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叔:开局纹九龙拉棺镇杀僵尸
繁体版

第32章浅谈八仙

    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

    八仙之名,明代以前说法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张果)、吕洞宾(吕岩)、何仙姑(何琼)、蓝采和(许坚)、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

    中文名八仙地区中国相关城市SD省蓬莱市相关小说八仙过海组成人员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

    八仙的传说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种说法。

    八仙人物出处不一,时代不同。最初见于史籍且确有其人的,是盛唐初时擅道术之士张果。

    五代宋初,关于吕洞宾的仙话传说流传甚盛,与道教内丹修炼法的传播相呼应,两宋之际即盛传“钟吕金丹道”。金元时全真道教兴起,为回应民间信仰及传说以宣扬其教法,将钟离权、吕洞宾等推为北五祖。民间传说、杂剧戏谈等便与道教神仙相互演衍,八仙故事流传益广,内容益繁富。吕洞宾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称之为吕祖,各地道观,尤其全真道观祭祀不辍。

    八仙的事迹多散见于唐、宋时书籍中,但尚未形成“八仙”群体。真正集八人合称“八仙”的,是在元人创作的杂剧中。这些杂剧中虽都是八位神仙并出,但人名有出入,各家不尽相同。

    马致远的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第四折末《水仙子》,以吕洞宾的口吻,依次介绍八仙道:“第一个是汉钟离权,现掌着群仙箓;这一个是铁拐李,发乱梳;这一个是蓝采和,板撤云阳木;这一个是张果老,赵州桥骑倒驴;这一个是徐神翁,身背着葫芦;这一个是韩湘子,韩愈的亲侄;这一个是曹国舅,宋朝的眷属;则我是吕纯阳,爱打的简子愚鼓。”上述八仙,均为男性,没有后来所传八仙中的何仙姑,却多了个徐神翁。

    自从明代吴元泰的演义小说《东游记》一书问世后“上洞八仙”才选定了。吴元泰排定了八仙的顺次:一、铁拐李,二、钟离权,三、蓝采和,四、张果老,五、何仙姑,六、吕洞宾,七、韩湘子,八、曹国舅。这八仙的组成及排名次序,已经与后来所传八仙完全吻合,说明大多数人接受了吴氏的说法。

    八仙的八卦方位播报

    吕洞宾属于乾金之象。乾卦纯阳,故称纯阳老祖,所用宝剑亦曰纯阳剑。

    铁拐李属于兑金之象,以铁拐为足,铁属金,足在下属阴,表示柔金之象,以别于乾刚之金。

    何仙姑属于坤土之象,她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为柔土。

    曹国舅属于艮土之象,传说其兄长地下的灵魂附于其身而为恶,将其本人的灵魂囚禁于地下。地下乃土之位,但为刚土,曹国舅最后通过与恶鬼的决斗,战胜邪恶,乃复其灵明,皆刚之象。

    张果老属于震木之象,位列正东。因张果老于月宫砍梭椤树,树本为刚木,以别于柔木。

    蓝采和属于巽木之象,手拿兰草,草本皆为柔木。

    韩湘子属于坎水之象。小说中有民间大旱,韩湘子为民众吹箫降雨一节。

    钟离权属于离火之象。他性情猛悍,宝扇一扇则出火,火烧龙宫等皆钟离权所为。

    八仙简介播报

    八仙与道教许多神仙不同,均来自人间,而且都有多彩多姿的凡间故事,之后才得道,与一般神仙神圣庄严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众喜爱。八仙中有将军、皇亲国戚、叫花子、道士等等,并非生而为仙,而且都有些缺点,例如汉钟离袒胸露乳、吕洞宾个性轻佻、铁拐李酗酒成性等等。八仙也分别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贵、贫、贱。一般道教宫观都有供奉八仙之处,或是专门建个八仙殿,神明庙会也有八仙出现。八仙也常出现在年画、刺绣、瓷器、花灯及戏剧中,相传八仙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会祝寿,所以“八仙祝寿”也成为民间艺术常见的祝寿题材。民间酬神时,也经常上演《醉八仙》或《八仙祝寿》等所谓“八仙戏”。

    铁拐李

    铁拐李在民间传说中为八仙之首,有的书中称其姓李,名洪水,铁拐李,隋朝峡人;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则说他姓李,名玄;赵翼的《陔余丛考》中也说他姓刘。有说他是唐玄宗开元、代宗大历之间人,学道于终南山,一次元神出壳,没想到肉身为虎所食,只得投身于一个跛乞丐。《历代神仙通鉴》称其本来长的十分魁梧,相貌堂堂,在砀山洞中修行。因为约定要参加老君的华山仙会,临走时对弟子说,倘若元神七日不回返,则将尸壳焚化,然后留下尸壳,元神外游。不料到了第六天,弟子家中来人报信称母亲病危,弟子无奈就烧了尸壳。弟子回家后不久,李铁拐的元神回归,无处可托,忽见林中有一饿死的人尸,则从其前额脑门进入,站起来之后,才觉不行。铁拐李赶忙从葫芦里倒出老君所赠的仙丹,葫芦闪出金光,映出一个丑陋的形象,黑脸蓬头,卷须巨眼,右脚还是瘸的。他正在惊讶,身后忽然有人鼓掌,回头一看,正是老君。情急之下,铁拐李想把元神跳出,老君制止说:“道行不在于外表,你这副模样,只须功夫充满,便是异象真仙。”之后老君授他金箍一道收束乱发,以根铁拐助拄跛足。铁拐李还常背一葫芦,据说里面装有仙药,降到人间时,专门用来治病救人。

    钟离权

    汉钟离,八仙中名气仅次于铁拐李,在八仙中地位较高,元代全真道奉为“正阳祖师”。有关其人物原型,约出现在五代、宋初之际。《宣和年谱》、《夷坚志》、《宋史》等书都有其事迹的记载,只是后来讹为汉钟离,才附会为汉代人。《历代神仙通鉴》、《续文献通考》等书称,钟离权,复姓钟离,字寂道,号云房子,又号正阳子。东汉咸阳人,其父钟离章为东汉大将,其兄钟离简为中郎将,后也得道成仙。而唐代确实有位叫钟离权的人,《全唐诗》录有他的三首绝句,并附有小传云:“咸阳人,遇老人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及上仙王玄甫,传道入崆峒山,自号云房先生,后仙去。”其留世的诗题为《题长安酒肆避三绝句》,其中有“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得道真仙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等句。

    有关汉钟离的传说非常生动。据说有一天,一个巨人大踏步地走进其母内室,大声说道:“我是上古黄神氏,当托儿于此。”顿时,只见异光数丈如烈火,随之汉钟离降生。他一出生就像三岁的小孩一样大,天生一副福相,顶圆额宽,耳厚眉长,口方颊大,唇练如丹,乳圆臂长。更为奇怪的是他昼夜不声不响,不哭不吃。一直到了第七天,突然说了一句话:“身游紫府,名书玉京。”这话让其父母非常吃惊,因为紫府、玉京是天上玉帝的宫城,以为他是神仙转世。父母希望他长大成人多掌大权,因此起名“权”。据说钟离权长大以后,任朝廷的谏议大夫,后来奉召出征吐蕃,战败,隐居终南山。在终南山钟离权遇到东华帝君王玄甫,得到长生真诀、金丹火候及青龙剑法;后来又遇到华阳真人,教他太乙九圭、火符金丹,洞晓玄玄之道;最终在崆峒山紫禁四皓峰得到玉匣秘诀,成了一位仙人。传说他在唐朝的时候度化了吕洞宾,是道教北五祖之一。钟离权的形象常常是袒胸露乳,手摇棕扇,大眼睛,红脸膛,头上扎了两个丫髻,神态自若,像个闲散的汉子。

    张果老

    张果老是八仙中最年迈的仙翁,名“张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们尊称其为“张果老”。历史上实有张果其人,唐开元年间《唐玄宗敕封仙人张果记》记载其为“邢州广宗人也”(今HEB省广宗县张固寨村人),新、旧《唐书》有传。武则天时,张果隐居中条山,时人皆称其有长生秘术,他自称年龄有数百岁,武则天曾派使者前去召见,张果老佯死不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恒州刺史韦济将其奇闻上奏皇上,玄宗召之,张果又再次装死,气绝很久才苏醒,使者不敢进逼。玄宗闻知,再次派徐峤去邀请,张果只得进京。据说唐玄宗对其传闻有疑,曾叫善算夭寿善恶的邢和璞给张算命,邢却懵然不知张的甲子;又有道师“夜光”善视鬼,玄宗令他看张果,他却问:“张果在哪?”居然对面而看不见。《太平广记》中载张果老自称是尧帝时人,唐玄宗问术士叶法善张的来历,叶法善说:“臣不敢说,一说立死”,后言道,“张果是混沌初分时一白蝙蝠精”,言毕跌地而亡,后经玄宗求情,张果才救活他。

    传说中张果老常背负一个道情筒,倒骑白驴,云游四方,宣唱道情,劝化度人,后来民间的名言“骑驴看唱本”就源于此。其所乘白驴,日行万里,夜间折叠如纸,放在箱子里;白天骑的时候,用水含在嘴里喷洒一下,就又还原成一头驴。后人题诗:“举世多少人,无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

    吕洞宾

    八仙中流传故事最多的当数吕洞宾,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又称“吕祖”。吕洞宾,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原名吕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又号回道人。吕洞宾为全真道祖师,是中国传说中著名的仙人及道教的八仙之一,无论在道教还是在民间信仰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全唐诗》、《词综》中都收有他的诗作。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洪迈的《夷坚志》及《集仙传》等书对其均有记载。吕洞宾于唐咸通中及第,曾当过两任县令。有说他是九江人,原为唐宗室,姓李,因避武后之祸,易姓为吕,始名绍光,二十余年科场不第,遂罢举而纵游天下,后被钟离权点化成道。吕洞宾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浓的一个,潇洒、风趣,为民除暴安良,斩妖除怪,还好酒好色,世间流传有《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传说。其传说既多且杂,但从中也可看出原应是唐代一位慕道的士人,后被人们神化成仙。今天在河南睢县仍然保留有明兵部尚书袁可立为祭祀吕洞宾而建的袁家山吕祖庙。

    传说吕洞宾的母亲要生他的时候,屋里异香扑鼻,空中仙乐阵阵,一只白鹤自天而下,飞入他母亲的帐中就消失了。吕洞宾出生后果然气度不凡,自小聪明过人,日记万言,过目成诵,出口成章,长大后身长八尺二寸,喜顶华阳巾。当襁褓中时,马祖见到他就说:“此儿骨相不凡,自市风尘物处。他时遇卢则居,见钟则扣,留心记取。”后来吕洞宾游庐山,遇火龙真人传授天遁剑法。64岁时,游长安,在酒肆遇见一位羽士青衣白袍,在墙壁上题诗,吕洞宾见其状貌奇古,诗意飘逸,问其姓名。羽士说他是云房先生,居于终南山鹤岭,问吕洞宾是否愿意跟他一起走。吕洞宾凡心未已,没有答应。这位云房先生就是钟离权。晚上,钟离权和吕洞宾一同留宿在酒肆中,钟离权独自为他做饭。这时吕洞宾睡着了,他梦见自己状元及第,官场得意,子孙满堂,极尽荣华。忽获重罪,家产被没收,妻离子散,到老后孑然一身,穷苦潦倒,独自站在风雪中发抖,刚要叹息,突然梦醒,钟离权的饭还没熟。于是钟离权题诗一首:“黄粱犹未熟,一梦到华胥。”吕洞宾惊道:“难道先生知道我的梦?”钟离权道:“你刚才的梦,生沉万态,荣辱千端,五十岁如一刹那呀!得到的不值得欢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伤,人生就像一场梦。”于是吕洞宾下决心和钟离权学道,并经“十试”的考验,终获钟离权授他道法。吕洞宾有了道术和天遁剑法,斩妖除害为民造福。吕洞宾被全真道奉为北方五祖(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之一。

    何仙姑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有关其身世说法不一。一说她是唐朝人。宋初《太平广记》引《广异记》称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织鞋为业的农妇,后因嫌家居太闷,游于罗浮山,在山寺中住下,经常采集山果供众寺僧充斋。一次,远在四百里外的循州山寺僧来罗浮山寺,称某日曾有仙女去彼山采摘杨梅果子,经查实那天正好是二娘采果的日子,再加之大家又不知二娘从何处采来这众多山果,便认为二娘即为循州山寺采果之仙女,从此二娘远近闻名,她也借此不再寄居山寺了。一说她是宋朝人。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多称她为北宋永州(零陵)人,有称她幼遇异人,得食仙桃成仙。有称她放牧于郊野,遇异人送仙枣,食后而成仙。宋人笔记中还记载了何仙姑一些为人占卜休咎、预测祸福的事迹,一时士大夫及好奇者争先前往彼处占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