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安战记
繁体版

第四章 丹戎盛宴

    春风来了,花期将至,春风起了,风信转了。

    “长生天!”一名身着羊皮大袄的壮汉跪倒在草原上大喊着,仰面朝天,手心朝上地举过头顶,面容虔诚,泪珠在眼眶中打转。

    草原的旱季结束了,湿润的春风终于到来,草籽飞舞,车前菊也抱着骨朵儿。

    远处传来了牛角号的呜呜声,它低沉着,悠扬在草原之上。

    壮汉迅速站起,翻身上马,挥舞着皮鞭,吹着口哨向营地飞驰而去。

    抬头看去,成片的敖包数不到尽头,马的嘶鸣,羊的轻鸣,不绝于耳,向远处看,那顶最大的敖包,敖包的圆顶上插着一杆金色三叉长枪,飘荡着马鬃长穗,这儿的名字叫-乌兰朵,是丹戎汗国的都城,在姑衍山的脚下坐落着。

    你听,是柴火在火中的噼啪声,羊群出现了骚动,轻鸣声也转变成了哀鸣声,欢快的歌声也伴随着传到耳朵里,低沉的呼麦悠荡在草原,风渐凉,天色暗了下来。

    “那雅慕”要开始了,也就是中原人所说的“盛宴”之意,烹牛宰羊,马奶酒飘香,烹饪使用的西域香料散发出的芬香因子通过空气的传递,让人们陷入了迷幻。

    篝火燃起了,牛羊上桌了,马奶酒也装满了各式器皿,大帐中央一位壮硕男子,看起来三十几岁,只见他端着金碗挪步向前,那乳白的马奶酒在金碗中摇荡,此人内穿着绸缎锦袍,考究的绣着金边,外罩漆黑貂皮大氅,虎口的狼头刺青格外醒目。

    他缓步的走到了篝火前,大声喊道:“长生天吹绿了草地,让我们的战马能够走到更远的地方。勇士们!拿起你们的钢刀,明日随我出发,前方就有着无尽的财富,身后是你们的女人,我们无法阻挡!长生天,会保佑我们得胜而归!今夜就尽情的狂欢吧!”说罢便一饮而尽,此人便是丹戎可汗—乌赫。

    今夜狂欢就此拉开了序幕,可谓“刀光剑影笑谈中,大口吃肉大口酒!”豪气尽显,身处其中只需享受,忘却尘世烦恼,只有欢歌笑语,美酒飘香。

    酒过三巡,在篝火的照耀下影子翩翩起舞,一位冷峻的男子眉头紧蹙地向大汗王帐走去,见到大汗行礼后,俯下身子低声说道:“大汗,今日是否酒宴到此作罢,明日行军我怕将士们……”

    乌赫连忙打断并开玩笑地呵斥道:“允赤台,你可不要扫兴!”紧接着得意一笑小声说道:“你放心吧,行装辎重均已经筹备妥当了,斥候及先头部队早已出发,大军到目的地有五日行程,足够在马背上醒酒了。”

    允赤台还是有些不安说道:“大汗,我还是有些担心和安国那边,一旦他们出击北上突袭我军后方,对于我们还是十分不利,还望大汗谨慎对待吧。”

    乌赫思索着,懵懵的说道:“这确实是个大问题,我还没有想好怎么处理。”

    允赤台听到此话,变得十分焦虑,一把抓住乌赫大汗的手说道:“大汗,此战关乎我族命运,你别喝了!没想好的话,还是暂缓出兵吧!”

    乌赫大汗此时突然大笑,满脸得意的说道:“哈哈哈……!允赤台,有你这种人做汗国宰辅,真是我丹戎之幸啊!我逗你那,还认真起来了。放心吧,最新情报,和安王和政那个老小子正忙着给自己的大女儿和文玉筹备婚事那,亲家可是四大世家中的赵郡李家,嫁的好像还是李家的嫡长子,叫李云。这个事儿对于他们和家可比我们重要多了,没工夫来关注我们丹戎。”说罢,便得意的又饮了一杯酒。

    酒进腹中,乌赫又招了招手,示意允赤台贴近些,允赤台俯身下来,乌赫可汗小声的在其耳旁说道:“本次我用的是你的声东击西之计,当时在大帐里故意否了你的计策,主要是为了保密,现在主力已经南下。即使此时和安来犯,主力也能将其绞杀,你放心吧。”

    说罢,一把将允赤台推开高声说道:“你既然来了,可就走不了了,今晚在我这里陪我喝酒,醉倒了,就在我包里歇了!”

    允赤台眉头舒展开来回复说道:“大汗一向心思缜密,英明神武,是我多虑了,既然如此,来,喝!”随后二人举杯对饮,融到了欢歌笑语之中。

    黎明时分,一轮光晕缓缓透出地平线,太阳升得很慢,好像也醉了一般。

    日上三竿,祭旗仪式毕,只听乌赫大喊一声:“出发!”战马嘶鸣,马蹄轰隆,将士伴着宿醉呼喝声不断,队伍陆续向南驰去。

    他们要驶向哪里?还不得而知,看来是个神秘的军事行动,或许帝国朝廷能够知晓,毕竟帝国的情报网遍布天下。

    让我们迎着春风吹来的方向前进,草儿变得越来越绿,爬上山包向远处眺望,连绵不绝的高大城墙阻断了视线,也阻断了马蹄,长城跃然而出,搭配它的有烽火和玄甲,城墙的两侧区是同样绿油油,但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北边是青草,而南边是麦苗。

    此时一声急促的洪亮喊声打破了祥和“报……”只见一名帝国兵卒在长城上边跑边喊,他身着玄甲背着暗红小旗子,跑到一名精壮将领面前跪下并急促讲道:“禀告赵将军,渔阳斥候来报,有紧急军情。”于是将一个蜡封竹筒双手递上。

    赵将军检查后,破开蜡封,取出一卷绢帛,展开上写着“渔阳西北,丹戎百余骑向城奔来,意图不明。”看到消息后,赵将军飞身上马,直奔城内大帅府而去。

    到达元帅府,经看门人传话,元帅命赵将军前往府邸后庭等待。

    元帅姓韩名毅,乃是开国元勋韩国公之后,韩毅不仅家室显赫,且多次平定反叛,实力不俗,军功显赫,并非躺在老子功劳簿上的纨绔子弟,其现麾下的十万玄甲铁军当年是大齐帝国的开国精锐之一,在其父亲韩荣的统领下帮助齐国横扫燕赵,痛击胡虏,使得帝国拓展疆域至整个北境直达冰原和雪海,被世人美誉为北境苍狼军。

    大齐平天下后定国天都,因苍狼军熟悉胡人作战方式,熟悉北方地形地貌,被帝国安排守备长城,以控制胡境,使其保持对于帝国的忠诚臣服。

    话说到此,只见一位俊朗男子,身着青色布衣布裤,脚踩黑色金边官靴进入后堂,见到赵将军挥手指向座椅说道:“卓兄来了,快坐。”转身对一个府中下人吩咐说道:“快上茶。”

    这赵将军名叫赵卓,父亲本是千夫长,按照门第他很难做成将军,但其作战勇猛异常,一杆玄铁银戟使得是出神入化,重要的是他有幸师承天清虚,自身修为已至天元境界,已是人中龙凤,若出身再高些,前途不可限量。

    这天清虚乃是天下第一宗门,因皇室立国遵从道教为国教稳定社稷,天清虚因当年助力皇室夺取天下,百余年来深受皇家照拂,在皇室的支持下可谓强者辈出,门徒不乏皇室成员及朝廷高官,无论是江湖上还是庙堂上都是地位显赫,无限荣光。

    赵卓正是因为师承天清虚,有了这层关系才得以在仕途上得到庇佑恩典,加上其确实才能出众,战功赫赫,这才被封了前将军。

    赵卓见到大帅恭敬行礼后便坐了下来,面对韩毅说道:“大帅,今天收到前方斥候军情报,说发现丹戎百余骑在渔阳附近活动,属下有种不好的预感,于是冒昧来和您禀报。”

    韩毅侧靠座椅,面向赵卓一侧,拿起茶杯吹了吹,饮入一口平静问道:“这件事儿你怎么看?”

    赵卓回复道:“属下认为此事需要重视,今年春季雨水丰沛,草原长势很好,军马可以走得很远,这对丹戎利好。丹戎直到去年基本结束了内乱,乌赫基本完成了统一,加上去年雨水不好,丹戎日子不好过。综合来看属下认为丹戎战争动机成熟,时机恰当,有很大可能发生战争事件,这百余骑是先头部队,属下拙见,还请大将军定夺。”

    韩毅点了点头赞许地说道:“我同意你的看法。这样吧,你去安排一下,将整体玄甲军战备等级升级,增加巡逻频次,晚间加派暗哨,加派斥候数量及扩大探查范围,再向渔阳地区调五个百户部队以补充兵力,联系一下乌兰朵的驻国衙门,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儿。”

    赵卓站起身来说道:“遵命,属下这就去办。”于是快速踱步离开了帅府。