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秋
繁体版

第二百一十一章 太史院

    经过了这么一番大闹,十三郎也不敢再让人拆了,只能叫叫孙佥院停下驱散了工人,然后连忙回去跟上司汇报,再看怎么处理。

    那个太史院千院,孙守明则对白鹏飞连连感谢。

    很礼貌的问道,敢问这位先生姓名。

    白鹏飞笑道,不敢称先生,在下是临安来的,名叫白鹏飞。

    孙守名略略思索,突然到白鹏飞,可是那位十二平均律的白鹏飞吗?

    这回倒换白鹏飞惊讶了,他知道自己在曲艺行里有些名气,但却想不到孙守明这么一个建筑师居然也知道他的名字。

    王妃点点头,孙守名脸上却早已换上了一副敬仰的笑容,突然拉着白鹏飞的手道。先生,你做的12平均率实在是太为精妙,我研究了许久。

    彭飞被他的热情吓了一跳,眼前的老哥少说40多岁了,一脸胡子居然像的笑的像个小孩一般,拉着她的手就要找地方坐下。

    能飞野区没办法,只能把他拉到了小自己所在的小院里。

    城市的一大群人,此时已经安顿好了,一群学徒正在院子角落那儿跟着邵家兄弟练身段,见到班组回来,所有人都主动的站着身子问了句,班主好

    除非领着孙守明走到小院的正堂,今天值日的社员是白德奇。虽然她已经饰演过蛇形刁手,主角的名加了,在彭城社里也有了职称,但是因为辈分低,所以还是跟同辈的师兄弟一起要轮番值日,在值日那天需要做一些扫地打水,擦桌子之类的工作

    白德琪正在堂上扫地,见白鹏飞和一个官员模样的人回来,连忙问了班主好,然后又去后堂叫人今天照例轮到杨奈儿来陪白鹏飞过夜。杜妙龙一来到小院里,就很自觉的跑到偏房去睡觉了,亚奈尔等在后堂听说有客人来便很自然的端出茶具,到前厅为白鹏飞和孙守明泡茶。

    坐在正堂里喝着白鹏飞带来的明前龙井,孙守名看的一愣一愣地指着杨奈儿和这满院的人道白班主好有手段,我也看过许多戏班,却没见过像白班主手下如此严整,有规矩的班社。

    孙守明又瞄了一眼杨奈儿,暗暗竖起大拇指道,白班主也颇有福气啊。

    白鹏飞轻轻一笑,孙守名将话头经过,白鹏飞自曝了一番家门,白鹏飞这才知道孙守明出生河北的水利世家。父亲祖父那一辈就已经在金朝担任都水官员。

    一番了解他才知道呃,像这种水利堪舆呃数学的技术在一些汉人的读书世家中都是有所传承的,正如郭守敬就是出自邢州的读书世家,家学中代代相传了许多天文算学历法和水利工程的知识,郭守敬的科学启蒙就是他的祖父郭荣,郭荣号“鸳水翁”,明显一辈子都在和水打交道。

    问孙守岩到孙佥院所在的太史院便是当年郭守敬所供职的地方吗?

    孙守名闻言颇为惊讶,看着白鹏飞到白先生,居然知道孙太史,那正是我太史院的老官长了。

    郭守敬那可是中国古代科学史跳不过的一位人物白鹏飞几天都在研究元代的资料,对于郭守敬的试剂自然是了解的非常详细,它听孙守明如此说,连忙做出一副崇敬的神色道。郭太史制授时历,做浑天仪,疏通通汇河,乃是本朝一位鼎鼎大名的人才,白某如何不知?

    曾守明文言不禁,喜上眉梢连连点头,道郭太史确为陈太史院几十年来汉官中最出类拔萃之人物。是吾辈之楷模。

    其实心里孙守名对于白鹏飞知道郭守敬还是颇为惊讶的,其实中国古代对于科技并不是十分尊重,很多古代的科学发现的意义,甚至要到后世中国被迫打开国门,由外国人来审视科学史时,才会被人们惊讶地发现,就好像之前的12平均率就是由李约瑟他们这群汉学家查询古书才发觉居然是中国人最先制作出来的,而中国人自己反而对这些东西了解不深。

    郭守敬在后世的教科书中如雷贯耳。但在此时人中名气确实却真的不算大。方面是因为古代对于科技人才的轻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萧申统治者对于汉人官员的刻意打压。走进一生共值太史院,在天文地理上都有十分杰出的贡献而且主导了通惠河的修造和授时历的编撰。这些功绩如果放到萧慎人或哪怕是色目人中都一定能让郭守敬得到更大的名气,就好像那个为忽必烈修了很多寺院的阿尼哥,只是靠修庙就直接封了国公,赐田几百亩,奴隶上,百人而且子孙至今还在萧申朝廷里当着荫官。郭守敬一生任劳任怨,弄到底也只当了一个太史令,根本没有封爵的机会,而且几十岁了想要告老还乡皇帝还扣着他,不让他回乡,而且还让萧慎形成了一个规矩,及太史院官员不能退休,因为太史院的主要职责其实不是主管工程建设,而是掌握天文历法,古人对天变异象这种东西极为迷信,所以萧圣人干脆就不让太史院退休,郭守敬一直在大都干到了80多岁。最后可能就是死在了任上。

    对于白鹏飞,居然知道郭守敬的详细事迹,孙守名颇为惊讶,两人继续谈论白鹏飞,靠着脑海中的历史材料,把郭守敬的事迹是详详细细的说了出来,许多内容甚至孙守名自己都不太了解,当说到郭守敬治理黄河,疏通通惠河等等工程时,白鹏飞丝毫不吝赞美之词

    在后世对郭守敬的评价之高,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如果研究科学史就能发现他们现在所处的生潮是欧洲文艺复兴之前的年代,此时的欧洲还在中世纪,思想之封闭,比起后世的清末还要严重许多,而整个中亚和中东地区都被肖胜人打成了一滩浆糊,科学活动几近停滞,所以整个1415世纪,郭守敬基本就是全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没有之一。在世界科学史上,都是足以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人物。

    孙守明却不知道这些,他听着白鹏飞那些热情洋溢的叙述,忍不住便觉的,心中颇为感动。

    他们这群太史院的官员,在萧申人眼中基本相当于工具,人就是用来处理一些销售人士搞不懂的天文历法等等问题的。受到的尊重其实不是很多,而且销售人士的色目人做这些科技官员,所以他们的上升渠道也很窄,基本上都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显身扬名的可能,但白鹏飞却在交谈中把郭守敬着实夸了一顿,让他们太使用这些工具,人所做的事情说的10分的有价值,这就就不得不让多年工程狗的孙守,明有种天涯海角,忽逢知音的感觉。

    孙守明心中对白鹏飞的印象大好第一,反对党帅气周正的白歌郎,还是真正看到了他们这群工程狗价值的人。

    两人谈到了快要黄昏,彭城社的人都已经开始煮饭了,孙守明才发觉时间已经如此之迟,他还要回到太史院去复命,虽然白鹏飞几次留他吃饭他也没有办法留下。

    孙守明指的连连拱手对白鹏飞道白先生,今日所言,使孙某大为触动,他日定然再来骚扰。白鹏飞也想和太史院多多交流,自然连到自己随时等待孙佥院的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