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媒官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任

    从河间郡王府出来后。

    李未从身上掏出十文钱递给力夫,“今日一大早的就让你受累了,本来说好的五文钱,这多出来的五文钱拿去买些吃的吧。”

    李未并不小气,特别的对于这种出卖体力的力夫,李未从来就不会瞧不起,因为自己母亲和小妹,都曾为了自己干过这种卖力的活计。

    况且。

    李未前世可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中的人。

    前世太祖曾经说过,劳动最光荣。

    各色行业谁也别看不起谁,谁都是一个肩膀抗一个脑袋,谁也不比谁高贵,吃的都是五谷杂粮,拉出来的都肥田的。

    虽说当下的阶级分的很鲜明,但李未的思想却从未改变过。

    力夫愣愣的接过李未递给他的十文钱。

    他没想到,李未这种官员出门没有马车不说,就连驴车都没有,还雇自己这种低贱的人,甚至活结束了还多给自己一半的钱。

    之前,力夫还以为别人叫李主事只是名字,可进了河间郡王府之后才知道,那是自己想错了。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还真是一位实打实的主事。

    人家郡王府的管家可是说了,李主事明日就要去民部司上会主事一事,而且还是一位小学士。

    当时,力夫听到这样的言辞之后,着实紧张了一把。

    可此时,手里拿着多出来的五文钱,力夫都不知道该收还是不该收了,愣在了当场。

    李未见力夫这般模样,轻轻一笑。

    “好了,事情结束了,你估计的再去找活计干,还不赶紧走,要是再不走,今日可就得少了几文钱了。”

    说完,李未转身离去。

    力夫感激的冲着李未的背影弯腰行礼,“谢谢李,李主事。”

    回家的路上,李未想着李崇义要是见到了自己答应给他的酒,估计会很高兴,说不定还会来自己家一趟。

    就今日,李未送了三坛酒到河间郡王府。

    河间郡王府的管家一听李未送来的是酒,那是二话没说,直接收下,连句客套的话都没有。

    可见,河间郡王李孝恭的酒估计喝的已经差不多了,要不然管家也不可能不客套一番,推却推却。

    也正如李未所猜的那样。

    当日下午,李崇义提前溜班回到家后,管家就迎了上去。

    “小郡王,今日李未李学士来了,说是给你送酒的。”

    李崇义一听李未给自己送来了酒,高兴的问道:“酒呢?送了多少?”

    “三坛,每坛差不多十斤。”管家领着李崇义往着存放酒的地方走去。

    李崇义一见到酒后,什么也不说,不顾坛口的封泥还未干透,伸手给揭了下来,抱着酒坛往着嘴里一倒。

    管家站在一旁见自家小郡王如此迫切的样子,欲言又止。

    喝了一大口白酒的李崇义,嘶哈一声,“还是李未的酒好喝,爽!”

    随之,又喝了一大口酒的李崇义,指着另外两坛吩咐道:“你把这两坛给我父亲送去,不,先送一坛过去。唉~~,只有三坛酒,这个月可得省着点喝了。”

    管家听着李崇义话中有话,会心一笑。

    他当然知道李崇义话中之意,意思是想借他的嘴,跟郡王说酒少,省着点喝。

    “小郡王,这酒当时我在郡王那里尝了一口,着实是极品。就长安城中,我还没听闻谁家的酒坊有这样的好酒,那李未是从何处弄来的这么好的酒?”管家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李崇义咂巴嘴,“这酒是李未自己弄的。对了,你没忘记给他酒钱吧。”

    “这...我当他是给小郡王你送的酒,所以没给。”管家一听还要给酒钱,愣了愣。

    李崇义抱着酒坛,往着外面走去,交待道:“你觉得这酒值多少钱一坛?”

    “这么极品的酒,怎么说一斤也得值个一两贯吧。”管家回道。

    李崇义呵呵一笑,“一两贯,你还真敢说。你刚才也说了,整个长安城中就没有这样的好酒。长安城中卖得最贵的琼浆玉酿酒一斤都要五贯钱,这酒难道不比那劳什子琼浆玉酿酒好喝?”

    管家点头。

    “那一会我亲自去李未家,把这酒钱送去。”

    李崇义点了点头,抱着酒坛回了自己的居所去了。

    没多久。

    管家亲自带着银钱,去了李未家。

    当李未见到河间郡王府的管家说是来给自己酒钱后,哪里敢收,“管家,你这钱我可真不敢收啊。况且,那些酒我本就是送给崇义兄喝的,哪有送的礼以钱来结算的,真要是这样的话,那可就是买卖不是情义了。无论如何,这钱我李未万万是收不得的,还请管家带回去,给崇义兄道声好。”

    “李主事,你还是别为难我了。我家小郡王的脾气你应该是知道的,说一不二。而且,要是我家郡王要是知道这酒不给钱的话,那我这腿可就真保不住了。李主事,你跟我家小郡王的情义归情义,但这酒钱得另说。”管家直接指挥下人把钱搬进李未家。

    李未想阻止都阻止不了。

    最后。

    李未呆呆的看着管家上了马车走了,只能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李裹看着院子里摆放着十几个装满铜钱的柳框,眼睛里闪着金光。

    一百五十贯钱。

    一贯重达十斤左右。

    李未回到院中,看着这么多的铜钱又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这钱收与不收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李未看着这么多的铜钱实在是头疼,“什么时候能出纸质的货币啊。这铜钱带着不方便不说,交易起来也更是一个麻烦。存放同样也是个麻烦。家里的钱要是越来越多,如果全是铜钱的话,那不得弄个仓库存放啊。”

    好不容易,兄妹二人把十几柳框的铜钱给搬进了房间,把二人累的够呛。

    李裹却是累的开心,而李未是累的无奈。

    一夜无话。

    第二日,李未天不亮就起了,穿戴一新后,出了门,踩着黎明的黑,往着坊门走去,静候着一夜宵禁的结束。

    归义里坊的坊正,早就站在坊门前等候着街鼓的响起。

    当他见李未走来,赶紧迎了上去,又是一通恭维与巴结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