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秋
繁体版

第二百零七章 河上

    接着很长一段时间,陈彦超都闷头读书,再不和白鹏鹏说话,白鹏飞看着他如痴如醉的表情,知道陈艳超市入迷了。

    陈彦超确实正陷于一种很爽快的阅读感之中,之前看所有的作品,他或许有欣赏作品立意或者人物的感觉,但是眼前这部斗破修仙传的故事,给他的感觉却是前所未有的,就是一个字爽。

    陈彦超把10万多字的连载读完,居然只花了半个时辰抬起头来长吁一口气。

    陈飞笑着问道,陈主编你觉得这篇写的怎么样?

    陈彦超仔细回想,然后忍不住笑道,书是好书,只是恐怕有趣有余但深刻不足。

    陈彦超也是玩笔杆子的人,他在看了10万字的网络之后,很明显的能感觉到白鹏飞的斗破修仙传背后重复使用的一些套路。

    网文嘛,白鹏飞自然要按照套路写斗破修仙传的剧情,可以说完全没有曲折铺垫,什么草灰折线,一幅线千里根本用不上,白鹏飞就是平白直述的把一个故事铺陈开来,主角被人轻视,然后积攒了实力,打脸又被人轻视,又积攒实力再次打脸,看了几次,陈彦超自己都已经能把后续的情节想象出来了,可是越是如此,他却越是莫名其妙的产生一种期待感,期待的看到主角怎么把那些看不起他的人狠狠踩落脚下,又是怎么在众人面前一次次的大出风头。是这种期待的,让他有不断看下去的欲望。

    陈彦超道:“我仔细想来笑傲江湖中也有一些让人觉得很爽的点,比如令狐冲学独孤九剑。令狐冲在剑中挑战华山派时大显神威等段落。这些段落过去读来总是令人眼前一亮,心神激荡而主摄,你的这部却好似是将这些段落中的使人激动的情愫更加发扬了。我看的时候只觉得热血沸腾,忍不住便一直读下去。”

    但斟酌一会儿,他又小声道只是白主色这本书除开着爽快感之外,若若内河我斗胆说一句,却是没有笑傲江湖那般深刻。

    白鹏飞哈哈大笑道陈主编不用如此委婉,这本书哪有什么内核,若要说内核,无非就是努力进取,君子以自强不息之类的话,说起深刻却是算不上的。

    我本来就没有想写一本令人读之扼腕叹息的书,只要读者觉得好,看能够一直看下去,博诸君一乐也便好了。

    陈艳超思索一番不尽点头,道,若是如此目的白主社,你这书当属极佳,我从小到大从未看过如此有趣易读之作品。你们需快点把这书刊行出来,无论是在江南还是大都,想来都能卖出不错的销路,若是能放在村民新报上连载,想必也能得到不少追读。

    如果放在此时的其他文人眼中,白鹏飞刚才所说的只是为了娱乐性质而写的书,很多办肯定会被此时认为书籍应该用以文章叫画的文人觉得白鹏飞利欲熏心,为人浅薄,但陈彦超却是已经在白峰辉手下做了半年,报社编辑的人在这个时代属于第一批能够理解媒体运营方式的文人。

    做了这么久的报纸,比其他文人对于信息理解的深刻的多,陈远超现在早已明白,所谓书报只是载体而已,一周就要印出十几二十万字的东西,不可能每一个字都是经典之作,事实上也不会有那么多流传后世的东西,大多数文字其实并不需要传出,子孙只要让当时人看到接受到达到了信息传播所需的影响舆论或娱乐的效果即可。

    做报纸目的就是让读者一直有追看的兴趣,哪怕只是满足他们一时的追跟欲望,能够让这种欲望持续下去,报纸一直获得销路,那么他的工作也就算是成功了。

    所以对于白鹏飞这本,其实陈彦超也明白,没有什么嗯深刻思想的斗破修仙传,陈彦超却是相当支持,作为主编,他第一反应就能感到白鹏飞的这本书一定会大卖。

    验钞急忙问道白主摄这书,现在就送回临安去发表吗?是如此,我马上写信与报社中沟通版面。

    他们现在已经到了河北,离临安的路程相当远了,如果要送书稿回去,必须要走急递铺,也就相当于此时的全国私人承办的快递路线。吉利铺送信很贵,送这么一本书更是要少说几两的价格,对于主办一个大报社的陈彦超和加之巨旺的白鹏飞来说,这倒还是小钱,真正让他们超星的是吉利铺送信的速度。极地铺取名叫极地,但从河北送信到临安少说也要半个月,如果白鹏飞记着要发表这本,那陈燕超必须马上着手安排。

    白鹏飞却摇头道此事不急,你先跟我到大都耐心等几天,看看情况。

    白鹏飞这次上大都去虽然是被迫的,但他也想借机了解一下北方的情形,甚至想着看看能不能在北方做点生意,所以他把陈彦超专门从临安叫来帮忙,毕竟几年之后江南的情况,他从史书中可以了解到,那是打成了一锅粥,白鹏飞不敢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能去大都看看也不失为一条后路。毕竟前世历史里直到妥欢帖木儿离开大都为止,那个大都城都还一直牢牢的握在元朝手中。

    正是因为原历史上袁大都根本没有做什么抵抗,看到朱元璋的兵马,兵临河北妥皇铁木尔就带着整个元庭跑了,才会被朱元璋给了一个顺帝的封号,顺应天命嘛。

    但这也说明整个元大都在前世的历史上,一直到朱元璋兵临城下之前,都还是元朝的掌控范围,起码不会出现南方城头变换大王旗的场面,也许能成为一个资产避险地了。

    程程是北上的队伍,在河北的运河里,走了小半个月,然后就转入了蓟州,在后世这里也是京城南边的重镇,也就是著名的九河下梢,天津。

    过了蓟州没多久,船队便入了通惠河,到这里已经进入了大都的的航域界限,于是分管他们的曹运都司变成了大都朝运分司衙门。

    前世的元大都基本定下了京城后来几百年的格局,申朝大都也同样,住了通惠河和分司衙门的官员一番询问,白鹏飞才知道这时的通惠河居然是直接通到京城内的,张飞在脑海里搜寻一番,才发现前世元朝的京城就是有城内码头的,通过天津卫转运来的物资,在直接从码头可以卸货再分发到京城各地,十分方便。但是这个码头的河道在明清时期渐渐淤塞,后来也没有人修缮,于是最后便被废弃了。此时的申朝末年,通惠和通往的小码头居然还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