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世盗国
繁体版

第三百三十八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三)

    赵元昌嗯了一声,皱着眉思考对策。

    这一个月来,他能感觉到有些将校没有尽力,基本上能歼灭的变成了击溃,能击溃的可以成建制撤离。

    所谓的歼灭、击溃,只是战前的预定目标,战场上瞬息万变,只要能满足战略要求就好了,具体的战术成果只能随缘。

    如果是失期、溃败这样的错误,他把负责的将领论罪处斩都没人敢说不合理;但只是这种小小的不足,他还真拿那些人没办法。

    甚至于以后真要处理某些人,这件事都没办法拿出来当理由,毕竟“没有尽力”只是他的感觉,没有一个具体的评判标准。

    最多就是记在心里,有机会就不用这些人。当然,在此之前需要把他们在中枢的领头羊打掉。

    想到这里,赵元昌突然开悟了。

    既然有一群人不想看到这场战争的胜利,索性就不在强求获胜。

    现在的情况是,周国占据了武平节度三州之地,一边想要攻略武安节度,一边在岳、复、安等州出兵袭扰宋国武昌节度。

    宋国呢,武昌这边一直想要突破荆江口直逼江陵。而且鄂州也可以自唐年县出兵,有一条小道可以沿着汨罗江经过岳州昌江县,或是溯汨罗江北上偷袭岳阳,或是继续往西南攻长沙府。袁州方向则是自萍乡出兵,沿漉水顺流而下,攻下醴陵后被拦在渌口戍。

    至于沈国,北边的武平节度已经被周国收入囊中,中间的武安节度南北受敌,岌岌可危。而南边的静江节度,非但没有北上救援,反而发兵攻取永州、道州。

    可以想见,这一次想要全须全尾地吞下三湘之地是不可能了。那么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在一群人拖后腿的情况下保住武平节度,同时阻止宋国夺取长沙府。

    只要长沙府和岳州保住,自袁州而出的宋兵就很难在湘地立足,通过漉水出兵能得一个出其不意的好处,但用来支援后勤的话,耗费太甚,划不来。

    当年东吴争荆州,也是先得了长沙,再南下桂阳、零陵的。

    赵元昌目光逐渐坚定起来,虽然没能一战灭国,但开疆拓土也是大胜,即便这个胜利来得再怎么容易,也没办法忽视。

    “则平。”他看向赵普。

    赵普立马耷眉拱手:“臣在!”

    “粮草就交给你了,你得给我看好咯!”

    “官家放心!”

    待赵普离开,赵元昌又让人去叫潘美。

    现在他能信任的也就是潘美这等身后没有家族,且目前尚未走到高层的新生代将领。这一战后,赵元昌就要靠这些人来把那些老人挤下台了。

    洛阳宫枢密院,陈佑走进王朴所在的书厅。

    “王相公。”

    正在奋笔疾书的王朴听到声音抬起头来,见是陈佑,便放下手中毛笔:“原来是将明啊,现在来找我,可是有事不决?”

    现在的洛阳,除了皇宫内的太后、皇后,地位最高的就是他们二人。至于一同迁到洛阳来的平章军国重事郑志康,暂且先把他忽略掉。

    看起来位高权重,实际上如履薄冰。皇帝亲征带走了中枢大半官员,但全国各地的军政文书依然是汇总到洛阳来,两位留守的作用就是将适合自己解决的事情解决了,不适合自己解决的事情快马送到行在所次处。

    官家在前线忙着考虑战略战术,你不能什么事都推给官家,但也不能什么都不让官家知晓,其中度的把握,经常会让两人讨论许久。

    “这倒不是。”陈佑坐到一侧的椅子上,“那个董成林不是到了有一段时间了吗,也熟悉枢府事务了,我觉得是时候给他分一些任务了。”

    当初下调令的时候,王朴是知道的,倒是陈佑看到董成林被吏部某郎中带着来到枢府时,着实被惊到了。

    王朴沉吟一阵,点头道:“确实该如此,将明你可是有什么建议?”

    “嗯。”陈佑点点头,“我觉得让董成林负责内间房和杂务房比较好,他新来,毕竟资历浅薄,先负责枢府庶务也正合适。想来王相公也看过他的履历,这般人才也不能说就叫他干杂活,内间房监察天下兵事,也方便他以后调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去。”

    这其实都是借口。

    见到董成林之后,陈佑就去信汴梁询问冯道,大概能知道董成林被调来是干什么的。

    枢密院迁到洛阳之后,陈佑也查了枢府的一些文书,虽然还是不知道在周山抓到的那个人来自何处,但却知道了吴峦之所以会清楚周山书院的情况,是因为内间房在太子卫率府安排了细作。

    按道理,陈佑一没谋逆,二没太过于得罪吴峦,吴峦也不可能没事干就盯着陈佑。这么一想,立刻就能猜到,十有八九是内间房主事梅松用此事邀功的!

    陈佑的这番猜测,虽然过程错了,但结论是正确的——梅松确实背弃了他。

    当初陈佑前往锦官,两人联络过几次后就断了联系。人各有志,陈佑也不强求。

    但猜到问题是出在梅松身上,还是让陈佑心中块垒难消。

    正好董成林来了,为了方便董成林发现某些危害社稷的勾当,让他负责内间房正合适。陈佑也能借助董成林将梅松踢枢密院,说不得还能再次把手伸进他心心念念的内间房。

    果然没。听了陈佑的建议之后,王朴只是略一思忖就点头道:“就如将明之言,还要劳烦将明去通知了。”

    由于政事堂相公参政都被赵元昌带走了,两人分工之后,王朴负责政事堂这边,陈佑负责枢密院那边,枢密院有职事调整的确应该是陈佑去说。

    陈佑应了下来,正要告辞,突然又想起一件事:“外间房探得北燕似乎在争嗣,我觉得若是还要留着北燕的话,或许应该选择支持某个人。”

    这一次,王朴考虑的时间有些长了。

    他好一会儿才做出决定:“先让外间房查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若真是争嗣,我们上奏官家,看官家怎么说。”

    陈佑提到这事只是心血来潮,见王朴这么说,也没有坚持,点头应下之后就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