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的中国妈妈
繁体版

第七十七章 天上掉下的馅饼

    元俪送贝拉去画画,楼梯上遇到了艺联美术学校的校长。校长是老移民,而且是老移民里特别经营有道的那种,元俪第一次来给贝拉来报名时,就和元俪聊学校发展。

    校长说,“贝拉妈妈,有个项目,不知你是不是有兴趣。”

    美术学校是由两个美术老师创办的,几个创办人似乎抱负很大,力争做多伦多最大最好美术学校。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我们想做个微信公众号,不知贝拉妈妈有没有兴趣加入?“

    等元俪在校长办公室坐定,校长开门见山,不说废话,说,“股份制,三、三、四。我四,副校长,还有你,各占30%。公众号主要由你打理,我们配合。”

    校长对元俪之前在上海的传媒公司有所了解,所以想邀她一起。她带着玳瑁架子的眼镜,头发就像大都数老移民一样,不长不短,黑白灰在脑后一把抓扎起来。脸上也是完全没有打理,眉毛也是没有修剪过。办公桌上混乱一片,沙发也是只有一个位置可以做,三人沙发上堆满了外套,纸张,还有几个塑料袋里不知装了什么。

    这样的人,或者特别能干,或者特别自负。

    “估计有个两年,或者三年的时间,我们自信可以做成多伦多最有影响力的教育类的公众号。”

    元俪知道公众号可以靠软、硬广告赚钱,前提是订阅数和阅读量达到一定的量。

    “我们现在已经找到一个帮手,擅长提供教育类文章配文,她人在国内,可以规定时间把编辑好的文章上传至公众号,每天不少于三篇,我们自己出每天出头条,然后你决定每天发那些文章,怎么发。”

    校长已经想的面面俱到。“现在公众号已经推了半个多月,前面发的东西没什么看头,还有我们艺联的课程介绍......你可以先看看,然后我们再想想以大多伦多地区为范围,下面怎么做,从那里入手,提高订阅数。”

    元俪打开手机,关注了校长说的公众号——多伦多艺术大本营,已经连续发了二十多天,浏览了一下标题,没什么不好,但和大多数公众号一样,可看可不看。

    “你也想一下,是继续用‘多伦多艺术大本营’,还是改个名子?”

    “这个公众号,是用学校的微信号申请的,已经有一些学生家长关注,如果改个名字,也要和和多伦多教育相关,我们都再想想,到时候商量。”

    “我考虑考虑吧......还有什么是需要我知道的?”元俪说。

    “我们三个人重新注册个公司,费用按股份比例分摊,以后利润也是按比例分成。以后,等咱们公众号做成了,再招人,就只能拿工资了。目前分摊的费用只有国内小编都工资,月薪5000人民币,节假日加班费另算,还有,每期刷流量的费用,这个钱有限,很便宜。”校长说。

    “需要刷流量?”元俪不解。

    “大家都这么做,差不多每篇文章一千的阅读量,10元左右,人民币,这个价格是浮动的,开始肯定是要刷的。”

    “这个......我考虑了回复你。谢谢啊,给我这个机会......”元俪站起身,“我先告辞。贝拉上课,我去办点事。”

    “好好好,贝拉妈妈,你这个年纪,能力,呆在家里实在是可惜,好好考虑我的建议。”校长也站起身,送元俪到办公室门口,“希望我们合作愉快,一起做点事。”

    元俪走出校长室,看到家长等候区,围坐一圈的几个家长都抬头看着她。

    元俪匆匆离开了学校。

    2019年底下半年,热点是短视频,公众号已不是大势了。但是......

    元俪把车开到附近的社区公园,沿着公园边缘绕圈,边走边想。

    首先是能不能合作,基本上,以元俪的经验,基本上,国人是没有合作的诚信的,过去二十年间看多了这类事情。所以,再以前做公司的时候,不能控制的事,元俪是不做的。这个完全不了解的校长,也许是个干事的人,是不是一个好的合作者,不知道。

    其次,仅仅就合作的项目而言,元俪也没有任何可控的方面,如果成立了一个新的媒体公司,公众号又是属于美术学校的,关系也不顺,本质上和媒体公司没有任何关系。

    再者,一开始,就有分摊的费用,而这个费用也多余。

    所以,她为什么会加入?校长邀请她,对一个无法掌控的公众号进行运作和投资,送了她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是怎么想的?大智若愚,还是超级自负?

    元俪看看时间还早,下午四点多钟,和贝拉爸爸说这事儿时间上不对,国内天还没亮。

    “胡玲,在吗?”

    “在!”胡玲正在等艾玛看排球。学校的排球Club,艾玛报名了,但是脚上的骨裂还没好,所以,正常的Club的活动时间,艾玛不上场,但是可以坐着看。

    元俪说了刚才发生的事,自己也有点绕,不合逻辑。

    “这校长谁呀,啥逻辑呀?”胡玲说,“她为什么认为你会加入?这实际上就是你白干活,还要投钱,一直投到公众号开始挣钱。真到了那时候,公众号能挣钱了,有你的那份还算好,没有呢?拉倒吧,我看是这校长的脑子有问题。”

    “而且,你们成立的新公司啥也没有,公众号是学校的,你拥有的30%的股份,是跟着分摊费用。事情你做,还帮着贴钱,忙的是她学校的公众号。”胡玲说,“别理她,你知道吗,有的老移民就这样,当年能出来的都是精英,还以为是她们当年呢,以为自己优秀的不行呢,别搞笑了。尽想好事了,真是奇葩。”

    “你也这么看,是不是?算了,也不用管她们是怎么想出这个点子的,我答复她不参与就行了。”元俪说。天上掉“馅饼”,可以不接。

    “对了,哪天我们去杰奎琳家,去收拾一下。”胡玲说。

    “好啊,哪天你送完艾玛约我吧,上午十点之前,不然我可能要去走路了。”

    “行,就这几天吧。和谁走路?”

    “贝拉现在班里的同学家长,和杰奎琳住一个楼。”

    “杰奎琳那个楼,为什么会上你们学校,不是东北面的CAM中学吗?”胡玲问。

    “总有办法吧,中国人多聪明。”元俪说。

    “就是,用别人的地址呗,国内惯用的那一套,在加拿大太好用了。”

    “贝拉的中学怎么样,作业多不多?”

    “目前还没看见有作业。贝拉说第一个星期,学习Agenda(学生人手一册的日程,正常情况下每天学校日常需要家长签字)上的各种守则。”

    “对吧,公校就是这样,教的太少。好在你自己抓的紧。”胡玲说,“我们新学校还在适应,艾玛说最大的不同就是老师特别Nice。”

    “那是当然,这是必须的。”元俪说。

    “唉,虽然是进了私校,我也是不敢放松,这学期也是各种补习,排满了。”胡玲说,“孩子学习上可不能有一点耽误。”

    “是的,有好的数学老师推荐一下,6年级了,要好好把数学补起来,不然到了高中再补就来不及了。”元俪说。

    “好呢。有好的推荐给你。”胡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