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1从厂办开始
繁体版

第71章 回家看看

    许之安拿着李三彪的计算器,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作为四九城邮电大学的高材生,他是极其看不起国内的电子技术的。

    但李三彪就在他面前,活生生组装了一台计算器。

    同样是在国内,他为什么比我还优秀?

    许之安想到了一个可能,沉着脸问道:“你敢不敢说实话,你爹是谁?”

    李三彪愣了愣,道:“我爹,这不能说。”

    许之安点了点头,看来是保密单位,他内心已经为自己不如李三彪,找了个家学渊源的理由。

    而李三彪马上道:“我已经十年没见到我爹了,我都是靠查资料,自己想出来的。”

    许之安有点蒙了,查资料,我们学校,还有研究所,资料不比你多?

    排除老爹的原因,他想到的唯一可能就是:“你,是不是出过国?”

    李三彪解释道:“出国不是万能的!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实不用迷信什么硅谷,那些技术,你自己多琢磨一下,你也能想出来!”

    “嗯,其实研究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其实你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过来问我,我们一起研究一下,说不定就能创造什么成果呢!”

    “恕我直言,你之所以没有做出成果,原因就在于,你上班根本没有认真工作,有机会就偷懒,每天晚上却在复习托福!”

    许之安大吃一惊:“你怎么知道的?”

    李三彪上辈子就知道,这个许之安虽然是人才,却只想拿厂子当跳板,去硅谷发展,明年年初就去留学了。

    不仅是他,在八十年代的两次出国热潮里,凡是分配到大城市的电子专业大学生,几乎全都流失了,等于给漂亮培养,留下的没有几个。

    结果就是,现在芯片领域的顶尖科学家都是华裔,而龙国却迟迟造不出自己的先进芯片!

    有句话形容得最精妙,那就是漂亮的钱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知识装在华人的脑袋里!

    华人在电子领域有明显的智力优势,却因为被漂亮收割了人才,

    人总是慕强的,你苦口婆心讲大道理,甚至用金钱,都挡不住人才流向硅谷。

    ATI的创始人是何国源,英伟达的创始人是黄仁勋,AMD现任总裁是苏姿丰,可以说漂亮国除了英特尔之外,电脑芯片显卡的四家生产商,其中三家都是华人创办或掌控。

    而大陆的研究人员,80年代起却不断流失,导致反而不如对手,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所以李三彪就是要半天做出一个计算器,震醒这些无心研究,一心出国的人!

    厂长老孙听说这事,三步并作两步就赶了过来,拿着计算器,乐个不停。

    老孙马上对外宣布,我国产计算器取得了重大突破,现在就安排量产!

    孙小红听说,也兴冲冲跑了过来,把李三彪拉到身边,当众挽住他的胳膊。

    总工和其他研究人员,本来都有些眼红,

    但没想到李三彪这次依然是推功不受,

    按李三彪的意思,报功时,就说计算器是三个厂子的研究所共同研究,让总工代为领奖。

    总工立刻眉开眼笑,没想到李三彪竟这么淡泊名利!

    李三彪看了看阿袁,觉得她一直跟在自己身旁,应该多分点功劳,道:“嗯,其实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阿袁在878厂时,出了个点子启发了我,否则,我也没法半天就造出来。”

    这完全是胡扯了,阿袁十分诚实地道:“阿彪哥,哪有的事,都是你一个人发明的!”

    孙小红嫉妒道:“阿袁姐,既然是你发明的,就别推辞了!”

    阿袁还要推辞,宣传干事却趁机抓拍了她的照片。

    厂长老孙道:“阿袁,明天记者就过来,你得好好准备一下!嗯,李三彪就不出场了,就说研究所受你启发,大家一起群策群力,取得了计算器制造的重大突破!”

    阿袁立刻小脸煞白,道:“厂长,不可以!千万别提我!”

    厂长笑道:“怕什么?其实谁发明的不重要,我们厂就是得树个榜样,你依旧别推脱了!”

    接着,几个宣传干事就把阿袁缠住,问东问西,从平时点滴到生活剪影都要,甚至去宿舍拍了一圈。

    李三彪则拉着孙小红,跑到红霞电影院看电影,

    这次看的是农村片《喜盈门》,也是刘晓庆演的。

    两人躲在影院角落里喝了一个钟头可乐,李三彪意犹未尽。

    孙小红却小嘴一嘟道:“不看了,现在不安全,你现在送本小姐回家!”

    李三彪心说,虽然家电都买好了,孙小红家里却一直慎着。

    今天看到阿袁对自己有意,小红是着急了啊,赶紧带来认门!

    但着急也没用,她今年不满19岁,阿袁大学毕业,显然是22岁了!

    1980年底的婚姻法规定,鼓励晚婚晚育,女性20岁,男性22岁才可以结婚!

    现在是李三彪够了年龄,还有着远远超越了三大件的优越条件,甚至有一辆波兰轿车!

    但孙小红因为年龄不到,是没有办法去登记!

    只能看着别的女人对李三彪示好……

    至于先订婚,孙小红从没听说过订婚是啥。

    四九城建国后就没这规矩,只要没结婚就是自由恋爱……

    李三彪不知道别人想啥,他自己想起来,

    穿越以后这两个月,就没回去看过大大爷,不如趁机回家一趟吧。

    两人一同坐上401路,又换了107,

    孙小红家住在北新桥附近的一条胡同里,有个大杂院。

    “中院那间正房是我家的,还有东厢房最北边的一间是我住的。”

    李三彪掐指一算,好家伙,合着你家格局跟傻柱家一样啊,你住的还是雨水那间屋……

    李三彪一看就知道,这绝不会是厂长老孙应该享受的待遇,老孙也太节俭了。

    几千人厂子的厂长,虽然不可能有独占院子,但怎么也应该把易中海那两间屋拿过来嘛!

    李三彪打趣道:“你爸真是艰苦朴素啊!我得去和记者说说!”

    孙小红哼哼道:“我家就是泥腿子,你是不是因为穷,就不要我了。其实我家在单位也有宿舍,不过让给我爹战友的孩子住了。”

    李三彪一听,好像也是和自己家情况差不多,战争时代那些过命的交情,是后来的人没法想象的。

    “咱倒是挺像的,我连家都没有,小时候住我大伯家,赶明带你去认认亲。”

    孙小红嫣然一笑,拐进了曲曲折折的院门。

    李三彪望着她消失在,想到让孙小红去喂猪,自己好像做的真有点过了,

    李三彪摇摇头,走到了鼓楼大街大伯家的四合院。

    这是一个三进三出的大四合院,大伯家住着中院的三间正房。

    不过院里已经搭上抗震棚了,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推开房门喊道:“大爷!我回来了!”

    李三彪的大爷姓董,是个秃了顶的老干部,听见声音,赶紧打着手电出来迎接。

    “彪子,你可有两个月没回家了!还以为你不认识家门了呢!现在工作怎么样?”

    李三彪笑道:“大爷,太忙了,没回来给您报喜!我现在都当厂子的分厂经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