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海游记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矢剑术与斩妖决

    “虽未正式拜师,但此地近来纷乱,不只是妖患,修士作乱亦不在少数,你不过是布识境初期,纵有法剑在手,也无甚大用。”

    高云临去前如此说到,“为师就传你两法,一为矢剑术,你需好生温养,不可懈怠。二为斩妖决,此诀要既有剑诀亦存功法,你若达到布识境圆满,便可用此法突破寻路境,由此走上我镇原宗的路数。”

    “是,谢师尊。”李四海当然是本着“长者赐不可辞”的想法,照单全收。

    “你出学院时,院里可有给你复疾灵液和破力原丹?”高云问道。

    “有的有的。”这两样东西,前者就是李四海口中的“速效救心液”,后者自然就是“金刚大力丸”了,“不过先生也说,这两样东西对我如今的境界来说,还比较剧烈,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用比较好。”

    “正该如此,我也正想提醒你,不要过于依仗外物。”

    “我懂的,就像那棵‘树’虽然绑上直杆就会长得更直一些,但也限制了它本身的特点对吧。”李四海的活泛思维使他能够举一反三。

    哪知高云只是看着他,良久,才冷冷的说,“这是两件事情。”

    ——

    李四海已经与高云分开了。

    此时他马匹也没了,只好自己走在前往柳城的道路上,他脑海之中正思考着为什么是“两件事情”,难道自己的“触类旁通”通错地方了?不应该啊。

    “而且师尊评价之前盯着我看了好一阵,语气也变冷了,难道他生气了?可是他为什么要生气,自己的徒弟聪慧不应该是好事吗?”

    虽然离开了高云,李四海却陷入了苦恼中。

    突然一道灵光乍现,“不对不对!他生气的应该不是我的猜测,而是我没有听他的话,又去想那些‘为何’了,我现在就应该是少想的阶段,要多去体会‘如何’才是。对了对了,不要再多想这些了,先看看这两本法决吧。”

    “矢剑术”是一门几乎没有没有门槛的术法,术如其名,就是以形神为臂,运使自身的灵力进行蓄势,以剑刃作弓,以剑脊作矢。平日里可以一直温养,只要自己的形神足够支撑,那么随着这股“势”被蓄积得越来越多,矢剑术的威力也会无上限的增强。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而言,而且这其实是孤注一掷的法门,不论这“势”蓄得多还是少,始终都只有一击之力。

    “斩妖决”就包含更多了,甚至让李四海怀疑是那镇原宗内类似于《修行纲要》的存在,当然了,《修行纲要》只是纲要,只包含布识决,斩妖决却不只有镇原宗的布识决,而是整个天成之境的修行功法都在其中。

    所以从实际出发,其实李四海现在就可以转修斩妖布识决了,不过既然高云让他即将突破寻路境的时候再转修,而且南风布识决也十分全面,不会跟别的功法产生冲突,那就听师尊的话,到时候再换吧。

    不过虽然斩妖决里面的功法暂时还不能学习,但里面的各种技法还是可以学的,李四海挑拣出了两样自己目前能够修炼的,分别是灵目术与三元剑法。

    灵目术就是以特殊的法门去运转灵气,使得修持者的双眼在灵气的特殊淬炼之下,一经发动就能够看出妖邪之气,是很实用的法门。

    虽然现在的李四海,随便哪只妖物他都打不过,甚至精怪之属也都是寻路境的修为,他照样不是对手,但是,“这不妨碍我死个明白嘛。”

    三元剑法是布识境就能够修炼的剑法,据说是镇原宗某个高手所创,这还是一套剑法,李四海这小小的布识境修士所能修炼的就是“小三元”,指的是“精、气、神”这三元,以此三元为凭依练剑,便能修出小三元剑法,之后还有“中三元”和“大三元”。

    “选平台,不光要看现在,还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前途才是最重要的!选剑法也是一样的道理。”李四海如是想道。

    整理好这一切,李四海就放心的上路了。

    但注定是赶不上回家过年了,因为只剩下两天了,而李四海还在苦苦步行之中。

    这让他不由得想起高云带他飞在天上时的感觉,李四海由衷感慨道:“飞行果真是大自在啊!”

    人们对待事情的态度就是这样,当时间还十分充裕的时候就不想着不做,当时间很是紧张的时候就会卖力去做,而当时间无论如何都不够的时候就反而会淡定下来。

    这个时候的状态,有人称之为,“破罐子破摔。”

    李四海就称之为,“哎,摆烂。”

    所以既然已经赶不上回家过年了,他索性就走得很是悠然,一点都不急切了。

    一路上时时刻刻都在用灵目术淬炼自己的双眼,边走边练,并不碍事。

    每练一个时辰,就停下脚步,就地打坐,取下身后的法剑,修炼矢剑术。

    如此也过一个时辰,就再修炼三元剑法。

    这样三门术法兼顾,李四海也算是别样的劳逸结合,这路途竟也不算乏味。

    他这一次是从灵剑门辨别了方向,径直向着柳城而去,倒是不会再经过向阳墟了。这一路途中翻山越岭也有,村庄田园也有,倒是李四海之前从未有过的经历,亦是之前从未有过的趣味。

    如此两日之后,按时节来算,已经算是大年三十了。

    李四海心思不在赶路之上,倒也没走出多远。

    而李四海毕竟还是个未脱凡心的少年,过了年也才十六岁,那时才刚好成年,细想一下,如果他的娘亲当初真把他和林小玉的婚事给说下了,那婚期估计也就是之后十多天的事情了。

    受某种心境的影响,李四海下意识的还是想在过年这一天寻个人多的地方待着的,但这荒郊野外的,还真不太容易。

    他一边赶路一边寻找,却也只在傍晚时分找到一个破庙。

    李四海见里面有灯光,心下不由迟疑。

    “自古以来的志怪小说中,这种破庙都会有些山神精怪之类的作祟,再不济就是有江湖仇杀的种种麻烦事,我还只是个布识境的小修士,掺和进去是不是有点危险了?”

    李四海在破庙外,很是犹豫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