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世盗国
繁体版

第七百五十七章 一朝风卷平波起(二)

    中枢宰执十四人。

    七名宰相,刨除陈佑自己,每次议事都会支持他的有三位。

    七名参政,一定会听从陈佑号令的有三位。

    况且只要宰相们达成一致,换一个参政还是很容易的。

    而且,十年了,陈佑当上首相已有十年。

    当今官场,有人提携的情况下,三五年内由七品到三品都不算什么。十年时间,足够书院出身的官员在六到四品的职事上占据人数优势。

    即便这个“优势”是相对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也足以让所谓的“陈系官员”成为一棵参天大树,轻易动不得。

    到了这两年,甚至有人私下里传出“陈与赵,共天下”的话语——这就是巴不得天子对陈佑下死手了。

    已经成年的天子,抓住外祖逝世和宰相们各谋私利的机会打压太后外戚,收拢皇宫内部权力,若不是陈佑棋高一着,在皇宫内失去抓手的两府恐怕会乱作一团,叫天子成功夺权。

    哪怕陈佑,偶尔说到此事,也难免露出骄傲的神色,毕竟这个皇帝是他教导出来的。

    只是偶尔还会感到可惜,要是赵德昭在政治斗争上的天赋挪到理工上去该多好。对有陈佑执掌国政的周国来说,多一个精研理工的皇帝,作用远大于多一个擅长斗争的皇帝。

    正因为天子有夺权的需求和行动,所以有那么一批文武官员,以忠于天子自居,视陈佑等宰相为巨蠹**。

    在陈佑眼里,这群人的存在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只不过,宫府之争一日存在,保皇党就不会消失,最多就是换一批人而已。

    当杜延进事泄伏诛之后,一帮忠君之士心中惴惴不安,甚至开始怀疑那封信是不是真的存在,还是说这只是陈佑为大兴刑狱找得借口。

    “少卿,你说这次陈尚书他……”

    一名中年男子,面带犹豫说了半截话。

    坐在上首的矮瘦汉子是这座宅子的主人,治安寺主管庶务的少卿李柯。

    听了屋内官员的话,李柯呵呵一笑:“想说就直说,话说一半算个啥?”

    几名年轻的官员听他如此说话,顿时哄笑出声,年纪稍微大一些的都板着脸不出声。

    陈佑能坐稳十年首相之位?尤其是官家不喜、群臣异动的这几年依然稳如泰山?不是那么简单一句“欺上瞒下”就能概括的。

    新入仕的这些年轻人不理解,官场上的老人倒是对陈佑充满敬畏——也因此有机会动手时一定会下死手令其不得翻身。

    李柯脸上带笑,眼神却十分淡漠。

    他笑了一阵?扫视屋内诸人?轻咳一声:“我知道你等在忧心何事。”

    屋内诸人安静下来,目光投向他。

    “上有天子?下有诚臣,莫说他陈将明,即便是魏武再世,大破袁绍后又岂敢不焚书信?”

    立刻有人出声问道:“那他又何必放出风声来?”

    “无非是想示恩罢了!”

    说这话的是一个年轻官员。

    见众人目光汇聚?他拱拱手?朗声道:“杜延进新败,以书信惧群臣,其后焚之,以安众心。如此,示我等以恩?若我等不察,或有感而投之者!”

    片刻之后,屋内哄然。

    “对的对的!正是如此!”

    “是极!某险些被骗啊!”

    “啊呀呀!如此险恶心思!贼臣!贼臣!”

    “此等祸国窃权之徒,还妄想我等感怀其恩乎?笑话!”

    ……

    一干官员或是赞成,或是愤而破口大骂。

    李柯安坐主位,冷眼旁观。

    这群人,若不是还能起到些壮声势的作用,他根本不想与彼等共谋。

    好在真正办事的不是这帮人。

    李柯转着别样心思。偶尔在旁人看来时点头以示附和。

    过了一阵,屋内渐渐安静,他当即冷笑一声:“可笑陈将明自认能吓到我等,岂不知如今该坐立不安的正是他!”

    说话间,他猛然敲击椅子扶手,发出一声脆响。

    继而接着道:“今年先是入夏以来开封至郑州一带数月无雨,又有禾苗涨势喜人,各地突发风暴,毁伤禾苗无算。”

    他再次停顿,环视屋内诸人,提高声音:“此乃上天示警也!”

    “何警?贼臣当道也!”

    众人明白了,这就是他给定下的基调。

    接下来就从这方面去发生宣传即可,至于两府宰相何各级官员为了赈灾济民所作的努力,没必要当回事。

    毕竟上天示警最为重要。

    ……

    “这次杀得倒是迅速。”

    同明殿里,赵德昭听到宦官回报谋刺的杜延进已然伏诛,不由嘟囔出声。

    的确,之前包括宁强在内各级官员遇刺之后,都有极为仔细的调查,且至少会持续半个月。

    哪像这次,二十一日抓捕杜延进,二十六日就论罪处死。

    快到让人没反应过来。

    更让许多人愈加不安,想知道那“一封信”究竟是什么情况。

    唐思恭十分恭敬地站在旁边,一副什么都没听到的样子。

    他这种作风,是他在数次清洗中安全脱身的主要原因。

    现如今,他这个曾经跟着天子一块读书识字的宦官,才是天子最信任的人。

    虽然当初与他一道学习认字的那一批宦官已经死了好几个了,但这样才显示出他能力过人。

    赵德昭哼哼几句,重新坐下圈阅奏章。

    这些奏章大都经过两府过滤,只有少部分是通过特殊渠道送到他面前的。

    两府过滤过的奏章,皇帝要做的就是批准,或者写一个“阅”字。

    极少数才需要他给出意见。

    即便这少数需要他给意见的事项,也是不涉及国政大事的。

    国事由宰相,家事由天子。

    赵德昭并不满足,他希望能自己做决定。

    从几年前开始,他就偶尔在一些小事情上挑毛病,结果就是越来越多不是很重要的“小事”会直接送给他批阅。

    不过两府宰相十分谨慎,涉及军国事务的从来都是宰相们商议好了把结果一整理,一面下令执行,一面报知天子。

    快速圈阅完这一批奏章,赵德昭十分不耐烦地将笔一甩,离开座位来回踱步。

    唐思恭微微弓着腰,目光始终追随者天子的身影,时刻准备为天子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