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图
繁体版

第136章 归宁与教课

    这天早上,裴云霄洗完漱正在更衣,就见从门外进来的杜咏龄笑得乐不可支,便问她出了什么事。

    “是爹爹,在门口等着妹妹呢。”

    “这么早?怕是徐家的马儿都没醒。”

    “怎么劝也劝不回来呢。”

    “算了,那就让父亲等着吧。”

    还好,裴云霄去请他用早饭的时候,心急的老父亲还是听了劝。吃过早饭,用过早茶,仆人便小跑着进来通报说二小姐回来了。

    “爹,你慢点。”

    裴云霄喊完,又和杜咏龄对视了一眼,俩人都笑了。

    裴父见女婿扶着女儿下了马车,两人都穿着浅淡的青色衣衫,说不出的高兴。虽然只是几日没见,可她也很想念父亲。她像以往一样挎着爹爹的手臂,一路叽叽喳喳着去了正房。

    按着规矩行过大礼,裴父扶起他们,仆人给徐观洲上了酪浆,给她上的还是乌梅浆。张昱升耳朵听着他们聊天,眼睛则观察着徐观洲。

    还算配得上表妹。

    经过玄冥宴一事,他的裴云岚的感情于亲情之中多了敬佩和尊重,他也想象不出什么样的男子才能配得上大智大勇的表妹。众人聊了一会儿,裴云岚便拉着嫂嫂回自己的院子,说些体己话。

    裴云岚见房内一切如旧,桌椅卧榻也是收拾得光可鉴人,可以拎包入住。

    “你哥哥说了,怕你在徐家不开心,所以日日派人打扫,好让你什么时候想回来就能回来住。”

    “那嫂嫂该嫌弃我了。”

    “怎会,你不在,我都找不到人说话了。”

    “嫂嫂最疼我了。”

    裴云岚说了徐家人的情况,又说了进宫的事。得知她又能画画了,杜咏龄由衷地替他开心。

    午饭菜色极其丰盛,看得裴云岚不由得肉痛。这要是裴母在世,还不得用三个月的伙食费来招待女婿。徐观洲平素性子虽然冷,可只要他想哄人,也能哄得人笑声连连,这顿饭直把裴父吃得眉开眼笑。

    饭毕,他才说后日他父母请裴家人来家里坐坐,吃顿便饭,让张昱升也一定要来。裴云岚有些替父兄担心,徐观洲在回家的马车上说,父亲只是想见见亲家而已,没别的想法。

    这次亲家聚餐,热闹周到又不失礼数。

    裴父对着徐铭禹还是很毕恭毕敬的,裴云霄不卑不亢,杜咏龄安静淡然,纯粹做客的张昱升是最轻松的那一个。

    裴家人只说家常话,顶多问了些云中的风土人情,既没有询问政事也没有委婉地讨要什么好处。

    难怪裴家会养出这样的女儿来。

    徐铭禹琢磨着,也许,这门亲事也不在他们的预想之内,乍然攀了贵亲,想要沾点光也是人之常情。可裴父在太仆寺一如既往的兢兢业业,裴云霄也是在书院里埋头苦读,绝不打着徐府的名头出去招摇。

    只是,裴父这样老实本分的人,女儿怎么会这么胆大包天呢?

    他只能想,这就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吧。

    作陪的谢漱玉也对裴云岚的评价高了几分。

    几日后,忙完了徐观洲的婚事,拜访过京中的亲朋好友,公婆嫂嫂便启程回了云中。徐铭禹没什么嘱咐的,只让他们孝敬好大长公主;卢夫人只说了一句夫妻和睦要紧,调养好身体,早点添个孩子的片儿汤话;谢漱玉说让他们有机会来云中玩,两个小侄子很想见叔叔婶婶呢。

    看着车队慢慢地远去,裴云岚才问道。

    “大哥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是个和嫂嫂完全相反的人。”

    “哦?”

    徐观洲讲起了印象中的大哥,他们两兄弟其实在一起的时候也很少。听着听着,裴云岚就很想去云中城看看了。

    送走了公婆,裴云岚这才真的可以放轻松了。

    每日上午去给大长公主请安聊天顺便用午饭,余下的时候就在闻竹馆里和徐观洲一起消磨时间。

    闻竹馆的大主管飞影走马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开课当先生。

    桑葚负责当助教,石榴、栀子、红丝、绿波、丁香、豆蔻必须来上课。两位妈妈若想学,也可以旁听。每天教十个字,三日一小考,五日一大考。不合格的人需要给众人洗帕子,成绩最好的前两名则有金钱奖励。

    红丝冲着奖金努力学习,绿波学得慢,本来想消极怠工,但是裴云岚鼓励她,认得字多才能看菜谱,做些寻常厨娘不会的精巧菜肴。

    “我们绿波这么聪明,说不定还能创出些前无古人的新菜来。到时候把这些记录成册,出一本《绿波食单》,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岂不是美事一桩?”

    在她原本的世界里,的确有一本《吴氏中馈录》。是南宋浦江的吴姓厨娘对当时婺州的民间烹饪进行总结和整理,著成此书。她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版食谱的女厨师。

    绿波被深深地激励了,她比其他人都要学得起劲,有时候做梦还会傻傻的念着我要出书了。

    裴云岚还请了徐府一位管事娘子来教众人学算数,打算盘。少夫人重金聘请,几个学生也是勤奋好学,王娘子得了体面,还有了教书育人的成就感。

    人一忙,就不会胡思乱想;有了奋斗目标,就会变得上进,心胸也会开阔起来。大长公主并不反对,有时见了桑葚几个,还会故意考考她们。

    路过闻竹馆的徐府下人们听到书声琅琅,有人担心这股风会刮到她们身上,她们可不想学什么字,多累啊;有人则盼着闻竹馆如果再添人可一定要挑上自己,她们也想学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