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火葬场再就业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受封

    宫人连忙去传。

    文帝心有余悸,却更是不由得道:“敢问灵师如何上三十三重天询问帝君?”

    白衣灵师缓缓道:“自是化为虚无,随风直上三十三重天。”

    姚掌谦却想起昨夜白衣灵师消失之事,陡然间面色大变。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难怪灵师能毫无踪迹地消失,翻遍六宫都寻不到。

    化为虚无,如何去寻!

    他忽然想起来,第一次见到灵师时,就是从天而降,突然就出现在了屋顶上。

    然后入宫又莫名其妙消失,如何找都找不到,再忽然出现,被总管报上来,才安了姚掌谦一颗心。

    如此无影无踪,和之前的灵师完全不同。

    那些官家小姐们说得神乎其神,说灵师卜算准如射箭,甚至还能提前算到谁要来,早早告诉伙计,姚掌谦还以为是心因,小姐们夸大了其能力,却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能在众人眼皮子底下,毫无踪迹消失又出现。

    白衣灵师淡淡道:“在下可以在世间任何地方自由行走,不会被区区皇宫所拘,所以往后,但凡夜间,或许陛下不一定能见到在下。”

    文帝纠结道:“若朕急见灵师,当如何传唤?”

    白衣灵师不为所动:“陛下可耐心等候。”

    那十几个学子被带了进来,来此之前也无人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此刻人人心中打鼓,怕得面色微白。

    齐齐跪在文帝面前:“学生拜见陛下,吾皇万岁。“

    白衣灵师垂眸去看,虽然面具看似无缝,实际上在眼周那一层假皮薄如蝉翼,清晰可见外面景象,刚才取下锥帽时,她刻意闭着眼,眼皮与假皮重叠,自然看不出破绽。

    若睁眼时取她锥帽,便能透这层假皮清晰见她的瞳仁了。

    而她此刻,在众学子之中竟见到了曲馀清。

    上辈子曲馀清是在下次科举正正经经考的榜眼,如今想必是急以功名娶顾浓云,托人举荐,来了宴试。

    她方才又说剩下之人心正,可用。

    倒是误打误撞,便宜了曲馀清。

    不过能不受白玉槐花香影响的,起码是对坊间流言与旖旎想法毫无兴趣,不买香也不凑热闹去闻,二是没有狐朋狗友,三是不混迹于心思不正的学子聚集之地。

    满足三者,心正是必然的。

    也多亏曲馀清自己。

    文帝有心考校:“不必拘束,召尔等入宫,是朕心中一直有疑问,国之不国,内乱从何而起?”

    这个题目问得太危险,学子们面面相觑,生怕说错一个字,会惹怒天颜。

    众人死寂之时,却闻一道沉着有力的声音道:“学生以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便是朝堂不依法度,朝臣仗势而倾朝,此为水满则溢,又或是不明察,不能烛私,不劲直,不能矫奸。法度虚弱不能制约庙堂,此为杯中空虚。”

    文帝耳目一新:“所以你以为内乱之根本在法?”

    曲馀清伏跪下来:“学生以为,内乱之根本在于法度不明,无论杯中空虚或溢出,都是衡器刻度不明惹的祸,摇镜,则不得为明;摇衡,则不得为正,法之谓也。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若一国法度清明,人人得公,内部自然不会大乱。”

    文帝有意为难:“你认为,当前执法的廷尉如何,可有纰漏?“

    曲馀清也大胆,不怕得罪人:“廷尉是临时奉命,如今尚未熟悉大周法度,但上一位廷尉顾大人,却是我朝之幸,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顾大人刚直强硬,乃我辈之楷模。”

    文帝也颇觉如今临时任命的廷尉不合其位。

    唯有这个位置空下来才知道,顾仲恪有多让人省心。

    之前从未有过这么多难以解决的法案送到他手上,顾仲恪从来都是处理得干干净净,不会让他操心。

    现在的廷尉,原先是做治粟内史,后来内史换了人,这个原先做内史的官员便空了下来,文帝想着他细心周到,平级也好迁动,便按在了廷尉之位上。

    却没想到,能让他这么糟心。

    文帝有意查问曲馀清法案典籍,没想到问他什么,他竟然都倒背如流。

    文帝将盛着安神茶的茶杯放下:“你唤何名?”

    曲馀清不慌不忙:“学生曲馀清。”

    文帝最近的糟心事总算有了一遭能看见希望:“你去廷尉身边做属官,朕赐你左平之职,辅廷尉理案。”

    周遭人难以置信。

    居然这样就能得到起用。

    他们可从来没听过宴试可以直接起用为九卿属官的!

    不都是出京做小官麽?

    而人太少,文帝有意一个个问过去,学子们见曲馀清只是对答如流便可受封,此刻心中难免燥热,比之前更敢说,放开了胸怀高谈阔论,居然各个谈吐不凡。

    哪怕是能力略微平庸的,能力也远超大部分宴试之人。

    不用像宴试那样从几百个人中筛选,便可得英才。

    以往因为宴试的学子都是各方举荐而来,托关系的必然不少,能力参差不齐,连对政事一窍不通,诗书没读几本的人都会有。

    从宴试里挑人,一向是最头疼的事情。

    但文帝没想到,此刻所见十余人,居然都非庸才。

    文帝精力有些撑不住了,但得贤才如此,眸中终于是燃起一丝火光,

    却不由得想起了灵师,灵师方才说,上天有意留贤才辅佐,真是天不亡大周。本以为人才尽散,却柳暗花明。

    此灵师定然能替他寻到明德太子,抵御大祸。

    虽然不知灵师所言假君是否为太子,但如今事情已有眉目,文帝心中的恐慌也少了许多。

    他抬眸看去,却发现灵师竟然不见了。

    什么时候消失的?

    难不成又上三十三重天劝求帝君了?

    文帝压低声音道:“掌谦,去风阁看看,寻大卜过来,若寻不到便命人一直候在风阁,直到大卜归来。”

    姚掌谦也是被这神乎其神的灵师给说服了。

    能做些小把戏的灵师不少,但动辄能影响国事的,能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