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异变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加官进爵

    正当姜齐与赵云说话时,一个太监来到姜齐跟前,对姜齐道:“姜知县,陛下召见你。请随我来。”说完转身向阁楼走去,姜齐站起身跟了上去。走到阁楼二楼,只见一个面容憔悴、形容消瘦的二十多岁身着黄袍的青年端坐桌案之后,桌案上摆放着各类水果、糕点。旁边还坐着一个身着华服、容貌俏丽的女人,姜齐知道这两位应该就是皇上和皇后了。

    姜齐跪倒在地,恭敬的向皇帝、皇后请安道:“微臣望都令姜齐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刘宏憔悴的脸上泛着红光道:“姜卿平身,我刚才让人找来了你的履历,不仅身世清白,不涉世家党人,而且能力极强,有胆略有武艺,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你可愿效忠于朕?”姜齐恭敬直起身子,诚恳的说道:“微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往死不辞。”刘宏满意的点点头,说道:“朕观姜卿英武不凡,当一介文官着实可惜,今大汉武备松弛,朕任命你为屯骑校尉,拱卫京师安全。”

    东汉军队可分为京师兵、地方兵和边兵三部分。京师兵主要由郎官、卫士和守卫京师的屯兵组成。郎官由郎中令统领,卫士由卫尉统领,负责宫廷内外的警卫。负责守卫京城的屯兵由中尉统领。汉朝的京师兵主要有南军和北军。中尉所领的屯兵驻於未央宫北,称北军;与之相对,由卫尉统领的各宫卫士称南军。南军士兵大多调自内郡,北军士兵主要调自京辅。北军分作两部,一是执金吾(中尉)属下缇骑(骑兵)二百人,持戟(步卒)五百二十人,任务是警卫宫城之外,洛阳城门以内。缇骑多为富家子弟,持戟多出身寒门,负责京师维持治安,天子出巡,则随行护驾,侍从左右。二是五营,对外征战的主力常备军,由五校尉分统,分别是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北军中侯监管五校及其营地,总兵力四千余人。其中屯骑校尉之下员吏128人,领士700人,其兵士父死子继。

    而屯骑校尉秩比二千石,较县令是高升了,也有兵权,于是姜齐叩拜谢恩道:“皇上,微臣武斗押注侥幸赢得钱财,愿献银10万两了表孝心,忘陛下不弃手下。”刘宏一听有钱可拿,还是10万两,顿时喜上眉梢,不住地夸赞姜齐孝心可嘉。刘宏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身为皇帝大肆卖官鬻爵的人,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刘宏在其母亲董太后和及常侍们的教唆下,尝试卖官。朝廷公开宣布可花钱买到自关内侯以下至光禄勋下属虎贲、羽林等部门职位;卖官的规定是:地方官比朝官价格高一倍,县官则价格不一;官吏的升迁也必须按价纳钱。求官的人可以估价投标,出价最高的人就可中标上任。除固定的价格外,还根据求官人的身价和拥有的财产随时增减。一般来说,官位的标价是以官吏的年俸计算的,如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标价是二千万钱,年俸四百石的官位标价是四百万钱,也就是说官位的价格是官吏年收入的一万倍。段颎、张温等人虽然功劳很大,声望也很高,却也都是先交足了钱,才登上公位的。及至后来更变本加厉,以后官吏的调迁、晋升或新官上任都必须支付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官位标价,也就是说,官员上任要先支付相当他25年以上的合法收入。许多官吏都因无法交纳如此高额的“做官费”而吓得弃官而走。

    姜齐一下贡献10万两白银,相当于一亿钱,按照卖官价码,可以买个秩万石的官位了,而秩万石的官位只有太傅、大司马、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

    刘宏对身边中常侍说:“拟旨,姜齐灭盗匪、诛恶霸,治兵有方,今又力战四奴,有万夫不当之勇,实属大汉社稷之巩固之臣,擢升姜齐为屯骑校尉,封望都候。马上昭告天下。”望都候是县侯,远比亭候、乡候食邑要多,是封侯中的最高位,看来刘宏拿了钱之后确实慷慨。

    刘宏转头问姜齐:“既然你不回望都,望都令你有没有要推荐的人选。”姜齐暗叹刘宏贴心,毕竟自己封地在那儿,县令人选听一听姜齐意见还是公允的,姜齐假装思考一会后说道:“启奏陛下,微臣在望都时,有一个人叫项楚,非常有才能,且武艺不在我之下,我建议可以让他担任望都令。”刘宏听后,毫不迟疑的答应了,一个小小县令,还不足以让他抠搜,毕竟姜齐今天进献的银两足够他买下屯骑校尉、望都候和望都令的。

    刘宏让羽林卫把银两抬入内库,起身便和皇后离去。姜齐和赵云带着剩余4.5万两白银正欲出工,一名叫夏恽的中常侍带着宫廷卫士来到姜齐跟前,拱手道:“恭喜望都候加官进爵啦,按照老规矩,封赏要拿出一半孝敬陛下阿父张常侍。”姜齐知道这个陛下阿父就是张让,十常侍的带头大哥,刘宏跟前的红人,得罪不起。姜齐拿出3万两白银道:“劳烦夏常侍,这是3万两,聊表敬意,望多在陛下跟前美言一二。”夏恽见姜齐这么上道,便笑着说:“好说好说,望都候果然豪气云天,告辞。”赵云见人已走远,往地上啐了一口,骂道:“阉人乱国,狗东西。”姜齐拉住赵云道:“子龙,阉狗势大,莫要声张。”赵云做个鬼脸,便闭上了嘴巴。姜齐心中暗想,迟早有一条,要将这群阉人统统埋进历史的垃圾堆,让这些人不人鬼不鬼的东西在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彻底消失。姜齐、赵云继续赶路,快要出宫门时,一名小太监匆匆赶来,对姜齐道:“望都候留步,皇后娘娘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