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西游开始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禅心天成

    青衣青年提短剑,轻松自若地在前方开路,仿若游山玩水般清闲自在。

    素衣和尚背着包袱,踏着芒鞋跟在后头,行路多时,不免额头泛起汗珠。

    纤瘦姑娘穿着麻布长衫,虽然体力并不差,但是步子小,因此落在最后面。

    李仪钻入一片苍翠竹林内,随手斩断两节歪斜的竹竿,丢给金禅和尚和李若水一人一根当登山杖用。

    李若水赶路疲惫倒是正常,毕竟是女儿身,而且身上没有武艺,更没有修为傍身。

    但这金禅和尚真不知道是不是在装模作样,才翻过几个山头就累了。

    若非李仪亲眼看见这和尚一口气能超度那许多魂魄,简直就要以为这家伙就是个寻常的游方僧人。

    三人行至拂晓,旭日初升,淡金色的阳光洒落远近山岗。

    高山峻岭,陡崖深壑。

    那黑黢黢深涧不见底,屹嶝嶝怪石垒峭崖。

    天边白云咕嘟嘟涌,林间走兽掬律律行。

    带角鹿丫叉叉,看人獐泥痴痴。白猿荡树间,红鳞蟒若隐现。

    端的是荒无人烟狼虫岭,群妖盘踞险山关。

    李仪三步并两步跃上一座高崖,以手搭凉棚眺望而去:“和尚,离出这岭还有多远?”

    素衣僧人心中默算,冲崖上青年道:“这一夜翻过该有八座山头,大概还剩一百一二十里路。”

    李仪点点头,跳下山崖,落在金禅和尚身侧。

    李仪看了一眼僧人额头上不似作伪的汗珠,略带纳闷道:“才走多远,至于这么累?”

    金禅和尚蹙起眉:“贫僧足足赶了一夜的山路,难道不该累?”

    金禅和尚指了指麻衣长衫都被浸湿的李若水,一头长发都湿成一绺一绺地纠缠着,无语道:“李施主要不要看看令妹?”

    李仪扬起双眉:“她是凡人,这岂能一样?”

    金禅和尚闻言,牙疼道:“李施主,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

    “但说无妨。”李仪随手搀了李若水一把,免得她被绊倒。

    金禅和尚深吸一口气,认真道:“到底是什么时候,施主有了贫僧不是凡人的错觉?”

    看着金禅和尚不解的神色,李仪不可思议似地挑起眉:“和尚,你还说你不是凡人?”

    李若水听到这里,也忍不住悄声补充道:“禅师,您能超度我父,难道还算凡人?”

    金禅和尚更加错愕,他抿了抿嘴角,争辩道:“贫僧自小住在庙里,由方丈抚养到大。直到唐王推翻暴隋,但乱战仍旧未休。贫僧不顾方丈阻拦,夜半翻出院墙,独自前往西天取经。”

    “贫僧一路来逢妖遇魔,肉体凡胎毫无反抗之力,全靠佛祖暗自庇佑。”金禅和尚摇摇头,“至于超度亡魂,这难道不是僧人必修的功课?”

    听见这话,李若水眼中涌现恍然之色。

    除了金禅和尚之外,她没有见过任何僧人,对和尚唯一的了解便是那本话本《宝象荡寇记》其中一个反派老僧人的形象。

    原以为大多数和尚同那老僧人一般没有真正的本事,但听这金禅禅师的话,好像有本事的和尚才是常态?

    李仪听见这话,翻了个白眼。

    如果没有确认这片天地的底细,或许李仪就被这和尚给哄住了。

    如果李仪没有记错的话,凡间的僧人没有真本领的才是多数。

    像是唐三藏那种能超度亡者的僧人,已经是被僧众奉为大唐高僧,能入李二凤眼的存在了。

    李仪对李若水道:“别听他的,这和尚嘴里没一句真话。”

    闻言,金禅和尚急了:“李施主,出家人不打诳语,贫僧这半生从未扯过谎话,你怎么能胡乱污我清白?”

    李仪撇撇嘴:“你说超度亡魂每个僧人都会?”

    金禅反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有什么问题?”李仪无语道,“问题大了去了!”

    “我且问你,你既能超度亡魂,恐怕在大唐没少被请去做法事吧?”李仪自顾自蹲在地上。

    金禅皱着眉点点头:“这又怎么了?”

    李仪从包袱里取出一个面饼,递给李若水一个:“你有没有察觉过,你待的寺庙香火格外旺盛?”

    金禅想了想,犹疑道:“好像,是吧?”

    李仪一摊手:“这不就得了,因为你的本事稀罕少见,你做的法事灵验非常,才能给你的寺庙引来颇多香火。”

    金禅反驳道:“就不能是我寺庙僧众虔诚,才引得百姓争相敬献香火?”

    李仪叹了口气:“既然你寺庙里僧众虔诚,为什么他们还要阻拦你取经呢?”

    “这······他们是担心我的安危?”金禅思索道。

    李仪瞥了他一眼:“对,也不对。”

    “你是庙里的摇钱树,他们不是真担忧你西行路上出事,而是担心少了你这棵摇钱树,庙里的香火可就维系不下去了。”

    金禅怔神良久。

    好像,他的确和凡人有所不同?

    虽然各个寺庙中都有号称能捉鬼度魂的高僧,但无疑其余寺庙的香火都没有金禅所在的旺盛。

    不客气的说,方圆百里的寺庙跟金禅所在比起来,几乎是门可罗雀。

    唯有金禅所在的庙宇香火鼎盛,香客络绎不绝。

    他原以为是百姓志心礼佛,现在看来,好像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趁着金禅沉思的功夫,李仪半个面饼已经入腹。

    金禅这才回过神来,像是想通了一般长叹一声:“原来是贫僧一叶障目了。”

    他对着李仪合掌一拜:“多谢李施主解惑,贫僧今日始知世间疾苦不止于兵戈。”

    李仪停下咀嚼的动作,面无表情地看着金禅顿悟般的动作。

    金禅和尚对着西面合掌做了一个朝拜的动作,神色虔诚:“我或有微末本领,能度一人,能度十人百人,却不能度千人万人,亦不能度唐国万万百姓。”

    “弟子求经之念未减,愿以肉身凡胎跋涉千里,以见我弟子志诚之心。惟愿我佛慈悲,到时赐下真经,止兵戈,消恶念,去名利心!以至众生安居,四海太平。”

    直到这时,一道字样提示突兀跃现眼前。

    【您对开智倮虫‘金禅’略生影响】

    【您已随机承继三等设定词条:天赋·禅心天成(绝俗)】

    看到这里,李仪险些被干涩的饼子噎住。

    “兄长,水!”李若水连忙上前递过水囊。

    李仪连忙接过灌了一口水,方才顺了气。

    但他没有在意其他,而是看向金禅和尚的背影,眼底涌现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