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布衣开始一统天下
繁体版

第三十三章 义军来袭

    袁梓墨听到城墙上众人的惊呼声,于是迈步来到窗子前,朝城外望去。

    只见远处有一队人马朝着城池而来,队伍行进的速度不快。

    他等了好一会,才看清楚,队伍前方是一、两百名骑兵,后面跟随着三、四百名步兵。队伍中还飘扬着几杆旗帜。

    队伍越走越近,直到距离城门三百米左右的地方停了下来。为首的一名头领打马上前,仰头查看城墙上的情况。

    他见到城墙上有不少人防守,感到极为奇怪:

    “怎么石滩城现在竟然还有官兵驻守?我们得到的消息不是官兵都跑完了吗?”

    “早知道是这样,我就多带点人跟攻城的装备过来。”

    袁梓墨这时才看清楚对方旗帜上绣着的三个大字“顺天军”,再看看对方军队里的人员,不禁哑然失笑。

    只见那些骑兵穿得破破烂烂,骑在马上,右手拿武器,左手握缰绳,其中有些人骑马的姿势有些不对,明显就是刚学会骑马的新兵。

    那些步兵也是穿得破破烂烂,穿得衣服五颜六色,队伍军容不整。

    那些士兵站在那里参差不齐,手里拿的兵器也是各种各样。有些人手里竟然拿着锄头、斧头之类的武器。

    义军队伍里连一架攻城的云梯都没有带过来。

    袁梓墨笑了一下,转身命令张虎道:

    “你命人去通知梁亮将军,义军没有带云梯,无法攻下城池,他们等会会朝城墙上射箭吓唬大家。”

    “通知大家,注意躲避敌人的箭雨。其余时间,我们安排些人值守,其余人都去城墙下休息。”

    “命令众人只要义军没有主动攻城,就不允许朝义军射箭,或者出城去主动攻击,以免激怒了他们。”

    “如果义军谩骂大家,不要搭理他们。”

    梁亮领命离开。

    袁梓墨转过身来,又坐回了桌子边。欣赏起自己画的图来。

    司马飞雁感到有些纳闷,于是迈步来到他身边的座位坐下,询问道:

    “袁兄弟,义军来的并不多,并且看起来战斗力不强,为什么我们不派人出去冲杀一阵,杀败他们?”

    “再不济也可以杀他们一点人,让他们知道我们是不好惹的,因而主动退去。”

    袁梓墨侧头看了看他回答道:

    “没有任何必要,我们的目标就是保全自己人的生命。出去杀退义军,就算把他们全部杀死。对于我们来说也划不来,是笔亏本的买卖。”

    “首先义军都是流民,这些人以前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和我们并没有深仇大恨。他们也是被迫才起义。”

    “我们是为了保全生命没有办法,才和他们作对,能不杀人就尽量不要杀人。”

    “何况义军这里最少也有五百来人,我们和他们火拼,进行生死搏杀,我们的人怎么样也会有伤亡,我们队伍中的任何一个人对我来说都是宝贵的。”

    “何况我们如果杀死了他们不少人的话,那就和义军结下了血海深仇,万一这些人中有义军首领的亲人或者朋友。”

    “义军首领听到他们被我们杀了的消息,举大军过来报仇,那我们就麻烦大了。”

    “到了那个时候就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

    “我们的目标就是守住城池六到八天时间,把我们的人全部平安带回内地去。实在是没有办法才动手以外,没必要节外生枝。”

    司马飞雁想了想,觉得他说的挺有道理。于是不再吭声,坐在旁边欣赏起他的画来。

    义军带队的首领仔细查看了一番,见城墙上守城的人并不多,最多只有不到两百人,不由得胆气大了很多。

    他一声令下,那些骑兵和步兵呐喊着朝着城门冲了上来,冲到城墙下不远处,停了下来,拿出弓箭对着城墙上的众人引弓而发。

    白色的羽箭铺天盖地朝着城墙上的众人射了过去。

    梁亮按照袁梓墨的命令,一见下面的义军拿出了弓箭,立即命令众人直接下了城墙去躲避箭雨。

    义军连续朝城墙上射了三轮羽箭,射完后,义军带兵首领骑马上前朝着城墙上大声叫道:

    “城墙上的官兵听着,只要你们投降打开城门,所有人我们一概不杀,以礼相待,全部放你们自由离开。”

    “但是如果被我们攻破了城门,我们会把你们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就算我们攻不破城池,我们定然会通知大军过来,如果你们现在不投降,到时候被我大军攻破城池,你们一样全部会死。到时候你们投降就晚了。”

    城墙上静悄悄的一片,众人默默的看着他,没有一人理他。

    义军首领连续喊叫了几次,都是如此。

    他心中纳闷无比:

    “朝廷军队的士兵一直贪生怕死,以往如果就这么点人守城,只要吓唬、吓唬,他们就会毫无斗志,开城门投降了。”

    “这些人根本不为所动,这是怎么回事?”

    他有心攻城,可惜没有带云梯过来,这城墙高达八九米,如何登得上去?吓又吓不住对方,一时之间无可奈何。

    义军士兵见城墙上的人根本不理自己首领的话,个个心中有气,于是朝着城墙上的人谩骂起来。

    城墙上的守军依然不理。

    义军众人见城墙上的守军漫不经心的看着他们,对于他们的骂声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更加生气,于是骂的更欢了。

    污言秽语满天飞。骂了一个多小时后,个个骂的精疲力尽。

    此时已经到了吃饭时间,城墙上的众人端着一个碗,一边吃一边看着下面谩骂的人,偶尔交头接耳点评几句。这让城墙下的义军更是气愤难当。

    天慢慢的变得黑了起来,义军首领别无办法,只好命令先撤军,在距离城池三里远处安营扎寨。

    他思来想去,觉得别无办法,于是决定等天一亮就派人去通知上级,自己则原地按兵不动,等待上级指示。

    梁亮等人见局势的发展果然如袁梓墨预料的一样,众人都心服口服。

    吃完晚饭后不久,柳岩山带了四十多人来到了城楼下,他叫众人在城楼下等候吩咐,自己先登上了城楼。

    他走到袁梓墨面前,躬身行礼道:

    “属下把城里的情况都查清楚了,城里剩下的居民不到八百人,其余人都逃走了。这些人都是普通居民,没有要暴动的迹象。”

    袁梓墨微微点头,心想:

    “果然不出我的预料,石滩城已经和空城差不多了。这样也好,城内流民暴动的可能性就少了很多,城内安全多了。”

    柳岩山继续汇报道:

    “属下在城内发现了一座很大的兵器库,里面有很多的兵器。刀、剑、枪等应有尽有,都是新的。”

    袁梓墨听后暗自沉思:

    “看来,官兵只顾逃离连兵器库中制造的兵器都没有运走。这个消息估计已经被义军得知。”

    “义军不但缺粮食,还极为缺少武器,说不定这支义军就是派来取兵器库中的兵器的,只是因为得到的情报是没有守军驻守的。所以才没有带攻城武器。”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肯定会派人回去报信。这里距离他们的大本营最少有一天半的路程,一来一回就要三天时间,那么最快后续大部队三天后就会赶来攻城。”

    “不过如果我们拥有大杀伤性武器,然后和他们谈判直接就把兵器给他们,他们顾忌会死太多人,得到武器就退兵的可能性极大!”

    “制造投石机的事情事不宜迟。必须抓紧进行。”

    想到这里,袁梓墨问道:

    “柳兄弟,我派你去招募到的人招募得怎么样了?”

    柳岩山毕恭毕敬的回答道:

    “禀告袁统帅,我在城里找到了四十多个工匠,他们自愿过来跟随您,属下不敢耽搁,立刻带着他们来见您。”

    “属下让他们都在城楼下等待。”

    袁梓墨一听大喜,立刻要他把人带上城楼和他会面。

    不一会众工匠登上了城楼,站到了袁梓墨的面前。

    袁梓墨随意的跟众人聊了聊天,了解到其中有十八个木匠,二十三个铁匠,都是从小学艺,干了很多年的。

    木匠中一个姓张的老者还在军中参与过制作投石机,他在众人之中有着一定的威信。

    他心里感到很是高兴。他把老者叫到了桌子前,吩咐道:

    “张伯,这些人我就都交给你了,你负责带领这些人按照这桌上的图纸替我打造三件投石机。”

    “必须保证其中一架可以正常发射。另外两架只要做一个样子,远看像投石机就行。”

    “由于情况紧急,因此这投石机的零部件可以制作得粗糙些,制作的速度一定要快。不一定要很坚固耐用。

    “我们只是短期使用一下。只要保证我们能发射五到六颗巨石就行了。”

    老者听得频频点头。

    袁梓墨交待完毕后,把桌上的图纸递给了张伯,张伯接过图纸仔细一看,脸上瞬间露出兴奋的神色。

    他在军中做过投石机,很了解现在这个时代投石机的制作方法,但是眼前图纸上的投石机完全不同于他所掌握的投石机制作方法。

    图纸上的投石机明显要比这个时代的投石机技术领先了很多。这个投石机竟然还配有转轮、配重系统。可想而知要省下很多的人力,威力也要大很多。

    袁梓墨郑重的跟眼前众人说道:

    “拜托各位,大家一定要听从张伯的指挥,加班加点在三天后的清晨之前把投石机给生产出来。”

    “只要生产出来了,除了答应带你们和你们的家属去内地外,每人再另外赏二两银子。”

    他接着望向柳岩山,吩咐道:

    “你通知刘管家,让他把家属中所有身体还好的、有些体力的男子,都派上城墙上帮忙制造投石机。”

    “通知何彪的人除了留下几人值守外,其余的人也上城墙上帮忙。”

    “城墙上暂时不会有危险,等会下城楼后你通知梁亮将军,城墙上除了留下部分人值守,其余所有人都前去帮助张伯砍树,并把木头运到城墙上,听从他的吩咐,在城墙上组装投石机。”

    “另外通知何彪带几个人去城里发银子雇些人去后山找几块巨石运到城墙上来。”

    当夜城墙上灯火通明,很多人在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