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1从厂办开始
繁体版

第12章 父母死因(求收藏求追读)

    为了自己的前途,李三彪拉着孙小红,坐在台阶上看星空。

    故意卖个破绽:

    “你看,那就是哈雷彗星…”

    “什么?你没搞错吧,哈雷彗星66年才回归一次!”

    “原来是流星!对着流星许个愿吧,我来教你唱一首《星语心愿》……”

    柏芝姐的歌词是相当感人的,竟然把孙小红的眼睛唱哭了……

    “这歌真好听,哪个磁带的,我也去买…”

    没有回答,捏捏脸,摸摸手,打情骂俏。

    李三彪其实在想发财的事!

    刚才去菜市场,看见成本几块钱十几块钱的电子表,

    能卖出一百块的高价,心里实在痒痒。

    他的人工智能,搞出了五份不同品牌电子表的解析图纸。

    自己的系统自己知道,但这系统不像别人的那么逆天,

    能直接分解元素,合成任何物品。

    这悲催系统是个光说不练的坑货,

    李三彪还得从厂里借用相关设备。

    解析显示,电子表的核心部件是一个小型IC芯片,

    根据臭名昭著的巴统协定,以及后来的瓦森纳技术协定,

    芯片生产设备根本就不出口给国内。

    阅读过厂办收到的业内信息,了解到国内现在的状况。

    落后最新水平12年的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数量不超过一手之数,

    而电子表需要的,更加先进的3英寸生产线,只有两条。

    还都是外贸和情报部门合作,历经千辛万苦买回来的,

    这些设备,都是龙国宝贵的重器,看管很严密。

    就算是知道怎样发财,也没地方去加工,更别说自己买办厂了。

    刚好。三条3英寸线里的一条,五条2英寸线里的一条,都安装在电子城的878厂里。

    另外两条,一条在老爹771那里,还有一条位于贵州的风光电工厂,也就是4433厂。

    878厂就在自己隔壁,怎么也得想法混进去,造他一千套芯片再说。

    一只电子表卖一百,一千只就是十万啊!

    而自己卖掉那只鸡以后,浑身上下加起来,

    也只有八十块钱身家……

    只有更高的位置,才能调用工厂的机械和用料,为自己服务啊。

    李三彪不知何时,已经暗搓搓地搂住了孙小红的腰。

    盯着孙小红的眼睛,不怀好意道:

    “小红你想不想考大学?每天晚上八点来我家,哥单独教你高考秘诀,过几天参加高考,保证能考上。”

    孙小红立刻惊醒,气鼓鼓道:“骗我上楼?你当我小孩啊!做你的梦吧!再说,本姑娘不是还可以读夜大嘛!本姑娘我昨天已经在厂里报名了!”

    !!!还能这样?

    嗯,是自己又忘了,从1980年夏季开始,夜大本科恢复招生,

    这时候夜大可牛逼了,学历和正规院校是等同的,等于开了学历后门。

    夜大都是工厂单位推荐,能混上名额的,也都是这个单位看中的人选。

    一句话,白捡的文凭,有时比高考的还难得到。

    他自己当然对这些机会这不屑一顾,白天随手把几张录取通知书发了下去。

    嗯,他记得,其中就有两张是无线电技术学校的,正是开在878厂里!

    呵呵…

    “小红,你不是想上夜大吗,我可以跟你陪读!咱们一起去878厂那所学校!”

    孙小红十分惊讶,同时感到一阵羞涩。

    送走了孙小红,李三彪疲劳地躺回床上,倒头就睡。

    枕头下有窸窣声,原来是信纸在响。

    李三彪翻身坐了起来,将信又读了一遍。

    哎,自己上个无线电的夜大,也算对老爹有个交代了。

    上次老爹老娘是带着遗憾,突然一起离开人间的,

    基地来人,没有透露什么原因,只是对自己进行了询问,后来不了了之了。

    一切都是父母身边大哥二哥处理的,自己被隔绝在事外。

    后来大哥二哥露出过口风,父母的死其实很不寻常。

    他其实倒看得很开,人谁无死,

    就算不能阻止父母过世发生,但总得让他走的顺心吧。

    拿出稿纸,给老爹回个信。

    “父亲见字如晤,厂里工作很忙,我没有时间复习…”

    “但我已遵照您的教诲,报名参加无线电学校内的夜大…”

    “收件人:长安毛纺厂第三科,赵翠芬收。”

    这就是老爹所在研究基地用的通讯地址,

    只有收信人是这个名字的信,才回被送到七机部第772所。

    对所有信件内容自然是要逐个检查,甚至于是验毒的。

    作为中关村最早的研究所,它在1970年,就已经从中关村迁到三线了。

    就是那时候,李三彪成了个留守儿童。

    爷爷在扫荡中,为掩护家里地道藏着的重伤员牺牲了。

    重伤员认他爹做亲弟弟,成了他的大爷。

    大爷把他父亲安排到大学读书,

    50年代时,都是老大哥以俄语授课。

    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刚从老大哥那里留学回国的老妈。

    两人都在七机部设在中关村的计算机所上班。

    他小时候就在中关村玩,那时还真的是个村子。

    中官就是太监,因为附近两座皇家园林,

    所以太监住在这里也不稀奇。

    可是,1970年,计算机所上万人,大举西迁到长安旁的骊山,

    大哥二哥都随着去了。

    这种搬迁是不留尾巴的,把一切痕迹干干净净,房子户口自然也都收回了。

    因为大爷没有孩子,希望把李三彪留在四九城。

    他就跟大爷大妈一起,住在鼓楼大街的一间四合院里。

    别误会,他大爷不等于一大爷,有干休所管,也没有一大爷的心思…

    与条件艰苦的772研究所相比,留下当然那是好事。

    想着,又读了一遍父母的信。

    “我与你母亲最近身体不太好,经常恶心,呕吐,下肢麻木,脱发头痛…”

    “你要保重身体,学会保护自己。”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特别是来历不明的人,不要跟他们去陌生地方。”

    李三彪又读了几遍,总觉得有些不对。

    虽然看似是废话,但连起来,似乎有所警示。

    虽然现在有些地方比较乱,但身处四九城,夜不闭户还是没问题的。

    来历不明就更怪了,没有介绍信的人,怕早被执法者带走了。

    至于他会被拍花子,就更怪了,

    他在城里的战友很多,都是往花里浇开水的主…

    越看越觉得,父母这是在隐隐地提点自己,小心什么人。

    不过上辈子,自己也确实没有遇到他们。

    但李三彪已经起了疑心,父母现在似乎得了同一种病。

    李三彪熟知两弹元勋事迹,不敢断言这病是怎么来的。

    他把手放在信上,唤醒了系统。

    “老板,什么事?”

    “解析这封信!”

    “报告老板,辐射和多种重金属中毒均能导致老板父母大人的症状,目前无法确定具体是哪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