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世盗国
繁体版

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霆响彻神州惊(五)

    “相公们来了。”

    听到通秉,赵德昭端正坐姿。

    少顷,陈佑等人走进同明殿正殿。

    “参见官家。”

    “诸公免礼。”

    赵德昭表现得十分平易近人。

    陈佑却没管这些,坐下之后直接就开口询问:“不知官家寻我等过来,是为何事?”

    赵德昭摆出沉重的神情:“我听闻亳州生乱,特遣人请诸相公前来商讨。”

    “却是如此。”陈佑点点头,“正要禀告官家,都堂决议令归德军平叛,正在商讨有关平叛的其余事宜。”

    迟了。

    赵德昭神情一滞,随后声音都放低了:“既如此,平叛诸事就托付给陈师了。”

    “喏。”

    君臣无言,陈佑很快带着一言未发的相公们离开。

    从头到尾,双方都没提叛贼旗号的问题。

    回到政事堂,陈佑无视或多或少有些好奇的目光,坐下后继续之前的话题:“继续说御史台。”

    ……

    午时之前,政事堂符敕发往宋州,命令归德军剿灭反贼。

    “现在是好机会!”

    胡承约得到提醒,在都堂议事结束后,亲自前往太府,要求太府立刻筹集粮食平息灾情。

    亳州之乱,在于缺粮。

    太府有余钱余粮,但是为了明年承兑,不敢放出太多。

    现在出了亳州这事,耗费的钱粮比之前直接解决灾情还多。

    方文韬终于承受不住压力,担心继续拖下去会导致其它地方也出事,只得应下胡承约的要求。

    当天下午,户部、礼部、太府会商,决定拿出三百万缗解决本次灾情。

    同时,方文韬上奏政事堂后,太府获准强制收购粮食,但凡拒绝出售的大户粮商,皆以通贼论处。

    此事即便胡承约也没有阻拦,基本上是把坚持了两个多月的粮商大户们当成弃子。

    粮商而已,背后站着高官的自会提前避险,避不了险的就自求多福吧。

    就在三司会商时,一道中旨送至中书,天子要求加尚书令兼中书令陈佑为少傅。

    没有任何意外,陈佑直接推辞掉。

    然而让人难以预料的是,在这个消息传出之后,有人开始议论宰相封王的可能性。

    壬戌,三家私报在头版将两件事摆在一起刊登:天子加尚书令陈公为少傅;朝廷调兵剿灭自称陈公门下的反贼。

    这还不算完,在当天的报纸中还提出“陈公已拒少傅之赏,或可封王以酬功”。

    毫无疑问,当天下午,这三家私报就被御史台关停。

    但报纸已然发售出去,御史台似乎也没有追索收回的想法,就这么任由其传播。

    癸亥,天子再次发旨,要册尚书令陈佑为王!

    陈佑依然推辞。

    消息传出之后,杨子任遽然发声,奏称“首相无功无过,天子无故加赏,乱之始也”。

    其中特别提到这次亳州叛乱联系上天子加赏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联想,最后直言“敢言加赏者斩”!

    但是没人把他的话当回事。

    上到天子,下到百官,都有不同的心思。

    杨子任公开奏章后,有官员开始弹劾陈佑借民乱威逼天子,另一些官员则继续鼓噪封王事。

    甲子,京中仍然存货的私报,八成都在议论封王事,这其中又有七八成支持陈佑封王。

    也就是这天,亳州传来消息,贼军在谯县被击退。

    消息传来,御史大夫汪弘洋奏请尚书令兼中书令陈公封王。

    乙丑,韩向阳、吕端、陈省华等奏请封王。

    参知政事宁强上书驳斥封王议,顿时一大波官员把宁强奉为旗帜,拼命弹劾陈佑及陈系官员。

    “他怎么敢。”同明殿里,赵德昭坐立不安,喃喃自语。

    石熙载坐在殿侧,垂首不语,假装什么都没听到。

    今天刘松鹤进京,马上就要陛见,石熙载被赵德昭特意找过来旁听。

    在等待的时候,自然提到当前朝局。

    便是石熙载,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局面有些超出控制。

    他没想到,陈系官员竟然不顾当前的敏感形势,想要真的推动陈佑封王。

    “凝绩。”

    听到赵德昭的呼唤,石熙载不能再装死,心底暗自叹息一声,脸上的表情却是坚定无比:“彼等不过是利令智昏耳,官家不必忧虑,闹得越大,天下人看得越清楚。”

    “嗯。凝绩所言有理。”赵德昭轻轻点头,神情稍微变得轻松。

    过不多时,宦官通秉刘松鹤到了。

    见礼坐下之后,赵德昭没有像往常一样问施政之地的民情,开口就是当前朝局:“刘卿入朝,如何行事?”

    刘松鹤扭头看了一眼石熙载,随后道:“回禀官家,臣入朝,所为者乃整肃朝纲。”

    石熙载闻言,适时插话:“朝局纷乱若此,未知使君如何行事。”

    “吾闻明年乃是纸钞承兑之时,若太府无钱,天下必定生乱。天子可行堂皇之事,平定天下乱象。”

    这是早有定计的事情,赵德昭和石熙载听了,不由点头。

    刘松鹤并没有到此结束,继续道:“然臣观如今之事,万民不安,官家何不出面安抚人心?”

    赵德昭与石熙载对视一眼,石熙载代为出面问道:“使君此言何解?”

    “废保民令,阻限田、定酬,天下万民必喜而从之。”刘松鹤顿了顿,缓缓道,“天下苦陈久矣!”

    好似一道惊雷割裂天幕。

    赵德昭恍然。

    之前一直把这些手段当作事成之后收揽人心的手段,却没想到在条件合适的时候,可以当成决战的第一支箭!

    丁卯,陈佑临时召集都堂议事,在没有事先沟通的情况下,强行通过册命宁强为宰相的决议。

    赵德昭强忍着怒火参加完册命宰相的仪式,回到同明殿后立刻召见刘松鹤、石熙载。

    仪式结束,宁强去祭拜太庙,官员们没有闲着。

    庞中和、白茅、曹骢等人奏请陈佑封王。

    这对陈系官员的鼓舞是巨大的。

    这批人上书的消息传出,立马就有许多陈系,尤其是周山派官员挥笔写下奏章。

    陈佑回到家中,坐进书房后,不再掩饰脸上的疲惫之色。

    他本意是等这次危机结束,到年后再通过利益交换推动宁强拜相。

    但这几天风声有些不太对,便在宁强出声反对封王之议后提出册命宰相。

    支持一个“反对陈公封王”的人当宰相,他的态度不言自明。

    可惜这时候他的意见已经不重要了,除非他真的想当赵氏忠臣,为天子效死,否则就只能配合那些曾经追随他支持他,以后还会追随他支持他的人。

    只是这一变,之后的计划几乎要全盘推倒重来!

    陈佑叹了口气,注水研墨,铺开纸仔细思量。

    这次算是和天子彻底翻脸了,最重要的一个基础条件更改,陈佑有一瞬间甚至冒出“不如顺势为之”的想法。

    不过冷静下来仔细评估当前天下局势,他还是放弃了。

    黄昏,城门关闭之前,辽使铎遏一行入城,住进四方馆万国院。

    四方馆令张穆到政事堂缴了令,自回家中休息。

    晚饭刚过,武库令赵瑜悄悄过来。

    两人见面,赵瑜开口第一句就是:“怎么样,辽使同意了吗?”

    “虽未直言,听其言语,当是心动。”

    张穆仍有些不确定。

    两人一道走进书阁,点燃蜡烛关上门。

    赵瑜站在门口转身看着张穆,轻声道:“明天是最后机会。”

    “我知道。”张穆点头,背对着桌上烛火,整张脸掩藏在黑暗之中,“明天还是我引辽使入宫,我会再尝试一下。”

    “这几天吵得最凶的是陈江陵借反贼迫使天子封王一事,你可以叫辽使知晓此事。”

    “竟有此事!”张穆惊住了,他一直在路上,这还是第一次听说。

    待听完赵瑜的解说,张穆禁不住来回走动:“可恨!可恨!此贼竟嚣张至此!”

    赵瑜见状,上前几步:“天下苦陈久矣!美纯,那两人已经决意豁出去了。”

    “可是真的?”张穆听闻,面露喜色,“可有说何时动手?”

    “尚未有。”赵瑜摇头,“他二人说是要自己预备。弃宁猜测他们可能想从天雷军那边动手。”

    “天雷军。”

    张穆皱眉垂首。

    赵瑜开口说出了张穆没有说的话:“我们在天雷军并无可恃之人。”

    好一会儿,张穆长出一口气:“不去管他,你跟弃宁说一声,咱们不要掺和进去了,即便他们不成,我们也能按照原定计划走。”

    “好。”

    ……

    万国院,铎遏正在奴仆的服侍下泡脚,下属突然在门外呼喊:“司徒,有人称是北院出来的。”

    这个司徒乃是铎遏所属小部族的司徒,也就听着好听。

    不过北院,却是辽国的北枢密院,负责军机事宜。

    现在的北院宰相兼北院枢密使是有从龙拥立之功的萧思温,其更是当今皇后之父!

    萧思温当年在辽周幽州之战时吃了大亏,天赞皇帝即位后,接掌北院的萧思温十分重视对周事务。

    铎遏这个小小的部族司徒可不敢在这事上有所耽搁,连脚都来不及擦,直接把湿漉漉的脚套进鞋子,挥手赶走奴仆,一边朝门口走,一边语气急切地吩咐下属:“请进来!请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