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揭过
“父亲,那新汲令欺人太甚,竟把我生生赶了出来,还问了一堆莫须有之事!”
“哦?那就把他赶走吧!”
“对,就该赶走,您要知道……”
“黄家传来消息,让我们暂时不动,他只是想要立功罢了,只因……只因……”
“说!”
“只因嫌弃公子太过废物。”
“废话,若是有能,如何能够留在县内?”
“黄家还说……”
“说!”
“此人为曹家子。”
“如此吗?倒是要先看看了。”
…
“民不归其用,自取死路也,眼下何人治理何地,不需当地豪门相助?赶走便是!”
“他是曹家子……”
“嫌弃吾侄太过废物?呵呵呵,倒是说的也不错,回去告诉你们家主,我知道了。”
……
“欺人太甚!”
“他是曹家子……”
“你这逆子,欺人太甚,做县吏到如今已有两年有余,竟然连县中大小事务都不同晓,如何让人家不说你废物?”
“家主,您……”
“行了,我自有谋划!”
……
寒风吹动,大地呼呼作响。星斗悄悄地躲藏在黑云当中,时不时露出闪闪发亮地脑壳,在外面闪耀一番,又藏在云中。
县府之中,曹晖刚刚送走黄举,回到后堂的他,已经浑身瘫软无力。
“若非此次机智,恐怕此事断难善了,便是曹孟德也要绕开世家豪族,以屯田充作军资,我又如何?”此时的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眼神闪烁不定。
去年,也就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时,枣祗和韩浩提出了屯田,大大缓解了曹操跟世家之间的冲突,因而他才能潜力无限上升。
要知道,眼下的一个郡内,若是世家豪族没有藏多少人口和田地,那简直就不是世家豪族,只能说是比寒门还不如。
这么多的世家豪族,就算是曹操也没有办法与之对抗,但是为了粮食,他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来跟这些人伸手。
可这些人也不是白给的,一人抵制一番,曹操便险些没了用武之地。幸好的是,就在此时,枣祗和韩浩站了出来,二人提议归拢流民以屯田制以丰粮食。
这是一个可以绕过世家豪族,然后获得粮食的最好办法了。
一来,流民所种之地,大多都是属于无主之地,世家豪门压根不会在乎,而且伴随着时代变迁,眼下当真是流民遍地,可耕之地处处皆有,因此跟这些人不会起冲突,算是让曹孟德大大喘了口气。
二来,由于曹操收不上来粮食,只能四处压榨百姓,逐渐地就出现了一日三收……什么意思呢?也就是一天收三次税,简直就是让百姓去死。这就导致了曹操跟百姓之间的关系也很激烈,如果再不想办法,恐怕手下的百姓就先反了。
所以这个屯田制一出,真是让曹孟德算是多了几分可以利用的资源,也不必再去压迫百姓了,每年还可以让百姓们缓口气,当然了……他不收,可不代表着当地世家豪门不收,但是这一点曹操并不知道。
知道的人,也站不到那个位置上。
譬如说前世的曹晖就知道这一点,也就是因为他穿越了,才知道有些世家比曹魏还要可恶,当然了,曹魏也不是什么善茬,两方真就是把百姓当成了韭菜,关键是还不给生长的机会,近乎是连根拔除的,导致很多百姓不得不投身在世家为奴为婢。
就拿如今的新汲来说,合共有五家三姓,分别是黄、李、周,曹晖来了之后便全部得罪了一个遍,如果他不是说自己想要做事,需要人才不要废物,那他就算是曹家子,这次也得被赶出去。
要知道,当初他不过身为乡老之一,便可以把一个县君顶撞的不要不要的,至于乡啬夫更是得看他的眼色行事,因此得罪了这些人,几乎是不会有什么好的。
被赶走不要紧,但是他曹晖的前程从此就没了。或许可以成全李二蛋,但是没有他的帮助,李二蛋又能走多远?
“睡觉!”脱去衣服之后,站在屋子里不敢任寒风吹的他,出溜一下便钻进了被窝。
黑暗里,他眼神明亮地在思索,接下来的两个月,自己该怎么表现,才能让一县“大治”。
……
次日,清晨。
喝了一碗粥地曹晖坐在炉火旁,脸色阴晴不定地喃喃自语道:“有两个办法。”
他能想到的办法有两个,一是跟当地世家豪族妥协,接着便可以获得一句与民秋毫无犯的评语,接下来便是想要坐到更高的位置,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这样的根基比较薄弱,除非他可以把当地的五家三姓全部都高高的捧起来,让他们只能跟着自己。
“但是这样一来,他们就要离开新汲随我而出,这似乎有些不太可能……”想到当地的几个家族,他心里并没有多少自信。
别说是这种家族了,就算是陈珪和陈登两父子所经营的陈家,也不愿意离开当地啊,毕竟在当地可以过皇帝一样的日子,为什么要跟着其他人离开呢,除非可以让自己家变得更大。
“第二个办法,就是要跟上韩浩、枣祗二人的脚步,收纳流民进行屯田……这似乎是唯一一个办法了吧?”曹晖想到眼下许都那些人对这二人的评价,不由得笑了起来。
一个新的制度出来,总是会有很多人不能接纳的,尤其还是不能当时就见效的事情。更何况这还是种田,而种田嘛……你总不能今天种下去,明天就能收吧?
因此很多人都开始怀疑,屯田到底行还是不行。
现在召回二人的声音已经很大了,也不知道是当地的乡梓看到他们开垦出来的农田确实可以丰收,还是因为谋国之言,幸好的是,曹操一如既往的相信韩浩和枣祗。
曹操相信屯田,那是因为无可奈何,他只能走这一条路,不然跟世家起了冲突,以后的路就不是那么好走了,但就算如此,他心里也是有几分不自信,私底下已经思虑过好几次了,更不确定明年能收多少粮食,又能不能收到粮食。
曹晖相信屯田的理由更加简单,他隐约记得,屯田成功之后便收了粮食百万斛,一举奠定了曹孟德立足中原的基础。
想到这里,曹晖不由得笑了起来:“两个月后,跟黄举之间的约定恰好到期,届时也是春暖花开之时,收纳流民,开垦荒田,或许一年之后就能让曹操另眼相看,到时候再往上爬就简单多了。”
“不过眼下还有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