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之乘风破浪
繁体版

第十章 搬到南边

    自古至今,整个社会都是看实力的社会,富居深山宾客满,穷坐闹市无一亲。---章前小记。

    自从父亲去了老韩那里后,不知道他们聊了些什么,第二天晚上学校居然开始给父亲报菜单了。第一天的菜单我记得很清楚,因为,那是我从来没有想到的量。

    大白菜150斤,冬瓜20个,土豆3包,芹菜50斤,西红柿100斤…等。

    父亲安静的审着菜单,并没有显得很兴奋,好似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一样。

    后来,又莫名其妙的陆陆续续多了几家我们这里不错的酒店给父亲报菜单,这次看着父亲平静的样子,我们可坐不住了。

    “这…都是咋回事儿啊?一下子多这么多户!”

    “和记酒楼,川记火锅,新航大酒店这三家是咱卖莲菜的时候认识的,剩下那三家酒楼是学校里厨师长介绍的,还有4家小饭馆是自己找过来的。”

    我们开始不得不佩服父亲的未雨绸缪,还有说放下就放下的勇气。

    尽管老宋和父亲说了不用那些摊位,父亲还是果断的全部取消了,因为父亲已经发现了市场里出现了一些跟风的人,关键的一点是,莲菜红利期已经过去,很快价格就会不稳定,如果此时继续做下去,难免会掉入炒货商人挖的坑。

    父亲说,卖莲菜这种玩法,对于我们来说只适合提前发现商机后马上布局赚一波快钱,如果想长久做,那需要很大的资金支撑还有操控价格的能力,我们目前的实力玩不动。而相对长期稳定一些的就是有固定的客户送货,有了生存下去的本领,才有机会去挑战高难度的玩法。

    现在的生活已经和我们过去那种漂泊不定的日子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父亲雇了两个面包车每天定时定点往各个酒店送菜,而他自己则亲自往学校去送,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变的稳定富足起来。

    老家的亲戚听说父亲这里卖菜的生意居然也做开了花儿,纷纷慕名而来。姨夫,大伯,姑父等像是商量好一样,这个刚回去,那个后脚就到了,父亲自然不会让他们空手而归,无论是谁来,在他们走的时候,父亲都会毫不吝啬的挑出来一大袋子精选的各种蔬菜让他们带回去,回去的车票也会给他们买好。

    父亲说,对家里人,要永远厚道,尤其是出门在外混生活的,混的好了,不能忘了本,否则会在老家坏了名声。混的差了,更不能忘了本,否则混不下去的话连回老家的路都可能会被堵死。

    “咱必须得搬到南边去了。”父亲突然说道。

    “南边儿?那边费用高的很啊!不光房租贵,那棚子更贵啊!那一个棚可是两间房子啊!”

    “贵怕啥,不搬过去太不方便,而且,也不会有更好的户跟咱合作,在这儿也太不像话了。”

    于是我们都不说什么了,只等父亲一句话我们就开始搬家。

    搬到这儿后的第一天,父亲就一家一家上门邀请,我们这一排的商家一共30户,最后应约来的有13户,父亲坐庄在我们市里相对好些的酒店摆了两桌酒席,只是为了拉近关系,没有来的那些商户,父亲则逐家提礼上门,虽说没有这个必要,但后来发生的一些事证明,父亲这么做是有着深远的含义的。

    搬到南边来后,首先是我们身份上的转变,邻里开始对我们客气起来,没有了我们初来时的那种冷眼,市场上管理的人员更热情了,他们也毫不避讳的隔三差五就会来到家中和父亲小酌一番,这边做的比较大的一些老板们看到父亲时也会主动示意打个招呼了。

    父亲的进货量一天天增加起来,我们之前没有见过的各种蔬菜也都逐一露面了,紫甘兰,黑白菜,洋兰花,洋芹,丝瓜苗,荷兰豆,圣女果等等。

    对这个市场里做生意的人来说,最喜欢的天气就是阴雨下雪天,因为价格会翻好几番。而每次遇到这种天气,父亲都会显得格外有精神。

    “明天香菜要涨价!”父亲脱下雨衣边进门边说道。

    “不会吧,昨天进的1块5,今天进的才1块2,正降着呢,咋会涨啊?”

    “我刚才去北环批发市场了,整个市场都缺香菜!咱们这儿应该也有消息了,明天香菜肯定涨,没错的!”

    “那,那咋办?咱也没剩多少了,就10几捆了啊!明天够不够用还不一定呢!”

    “没事儿!我有办法!”

    说完,父亲抓了一把钞票小心的放在口袋里,然后走出门外大声喊道:“老邢!走!北环去!”

    老邢是父亲雇的一个司机,他自己8千块钱买了辆二手面包车,专门接给人送货的活儿,他们这种送货的本来都是做的零工,不定时什么时候有一单活儿可以做,而父亲看老邢人比较踏实能干,就直接包了月,一次给一个月的钱,比他们正常接活儿一个月算下来拿的钱要高出不少,前提是,有需要就要马上过来。

    他们赶去的批发市场是我们这个市里另外一个规模较小的菜市场,我们在南边,那个市场在北边,虽然北边的市场规模较小,但是却有那个市场独有的特色,那就是本地菜更集中,因为离种菜的村民近了很多。比如一些青菜,黄瓜,西红柿,香菜等常见的蔬菜。

    父亲整晚都没有睡觉,第二天凌晨5点左右,父亲和老邢回来了,塞的满满的一面包车香菜,差不多有400斤左右。

    “赶快来卸车!”父亲大声的说道。

    此时我们的小棚子前已经零星的有来买菜的人了,都是二道贩子,当他们看到一整车的香菜时,顿时像害怕抢不到似的一个个围在了车后门。

    “哎?!别抢别抢!都别慌啊!卸完车再说!”

    “呵!李老板!我们找了一圈了一把香菜都找不到!你哪儿弄来这一大车啊!”

    “呵呵,别问了别问了,你们谁要多少斤先去让我那口子一个人写一个条儿,写上数量和名字,然后你们拿着条儿来我这儿,一会儿我给你们算!别看这一大车,已经订出去一半了!你们随便去找,整个市场就我这一车香菜了!”

    可能是围堆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人挤了过来,他们一听这话,争先恐后的去找母亲写条子。

    李卫国,30斤;张光辉,50斤;赵明,15斤…母亲写的手都酸了,于是也着急的吼道:“就那一点菜卸半天!围这么多人生意咋做啊!你们赶紧卸!卸完了赶紧给他们称!”

    突然,听到父亲大声的对着电话说道:“啊,好好好,你放心吧,别人不给,肯定给你!这香菜我肯定给你留100斤!”

    “哎?!李老板!我们可是等了半天了,你这一共也没多少还给别人留100斤啊?生意不能这么做啊!得有个先来后到啊!”

    “哎呀,没办法啊!这人我可惹不起啊!我的饭碗可都在他手里捏着呢!呵呵,不过你们放心,肯定有你们的!”

    父亲逐个接过纸条开始算了起来。

    “啥?5块钱一斤?!李老板!这价格太离谱了吧!”

    “别说你嫌贵!我自己都嫌贵!要不就等天亮了你去问问市场价啥价!这么大的雨已经下了一晚上了!现在还没有停的迹象!别说5块了,你就是10块也找不到香菜了啊!不怕明说了!我一晚上没睡觉守着,这可都是4块钱一斤收过来的!”

    有的人犹豫了,没有买就离开了,大部分人还是狠了狠心买走了,不一会儿,几百斤香菜就剩下了50斤左右。

    “哎?你不是电话里说给人家留100斤呢?这也不够啊!”

    父亲没有说话,只是意味深长的笑了下。于是我们都明白了,也都忍不住开始笑了起来,一问才知道,父亲收来的这些香菜,有的1块5,有的1块8,最后那一批可能村民也知道天不好香菜要涨价,不搞价2块2。最后一算账,这一车香菜净赚1000块钱。

    忙完了这一阵儿,我们拿起前一天晚上的菜单开始逐家配起菜来。

    父亲一直在看着手机上的时间来回走着,显得很着急。

    “咋了?你这会儿要是没事儿了去吃点东西,要不去睡一会儿!晃啥呢晃!”母亲说道。

    “还有一车香菜呢!这都几点了,还不来!真是要耽误事儿!这老刘!嗨!急死我了!”

    “还有一车呢?!”母亲诧异的问道。

    “可不是!一共辆车,我们先回来了!香菜现在是一个小时一个价格!就怕一会儿耽误事儿!”

    正说着,车慢悠悠开过来了。

    “你咋回事儿你!这都几点了!”父亲没忍住,很生气的吼着。

    “不是你说。。让我晚1个小时来嘛。。然后我就绕回家吃了点饭。。加上雨太大路不好。。我就开的慢了点。。”老刘怯怯的答道。

    “这是1个小时啊?!你让我咋说你!没一点时间观念!1个小时就是1个小时!来来快卸车!”

    7点20,天已经亮了,雨还是下的很大,菜单上的菜我们已经配齐了,老邢马不停蹄的装上车开始往酒店送菜,老刘卸完车后也装上了配好的菜开始往酒店送。

    父亲给老韩和老宋分别打了电话,不一会儿他们就派了人过来,一人带走了100斤香菜,然后父亲分别到我们这一排其他商户家里通知,我们这里有香菜,平价给他们。忙完了这些,父亲才押车往学校送菜离开。

    9点左右,香菜已经涨到了7块钱一斤,母亲还在埋怨,为什么要平价给他们,父亲说,虽说是平价,也差不多对半赚了,要知足,最重要的是,做生意,不能只认利字,否则就会旧事重演。

    我佩服父亲的坚韧,佩服父亲的睿智,我也会经常想,如果换做是我,我能否做到父亲这样呢?很久很久,我心中都没能听到肯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