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媒官
繁体版

第三章 媒曹行署

    三个月的期限。

    郭正忧心的很。

    李未能否给他女儿寻到一个能看得上眼,且转变心思的中意郎君,郭正心里是没底的。

    郭正心中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开始思量着是不是去民部司找田信,商量一下是否能再多派些人替他女儿寻个好夫君。

    李未从郭家离开后,并未直接去媒曹行署,而是直接去了江家附近。

    在江家附近找人询问了郭玲那未婚夫的大致情况后,李未就离开了。

    不过,李未依然未回媒曹行署,而是直接回了家。

    回到家中的李未,钻进房间,从床底之下拖出一个木箱子出来。

    木箱中,躺着四本厚厚的册子。

    李未捧起其中一本册子,翻开首页。

    豁然。

    第二页之上突现几个简体的大字,长安县未婚男集册。

    “江家郎身高八尺,容貌端正,右额有一颗小黑痔,留有胡须,鼻子尖挺,皮肤黑中带点铜色。”

    李未从郭家婢女以及见过江家郎的一些人口中抽出一些重点信息,开始从自己手中的长安未婚男集册中寻找相似人物。

    李未心知。

    想要打开郭家女的心结,必须找一个与她战死沙场的那未婚夫有些相似之人,或许才是切入口。

    长安县未婚男集册,是李未这一年里通过各种渠道,把长安县所有未婚男子的大致情况汇总于一本集册之上。

    集册很厚,至少一尺之厚。

    其中,还有一些未婚男子还配有素苗像。

    这些素苗像,乃是李未亲眼见过本人后,通过记忆亲手所画。

    虽达不到照相机那么精准,但也有八九分相似。

    不过。

    这些配有素苗像的未婚少年青年,皆是李未认为需要媒曹介入媒事之人,要不然,李未也不至于要给这些人画素苗像。

    通过索引,李未终于在某一页定了格,“就是他了。同样是出身行伍,同样身高八尺,容貌端正。唯一差点的就是额头没有黑痔,皮肤没有那么黑。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跟江家郎曾经乃是同袍。”

    册子某一页,上面写着李未的目标人物所有的信息。

    姓名:陈镇。

    性别:男。

    职业:左武侯队正。

    年龄:二十二。

    身高:八尺。

    长相:容貌端正,鼻头尖挺,留有八字须、羊须,肤稍白。

    家世背景:前陈朝子嗣,乃江公陈叔达远房侄子。

    其他:品性不错......

    李未合上册子,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接下来只要去一趟陈家,只要说通了陈家,一切就好办多了。”李未把册子放回箱子,一阵轻松。

    至于如何说通陈家,李未并不担心。

    陈家的这个陈镇,李未虽不熟,但陈镇也早已过了婚配年纪,只要自己一上门,陈家定然是不可能把自己赶出来的。

    此时,敲门声响起,“哥,吃晚饭了。”

    李未闻声转头,又看了看门外的天色,这才发现天早已黑了。

    “你看我,忙的都忘了给你做晚饭了,害的我的小妹得亲自下厨。”李未起了身,伸手揉了揉小丫头的脑袋,以示心疼。

    小丫头嘻嘻一笑,“哥,以前我也经常做饭给你吃的啊,只不过我做的没有你做的好吃罢了。”

    “还是我家小妹会心疼人。”李未拉着小丫头往着灶房走去。

    吃过晚饭。

    李未就歇下了。

    冬季的天,太冷,躺进被窝还能省点炭。

    翌日。

    李未并未去陈家,而是去了媒曹行署--上班。

    郭家女儿的事情,对于现在的李未来说,并不着急。

    反正自己已经有了计划,只要按部就班就行。总之,三个月的时间还长的很,郭家女儿的媒事期限,得到明年正月去了。

    先把处置好年前的紧要事物,才是紧要的。

    一到媒曹行署,李未的一个属下媒徒就迎了上来,“老大,你今天怎么来上衙了,你不是说要好一段时间才来上衙的吗?”

    媒曹虽说是行署,但却并非正规衙门,仅仅只是官吏的行署。

    媒曹有曹户一人,媒史二人,媒徒十人。

    不管是曹户,还是媒史,皆不是正经的官,仅仅只是流外官。曹户为流外二等,媒史为流外四等。

    至于媒徒,只是吏员。

    李未乃媒史之一,手底之下管着五个媒徒,算是个小领导。

    李未虽说是个小领导,但要是吏部的考功司组织一场考校,如李未没有达到‘下’这个级别的话,那李未的最终去向,要么成为媒徒,要么直接被轰出媒曹。

    当然,要是李未考校被评为‘上’,那么李未就有机会得到升迁,连续三次考校被评为上,那李未就有可能会被任命为正式的官员。

    大唐的考功,不管你是正经的官员,还是流外官,亦或者吏员,皆会被考功司的官员进行考校。

    而考功分为‘四善二十七最’,评级分为上、中、下、下下四等考第。

    今年年底之前,就有一场针对流外官的考功。

    “今天没什么紧要的大事,所以来行署了。哦对了,前段时间交待你的事情,都办好了吗。”李未一边往着自己的廨舍走去,一边问道。

    媒徒跟上,嘴里回道:“办的差不多了。不过,还有两家的媒钱还没送到行署,今天我再去催一催。”

    “得尽快处理好,要不然上面查起账来,少了钱数,那我们可就有大麻烦了。”李叮嘱了一声。

    媒徒应声。

    媒人替人说媒,每成一对,双方都得到行署来备案,还得交给媒曹行署一定的钱数,相当于婚姻登记费。

    不多,五十文钱。

    当然,要是媒事乃是媒曹的人说成的,那费用会增加不少,如双方满意,还有赏钱什么的。

    除了这些,媒曹还管理着到了成亲年龄而不成亲的罚款钱,这个是大头。

    大唐规定,男子十八,女子十五就必须成亲。

    如不成亲,头一年罚五贯,第二年罚二十贯,第三年罚一百贯,第四年罚二百贯,第五年罚五百贯。

    如五年罚下来还有不愿成亲的,那媒曹就有权力强制给予婚配。

    如果强制婚配不配合的,那不好意思,媒曹可以上报民部,后交由刑部判其徒刑,就是坐牢。

    有钱的人家到是无所谓,可要是没钱的,那可就着急了,必尽五年下来所罚的钱可不是谁都能承受得住的。

    即便承受得住,徒刑也是一道坎。

    如官家之女,像郭正这个长安县丞的女儿已经过了五年还不嫁人成亲的话,那她的父亲郭正,罚款那只是其次,官职保不保得住都难说。

    这也正是郭正夫妇二人着急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