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采宁
繁体版

(二)多年之后

    二十二年后.…..

    小套房里。

    一个看似20多岁的女生,专心致志的挑灯夜读,手边放着一个倒计时。

    她坐在书桌前,来回翻看三本厚厚的书,这三本书当中的好几页,黏了不少N次贴。

    "哔哔......哔哔......"倒计时铃声响起。

    她仍目不转睛的看著书,伸手按下计时器,瞥了一眼时钟。

    桌上时间是04:00。

    她望向窗外黑漆漆一片,尚且能听到屋外的雨打地面声。

    她放下书本,站起身,伸了懒腰,从手机里挑了一首曲子拨放,手风琴乐声悠扬,弹奏的是《TardesdeBolonha》。

    她这时才发现,刚刚用眼过度,因此感到酸涩,于是闭目听着乐曲,手指随着音符在虚空弹奏。

    曲子拨放完毕,她将手机调到气象新闻播报,传来记者的说话声。

    "今天仍是有雨天气。今年入冬,已有两波寒流,下周一将有另一波强烈冷空气南下,但是大陆高压仍有变化……"

    她听着,不自觉的发颤,抖了抖身子,起身从橱柜里取出泡面,加入热开水,一边滑着手机换频道。

    "……哪里有灾难,大叶医院的救护团队必定第一时间抵达……"

    影片中,一个年约60的白发男人,下巴蓄着白胡,虽然年过半百,仍颇富风采,举手投足间,气度雍容。

    屏幕上,在他的身旁标记了他的身分:青叶集团总裁叶尊荣。

    这段影片吸引了她,决定留在这个频道,放下手机,继续看书。

    影片中的叶尊荣接受男记者专访,正滔滔不绝。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努力追求道德完善,我也企望自己这么做……"

    采访结束。

    记者对观众做了结论。

    "这个家世显赫的男人,没有一丝商人的铜臭味,除了拥有对社会的使命感,心中常怀慈善家的悲悯,还有一身艺术家气质……"

    她听到记者这么说,颇为认同,直点头,一边打开热呼呼的泡面开吃,又翻开书本另一页,一心二用。

    稀哩呼噜的吃完泡面,将汤喝光,再倒进一点温水到碗里搅拌,将余汤喝下,接着从一大包的花生夹心酥里,取出一小包拆开吃了。

    她再次从手机里挑了一首音乐拨放,曲目是《卡农》。

    饼干吃完,她将包装内的饼干碎屑舔干净,又看了一会书,这才端起餐盘到流理台清洗。

    餐桌上放着几本医学书刊,还有她刚才翻看的书,《备急千金要方》、《金匮要略》以及《脉经》。

    她穿上围裙,戴上手套,清洁碗筷,洗好后,再仔细将流理台擦过一遍又一遍,清理完毕,她拿下手套。

    她似乎看见双手像是被熏黑一般,于是沾了肥皂,搓洗双手。

    因为刺痛,她微微皱了眉头。

    事实上,这双手并没有被熏黑。

    它只是一双粗糙、泛红、局部皮肤裂开,像是得到皮肤炎的双手。

    她用肥皂将双手搓了许久,又看了看,这才用水冲掉,取下身上的围裙挂好,再顺手沾了一些橄榄油,抹在手上护手。

    她看似稀松平常的甩甩手,试着减轻双手的刺痛,上前将剩下的花生夹心酥收进橱柜,从冰箱里取出花生酱,舀起一汤匙放进嘴里。

    那香浓润滑好滋味,令她笑开,好吃的摇头晃脑,美美的开启新的一天。

    再取出一罐去壳花生米,倒一些进塑料袋,放进口袋里,方便随时取食。

    她看了时钟一眼,时间是05:00。

    她望向窗外,雨声停止,但天还是黑的。

    她知道,该是准备上班的时间了。

    原来应该是天刚蒙蒙亮的时刻,却因为是冬季阴雨天气,户外仍是漆黑一片。

    在没有灯照处,如果一个穿着黑色衣服的人待在路边,一动都不动,也不容易被发现。

    这虽是双向车道的柏油路,其实路面并不宽敞。

    柏油路面在经历长时间的干旱,又迎来连续一星期的大雨轰炸,开始松动,再加上人车辗过,相继出现裂缝与小坑洞。

    这些坑洞很快的接满雨水,让柏油路面更加松动,再被经过的轮胎压过而碎开,再积水。

    于是马路上的坑洞,越来越大。

    就在雨停了十分钟左右,"碰"的一声,重物坠落地面,接着几声闷哼。

    一名男子躺在柏油路上,已经没有生命迹象。

    这虽是下坡路段,但是坡度不到40,一部自行车倒在男子脚边,轮胎兀自转动着。

    男子头部前方,有个积水的坑洞和一些小碎石,而这个水洼,约有成人脸孔一般大。

    屋内《卡农》乐声,仍在循环拨放。

    她收起手机,穿上大衣,背起背包,从家门口牵出自行车。

    一开门,刺骨的寒风,令她缩了缩身子。

    她全身抖了抖,从口袋里,取出几颗花生,放进嘴里吃了。

    看了一眼手表,好整以暇的踩上单车,滑出街道,一边在心里默念。

    "……多食生冷燔炙之物,或难化之品,存于腹内作痛者,手按之痛愈甚……"

    她住的巷弄,转弯出去的小道,是个上坡,必须奋力踩着自行车踏板往上前行,每天出门都是如此。

    她很乐观,因为下班后回家,是轻松的下坡。

    这条小道,原来人车就不多,阴雨天的早晨,更少。

    她望着潮湿的柏油路上,大小不等的积水坑洞,心里有所警惕。

    路上也多了好多石块,路障似的。

    为了避开坑洞与石块,还要小心路滑,让她骑车更为辛苦。

    她一眼便望见,前方对向车道,出了事故。

    个性使然,哪里有事故,都要去帮个忙才行,浑忘了上班的事。

    看来是刚刚才发生。

    路旁靠边处,停放两台警局摩托车。

    两名制服警察,正与一名60多岁,伤心哭泣的男子说话。

    他一边擦泪,一边说:"他是我哥哥……"

    躺在地上的白发男子,看来约70岁,双目紧闭。

    正在命案现场拍照做纪录的廖警官,抬眼看见路人停步,并走向案发现场,原来正准备制止。

    待此人走近,他认出对方,脱口而出:"苑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