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他对我图谋不轨
繁体版

第二百六十二章 禅位

    陈圭林“害”了一声,道:“我就说看着您就有些面善,原来是故人啊!”

    那公公也很给面子:“咱家早就瞧出来了,贵府的几位公子都是人中龙凤,出头之日指日可待,这不,将军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三品大将了,统领西大营数万兵马……”

    陈圭林打小就是个会说话的,他也不着痕迹地捧了一把这位李公公。

    把人招呼回家,用了一顿亲亲热热的家常菜,这才亲自送人去了驿站。

    临走前还十分愧疚地跟李公公道:

    “家中小儿顽劣,未免惊扰公公,只能委屈公公在驿站暂歇两日,咱们后日便出发。”

    “哪里哪里,将军言重了。咱家领着公务来,本就是要住驿站的,陈将军这两日只管收拾,交接公务,后日咱家在此等着将军。”

    李公公也去了李家,知道李家就那巴掌大的小院子。

    不是他说,他在京郊买的宅子都是三进的大宅子呢!

    这位陈将军年纪轻轻,又是太子殿下的亲舅子,为人却如此勤俭,是个厚道人。

    *

    安顿好了李公公,陈圭林这才有时间回家去跟家里翘首以待的妻子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

    岑安然险些高兴到跳起来:“真的吗?咱们真的可以回去了?”

    她说着,眼泪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哗啦啦就往下掉。

    吓得陈圭林不知如何是好。

    “你可别哭啊!这可是大好的事,咱们能回去了,是该高兴才是,怎么哭了呢!”

    话是这么说,但陈圭林心里也明白妻子的喜极而泣。

    这么多年,他也不是不想家里爹娘和兄弟们。

    但这就是他自己选择的路。

    他想当在战场上挥洒热血的大将军!

    在边关五年,他也算是了了自己的夙愿。

    这五年来,妻儿随自己在这苦寒之地受苦,别人都在上京享受着暖玉温香。

    岳父岳母也只妻子一个女儿,此番终于能够回京,也能承欢几位老人膝下了。

    岑安然擦了擦眼泪,挤出一个无比难看的笑容:“嗯!我不哭!”

    “那咱们什么时候回去?我好收拾行李。”

    结果陈圭林一听到这话,却有些犹豫了。

    他看着妻子七个月大的肚子,道:“我是这么想的,陛下要我在万寿节前赶到西大营,这会儿离万寿节只有两个月了,虽说从这里到上京两个月够够的,但你这不是怀着身孕嘛,万一路上有个耽搁,时间就怕来不及,所以咱们收拾收拾,后日就出发,怎么样?”

    岑安然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她恨不能什么都不要,现在立刻马上就走都行。

    “嗯,我听你的,我肚子现在七个月大了,只要注意些,没什么问题。”

    她好歹也是生过一个娃的人了。

    说来也巧,当年怀着景航从上京到了边关。

    这会儿回去的时候肚子里又揣了一个。

    夫妻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底看出来彼此都想到一处去了。

    陈圭林和妻子同时笑出了声,陈圭林道:“这还真是巧了。”

    “咱们两人出来四人回去,爹娘和岳父岳母看见肯定乐坏了。”

    即使已经为人父,但他仍有些少年心性,偶尔皮一下就很开心。

    岑安然也很喜欢他这始终活泼开朗的性子。

    男人俊俏的脸被这西北的风沙吹出了棱角,肤色黑黄,冬日里还有些皲裂,可不知道为什么,她看着他,就觉得这是世上最好看的男子。

    像是一道光,一个太阳,在她的世界里发着光。

    *

    远在他乡的旅人正准备缓缓归。

    而这一切,除了太子本人,陈家其他人一无所知。

    陈圭林以为圣旨是从上京来的,又是太子的意思,家里早就知道了。

    动身前也就没给家里去信。

    以至于看见一家四口出现在家门口的时候,陈家人各个惊喜不已。

    *

    二月二,龙抬头。

    此时的上京城,因为即将到来的万寿节热闹非凡。

    有那离得近的藩王,为了讨陛下欢喜,提前一个多月就到了上京。

    太后也从行宫回来了。

    儿子这么大的工作,她再是假装不在意,也装不下去了。

    太后直接叫来皇帝,问他:“一个万寿节,你竟叫了列国使臣来贺,你打的什么主意?”

    皇帝陛下一看见几年不见的老娘。

    诶嘿!

    太后身体竟然还如此健朗,连头上的白头发都黑了不少。

    陛下心里想着,果然母后在行宫修身养性的决定是正确的。

    这人要是年纪大了,越操心越老得快。

    瞧瞧,母后从繁杂的宫务里头脱身,吃斋念佛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所以他把皇位传给太子,自己说不定还能越活越年轻呢!

    皇帝越想越觉得自己果然是个不世明君,要知道,像他这种不慕权势,不贪恋皇位的皇帝可不多了。

    此时听见他母后的问话,他也不卖关子,反正迟早都要知道的。

    “朕打算在万寿节一月后禅位给太子,列国使臣正好庆祝了朕的寿辰,再参加大靖新帝的登基之礼,”

    省得再跑一趟了。

    他这个邻国皇帝多贴心啊!

    当然,使臣在大靖这一个月,他会着鸿胪寺好好招待他们的。

    让他们见识见识他们大靖肥沃的土地和均田制、互市贸易等制度实施后欣欣向荣的生活,还有从南到北的大运河等等。

    总之一句话,就是炫耀。

    炫耀到他们流口水,却又不敢打大靖的主意。

    为此他还专门从边关调回来一个真正杀敌无数,见了血的大将,亲自统领西大营,准备给那些邻国小矮子们瞧瞧他们大靖男儿的英武。

    “什么?”

    太后不期然听见这么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素来老成持重的声音此时都有些尖利,“你要禅位?”

    “你年纪轻轻正当壮年,你禅什么位?太子已经是储君,等你百年之后他自然就是大靖的新君,难不成他还着急了不成!”

    听见老娘误会儿子了,皇帝陛下赶忙道:“母后,您又不是不了解儿子。”

    “我啊,天生就不是当皇帝的料……”

    没等他说完,太后厉声道:“浑说!你生来就是中宫嫡子,你就是大靖的帝王!”

    “行行行”,皇帝陛下表示认输,开始打感情牌:“那太子不也是中宫嫡子,早禅位晚禅位不都一样,儿子我啊,一辈子为这个位置所累,娘你就党心疼心疼儿子,让我松快几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