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古籍之刺客信条
繁体版

总052为你而往16:问罪

    专诸听到后背有动静,转身大喝一声。

    那人见到专诸威猛如天神,立即吓得勒住了马。马匹嘶鸣着直立起来,他急忙紧抓缰绳以免掉落,但手中的长戟也已脱手。

    毕竟是千军万马之中,这人觉得颜面扫地。他再想抄过身旁兵士的长戈,但兵士却闪身避过不给。

    他正要恼怒,却觉得耳中“嗖”的一声作响之后,胸前已经没入一支白羽箭。

    这箭正是卫冕发出来的。他发出一箭,就大笑着上前接应专诸。

    华亥已被夹得昏厥过去,此时被专诸摔在地上,立即被孙武带来的兵士们绳捆索绑起来。

    两边兵士见华亥被擒,都知道这场纷争已经结止。

    兵士们,以及围观的百姓们的“万岁”欢呼声,响彻宋河边的道路上,惊得岸边树木上的鸟雀飞鸣着钻入天空。

    国君站在装饰着亮晶晶的铜饰花纹的战车上,车夫驱赶着四匹骏马,缓缓驶来。

    华亥此时也已清醒过来,在寒风中颤栗不止。

    国君看看远处的华、向两族及其战队,再怒容满面地呵斥:“华亥,你位极人臣,何以还不满意?”

    华亥的眼泪流过花白的胡须:“国君,我助你上位,你对我恩赏却不如过去的君主。这难道不是你猜忌我们华、向两族的征兆吗?我扣押公子们,只是想泄愤而已。但你并不想着解决,只是装腔作势罢了。你就是要世人知道我想要反叛,再予以剿灭,是不是?”

    国君见他直言,一时不能还嘴。

    熊建连忙说:“国君,华亥无死罪!念他世代忠耿的份上,宽赦他这次糊涂妄为!”

    熊胜见老爹为华亥求情,而国君也陷入沉思。

    心中实在担心国君仁慈,也就致使自己助国君成事的功劳减损,他就上前急忙喊道:“华亥扣押公子们,再与国君作对,令国君于天下人的颜面无存!此次更还令几位公子殒命,又率兵围攻宫城,实在罪不容诛!”

    熊建听得恼怒,上前就对熊胜一个耳光,大骂“逆子”不止。

    眼见这又是一场闹剧,专诸暗暗摇头,心中满是对权贵们的争斗愤恨与不屑。

    华亥突然大笑几声,再恨恨地说:“熊建,你生的好逆子!你本来说与我们勠力同心,现在你儿子这样说,是为什么?”

    熊建见自己的诡秘行事大白于当场,羞惭满面而不敢抬头回应。

    伍子胥心中哀叹一声,但念自己未来若要报复楚国国君,这个旧太子仍是不能得罪、放弃的。

    这样想着,伍子胥只得为他解围:“事已至此,其中缘故必多。伍某也恳求国君,能够容得华亥等人戴罪立功。否则,两族或仍不肯善罢甘休。”

    国君听了很是满意,这样的话对于心中狐疑不定、信心不足的他来讲,正是合意。

    思忖许久,他威风凛凛地说:“华亥本应处死,但念他往日劳苦功高,就予以罢免右师之职,居家反省。其他人,概不牵连!”

    国君的话一出口,众人先是一惊,实在佩服他的假宽仁、真怯懦。

    但不再拼杀总是好事,众人再欢呼不已。

    国君待四下里平静之后,对专诸大赞:“专义士威勇不可挡,孤欲拜你为将军,可乎?”

    专诸早已看这些贵人烦躁,立即回答:“专某散淡凡夫,不堪驱使。老母尚在吴国堂邑家中,我欲返乡侍奉。”

    国君连呼可惜,伍子胥看着专诸,眼中尽是不舍。

    熊建、熊胜听了,都满脸焦急之色,不想让这个勇士离开,以便日后可以使用。

    专诸看看几人,心中暗叹:我来到春秋,只想看看换个世间,是否可以得到更多人喜爱。这个目的果然达到了,但我只想与伍子胥相伴。

    可伍子胥却满怀仇恨而不顾一切地寻找机会,也不计较结识的人是否良善。我对伍子胥倾慕之心不会变,但也不想与那些蝇营狗苟之辈打交道了。

    专诸的心思伍子胥当然也是懂得,但他是绝不肯放弃报复楚国国君的念头的。

    几人一路无语,沉默着走回熊建的宅邸。

    坐在屋中又是气氛压抑许久,熊建不禁再站起身来扑向熊胜:“好逆子,连你爹都出卖!你还是人吗!?你这样做,又不事先商讨。如此这般,我们还有脸呆在宋国吗?”

    无论怎么样,熊建或者熊胜都有可能当上楚国的国君。伍子胥既不能过份偏袒哪一方,也不能坐视不管。

    他分开这对混账父子,叹气说:“无论怎样,都是父子,都是未来的楚国国君。哎,现在在宋国,我们肯定是名声大坏而不能再留下来了。”

    熊建唉声叹气,众人也是绞尽脑汁,想不出哪里还可以让这对父子容身。

    熊胜却突然大笑起来:“哈哈哈,郑国!”

    熊建看着宝贝儿子,不禁饶有兴味地问:“为何?”

    “贵人们也是相争不断,我们去到那里,投靠有实力的一方,还会受到礼遇无疑!”熊胜得意地说。

    熊建听了大喜,连连鼓掌:“吾儿还是有些好主见的!”

    其他人都是暗自摇头,只有伍子胥无奈地笑笑,表示同意。

    专诸心疼地看着伍子胥,心中为他不得不委身于这对活宝父子而倍觉委屈。

    越是倾慕伍子胥,越是心中难受。专诸下定决心:回吴国!不再看着伍子胥这样委曲求全、可怜巴巴的样子了。

    伍子胥听了专诸的意见,心中虽然万般不舍,但既有一丝希望,他也不能放弃报仇的愿望。

    伍子胥低头闷坐,孙武也不屑于与熊建父子为伍。他坦陈说要与豪侠勇武的专诸一起,去到吴国。哪怕不能出人头地,他也要继续把兵书写完。

    卫冕自不必说,必要跟随专诸的。

    一行人再有不舍,也只得做此打算。

    不几日,熊建父子已经准备停当,欲立即启程赶往宋国西面的郑国。

    一行人沉默着沿着宋河旁边的道路,一直出了宋城西门。伍子胥终于忍不住对专诸说:“专兄弟,求你与为兄一道西行!我并非要你为我做什么,只是要与你日夜相见。”

    专诸慨叹一声,暗念:若无熊建、熊胜父子,莫说郑国,就是天涯海角、虎穴龙潭,伍兄,专某也一定与你笑着走遍、闯荡。

    专诸挤出笑容,安慰伍子胥日后必可再会。

    伍子胥见专诸心意已决,就解下腰间的那柄七星龙渊剑赠与专诸,再与他及孙武、卫冕洒泪分别。

    朝阳中,几辆马车逶迤西行而去;尘烟中,专诸等人慨叹不已。

    待马车影子也已不见,孙武宽慰着专诸:“走罢,有缘的人自然还会重逢的。我们回去整理行装,就去吴国好了。少不得到了那边,还要打搅专兄的。”

    专诸只好把恋恋不舍的目光从西边收回,默默地走回宋城。

    进城后还未到住处,已见一名传令兵大声呼叫着专诸等人的姓名,打马飞奔而来。

    专诸正在诧异,那传令兵已经施礼禀报:“国君有请几位壮士议事!”

    专诸几人相互看了一眼,心中很是奇怪:华、向两族的事,既然已经平定,还有何事非要我等去议?

    传令兵见专诸等人犹疑,只得再施礼讲出实情:“叛逃吴国的华登,听说华家被讨伐后,请来吴国大兵前来问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