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塔希提岛到大漠落日
繁体版

第七章 曾经多少月高天

    克里克雅听着这些朴素的故事,恍然觉得人世间有些感情都是相通的,而贫穷和对贫穷的摆脱是所有人类的共性,苦、难,这些长大后才能理解的情愫多么痛。什么是长大,经历了生老病死,看着死亡成为常态,看到生病成为不可逾越的生命体验,逐渐放下内心里的痛,这是成长,塔希提岛和这里一样,都有数不尽的坟墓,都有面对疼痛、无助、无奈的不知所然。拓跋季平所面对的只是冰山一角吧,当然,每个人的都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的阵痛。塔希提岛学校很少,似乎上学就像是一场旅行,愉快的穿过青少年时代,克里克雅去过很多国家,她是聪慧的,然而,她又是忧郁的。

    翠绿的树叶渐渐变得金黄,校园里外都是的,从开始洋洋洒洒到最后秋风一吹,落叶满地,枝头的鸟雀飞来飞去,随着一场大风过境,漫天的大雪飘飘洒洒,校园的塔松上、屋顶上、墙头上、操场上广场上都垒着一层厚厚的雪。雪用自己的方式在表达她对大地的爱恋,她把自己全然的给予了大地,一朵一朵的雪花表达着一份一份的热情,等太阳出来了,她便大哭起来,留下了动人的眼泪,这便是雪,这便是冬,我们所拥有的缤纷世界。

    那天,雪下得很大,压断了电线,全乡镇都停电了,学生们拿出蜡烛,不等夜色渐黑,所有教室都亮了起来,蜡烛的火苗扑闪扑闪照亮了整个教室,外面是雪的世界,教室的火炉里,煤炭激情的燃烧着,蜡烛像星星点灯一样,夜色太深,抬头看不见星星,雪却用她无暇的白,映照亮了夜空。

    九点四十,晚自习结束了,班里的同学们都离开了教室,拓跋季平做完最后一道数学题,准备吹灭蜡烛,抬头看到于小菲还在,便走了过去。

    于小菲低着头,眼睛盯着数学书,小声说道,大家都交了作业,可我的数学作业都不会,看到数学都头疼,瞬间眼泪就从眼眶里掉在了数学本上。

    这一幕恰好被路过的英语老师看到了。

    经历了上次风波之后,英语老师对拓跋季平不闻不问,上课从来没有叫他回答过问题,拓跋季平害怕今晚的瞬间被老师捕捉到,从而再次批评他,他心里五味杂陈,而于小菲还低着头哭泣,全然不知这一幕。

    拓跋季平安慰了于小菲,最后他们一同回了宿舍。

    雪后的校园,路面变得光滑,他俩相互搀扶着,到了楼梯的转弯处,风吹进来的雪都化成了冰,铺在了楼道。哎吆!于小菲的脚底打了滑,差点拉倒牵着她手的拓跋季平,拓跋季平顺势一把拉起于小菲,拥入怀里,两个人的心跳、呼吸零接触,彼此都能够感觉到颤抖的身体,这一刻,仿佛世界停止了转动;这一刻,似乎所有的不快都抛却脑后;这一刻,填满了内心深处无处安放的青春;热吻铺天盖地而来,瞬间暖遍了全身,爱在一瞬间奔涌而出,在这个多情的夜晚,在冰与火的热情中燃烧着。

    校园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踩上去,滑滑的,稍不留意就会滑倒。他俩从楼梯口下来,从后门出去,一路上,于小菲紧紧拉着拓跋季平的手,两个人的手心都热乎乎的,校园里偶尔有来回走动的学生,都急匆匆地来来去去。

    于小菲拉着拓跋季平的手,她的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一直到宿舍,她草草收拾完就上了床,回味着和拓跋季平牵手拥吻的画面,一幕接着一幕,她尝到了被喜欢的人拥吻那种奇妙感,感受到一腔热忱得到回应的幸福,青春的一切都弥足珍贵,奇妙的感觉让她欣喜,喜欢一个人,当义无反顾。

    那个夜晚拓跋季平也在被窝里偷偷流泪,他突然想起了那个火热的夏季,他对李紫薇说过的那些情话,他们互表衷肠,发誓今生一定要在一起,可他到现在依然不知道她去了哪?在干啥?而今夜他又和于小菲的红唇碰在了一起,内心有些不安,摸了摸自己的嘴巴,真想扇两个耳光。

    夜,因为下雪而变得更加安静,白色,总是给人一种安详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人容易接受。雪就是大自然的使者,会在莫名的夜晚,沙沙沙的下上一场,第二天推门一看,雪堆到了门槛上,踩上去软绵绵的,几步踏出院子,放眼望去,一个雪的世界,不由惊呼,下雪了,下雪了,心里不觉得兴奋起来。夜里下雪,往往没有任何征兆,安静的就像待字阁中的女子一样,虽然读不懂,但有千千言,她用无声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又用最为纯洁的颜色来进行装扮,文人墨客无不钟爱雪,赞叹雪,写雪的文字多不胜多。

    这一年的冬天,天气比往年更冷,雪也比以往下的次数更多,熟睡一晚,第二天推开门,又是银装素裹的校园,一层垒着一层,似乎是雪仙子下凡,在这人世间玩忘了,被人世间的人和事迷恋住了。有人说,雪仙子也是有情之人,在天上清规戒律多,在人间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还遇到了知心的人,成了家,生了娃,为了让夫君不外出辛勤劳动,她就故意在夫君每晚熟睡后降雪,等大雪堵门,夫君才能休息,所以每逢午夜就降雪。

    终究是闲谈,雪仙子能够在空中飞来飞去,而厚厚的雪让凡人步履维艰。

    克里克雅在这之前没有见过雪,对她来说,雪充满了想象,可以是海绵那样柔软,可以是海浪卷起的白沫那么易碎,如今见到了雪,触摸到了它的寒冷,见识了它的柔软,仅有的温度难以让这洁白的东西融化。如果要出行竟然还能阻挡人们的脚步,一不留神还会滑倒,她想,如果有一天能回塔希提岛,她想带回一点雪,这是永远的记忆和见证。

    话说有一天下午,当最后一节课的铃声响起,学生都在操场上玩耍,校门口传来了呼叫拓跋季平的声音。

    他转身就朝着校门口方向飞奔而去。

    他竟看到了站在大门口的父亲,只见父亲出神的望着校园,脚上穿着雨鞋,身上穿着军大衣,头上戴着棉帽,眉毛上和棉帽上都是雪,鼻子、嘴里大口大口呼着热气,手里拎着一口袋干粮,略显疲惫。但当拓拔季平走到拓跋仁跟前后,拓跋仁的眼神突然亮了起来说,笑着说,季平娃儿,你还有吃的吗?我给你送吃的来了。季平说,我还有吃的。拓跋仁说,这天气冷得很,你穿得暖活吗?拓跋季平说,下雪了就别来了嘛,我还有馒头,如果没有了,我先跟同学借的吃,过几天雪消了再送来嘛,这么大的雪,走几步都困难。

    拓跋季平从父亲手里接过袋子,父亲从口袋里摸出五块钱,递给拓跋季平说,拿着买个吃的,别饿着。你好好学习吗?一转眼一学期都快结束了,加把劲儿。

    拓跋季平说,学着呢,爸,这么冷你咋回去呢?

    我走着回,好着呢,你快进去吧,好好学习,转眼就到麦子黄了!

    拓跋季平转身走进了学校,他转过头,看到父亲还没走,他说,爸,要不晚上住在我舅舅家,明天再回家?

    拓跋仁说,昂,知道了,你别操心了,把学习好好搞上去,转眼就要过年了,一过年时间过得更快,别到时候又没学上了。哦,你妈给你买了一双鞋,也在口袋里呢,你试试能不能穿,那我走了。

    等拓跋季平再回头看时,白茫茫的街道上,父亲一个人在雪地里走着,高一脚、低一脚,背后留下一串串脚印。拓跋季平想,五十多里路,父亲啥时候才能回到家?

    忙碌的校园响起了铃声,是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让陷入沉思的他瞬间清醒,他急忙把父亲带来的干粮放回了宿舍,打开口袋,里面装着洋芋肉包子,包子已经被压得变了形,有几个包子瓤也被挤了出来,包子被冻得硬硬的。他接来一壶开水,掰开包子泡在了水里,拧开罐头瓶盖子,往里面加了一勺油泼辣椒,热腾腾的吃了一碗。收拾完碗筷就和同学上晚自习去了。那时候没有通讯,他不知道父亲回到家了没?还是住在了舅舅家,就这样被晚自习吞没了。

    母亲买的白色鞋他十分喜欢,是当时流行的跑步鞋,只是穿在脚上有些硬,他舍不得穿。一次上体育课,在快速飞奔中鞋帮和鞋底两截了,那是他第二次穿,他知道那是母亲思前想后给他买的一双鞋,她自己也舍不得给自己买,只可惜她被骗了,花了同样的价格,买了一双假鞋。

    多少年后的一次聊天中,苏秀秀告诉他说,父亲为了给他送吃的,一天的时间来回走了一百多里路,加之下了雪,刮北风,天寒地冻,他在上山、翻沟、下山、过桥时,脚底下不停的打滑,还摔倒过几次,等到家已经半夜十二点了,回到家时,雨鞋把脚磨出了好几个水泡,疼了好几天。这种感受只有拓跋仁自己知道,他之所以砸锅卖铁的供应孩子们上学,是因为他本来就学习好,但由于家庭原因辍学了,最后成了一名靠天吃饭的农民。拓跋季平没有做声,只是觉得父亲和母亲成就了他,如果不是父母亲跑前跑后张罗着整个家,他和三个姐姐还有大哥叔平不知道过的什么样的日子。而那双鞋至今还印在他的脑海中,是永远的记忆。

    克里克雅落泪了,她想象不到那些遥远的日子,在同一片天空下,在异乡国度,竟有着出奇的不一样。光着脚,在沙滩上奔跑,被太阳肆无忌惮的晒着,皮肤都变成了黝黑,可那是快乐的记忆,累了躺在沙滩上,等海风轻轻卷来,等海浪唤醒沉睡的梦,些许美好,便是日子。

    花开花落,几度春秋醉,月缺月圆,几度夕阳红,时光闪过。

    转瞬即逝的日子又到了第二年,这里所遇见的一切让他内心深处更多的是感动,虽然有过一些不愉快的经历,但这都与他的性格有关,他深知所有的后果都要自己承担,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时间段,也是他一生都无法磨灭的回忆。拓跋季平说,这里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但这一年值得他用一生追忆。

    春又来,只见山花烂漫,春色弥新,学校组织初三年级去春游,缓解中考带来的压力。浩浩荡荡的队伍从校门口一直延伸到河对面的公路上,许久没有出过校门,学生们都异常兴奋,看到山上草木丛生、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田里地的麦苗儿经过严寒冬天的考验,在一洒春雨中焕发出勃勃生机,绿油油一片,让人爱慕。柳絮随风飘舞,像是飘洒的雪花,耕种的农人戴着草帽,在田埂上坐着,卷着一根老旱烟冒着。犁地的一对黄牛低着头,大口大口的出着气,尾巴甩来甩去拍打着蝇虫。地里还有一头小牛犊欢快的撒着欢子,四蹄同时离地,调皮的绊了一跤,哞哞的叫着。偶有飞来飞去的燕子、麻雀、喜鹊在田地里觅食,路边的小河流水声声,清澈见底,太阳照照耀着大地,泛着七色的光芒,倒映着天上飘飞的白云,水里的天空就像倒映了一层滤镜,让天然的蓝色更加清亮。

    山上的小路两边还有各色各样的小花,在清风中摇曳着,它们虽然很小,但春天来了,还是拼命的生长着,不因为无人赏花,它就不开,也不因为自己弱小就放弃展示。每一个生命都倍加珍惜这花花世界,纵然草木一秋,也仍然在这大千世界的寸土寸地上拼着命生长,绽放属于自己的风采。

    山路崎岖,迂回曲折,顺着山势斜着直通山顶,学生按班级排着队,卖着力气向上爬。直到山顶,每个人冒着大汗,却十分兴奋,大家不自觉的吟诵起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还有《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吟诵到结尾处,更是意气奋发,加之山上风大,吹得团旗、班旗迎风招展,大家的热情在这个灿烂的春色中异常澎湃,这是年轻的样子,也是青春的样子。

    老师拿出相机给大家照了张合影,迎着风,同学们的头发都被吹得飞扬了起来,大家笑容灿烂,摆出了各自最美的最帅的姿势,定格了这一生最美的样子。照完相,按照班级为单位,老师组织大家围成了一圈坐下来,学生都拿出自己的零食,相互分享着吃,班级活动由班长组织开展。

    班里音色最好、普通话标准的学校广播站的女同学朗诵了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接着,击鼓传花游戏开始了。伴随着拍手声,快乐的鼓点围着大家旋转着,一会儿花落你家,一会儿花落他家,大家都表演着各自最拿手的节目,有的扭扭捏捏,有的语无伦次,有的表演自然,有的垂头丧气。而轮到拓跋季平了,他朗诵了来一篇自己的写的诗歌,这首诗歌在学校的刊物上发表过,也是他的得意之作《一瓢一瓢舀完的四季——怀念青春》

    多年后的我们如果都还能如此简单

    那些已经挥手的告别还会在在轻风里微笑

    以前阳光弥漫过灿烂的日子也有太阳的温暖

    写过的信总希望快点收到回件

    那些熟悉的声音总是记忆犹深

    弥足珍贵的青春装点了稚嫩的脸

    那些快乐的日子在依依杨柳间婉转

    下课后看见你从窗前路过

    依稀能闻见你的芬芳

    你是传说中最美的女子

    我突然因为你,被别人改变了审美观

    此后,我听着铃声估摸着你的方向

    希冀那天撞在墙上

    证实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真理

    夏天的日子如水般清澈见底

    一瓢一瓢舀完了四季

    终于告别了那片蓝色

    却在此后的岁月里一直留恋如初

    课堂最后没有了老师,学生都从校门走出

    突然间没说再见从此终于没有再见

    于是,所有的结尾没有开始想象的那么完美

    蒲公英说好不分离,最后因为命运各奔东西

    我们都在丈量那些怀念的青春

    每一步都蕴含了存在的意义

    直到有一天时光已老

    我们是否依旧还在怀念青春

    青春

    一个永远年轻的人

    ……

    青春的鼓点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大家唱着歌,朗诵着诗文,跳着舞,做着游戏,这是难忘的一天,这是属于青春岁月中装在心底的怀念,欢快的日子总是稍纵即逝,时间把太阳从东山拉到了西山。

    太阳在群山尽头躲藏了光芒,透过云层射出一缕缕余光,照在大地上,落日的壮美景象挂在天地之间,就像造物主做的最后的宣言;东山上的月亮款款升起,静静的挂在天边,和太阳相对应着,从远处渐渐走近,好像在诉说着天地间的故事;一望无际的蓝天遥不可及,我们看到的只有头顶的风景,和远处飞机飞过拉出的一道白线,空灵的天际,茫茫的星河,宇宙呀,究竟有多浩瀚!!

    在老师的召唤下,同学们沿着下山的路开始返程。

    美好的天气,美丽的景色,让“困”在书海、题海里的同学们真切的放松了一天,大家热情奔放,一路欢歌。

    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呀,同学们也映着晚霞,朝着学校的方向一路欢笑。山脚下的小河就像一条带子,弯弯曲曲的流过村庄、流过麦田、流过树林,最后消失在了大山里,公路蜿蜒曲折,和小河并驾齐驱。春色尤新,田地里长出了幼苗,河畔、地埂上的小草密密麻麻的生长着,几棵柳树抽着新芽,微风中飘荡着。

    晚上,班主任给大家播放了电影《东成西就》。

    放电影这样的日子并不多见,班主任老师能给大家播放电影,完全是因为他掌控着学校的微机室,也是他更偏爱自己带的班级,他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电影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这是第一次接触无厘头电影,和农村过会播放的电影不一样,这完全是通过电脑、投影仪播放的,画质清晰、分辨率高,是一场难得的视觉盛宴。

    然而,登山、看电影,最后都要写一篇话题作文作为终结。

    春游的日子在同学们的好梦中渐行渐远,夜晚清幽,月色如流,春色虽近,但依旧有些料峭。

    那晚,拓跋季平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在课堂上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可他怎么也说不出话,他拼命挣扎要醒来,只是一直迷迷糊糊的,等他醒来,才发现同学的腿搭在他的胸前,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从中考百天倒计时,到火热的六月,时间吞噬了每一个人的每一寸光阴,它在青春走过的路边都留下了淡淡的花香,和弥足珍贵的回忆,在校园的花园旁读书的身影,在舞台出色的表演,在操场挥汗如雨的运动,在团旗前庄严的宣誓,在国旗下精彩的演讲,在课堂上捣乱,被老师逐出教室,和同学发生矛盾,挽起袖子捏紧拳头,一次群架,喜欢一个人,在春色烂漫的日子里去春游,是的,这里所拥有的时光就是向青春献礼,为青春喝彩,会因为没考好而垂头丧气,会因为老师的一句话而流泪哭泣,会因为朋友的猜忌而伤心难过,但,终究没有不散的宴席。

    就这样的匆匆,总有些缺憾留给不完美,再想起来,是一种不舍,也是一种遗憾,却总是叫人难以忘怀,那些在青春里挣扎的样子一路走来,一路远去。

    一场雨,泥泞了道路,汽车行驶着,在石子路上,从窗外望去,一排排树木、田地和汽车擦肩而过,汽车离学校越来越远,视线也越来越模糊。拓跋季平的眼睛湿润了,这个小镇和这个学校承载了他又一年的青春,在这里他遇见了很多人,也让他成长了很多,他的个子也长到了一米七,也冒出了几根小胡子。

    铃声响起,他从回忆中走了出来,这是中考的考试现场,他在职业中学考试。

    住在小姨家,姨夫是为气象局烧锅炉的工人,借着这个名分,便分配了只有五平米的小房子,做饭、吃饭、洗衣、睡觉等多个功能都要在这里施展,实属不易。夏天不用烧锅炉,姨夫就把一张小床搬到了锅炉房里,他偶尔在里面休息。这次,他就安排拓跋季平在里面住着,空间足够大,也十分清凉,不吵不闹,算是休息的好地方。

    姨夫买了西瓜,瓜瓤鲜红、多汁,十分解渴。六月黄,六月热,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时而艳阳高照,时而雷动雨下,但,考试却风雨无阻。一门接着一门,总算考完了,拓跋季平长出了一口气,他瞬间觉得自己被解放了。

    中考在无声中落下了帷幕,暂时画上了逗号。

    考完试那天下午,已是六点多了,拓跋季平约于小菲去玩。县城没有什么景点,距离职业中学最近的就是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建在一个高台子上,大理石的台阶干净整洁,宽阔的广场中间矗立着雄伟的英雄纪念牌,广场四周被青松包围着,青松碧绿,寓意万古长青。

    清风吹来,傍晚的广场十分清凉,拓跋季平和于小菲绕着广场转了一圈,路遇照相师傅,盛情要给他俩照相合影留念,禁不住照相师傅的再三热情,他俩站在纪念碑前合了一张影。拓跋季平和于小菲站的不是很近,拓跋季平用胳臂捣了一下于小菲,让她靠近点,这时候照相师傅就按下了快门键。一会儿,照片就洗出来了。只见照片上,拓跋季平的左胳膊向外歪着,他着红泥土色衬衣,筒裤,衬衣束在腰里,露出了皮带,脚上穿着布鞋,于小菲笑容灿烂,着一身淡绿色的衣服,绣花布鞋清晰可见,背景是矗立的纪念碑,还有郁郁葱葱的塔松,太阳西斜,照在纪念碑和塔松上,就像镶上了一层金色。

    那张照片至今还保留着,只是泛黄了很多,年代久远,画面上的人像也已不再清晰。那天于小菲送给拓跋季平一个厚厚的笔记本,里面写满了字,也许,这是一个不该讨论的话题,毕竟,内容涉嫌加密,只是有些事情再次被提起来作为话题难免有些尴尬,或许已经物是人为。

    又是一个麦子成熟的季节,一片金黄的麦浪铺在大地上,响晴的七月阳光明媚,万物竞相生长,一阵狂风暴雨过后,大地像是被清洗了一遍,画质变得更加清晰。也许,大地是造物主的倒影,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我们都有相对应的真身在天上,抬头再看天上的自己,低头再看地上的自己,一个是仓皇的,一个是平静的,一个是此生,一个是来世,等消磨殆尽,把人生领悟,便再去和另一个自己重逢。

    哥哥姐姐也回家了,算起来七八口的大家庭非常热闹,拓跋季平是最受宠爱的一个,他们从外面回来给拓跋季平买了随身听,是当时最流行的轻薄款,音质好,还是能够充电的电池,拓跋季平拿起随身听十分高兴,随身听里播放着《YesterdayOnceMore》《TakeMyBreathAway》《MoreThanICanSay》《YouRaiseMeUp》等经典英文歌曲,他更喜欢听《有没有人曾告诉你》《2002年的第一场雪》《冲动的惩罚》《天使的翅膀》《军中绿花》等中文歌曲。

    而家里似乎总有干不完的活,割麦子、割苜蓿、拔胡麻、拾杏子、喂猪、放羊,从天还未亮到夜深灯上。七月的黄土高原树木葱茏,满山遍野勃勃生机。夏天雷雨多,大云压境,乌黑的云朵弥漫天际,连成一大片,势如破竹,奔涌而来,电闪雷鸣,恰似排兵布阵,鼓声作起,倾盆大雨便从天而降,甚是场面宏大。

    一晚,拓跋季平梦见从天空中飘来一个人,她衣袂飘飘得来到了拓跋季平身边,没有做声,很有礼节,说,你放羊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带一本书。说完,便随着一阵清风飘走了。

    梦醒时分,他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钟表,才觉是一场梦,转了个身,趴在炕上又睡着了。

    等第二天亮,口水湿了枕巾。拓跋季平觉得不可思议,这不是平常母亲叮嘱他的话吗,怎么又有神仙提醒了,于是,每次放羊走之前都要带一本书。你别说,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了现在,每次外出学习培训,他都要带几本书,成了出行必备的行李。记得有一次他在飞机场的书店里看书,看得正起劲,大脑忽地想起要赶飞机,转身看大屏幕上的信息,才发现飞机早已经飞走了,他拿着《东周列国传》说,虽然书店的书贵点,网上购买便宜,但以后遇见这种情况,再不能犹豫了,遇到好书就下手,犹豫的瞬间飞机早已起飞了,为了占便宜却吃了大亏。

    家里没有书屋也没有书架,父亲和母亲读过的书都在几个纸箱子里装着,堆在窑洞里,他总是喜欢去翻那些书,有时候一翻就是几个小时,纸箱子里有连环画,他记得很清楚的就是《刘文学》《杨家将》,没有电视的年代,看连环画是他最大的乐趣,他还培养成了收集连环画的爱好。刘文学被残酷的地主捏死了,杨家将里都是能文能武的大将,都是国家的栋梁,却都被奸臣谋害,他每次看时都觉得十分难过,他还阅读过很多父亲读过的书。拓跋仁是个细致的人,他虽然只读了初中,但他的书都在,至今都还保留着,虽然有些书被拓跋季平拉扯地没了封面,但内容都还在。《毛泽东选集》是拓跋仁最骄傲的藏书,是第一版,很有收藏价值,只是四卷中的第三卷不知道去向。拓跋仁总是告诫拓跋季平要珍惜书,别撕扯了,还要求孩子们把念完的书都要拿回来,上学这么多年,知识有没有学到,总该有个书的尸首吧。所以,他家的书和本子堆了满满一窑洞,老鼠在里面翻江倒海的找食物,书惨遭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