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媒官
繁体版

第四十七章 长安令

    主家这是又要准备对谁动手了。

    管家非常清楚崔安一旦发出这么难听的笑声后,就一定会有谁倒霉。

    再结合崔安回来的那神情和状态。

    管家在房外猜测不停,两刻钟后,崔安突然打开门来,“管家,准备一些上好的礼,备车。”

    一句备车,管家赶紧去安排。

    不多时。

    崔安来到一家宅邸之外。

    “去叫门。”

    随从跑了过去,拍响铺首。

    小门开启,从里面探出一个脑袋来,见来人是崔安后,赶紧请礼,“小的见过崔郎中。”

    “你家主人可在。”崔安脑袋上扬的问道。

    门房赶紧点头,“主人正在家中,小的这就去通知主人。”

    门房小跑着离去。

    没一会儿,一位中年人领着府中的管家迎了出来。

    “堂弟,你可许久未到我府上坐上一坐了,今日大年初一,你怎滴有空过来啊。”中年人走近崔安。

    一声堂弟,就知道此中年人也姓崔了。

    此中年人虽姓崔,名义直,当下任越王府长史,也就是越王李泰的长史。

    崔义直呼崔安一声堂弟,但并不说明二人就是真正的堂兄弟。

    崔安出自清河崔家二房,而这个崔义直出自清河崔家祖房。

    崔义直呼崔安一声堂弟倒也合乎。

    崔安脸上露出微笑,“今日不是大年初一嘛,弟特意携了些薄礼来给堂兄拜年来了。”

    崔义直笑着把崔安迎进家中。

    但心里却是腹疑不断。

    崔安可从未在大年初一之日给我来拜过年。

    往年,他崔安都是正月初六才会来给我拜年,今年怎滴提前了这么早。

    难道,他这是遇上了什么难事,想找我诉诉苦,还是想找我帮忙来了。

    入了坐,奉了茶。

    寒喧了好些时间。

    崔安最后还是忍不住了。

    “堂兄,弟记得你曾在长安县任过县令一职。”崔安开始切入主题。

    崔义直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没错,数年前,我大唐刚立之时,我倒是被太上皇委任为长安令,堂弟怎么会突然问及此事?”

    “不知道堂兄你与当下的长安令可有交集?”崔安没直面回应,而是继续询问道。

    崔义直一脸疑惑的再次点了点头,“倒是有些交情。怎么,难道堂弟与杨县令发生了一些误会?”

    崔安摇头。

    “没有,没有。”

    崔义直更是狐疑不已了。

    即然没有误会,崔安他怎么问及长安县令来了呢。

    难道是因为他当着陛下的面立下那军令状的事情?可这事也跟杨纂没有任何关系啊。

    杨纂虽为长安县令,可郭正家的事情他这个县令也管不着啊。

    崔义直继续问道:“那堂弟所问是为了何事?”

    “也没什么事,就是随便问问。听说杨县令为人正直,且又好用酷吏,却一直未得上面重用。如此一个鞠躬尽瘁为了朝廷之人,弟一直未曾与他有所交集,心中甚憾。”崔安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道。

    崔义直眼中金光一闪。

    崔安他想跟杨纂相交?

    这好像并不符合他的性子啊。

    杨纂此人不善文雅,且又好用酷吏,被当朝同僚讥讽不断。

    而崔安又是一个文雅之人,怎会想着跟杨纂相交,难道是为了郭正爱女的媒事?

    可相交杨纂也郭正爱女媒事一事好像并没有任何的关系啊。

    想不通,实在是想不通。

    崔义直趁着呷口茶水之际,脑中快速的思量着崔安话中之意。

    轻轻放下茶杯后,崔义直微笑道:“听堂弟话中之意,难道堂弟想与杨县令认识认识?”

    “弟向往已久,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所以,今日这才求到堂兄这里来了。”崔安也不瞒着了,直接回应道。

    崔义直还是弄不明白崔安的意思。

    不过,崔义直还是应下了崔安的请求,“即然堂弟想与杨县令相交,那堂兄自然当仁不让。就是不知道堂弟哪日有空,堂兄亲自带堂弟你到杨县令的府上拜会拜会。”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择日不如撞日,今日正值大年初一,是个拜会相交的好时日,不知道堂兄你可愿往。”崔安可真是急得连时间都不选了。

    大年初一是什么日子。

    那是亲戚拜年之日,他崔安为了要整郭正,还真是不挑时候啊。

    崔义直有些傻了眼,但见崔风眼神坚定,他也不好拂了崔安的面子,只得应道:“即然堂弟如此急切,那堂兄我陪堂弟走一趟。正好,我也有些时日未与杨县令好好交会了。”

    说了即行。

    片刻后。

    崔义直与崔安就出了府,往着杨纂府上行去。

    小半个时辰后。

    二人来到了杨府外。

    杨纂见崔义直带着崔安来拜会,那是相当的高兴与客气。

    在朝中本就受同僚官员们的讥讽的杨纂,过得如履薄冰的,今天大年初一就连亲戚都没有一个上门的。

    而今日崔义直堂兄弟二人突然造访,这让杨纂直接大开中门,把二人迎进府中。

    更何况崔义直堂兄弟二人还送了一车的礼,这更是让杨纂的夫人和家人一见之下,那更是热情的不行不行的。

    “哎呀,崔长史你可是贵人呐。崔长史能想起我这个弟弟,弟弟我实在是高兴的有些不知道说什么是好啊。”二人坐下后,上了茶水与点心,杨纂就高兴的与崔义直称兄道弟的了。

    崔义直脸上挂着微笑,“许久未见了,正好借着今日这个好日子,前来贵府打搅一番,续卿你可别怪罪。”

    续卿,乃杨纂的字。

    崔义直的年纪比杨纂大一些。

    寒喧过后。

    杨纂看向一旁坐着的崔安。

    都是同朝为官的,大家自然是而熟且认识的。

    但二人并没有什么交集,哪怕是公事之上,也都是下面的人在操持着。

    杨纂盯着崔安,心中奇怪不已。

    崔义直怎么带着他来了,难道是想让我劝说郭正?

    “崔长史,这位是?”杨纂明知故问。

    崔义直知道杨纂所问乃是客套话,但还是起了身,向着杨纂介绍起崔安来,“续卿啊,他乃是民部司郎中崔安,也正是哥哥我的堂弟。我这个堂弟一直想与续卿你相识,今日拜托于我,所以才选了今日前来叨唠叨唠。”

    “哎呀,原来是崔郎中。崔郎中的大名我可是早有耳闻,一直未曾相识,一会儿,咱们可得好好喝一杯。”杨纂客套的惊呀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