立即拔脚就往里跑。

    迈过府门高大的门槛一不留心,他扑倒在地。

    旁边的人欲要搀扶,郑会才想起来,急忙呼喝:“车中所有,尽搬进府中!”

    被安排在侧院屋内静候,郑会哪里坐得住?他水浆不饮,再大步迈出屋子,来到院中。

    院里的梧桐树洒下一片树影,知了在树梢间隐身高鸣不停。

    郑会听着知了“吱吱”的叫声,只觉烦躁不已,更加忍耐不住。

    他拔腿再欲往里院闯,立刻就有二十几名或者穿着兵士衣甲的,或是一看就是江湖游侠的人挡住前路。

    当然争执不过这些勇士,郑会看看堆在身边的黄金、绢帛,再仰头看看树梢缝隙中的烈日。

    阳光刺眼,严仲子中暑严重,或许性命不保。这样想着,他不禁放声大哭,拜伏在进去内院的阶下尘土中。

    “相国救我!”他不停呼嚎着,终于惊动了里面的韩傀。

    韩傀带着说笑玩乐的同僚及门客,缓步走来。见郑会如此癫狂形状,他不禁心生厌烦。

    才要发怒,身边的人低声提示:“郑会名士,又带来财物,可留颜面。”

    韩傀这才注意到郑会身后那堆财帛,暗呼口气,心道:不可令他扫尽脸面。

    韩傀紧走几步,连声说:“郑大夫何以至此?有何事不能直言?”

    郑会摆脱开韩傀的搀扶,再俯首顿拜于他的脚下:“我父突然中暑,恳请相国施冰相救!”

    韩傀一愣,身边的人皆是惊骇。

    有人把韩傀拉去一边,低声说:“街巷之中围观士庶,皆知是严仲子中暑昏厥。郑会本是孤身逃来韩国,何来父亲中暑一说?”

    韩傀也是暗自吃惊,更不肯施以救护。

    韩傀不悦地转身对尘埃中的郑会说:“严仲子此时如何?”

    郑会大哭几声,再拜求:“严仲子堪称国士,在下也知他过于愚耿,与相国多有言语抵牾。但他这样的人,可以获救却死于相国漠视,岂非有污相国声名?”

    几十名士子、门客见郑会说得慷慨,皆心生感伤同情,看向韩傀。

    韩傀犹豫再三,不能下定决心:严仲子如此死去,立即就少了一个政敌。但他如此死去,又被郑会这样苦逼,我的颜面何存?

    郑会见韩傀不语,再次哭求:“严仲子死有何益?他活着,倒可成全相国惜才不嫉才之美名!”

    士子、门客连连点头,韩傀也略有释然。

    “在下如此苦求,非为一己之名,实为相国深思!”郑会又以双手伏地,额首抵在手背拜礼。

    “快请起!”韩傀笑着拉起郑会,再喝令身边的一名同僚,“立即取上等寒冰一斗,送去……”

    郑会再躬身揖礼:“现于在下宅中。”

    韩傀笑着吩咐人去送,又拉着郑会的手称赞:“郑大夫果然名士风流,不计己身荣辱。”

    郑会不敢耽搁,再施礼后道别而去。

    韩傀看看这堆财帛,再看着郑会的背影发呆。

    士子、门客皆近前宽慰:“相国不必在意,郑大夫所言极是。”

    韩傀不好再为此纠结,也就笑着带领众人去到后院击剑、射垛。

    急匆匆赶着马车回到宅中,郑会已见到送冰的差役捧着木桶到来。

    打赏谢过来人,命其离去,郑会小心翼翼地端着木桶赶去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