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之乘风破浪
繁体版

第十四章 姐姐初创业

    不经意间的某个人,某件事,某本书,某首歌就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你是否遇到过呢?---章前小记。

    姐姐初中毕业升高中时,父亲才刚刚开始去卖菜,母亲还在别人大棚里打零工,家里所有存款8000多块钱,日子比刚来时要好很多了,可是面临高额的借读费,父亲母亲除了更加拼命的干活儿攒钱,没有其他任何办法。

    可就在这个时候,姐姐一生的转折点来了。直到如今,每每谈及此段往事,父亲母亲都会难过的流泪,在他们心中,对姐姐的这份愧疚,可能永远也无法弥补了。

    老家来了亲戚,二伯,他想找父亲借钱,母亲得知后,气的几天没有回家,一直住在大棚里。

    我们老家那时候很穷,村子里普遍都是麦秆夹着泥盖的房子,偶尔会看到一两幢水泥砖瓦房,那是大户人家的。

    二伯家里更不用说了,家里只有一个儿子,我和姐姐都喊他涛哥,好不容易村里的媒人给他说了个媒,已经准备结婚了,可是二伯几百块钱都拿不出来,走投无路之下来找父亲借钱。

    父亲也没有爽快的答应,毕竟家里只有8000块钱,二伯就要借走7000,姐姐还要交高额的借读费,一时陷入两难中。

    父亲本想着,二伯看到这个情况可以少借一些,再找别人借一些,可是二伯并没有那个意思,二伯说,他能借的人都去找过了,可是他认识的也就是村里的那些人,没有人借给他,一是大家没有那么多闲钱,二是大家也都知道如果借出去了就是有去无回,他没有还钱的能力。

    最后二伯走了,母亲也回来了,一连几天都能听到母亲在摔盆扔碗,通过母亲的痛骂我和姐姐都得知,父亲借给二伯了,7000块钱。

    这7000块钱,直到15年后才还给我们,也正是因为这7000块钱,姐姐被迫放弃了升高中,转而去了中专,也是由此开始,仇恨的种子在我们三个人心里生了根。

    这件事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都是我们心中挥不去的阴影,虽然我们都在极力克制着不去想不去提及,但看着姐姐慢慢变得不爱说话了,看着我们的眼睛也变的冷漠了,心中那种痛翻滚而来。

    随着父亲的生意越做越好,家里慢慢也有了积蓄,几千块钱的借读费已经不在话下了,我顺利的上了高中,我总会想,姐姐比我聪明很多,如果是她上高中该有多好,可是我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于是那时起我就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变的有钱,变的有能力改变很多东西。

    姐姐和父亲说,她在大学城旁边一条步行街里谈了一个店面,她想做生意。

    父亲没有多问,毫不犹豫的拿了钱给姐姐,我想,这是父亲弥补愧疚唯一的方式吧。

    很快,姐姐的小店开起来了,这条街我们这里叫做“破街”,因为的确非常破,破街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由南向北的一条街,全长1000米左右,两排小门面,中间是停自行车的地方。

    北边离学校门口近一些,因此北边是小吃区,南边是生活区,姐姐的店面在南边,店名叫“瑶瑶精选礼品”。

    姐姐开始是去我们这里火车站附近的金利来批发市场进货,都是一些精美的小礼品,布娃娃,水晶吊坠,耳钉耳环,音乐盒之类的。那时候年轻人过生日流行送这些,生意还不错,当时这条街里只有两家卖这种小礼品的。

    随着进货变多,姐姐开始四处奔波打听别人的进货渠道,后来她常常自己一个人坐车去深圳进货,我和父亲母亲都在忙着卖菜,没有多余的时间帮姐姐,只能她自己亲力亲为,父亲夜深人静时常常会皱着眉会自言自语道,也不知道你姐那咋样了。

    父亲不善于表达情感,他深知自己的那个决定让姐姐心里充满了对他以及对老家人的仇恨,但事情已经这样了,他也无可奈何。

    姐姐每天都住在她的店里,很少回家,父亲母亲也不敢多问,生怕姐姐生气,我闲暇时会跑去姐姐店里帮忙,忙完后姐姐会突然消失一会儿,然后拿着我最爱吃的烧饼夹豆腐串站在我身后递给我。

    姐姐有什么不开心的事都会和我说,她和我说过,她恨父亲,恨二伯。可后来,她就没有再说过了,反而会经常买一些东西让我带回家,给父亲买的衣服,给母亲买的围巾等。

    半年后,姐姐的生意开始下滑,卖小礼品的商家多了5家,姐姐的产品不够丰富,价格也没有他们低,但姐姐好似更多的继承了父亲的生意头脑,她也懂得拿得起,放得下。

    姐姐开始逐步由小礼品生意转而做女装,整套搭配设计,量身定做等等,学生那时候生活费都不高,手里都没有太多闲钱,于是姐姐就去精选一些便宜的衣服,根据每个人的身材特征,肤色特征来搭配,不仅如此,还会推荐一些时尚潮流的其他搭配,比如包包,鞋子,手表,耳环等。

    后来,不到20平米的小店里分成了3个区域,一个是整套搭配区,一个是裙子区,一个是上衣区,加上姐姐谈吐柔和得当,诚心搭配设计,一时间生意又火爆起来,姐姐把店名改成了“瑶瑶精选”。

    自那以后,姐姐脸上每天都挂满了笑,说话也自信了很多,眼神也恢复了光彩,好似她经营的一切正在一点一滴抚平她内心的伤痛。

    姐姐雇了一个学生给她帮忙,她本可以不用雇人的,后来姐姐和她聊天中得知了她家庭条件和我们老家一样,她想勤工俭学,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于是姐姐就让她来了。

    她个子不高,1米55的样子,皮肤有些发黄,姐姐说这一看就是长期营养不良。

    “小梅,你老实说,你一天吃几顿饭。”

    “1顿…”她说话时总会习惯性的低着头,抠着指头。

    “1顿怎么行?你看你瘦成什么样了!你爸你妈看见了得多心疼!”

    “我上大学是村里捐钱我才能来上的,爸妈每个月只能拿出来50块钱生活费给我…”

    “以后,必须一天三顿饭!不用怕没钱,姐姐管你饭,你只要在这儿上学一天,姐姐就管你一天饭。”

    姐姐抱着她哭了很久,小梅也哭了很久。后来姐姐每天给小梅5块钱吃饭,那时候在学校里一碗稀饭5毛,一份菜5毛,一个馒头3毛。小梅没课时就会来姐姐这里帮忙,姐姐偶尔会带她出去吃一顿好的,后来姐姐告诉我,每次看到她,就会想起我,后来我才明白,姐姐是把小梅当成了我。

    小梅受姐姐的影响也变的没有那么自卑了,变的更像一个充满朝气的学生了,姐姐给她结算工资时,小梅坚决不要,姐姐还是把钱塞到了她的口袋,然后告诉她,等你以后有钱了,你要还给我的,但是现在,你必须拿着。

    姐姐知道,越是穷人家的孩子,自尊心越强,于是姐姐尽可能的在不伤害她自尊心的前提下,让她明白这不是同情。

    小梅学的是中文,她说,她的梦想是毕业后回到她的村里当一名语文老师,她要告诉她的学生们,不经意间的某个人,某件事,就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而改变我一生的那个人,就是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